第七百六十五章 居庸關

帕米爾高原,也即古華夏史書中記載的蔥嶺,一隊漢軍正在行軍,翻越令人生畏的天險。

蔥嶺,萬山屹立。

漢軍的戰旗招展,一個武將騎馬,率領漢軍翻山越嶺。

即使是海拔數千米的帕米爾高原,也無法阻止漢軍。

武將高仙芝,雖然不是皇級統帥,卻擁有東漢區頂級的山地行軍特性。

而且,高仙芝具有兩個行軍特性。

與兵種特性一樣,一個武將,最多具有兩個可疊加的行軍特性。

也正因爲有大唐名將高仙芝作爲部將,所以霍安的軍團可以縱橫西域。

“高仙芝具有SS級特性‘山地之王’(山地地形行軍時,高原、山地對行軍速度負面影響-40%,非戰鬥減員-60%,山地地形作戰時,軍團全屬性+20%),還有S級特性‘千里行軍’(連續行軍,士氣下降速度-30%,體力下降速度-25%,強行軍速度+15%)……”

北方諸侯大戰時,霍安親征大宛國,阻止窩闊臺統一中亞、南亞。

一旦窩闊臺重新建立蒙古帝國,估計會插手漢帝國內戰,這是漢帝國諸侯不願意看到的場景。

窩闊臺雖然在中亞發展,但是窩闊臺還是認爲佔領中原,纔算是執天下之牛耳。

“北方大戰似乎很是慘烈,各地諸侯都參與了大戰,我們這邊的情況也不容樂觀,帖木兒已經佔領印度區的首都德里,印度人應該感到羞恥,他們的首都,竟然被帖木兒的十萬騎兵佔領。雖說帖木兒利用了德里的僕從軍,但畢竟帖木兒成功了。”

霍安對參與遠征大宛國的徐鳳年說道。

徐鳳年帶了馬騰、馬超、韓遂、李虎等武將,相助攻打大宛國。

只有西域都護府的兵力,還無法與窩闊臺扳手腕。

窩闊臺執掌中亞兩個文明,賽爾柱、花剌子模,兩千萬人口,目前西域都護府只有一千萬,兵力也會有差距。

窩闊臺的部將帖木兒佔領德里,德里周圍土地肥沃,有人口千萬,與窩闊臺加在一起,就有了至少三千萬人口。

冷兵器時代,基本上人口數量就代表了產出高低。幾年時間還不明顯,十年、二十年,差距就出現了。

楚天勢力以一挑二,也是佔了人口優勢。

目前的印度莫臥兒文明區,有人口數億,被帖木兒利用,不是一件好事。

外來的統治者,反而可以馴服當地的人口。

徐鳳年的甲冑佈滿沙塵,爲了翻越帕米爾高原,他付出了不小的代價:“以前你征服大宛國,也是走帕米爾高原?”

“不錯,中亞地形複雜,征服中亞,很是花費時間。除非大宛國有一座傳送陣,可以給我們使用。但現在,貴霜帝國和窩闊臺在大宛國大打出手,西域都護府的影響力無限減小。”

“希望這一次遠征大宛國,一切順利。鐵木真戰死,他的部將們都投靠鐵木真剩下的兩個兒子。窩闊臺作爲鐵木真指定的第二任蒙古大汗,他從中獲得了不少好處。”

“在大宛國,還有幾個當地的貴族會選擇向我效忠,當初征服大宛國,除了更換國王以外,我並非沒有留下後手,只是不知道這幾個大宛國的貴族,是否還值得信任。”

……

大宛國,貴霜帝國大軍與賽爾柱帝國大軍對峙,貴霜帝國皇帝和賽爾柱帝國蘇丹窩闊臺,爭奪中亞霸主地位,大打出手。

貴霜帝國因爲佔據了印度河平原北部肥沃的土地,以農耕爲主,人口更多,但窩闊臺部將兇悍,處於攻勢,力壓人口衆多的貴霜帝國。

“西域都護府不參與漢帝國的內戰,卻來阻止本汗統一中亞,霍安真是豈有此理!已經有情報證明,西域都護府的漢軍正在翻越蔥嶺,進入大宛國!”

窩闊臺大怒。

耶律大石、拔都、王保保、耶律楚材等部將分列於左右。

西域都護府一直在爲漢帝國監視中亞和南亞,被窩闊臺視爲中亞攪屎棍,屢次阻止中亞統一。

耶律大石說道:“貴霜帝國有人口將近一億,必須要擊敗貴霜帝國。一旦我們擁有上億人口,西域都護府無論如何,也無法與我們相持。貴霜帝國只是不擅長利用他們的人口優勢。但這些人口在我們手中,將會擁有百萬大軍。帖木兒已經在德里立足,再吞併印度莫臥兒帝國,我們的人口比漢帝國還多,您即使沒有佔領漢帝國,也能建立一個人口更多的偉大帝國。”

“耶律大石,你的提議,讓我看到了重建蒙古帝國的希望。貴霜帝國、印度莫臥兒帝國,他們擁有着廣袤的平原,水熱優渥的印度河流域、恆河流域,但卻不會利用他們的優勢。只有我,窩闊臺,才配統治這片土地。如果父汗知道這兩個帝國外強中乾,率先佔領貴霜、莫臥兒,再徵募幾百萬僕從軍進攻漢帝國,說不定當初也不會失敗。”

窩闊臺不由感慨。

失去鐵木真以後,窩闊臺只能依靠自己的努力,重新建立一個蒙古帝國,證明自己不比父親差勁。

只是這個蒙古帝國,只有當初從漠北遷徙過來的兩三百萬蒙古人,而絕大多數底層人口,反而成爲了波斯人、突厥人、印度人。

“如何對付西域都護府的遠征軍?”

“讓出大宛國。”

“讓出大宛國?”

窩闊臺看向鐵木真的第一首輔耶律楚材,有些疑惑。

自從鐵木真戰死以後,耶律楚材前來投靠第二任大汗窩闊臺,協助窩闊臺重新建立中亞的統治體系,對中亞形成更好的統治。

……

漢長城,上谷郡居庸關,徐榮率領一隊騎兵快速前來支援,馬不停蹄。

遼東軍猛將常遇春急攻居庸關,企圖破關而入,與遼西軍分別從兩個方向夾攻幽州。

相傳秦始皇修築長城時,將囚犯、士卒和強徵來的民夫徙居於此,纔有了居庸關。

漢長城的目的本來是爲了防備大草原上的遊牧騎兵,不過南匈奴、羯人、鮮卑等部落進入幷州以後,漢長城基本失去了原有的防禦作用。

漢末諸侯大戰,基本集中在關內,長城仍然沒有多少存在感,諸侯也沒有精力重修漢長城。

各個諸侯對付遊牧文明,崇尚的是騎兵進攻,而不是依靠長城防守。

直到現在,楚天與明關的大戰,漢長城再次啓用。

只不過,年久失修的漢長城關隘,在常遇春的猛烈攻勢下,難以支撐。

常遇春親自披甲攻城,攻擊居庸關的守軍!

遼東軍以狼旗爲戰旗,與幽州軍的龍旗對峙,遼東重甲步兵前赴後繼,冒着守軍的箭雨,攀登城牆!

一個個遼東軍士卒從雲梯滾落,發出慘叫。

“漢八旗,放箭!”

明關派出了孔有德率領的漢軍八旗,漢軍八旗在楯車的掩護下,向居庸關守軍拋射箭雨,甚至還動用了火器,硝煙瀰漫!

箭雨和鉛彈壓制守軍弓箭手,居庸關的守軍在密集的遠程攻擊下,幾乎擡不起頭!

一批守軍向下推落石塊時,被密集的箭雨和鉛彈射殺!

“遼東軍有火器!”

守軍因爲火器帶來的震懾效果,士氣下降。

他們面對的是遼東最精銳的一批軍團!

整個幽州軍懼怕的不是遼西軍,而是遼東軍!

鮮卑、烏桓部落發兵三十萬騎,看似聲勢浩大,實際上卻是用來吸引幽州軍的注意力,只有鮮卑騎兵有威脅,但遼東軍的每個軍團都十分勇猛,

常遇春猛打猛衝,帶兵登城,連殺數十人,一個守將更是被常遇春舉起,拋下關牆,粉身碎骨!

“居庸縣告急!”

“晝夜行軍,不得休整!”

“通知衛青將軍,遼東軍團攻打的是上谷郡的居庸縣,請求援軍!”

徐榮、夏侯淵縱馬飛奔,神速軍團擁有強悍的機動力,在長城一帶逡巡,得知常遇春選擇了從居庸入關,汗流浹背。

遼東軍進攻居庸,遼西軍進攻漁陽,目標直指幽州治所薊縣,想要會師於幽州。

徐榮、夏侯淵兩人算是漢末的良將,但在明關的嫡系遼東軍面前,正面作戰,會被遼東軍輕易擊潰。

他們的第一反應是向在薊縣觀望局勢的衛青求援。

只有衛青,能抵擋遼東軍。

衛青軍團,有副將薛萬徹、公孫敖。

幽州治所,薊縣,幽州軍主帥衛青第一時間收到消息。

明關一動,他也可以動了。

“遼東軍進攻的是居庸關,不知道我是否可以擊敗明王……”

衛青立即調動兵力,計劃在居庸關一帶阻擊遼東軍。

不過,衛青未必有信心擋住遼東軍。

遼東軍是明王國的禁衛軍,武將衆多。

薊縣的傳送陣,白光閃動,一個女將率領長槍兵從傳送陣出來,所有薊縣的士兵都看向這一支裝扮奇怪的步兵。

白桿兵甚至還穿着草鞋……

看上去白桿兵像是一隊農民軍。

衛青的部將公孫敖聽到報告,率領來傳送陣接應,他可沒有聽說有這麼一支援軍,於是主動詢問:“你們是何人?”

女將答道:“秦良玉,奉命前來支援幽州。”

第一千三十五章 張角妖術的代價第六百五十六章 聖女貞德的女兒(補中午)第七百八十九章 第五次史詩戰役開始第四百四十章 成就,摯情之劍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岳飛到來第一千兩百四十三章 親征東瀛第一千二十五章 機動防禦大師第六百五十八章 第一年獎勵清算(二合一)第四百七十五章 張遼的決心第八百九十一章 大破波斯戰車!第四十七章 人多勢衆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兵分五路,掃蕩中亞第九百七十八章 太子妃人選第三十八章 第一座附庸村莊第四十四章 多生孩子多養豬第九百零五章 楚天的計劃第六百六十六章 西方領主會議(下)第九百一十二章 張飛戰聖騎士!第七百六十章 西涼軍敗第五百八十一章 奇襲焉耆國第九百七十五章 關羽張飛來援第一千二十四章 益州名將雲集第六百八十六章 重建圓桌騎士團第八百七十二章 李勣投降第七百七十一章 萬人敵第一百八十章 薛仁貴東征第五百三十七章 孫臏來投第三百零九章 戰田忌第一百七十二章 雪夜襲凌城第五百零一章 重步戰鐵浮屠第五百八十七章 英雄隕落(補更3/20)第八百六十一章 第二任蒙古大汗的野望(正常更新)第六百八十九章 契丹與鮮卑第八百五十八章 河東到手(補中午)第六百二十二章 察合臺汗國覆滅第二百五十五章 殺莫臥兒領主第六十章 黃巾攻城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秦王破陣樂!第五百零六章 三軍之戰第三百六十章 六年春,楚子謀伐我(三)第一千五十三章 秦良玉大破莽應龍!第四百二十七章 激戰,超越鐵木真!第三十一章 戶籍登記第四百一十二章 破莫臥兒八十萬!第一百七十六章 羣英薈萃第五百零六章 三軍之戰第四十二章 攻打水寨第十一章 琅琊城第六百零二章 鮮卑叛亂第八百八十一章 重編關中軍第三百五十九章 六年春,楚子謀伐我(二)第九百六十章 合衆國出手第五百三十七章 孫臏來投第二百九十七章 彭城閃電戰(上)第五百六十六章 陣亡的名將們第七百六十六章 猛將常遇春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劉備苦戰第八百五十六章 老秦的繼承問題(補昨晚)第三十四章 水匪第六百七十八章 鐵木真與阿提拉第五百二十九章 完顏陳和尚第一千兩百三十七章 東瀛最後的決戰第一千六十章 江東孫家的武將第七百三十七章 招募聖級英雄!(二合一)第三百一十二章 陳慶之的復仇第八百七十八章 五子良將聚齊第一千三十四章 兩敗俱傷第三百二十五章 太史慈第四百七十五章 張遼的決心第六百章 蒙古諸王大會(補更12/20)第三百九十三章 西部主城風雲聚第五百七十二章 大反擊(求月票)第五百二十二章 逃亡的劉備第七百一十二章 漢帝國諸侯的招募令第一千四十五章 三關皆降第四百二十九章 與葉卡捷琳娜的交易第十二章 購買建築圖紙第七百二十一章 契丹降服第一千九十章 埃及豔后求見第三百零五章 烏龜戰術第五百二十九章 完顏陳和尚第二章 流民與黃巾第一千零六章 章邯、趙括與陳璘第三百八十四章 備戰的東漢諸侯們第五百八十三章 輪臺城的援軍第八百九十四章 斷後第一千七十八章 羅馬名將埃提烏斯第四十六章 東漢區的領主們第一百九十二章 爭奪洛陽的董卓與袁紹第一千三十四章 兩敗俱傷第七百八十五章 傀儡大宛國第一千兩百三十一章 戰鷹俯衝第九百八十八章 最後的秦軍第八十一章 戰功兌換第一百四十一章 闖禍的李廣和狄青(一百訂閱)第四十七章 人多勢衆第三百三十五章 漠北之戰(九)第四百三十八章 陳留戰場第十六章 返回夏村第二百一十三章 洛陽大火
第一千三十五章 張角妖術的代價第六百五十六章 聖女貞德的女兒(補中午)第七百八十九章 第五次史詩戰役開始第四百四十章 成就,摯情之劍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岳飛到來第一千兩百四十三章 親征東瀛第一千二十五章 機動防禦大師第六百五十八章 第一年獎勵清算(二合一)第四百七十五章 張遼的決心第八百九十一章 大破波斯戰車!第四十七章 人多勢衆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兵分五路,掃蕩中亞第九百七十八章 太子妃人選第三十八章 第一座附庸村莊第四十四章 多生孩子多養豬第九百零五章 楚天的計劃第六百六十六章 西方領主會議(下)第九百一十二章 張飛戰聖騎士!第七百六十章 西涼軍敗第五百八十一章 奇襲焉耆國第九百七十五章 關羽張飛來援第一千二十四章 益州名將雲集第六百八十六章 重建圓桌騎士團第八百七十二章 李勣投降第七百七十一章 萬人敵第一百八十章 薛仁貴東征第五百三十七章 孫臏來投第三百零九章 戰田忌第一百七十二章 雪夜襲凌城第五百零一章 重步戰鐵浮屠第五百八十七章 英雄隕落(補更3/20)第八百六十一章 第二任蒙古大汗的野望(正常更新)第六百八十九章 契丹與鮮卑第八百五十八章 河東到手(補中午)第六百二十二章 察合臺汗國覆滅第二百五十五章 殺莫臥兒領主第六十章 黃巾攻城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秦王破陣樂!第五百零六章 三軍之戰第三百六十章 六年春,楚子謀伐我(三)第一千五十三章 秦良玉大破莽應龍!第四百二十七章 激戰,超越鐵木真!第三十一章 戶籍登記第四百一十二章 破莫臥兒八十萬!第一百七十六章 羣英薈萃第五百零六章 三軍之戰第四十二章 攻打水寨第十一章 琅琊城第六百零二章 鮮卑叛亂第八百八十一章 重編關中軍第三百五十九章 六年春,楚子謀伐我(二)第九百六十章 合衆國出手第五百三十七章 孫臏來投第二百九十七章 彭城閃電戰(上)第五百六十六章 陣亡的名將們第七百六十六章 猛將常遇春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劉備苦戰第八百五十六章 老秦的繼承問題(補昨晚)第三十四章 水匪第六百七十八章 鐵木真與阿提拉第五百二十九章 完顏陳和尚第一千兩百三十七章 東瀛最後的決戰第一千六十章 江東孫家的武將第七百三十七章 招募聖級英雄!(二合一)第三百一十二章 陳慶之的復仇第八百七十八章 五子良將聚齊第一千三十四章 兩敗俱傷第三百二十五章 太史慈第四百七十五章 張遼的決心第六百章 蒙古諸王大會(補更12/20)第三百九十三章 西部主城風雲聚第五百七十二章 大反擊(求月票)第五百二十二章 逃亡的劉備第七百一十二章 漢帝國諸侯的招募令第一千四十五章 三關皆降第四百二十九章 與葉卡捷琳娜的交易第十二章 購買建築圖紙第七百二十一章 契丹降服第一千九十章 埃及豔后求見第三百零五章 烏龜戰術第五百二十九章 完顏陳和尚第二章 流民與黃巾第一千零六章 章邯、趙括與陳璘第三百八十四章 備戰的東漢諸侯們第五百八十三章 輪臺城的援軍第八百九十四章 斷後第一千七十八章 羅馬名將埃提烏斯第四十六章 東漢區的領主們第一百九十二章 爭奪洛陽的董卓與袁紹第一千三十四章 兩敗俱傷第七百八十五章 傀儡大宛國第一千兩百三十一章 戰鷹俯衝第九百八十八章 最後的秦軍第八十一章 戰功兌換第一百四十一章 闖禍的李廣和狄青(一百訂閱)第四十七章 人多勢衆第三百三十五章 漠北之戰(九)第四百三十八章 陳留戰場第十六章 返回夏村第二百一十三章 洛陽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