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章 史詩戰場

“此地,似乎有些熟悉……”

楚天對這個戰場卻有些印象。

楚天也算是久離沙場,整個漢帝國,北到蒙古高原、南到淮南、西到天山,楚天都親自率領兵馬征服。

不遠處的城池,像是一座位於中原的城池。

楚天的四萬人規模已經不小,引起了守軍的轟動,城門打開,一支騎兵從城中疾馳而出。

各個軍團進行戒備,城內守軍不知道是敵是友。

梁紅玉軍團的幾千張神臂弓指向出城的騎兵,趙雲持槍擋在前方,白馬義從取下弓箭。

“不必慌張。”

楚天看到出城的騎兵不到百騎,因此不用擔心,對方應該是友軍,否則他們只是出來送死。

一個黑臉的大漢騎着戰馬,一直來到距離楚天不到五十米處,被趙雲攔下。

對面的武將似乎察覺到趙雲的武力不俗,對趙雲十分戒備。

黑臉大漢大聲問道:“你們就是到來的義軍是吧?”

楚天打量這個黑臉大漢,體型魁梧,應該也是一員猛將。

不過,這個似乎是自己人,而不是敵人。

對方將楚天他們視爲義軍。

“不錯,我們正是援軍,不知道將軍姓名?”

“綠林軍馬武!”

馬武……

楚天怎麼覺得有點熟悉。

等等……綠林軍?

綠林軍不是西漢末年王莽王朝時期的起義軍嗎?

也就是說,這裡是……昆陽!

“叮!您進入史詩戰役副本——‘昆陽之戰’,加入綠林軍陣營。”

“叮!王莽篡漢第十五年,即公元23年,天下大亂,農民起義不斷,以北方赤眉軍、南方綠林軍最盛。綠林軍圍攻宛城,直逼洛陽,王莽驚動,故王莽令大司空王邑和司徒王尋爲統帥,徵調精通63家兵法之人,統帥42萬新軍鎮壓綠林軍。綠林軍首領王鳳、王常、劉秀統帥一部兵馬守昆陽,以拒新軍,掩護綠林軍主力攻打宛城。”

“叮!史詩戰役勝利條件,擊破42萬新軍。”

щшш★ttκa n★CO

“叮!由於您選擇的難度是‘極難’,42萬新軍全屬性+25%,敵軍武將獲得增強,觸發隱藏難度。”

……

一系列系統的提醒聲響起,楚天已經知道自己的位置和任務目標。

這裡是豫州潁川郡的昆陽!

楚天攻打豫州諸侯說唐時,一度從附近經過,怪不得會如此熟悉。

現在是西漢末年,而昆陽之戰是光武帝劉秀的成名之戰。

楚天好像和光武帝劉秀在同一個陣營,真不知道這是一件好事,還是一件壞事。

楚天也難以判斷自己處於優勢陣營,還是劣勢陣營。

歷史上,昆陽之戰獲勝的是光武帝劉秀,但目前對面是42萬強化後的新軍和新軍將領。

光武帝劉秀,在所有皇帝之中可以排在前十,但又是一個十分低調的人。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但沒有多少人在意建立東漢,將漢朝強行續命兩百年的劉秀。

現在對手是王莽的42萬大軍,在極難模式下,42萬大軍全屬性+25%,武將能力加強。

42萬大軍,聽上去似乎有點恐怖。

“昆陽城內有多少兵馬?”

楚天跟隨綠林軍武將馬武前往昆陽城,向其詢問昆陽城的虛實。

馬武也是一號人物,目前是綠林軍武將之一,但在未來,馬武是光武帝劉秀的雲臺二十八將之一,與馮異、吳漢等人一樣,名聲赫赫。

馬武說道:“大約有八九千人。”

“……”

八九千人?

楚天直接帶來四萬人!

這樣一來,楚天的士兵比起昆陽城的守軍數量更多!

只不過,楚天認爲,極難模式下,事情似乎沒有那麼簡單。

這是遊戲副本,不是歷史,任何情況都有可能發生,而且王莽的新軍,誰也不知道會怎樣。

昆陽城的城垣周長大約有三公里,不算是大城。

在昆陽城上,有一個七尺三寸高的男子,率領一衆綠林軍武將,看向城外出現的四萬義軍,不禁感慨:“王莽篡漢,天命危急,而今,天將雄師,莫不是蒼天欲助我等滅亡新朝,匡扶漢室?”

城下,楚天入城之前,擡頭看到了城上之人,兩人對視,楚天有一種直覺,那個人就是位面之子劉秀,集一個時代氣運於一身的男人。

……

“該死,這裡是第二次布匿戰爭的坎尼會戰!”

羅馬領主君士坦丁發現自己降臨在古羅馬的坎尼城,他的對手是北非的聖級統帥漢尼拔,在極難模式下,漢尼拔的軍團屬性+25%!

坎尼會戰,大約六萬至七萬名羅馬士兵戰死或者被俘虜,羅馬執政官與八十名元老院成員陣亡,而漢尼拔一方,僅僅陣亡幾千人。

君士坦丁需要協助羅馬軍隊擊敗漢尼拔,逆轉戰局。

“果然遇到了漢尼拔……”

君士坦丁臉色發青。

漢尼拔是北非名將,羅馬共和國最強大的敵人,西方式項羽一樣的人物,悲情英雄,試圖以一己之力扭轉迦太基與羅馬的強弱對比,不過失敗了。

在第五次史詩戰役開始之前,君士坦丁已經有所預感。

羅馬三帝,總會有一個人遇到羅馬的強敵。

主世界的漢尼拔還沒有人招募,所以沒有人知道漢尼拔的能力。

“凱撒和龐培,他們遇到的是什麼戰役?”

君士坦丁不由關心隊友和盟友的情況。

……

龐培俯視城外密密麻麻的奧斯曼帝國大軍,星月旗鋪天蓋地,土耳其彎刀寒光林立,土耳其人重達17噸的烏爾班大炮被運到君士坦丁堡城下,空洞的炮口對準了滄桑的君士坦丁堡。

龐培頭皮發麻,他看了看自己帶來的四萬羅馬軍團和輔助軍團,再對比城外氣勢如虹的奧斯曼土耳其大軍,似乎他引以爲傲的羅馬軍團,還不是土耳其大軍的對手。

公元1453年,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第七代蘇丹買買提二世率大軍,攻打拜占庭帝國(東羅馬)首都君士坦丁堡。

買買提二世並非主世界的奧斯曼帝國皇帝,而是在副本的存在,讓參與副本的領主感受到買買提二世的恐怖。

買買提二世擁有非凡的統帥才能,而且還有令全軍狂熱的能力。

他統帥的奧斯曼土耳其大軍,正處於國力上升階段,武德充沛,橫掃西亞。

拜占庭帝國最後的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絕望地看向龐培:“你能幫幫我嗎?”

龐培又看了一眼奧斯曼帝國的大軍,喉嚨發乾:“恐怕不能……”

……

“這裡是普瓦提埃之戰……”

神聖羅馬帝國的領主霍亨索倫被傳送到一個讓他臉色不怎麼好看的戰場。

在對面,阿拉伯騎兵的彎刀在陽光下泛着寒光,令人不寒而慄。

這是732年,屬於阿拉伯人的大征服時代,阿拉伯騎兵的馬刀向東攻擊大唐在中亞設立的安西都護府,擊敗唐將高仙芝,向西入侵西班牙,兵鋒直指整個歐洲。史稱“大征服”。

如果這一場大戰失敗,阿拉伯帝國將會統治歐洲。

抵擋阿拉伯帝國大軍的是歐洲霸主法蘭克王國(後來法蘭克分裂爲德意志、法蘭西、意大利等王國)。

而統帥法蘭克王國大軍的是法蘭克王國宮相,有“鐵錘”之稱的查理·馬特。

“阿拉伯軍隊有5萬騎兵,法蘭克軍隊有7萬,我帶來了4萬,那麼我們這邊有11萬。我帶來的是精銳兵種,其中還有條頓騎士團,應該不至於懼怕阿拉伯軍隊,雖然阿拉伯帝國大軍普遍具有信仰狂熱效果……”

霍亨索倫分析戰前的形勢,但他的斥候騎兵隨即傳來的情報讓他臉色一變:“阿拉伯騎兵大約有十萬人!”

“怎麼可能!”

霍亨索倫是玩家,他清楚地記得,這一戰,阿拉伯帝國只有5萬以輕騎兵爲主的部隊纔是!

斥候傳來更加不利的消息:“阿拉伯帝國的援軍正在陸續到來!”

霍亨索倫陷入沉默,他已經明白了過來。

在極難模式下,難度不僅僅是敵人的軍隊具有25%的系統加成,而且敵方的主將、兵力數量可能會發生變化!

看似25%的難度,實際上,卻要更難!

霍亨索倫對面的5萬阿拉伯帝國軍隊,突然增加到了10萬,而且數量還在上升!

……

“鬆錦之戰……”

漢帝國諸侯明關,此時在明末的錦州城南,對面是皇太極率領的清兵。

鬆錦之戰結束後,明朝九邊精銳損失殆盡,遼東防禦體系的完全崩潰,明朝在遼東的最後防線僅剩下山海關的吳三桂。

“如果僅僅是對付皇太極的八旗,那麼不是問題,但爲何清兵的數量比想象中更多?”

明關也發現了不妥之處。

鬆錦之戰,明軍投入的兵力大約有十三萬、清軍十一萬,但根據明關偵查獲得的情報,極難程度下的清軍數量,大約有二十萬!

極難程度,除了面板,還有額外的難度,如果是地獄模式,那麼此時……

“地獄難度的鬆錦之戰,對面的清軍可能會有四十萬,幸好沒有選擇地獄模式,不知道楚子謀那邊的情況如何……”

明關根據極難模式的真正難度,再想到地獄模式,可想而知地獄模式有多麼恐怖。

第五百四十二章 西域危機第二百六十一章 談判與宣戰第三百八十九章 臨時國戰會議第一千兩百五十章 長子軍第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諸將來援第八百零九章 大戰再起第三百一十章 青州刺史的看家英雄第一千章 SSS級特性,力拔山兮!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李牧、廉頗聯手第二百七十九章 船王與名相第五百二十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第九百九十三章 射劉備第二百一十八章 內訌、回師與強敵第六百三十九章 危機四伏第一千兩百四十八章 第一次西征落幕第八百六十四章 羌氐叛亂第六百九十八章 西方領主與阿提拉(二合一)第十章 兩村同盟第四百二十一章 甲山猛虎第五百四十五章 出兵第八百一十八章 飛將軍的弱點第三百五十四章 底牌盡出第一百九十一章 暫居夏城的趙雲第十七章 大興土木第五百七十四章 秦良玉第五百一十九章 白袍軍出擊第一百八十五章 楚天與多爾袞(加更)第五百四十章 敦煌戰火第一千一十章 進犯益州的東籲大王第九百八十八章 最後的秦軍第一千四十一章 南朝猛將蕭摩柯第八百二十二章 孤竹城第五百二十四章 南匈奴第七百七十五章 殺機現(補昨晚)第二百三十二章 決定徐州歸屬的會戰第九百二十一章 羅馬皇帝來襲!(補更11/100)第一百二十九章 東漢領主的底蘊第四百二十二章 損失慘重的東瀛(上)第二百八十五章 貞德初戰第七百一十六章 蕭綽的隱藏能力第一千八十九章 平平無奇黃月英第六百二十章 衛青、霍去病,戰略破壞者第二百四十九章 神醫華佗與盧植的饋贈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大破升龍府!(補更38/100)第九百七十二章 碧蹄館大戰第一百一十一章 文明邊界開放第一千二十七章 江東軍進攻第一百二十八章 高麗國的領主們第二百七十三章 交換俘虜第二百一十八章 內訌、回師與強敵第九十六章 吳三桂第四百四十四章 六十萬,中原大戰!第八百四十章 伊凡雷帝,火槍對連環馬!第七百二十二章 再無匈奴第六百八十二章 契丹殘餘(中午1/2)第一千零七章 高麗第一名將第三百六十四章 與老秦的第一次對峙第五十二章 二級鎮子第二百六十七章 國戰變局(補萬賞加更4/6)第六百四十三章 滅亡的美洲文明第九百六十九章 南下開京第九百零一章 擊敗拜占庭皇帝的獎勵第四百五十七章 陳羣和馮異第七百二十五章 伏波軍團擴張第六百一十九章 塞爾柱帝國滅亡第七百七十三章 遼東鐵騎縱橫第五百零一章 重步戰鐵浮屠第二百七十七章 蒼狼白鹿!第九百七十八章 太子妃人選第五百八十八章 駝城(補更4/20)第三百七十章 幽州大戰(上)第一千兩百章 寒冬將至第一百五十五章 俘虜臧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楚天與楚武第六百四十三章 滅亡的美洲文明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魔導師劉秀第四百一十七章 三方巨頭會面第八百五十一章 楚天的決定(補晚上)第八百七十一章 王翦、賈詡和李斯第四百零九章 怯薛,怯薛!第五百四十一章 又見怯薛第七百章 新的匈奴單于第三百九十二章 桑海帝國第一百二十章 國戰預告(下)第九百一十九章 風林火山!第六百三十五章 三路兵馬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東國大名來襲!第三百五十八章 六年春,楚子謀伐我(一)第一千七十八章 羅馬名將埃提烏斯第二百二十章 項燕與楊無敵第五百零五章 岳飛的偶像第九百八十五章 俘虜荊州將領第八百六十四章 羌氐叛亂第七百二十八章 匈人帝國的末日第一百三十六章 初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前往洛陽第一百六十九章 多爾袞與吳三桂(起點2萬推薦票)第四十六章 東漢區的領主們第五百五十一章 遼東之變第一百四十五章 鳴樑海戰
第五百四十二章 西域危機第二百六十一章 談判與宣戰第三百八十九章 臨時國戰會議第一千兩百五十章 長子軍第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諸將來援第八百零九章 大戰再起第三百一十章 青州刺史的看家英雄第一千章 SSS級特性,力拔山兮!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李牧、廉頗聯手第二百七十九章 船王與名相第五百二十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第九百九十三章 射劉備第二百一十八章 內訌、回師與強敵第六百三十九章 危機四伏第一千兩百四十八章 第一次西征落幕第八百六十四章 羌氐叛亂第六百九十八章 西方領主與阿提拉(二合一)第十章 兩村同盟第四百二十一章 甲山猛虎第五百四十五章 出兵第八百一十八章 飛將軍的弱點第三百五十四章 底牌盡出第一百九十一章 暫居夏城的趙雲第十七章 大興土木第五百七十四章 秦良玉第五百一十九章 白袍軍出擊第一百八十五章 楚天與多爾袞(加更)第五百四十章 敦煌戰火第一千一十章 進犯益州的東籲大王第九百八十八章 最後的秦軍第一千四十一章 南朝猛將蕭摩柯第八百二十二章 孤竹城第五百二十四章 南匈奴第七百七十五章 殺機現(補昨晚)第二百三十二章 決定徐州歸屬的會戰第九百二十一章 羅馬皇帝來襲!(補更11/100)第一百二十九章 東漢領主的底蘊第四百二十二章 損失慘重的東瀛(上)第二百八十五章 貞德初戰第七百一十六章 蕭綽的隱藏能力第一千八十九章 平平無奇黃月英第六百二十章 衛青、霍去病,戰略破壞者第二百四十九章 神醫華佗與盧植的饋贈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大破升龍府!(補更38/100)第九百七十二章 碧蹄館大戰第一百一十一章 文明邊界開放第一千二十七章 江東軍進攻第一百二十八章 高麗國的領主們第二百七十三章 交換俘虜第二百一十八章 內訌、回師與強敵第九十六章 吳三桂第四百四十四章 六十萬,中原大戰!第八百四十章 伊凡雷帝,火槍對連環馬!第七百二十二章 再無匈奴第六百八十二章 契丹殘餘(中午1/2)第一千零七章 高麗第一名將第三百六十四章 與老秦的第一次對峙第五十二章 二級鎮子第二百六十七章 國戰變局(補萬賞加更4/6)第六百四十三章 滅亡的美洲文明第九百六十九章 南下開京第九百零一章 擊敗拜占庭皇帝的獎勵第四百五十七章 陳羣和馮異第七百二十五章 伏波軍團擴張第六百一十九章 塞爾柱帝國滅亡第七百七十三章 遼東鐵騎縱橫第五百零一章 重步戰鐵浮屠第二百七十七章 蒼狼白鹿!第九百七十八章 太子妃人選第五百八十八章 駝城(補更4/20)第三百七十章 幽州大戰(上)第一千兩百章 寒冬將至第一百五十五章 俘虜臧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楚天與楚武第六百四十三章 滅亡的美洲文明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魔導師劉秀第四百一十七章 三方巨頭會面第八百五十一章 楚天的決定(補晚上)第八百七十一章 王翦、賈詡和李斯第四百零九章 怯薛,怯薛!第五百四十一章 又見怯薛第七百章 新的匈奴單于第三百九十二章 桑海帝國第一百二十章 國戰預告(下)第九百一十九章 風林火山!第六百三十五章 三路兵馬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東國大名來襲!第三百五十八章 六年春,楚子謀伐我(一)第一千七十八章 羅馬名將埃提烏斯第二百二十章 項燕與楊無敵第五百零五章 岳飛的偶像第九百八十五章 俘虜荊州將領第八百六十四章 羌氐叛亂第七百二十八章 匈人帝國的末日第一百三十六章 初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前往洛陽第一百六十九章 多爾袞與吳三桂(起點2萬推薦票)第四十六章 東漢區的領主們第五百五十一章 遼東之變第一百四十五章 鳴樑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