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六章 恢復平靜的南蠻(補更2/100)

南蠻地區,益州郡滇池城,劉備大軍兵臨城下,南蠻部落軍屢次戰敗,被劉備的軍師王猛、陳溪多次算計,關羽、張飛的兵馬最終還是推進至滇池城下。

“南蠻武將出來與爺爺一戰!”

張飛手持丈八蛇矛,在城下叫陣,一時間,南蠻軍無人敢出城與之大戰。

“我去殺之!”

兀突骨見關羽和張飛威震南蠻,在南蠻諸將之中,也只有他的武力,勉強可以與關羽、張飛單打獨鬥。

“不可出戰,或者說,劉備反倒是希望我們出戰。”

沐珂制止了想要出城迎戰的兀突骨。

兀突骨無論如何也不是關羽和張飛兩人合力的對手。

關羽、張飛合力,足以戰敗呂布。

三英戰呂布,其實劉備大可不必插手,反而會成爲累贅。

“楚子謀吞併關中、西涼,雄踞北方,只剩下遼東尚未平定,勢力之強盛,堪比曹魏最鼎盛時期。不,也許比巔峰的曹魏更加強盛,因爲楚子謀控制了漠南、漠北,而且對各個部落的控制力極強。他應該不需要我們繼續在這裡牽制劉備,我們需要以退爲進。”

霍安來到城樓,一隻手放在滄桑的城垛之上,俯視一望無際的劉備大軍。

他與沐珂聯手,採取游擊戰術阻止劉備進軍,已經拖延了足夠多的時間,讓楚天可以集中精力滅掉老秦或者明關之中的一個,完成破局。

本來,霍安、沐珂以爲楚天會率先平定遼東,但楚天反而利用老秦病逝的機會,先平關中、西涼,將勢力範圍擴張到西北。

他們的任務已經完成。

“留守大宛國的班超、高仙芝多次派人來報,窩闊臺在中亞招兵買馬,招攬各個文明戰敗的武將,已經聚集了相當一批武將,封其爲王侯,賞賜土地。恐怕即使是班超、高仙芝也無法遏制,他們面對的不是分散的西域小國,而是一個新的草原帝國,令人不安。”

霍安並沒有注重南蠻地區。

與西域都護府遇到的威脅相比,南蠻地區的拉鋸還不算什麼。

“鐵木真在幾年前頒佈的天下招募令,開始起到作用了嗎?”

沐珂也知道在鐵木真的蒙古帝國崩潰之前,爲了對抗漢帝國的諸侯們,鐵木真一度向全部文明下令招募令,吸納所有文明的武將。只是當時,各個文明的武將有自己的領主,沒有多少名將響應鐵木真。

“應該不是鐵木真的天下招募令起到效果,窩闊臺和他的部下,在各個文明區拉攏各方勢力。各個文明的戰敗者,可以到他的麾下避難。窩闊臺建立的草原帝國,是所有文明區叛將的避難所,各個文明區的叛將,在窩闊臺建立的草原帝國,甚至可以封王。憑藉這樣的手段,窩闊臺吸納了一批野心勃勃之人。作爲第二任蒙古帝國大汗,窩闊臺多少有些手段。這也是窩闊臺難以對付之處。上一次西域之戰、漠北之戰的失敗,讓窩闊臺長了教訓。”

“這樣下去,窩闊臺的帝國會切斷東方大陸與西方大陸之間的聯繫。西域都護府控制的大宛國、伊犁河谷,全部暴露在窩闊臺帝國的兵鋒之下。失去大宛國,需要翻越蔥嶺,失去伊犁河谷,需要翻越天山,爲了避免再次組織兵力遠征,我必須要回西域都護府,監視窩闊臺的一舉一動。”

霍安已經有些不安。

在中亞誕生了一個霸主,西域都護府在中亞的影響力大幅度下降。

“不管如何,我們已經完成楚子謀交給我們的任務。給劉備留下一些隱患,然後到西域都護府。”

沐珂也認爲西域都護府更加重要。

窩闊臺重建的蒙古帝國更像是突厥化的帝國,突厥騎兵比蒙古騎兵的數量更多。

她招來孟霸等幾個值得信任的南蠻部落首領,吩咐下去:“如劉備想要平定南中,必定籠絡諸位,諸位可暫且虛與委蛇,將來我回到南中,一呼百應。”

“太守大人想要棄我們而去?”

幾個南蠻部落的大首領面面相覷。

沐珂守不住滇池,已經計劃退到西域都護府。

在西域都護府和南蠻之間,霍安、沐珂選擇了保西域都護府。

不僅如此,霍安在徐鳳年奪回涼州以後,召回大將霍去病,前去守大宛國,威懾窩闊臺。

“我離開南中,劉備纔會鬆懈。”

沐珂沒有選擇,她控制的南蠻部落首領,以及益州南部的豪強們,給劉備送了不少人頭,劉備大軍還是來到滇池。

滇池被圍困,一旦她被劉備俘虜,那麼南蠻地區會徹底被劉備平定,而只要沐珂還活着,劉備想要征服南蠻地區,並不容易。

沐珂臨時到西域都護府避一避風頭,對南蠻各個部落的威望還在。

豪強雍闓主動問道:“聽說夏王統一北方,我們抵擋劉備之攻勢,將來夏王若是可以成事,我們是否可以立功?”

“自然算入功勞。”

“諸多部落,暫時歸於平靜,向益州牧臣服,待我回來。”

沐珂在退出南蠻地區之前,進行部署。

“此行前去西域都護府……”

秦良玉收到了沐珂的命令。

北方大戰雖然還沒有結束,但楚天的勝利沒有懸念,沐珂在爲楚天爭取時間以後,又全力輔助霍安穩定西域都護府。

窩闊臺帝國帶來的壓力前所未有,蒙古帝國的陰影投下,西域都護府籠罩在陰影之中。

“祝融,你要不要和姐姐前去西域?”

秦良玉收留了年幼的祝融夫人。

“帶上她。”

沐珂出現,不待祝融回答,要求秦良玉帶走祝融。

不僅如此,年幼的孟獲等幾個大型南蠻部落的後代,全部被沐珂帶走,減少這些部落將來被劉備拉攏的可能。

“西域?”

祝融還不知道南蠻以外的世界。

沐珂的精銳軍團集結,準備突出重圍,

劉備軍圍困滇池,勢在必得。

喊殺聲大作,無當飛軍在城外接應,與城內的守軍匯合,沐珂順利殺出重圍。

無當飛軍拼命擋住劉備軍,爲沐珂爭取足夠多的撤退時間。

在滇池南邊,還有一座擁有傳送陣的城池,作爲退路。

沐珂只帶走了精銳兵種,在兩三天內從南蠻撤到西域都護府。

再加上劉備向滇池推進時,沐珂已經開始將兵力和金銀向西域都護府轉移,劉備軍始終無法殲滅南蠻軍主力,滇池的金銀和兵器也被沐珂帶走。

沐珂部署後離開南蠻,而各個南蠻部落散去,回到各自的部落。

留給劉備的是一個看似平靜的益州郡。

各個南蠻部落平息以後,南蠻大戰宣告結束,劉備軍付出不小的代價,還是獲勝,只不過在平靜下面,依然暗流涌動。

生活在深山老林之中的南蠻部落,只是表面臣服,還沒有傷筋動骨。

“聽說楚子謀已經吞併關中、西涼,我僅僅平定益州郡一個郡,便花費了許多時間。”

劉備爲了攻陷沐珂的主城,付出的代價不可謂不大。

“當今天下大勢,楚子謀雄踞北方已成定局,平定遼東是遲早之事,而主公定巴蜀,吳王定江東,恐怕天下三分,楚子謀一家獨大。主公只有與吳王聯手,內安楊素,攻佔漢中,方可與夏王一較高下。”

王猛發現不知不覺間,天下已經從羣雄割據變爲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只不過,楚天勢力的強盛,無論益州,還是荊州、揚州,全部如臨大敵。

等到楚天徹底收拾北方的一些殘餘勢力,下一個倒黴的多半是劉備。

王猛、陳溪都意識到這一點。

作爲北方諸侯,想要統一漢帝國,一般都是先取川蜀,然後順流而下,取荊州、江東,再征討百越,功成名就。

也有例外,比如曹操的戰略是先取荊州,再會獵於東吳。

但曹操遭遇赤壁之敗。

如果兵力足夠強盛,也可以同時從川蜀、荊襄發動進攻。

元朝忽必烈滅南宋,蒙古軍便是兵分兩路,同時攻取成都、襄陽,兵鋒極盛。

只要武力足夠強盛,兩線作戰並非不可能。

蒙古帝國巔峰時期,多線作戰是常態。

公元1235年,窩闊臺擔任蒙古帝國大汗時,蒙古軍兵分兩路攻宋,同年,速不臺、拔都率領長子軍西征,也就是說,蒙古軍在同一時間,至少在三線作戰……

多線作戰,也足以證明一個王朝的武力之強盛。蒙古帝國巔峰時期,其實比多數人想象中更加可怕,各個文明面臨的壓力巨大。

不管如何,劉備代表的川蜀,很有可能會是楚天掃平北方以後的下一個目標,甚至楚天有可能會重現元滅宋之戰,雙管齊下。

劉備開始慌了。

楚天勢力的武力之強盛,也足以支持多線作戰。

楚天同時與赳赳老秦、明關兩大北方諸侯交戰,已經證明了楚天擁有至少兩線作戰的能力,而吞併關中、西涼勢力以後,即時說楚天有三線作戰的能力,也不奇怪。

楚天已經在考慮重新編制軍團之事,這一次楚天主要按照地域劃分軍團。

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福岡城升級第三百一十三章 封官第七百七十四章 邙山大戰起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夏帝,楚天歸來!(上)第八百四十六章 終於封侯!(補中午)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河中決戰爆發第一百七十二章 雪夜襲凌城第一千兩百四十七章 東瀛都護府第五十八章 來自其他州郡的領主第七百二十七章 李舜臣與龜船第五百五十二章 岳飛、木華黎!第六十三章 劉關張第三百三十八章 封狼居胥(二)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恐慌的大名們第七百二十六章 窩闊臺與霍安第四百九十六章 收復開封第一千兩百一十一章 上洛(七)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德川家康與海上同盟第一千兩百三十九章 最後的東瀛攻略(上)第九百九十九章 大秦死戰,最後的機會!第九十六章 吳三桂第三百四十六章 霍去病的下落(補中午一更)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賢良師的魅力第五百八十九章 大風起!(補更5/20)第九百五十五章 治水名人第一百二十章 國戰預告(下)第七百四十四章 咸陽之盟第一千兩百二十一章 一戰定河中!第八百五十四章 關平、張苞登場(補中午)第三百九十六章 六國大戰(二)第八百六十八章 火燒渭北第二百九十二章 十年春,齊師伐我第六百零三章 鮮卑猛將第四百二十七章 激戰,超越鐵木真!第三百六十八章 主力三十萬第一千三十四章 兩敗俱傷第三百三十章 漠北之戰(四)第二百一十四章 被包圍的西涼鐵騎第二百三十四章 最後的希望!第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聖隕騎兵!第八百八十七章 國戰開始第六百四十四章 對手,五帝第四百五十六章 求賢若渴楚子謀第六百六十三章 北歐雄獅(二合一)第七百九十一章 新軍八十四萬!第四百七十二章 卻月陣第七百四十二章 慕容霸與曹仁第一百六十二章 吳三桂的野心(兩百月票)第九百一十一章 屠夫徐鳳年第三百六十六章 移居夏城的曹操第四百零七章 葉卡捷琳娜第三百九十章 漢帝國遠征(上)第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廢除天皇第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王之軍勢!第二百七十五章 國戰結束第二百六十八章 三大歐洲領主第一百二十八章 高麗國的領主們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規則,合縱連橫第三百六十五章 幽州大戰序幕第八百一十一章 孟獲和祝融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突厥文明的兵種體系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第九十九章 細柳營到來第一千兩百一十一章 上洛(七)第八十七章 休養生息第三十七章 夏鎮第八百七十一章 王翦、賈詡和李斯第九百七十五章 關羽張飛來援第一百六十六章 花木蘭的長裙(萬賞加更)第一百一十一章 文明邊界開放第一千七十一章 國戰戰場第三百零二章 董卓死,天下亂第七百零九章 返回漢帝國(補加更2/34)第四百七十五章 張遼的決心第九百四十三章 招降遼東將領第八百九十三章 阿拉伯帝國出手第六百七十四章 反擊(上)第一百四十五章 鳴樑海戰第七百二十三章 石虎之死第五百二十九章 完顏陳和尚第二百九十一章 最慘袁術第九百七十三章 羅馬軍團對北府軍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大破元寇防壘!第七百五十六章 俘虜石勒第九百二十七章 招募羅馬武將(補更13/100)第六百五十九章 招降第五百六十五章 鐵木真的意圖第六百四十六章 龍城陷,傳送陣開啓!(上)第一百五十四章 奇襲琅琊城(一百月票)第一百零八章 文明區邊界開放風波第五百六十一章 公孫康第四百三十五章 神機營第二十一章 黃巾浩劫(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殺莫臥兒領主第一千兩百零六章 上洛(二)第一千八十五章 三軍之戰第一千八十一章 殺陳聖宗!(補更26/100)第七百八十四章 地獄難度第一百四十章 大唐兇猛(起點一萬推薦票)第八百六十八章 火燒渭北
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福岡城升級第三百一十三章 封官第七百七十四章 邙山大戰起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夏帝,楚天歸來!(上)第八百四十六章 終於封侯!(補中午)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河中決戰爆發第一百七十二章 雪夜襲凌城第一千兩百四十七章 東瀛都護府第五十八章 來自其他州郡的領主第七百二十七章 李舜臣與龜船第五百五十二章 岳飛、木華黎!第六十三章 劉關張第三百三十八章 封狼居胥(二)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恐慌的大名們第七百二十六章 窩闊臺與霍安第四百九十六章 收復開封第一千兩百一十一章 上洛(七)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德川家康與海上同盟第一千兩百三十九章 最後的東瀛攻略(上)第九百九十九章 大秦死戰,最後的機會!第九十六章 吳三桂第三百四十六章 霍去病的下落(補中午一更)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賢良師的魅力第五百八十九章 大風起!(補更5/20)第九百五十五章 治水名人第一百二十章 國戰預告(下)第七百四十四章 咸陽之盟第一千兩百二十一章 一戰定河中!第八百五十四章 關平、張苞登場(補中午)第三百九十六章 六國大戰(二)第八百六十八章 火燒渭北第二百九十二章 十年春,齊師伐我第六百零三章 鮮卑猛將第四百二十七章 激戰,超越鐵木真!第三百六十八章 主力三十萬第一千三十四章 兩敗俱傷第三百三十章 漠北之戰(四)第二百一十四章 被包圍的西涼鐵騎第二百三十四章 最後的希望!第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聖隕騎兵!第八百八十七章 國戰開始第六百四十四章 對手,五帝第四百五十六章 求賢若渴楚子謀第六百六十三章 北歐雄獅(二合一)第七百九十一章 新軍八十四萬!第四百七十二章 卻月陣第七百四十二章 慕容霸與曹仁第一百六十二章 吳三桂的野心(兩百月票)第九百一十一章 屠夫徐鳳年第三百六十六章 移居夏城的曹操第四百零七章 葉卡捷琳娜第三百九十章 漢帝國遠征(上)第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廢除天皇第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王之軍勢!第二百七十五章 國戰結束第二百六十八章 三大歐洲領主第一百二十八章 高麗國的領主們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規則,合縱連橫第三百六十五章 幽州大戰序幕第八百一十一章 孟獲和祝融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突厥文明的兵種體系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第九十九章 細柳營到來第一千兩百一十一章 上洛(七)第八十七章 休養生息第三十七章 夏鎮第八百七十一章 王翦、賈詡和李斯第九百七十五章 關羽張飛來援第一百六十六章 花木蘭的長裙(萬賞加更)第一百一十一章 文明邊界開放第一千七十一章 國戰戰場第三百零二章 董卓死,天下亂第七百零九章 返回漢帝國(補加更2/34)第四百七十五章 張遼的決心第九百四十三章 招降遼東將領第八百九十三章 阿拉伯帝國出手第六百七十四章 反擊(上)第一百四十五章 鳴樑海戰第七百二十三章 石虎之死第五百二十九章 完顏陳和尚第二百九十一章 最慘袁術第九百七十三章 羅馬軍團對北府軍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大破元寇防壘!第七百五十六章 俘虜石勒第九百二十七章 招募羅馬武將(補更13/100)第六百五十九章 招降第五百六十五章 鐵木真的意圖第六百四十六章 龍城陷,傳送陣開啓!(上)第一百五十四章 奇襲琅琊城(一百月票)第一百零八章 文明區邊界開放風波第五百六十一章 公孫康第四百三十五章 神機營第二十一章 黃巾浩劫(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殺莫臥兒領主第一千兩百零六章 上洛(二)第一千八十五章 三軍之戰第一千八十一章 殺陳聖宗!(補更26/100)第七百八十四章 地獄難度第一百四十章 大唐兇猛(起點一萬推薦票)第八百六十八章 火燒渭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