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十章 轟出一個大窟窿

歷史上,楊秀清總覽太平天國國事,如果不是後期野心膨脹,妄圖取洪秀全而代之,其人生的成就,怕不止於此。』

也正是如此,荒野中的洪秀全,對楊秀清是極爲忌憚的。洪秀全從一開始,就將楊秀清放入軍中,根本就不讓他插手太平天國的國事。

然而,創立教義,組織教派,玩弄權術,洪秀全自然是個中行家。但是說到治理國政,洪秀全可就是徹頭徹尾的門外漢。

因此,現在太平天國治下的三郡之地,經濟狀況並不算有多好,全靠洪秀全的個人威望,在維持着統治。

太平天國治下的百姓,生活極爲貧苦。

江山易改,稟性難移。

洪秀全雖然不像前世那般窮奢極欲,荒淫無度,適當的享受,還是不可避免的。前世他提出的“均天下”理念,也被徹底地拋棄。

這一世的洪秀全,是個徹頭徹尾的王權至上者。

……

視線回到戰場,楊秀清率部,對木蘭要塞起第三次猛攻。

戰場之上,硝煙瀰漫。

“轟隆!”

在火炮的不斷轟擊下,木蘭要塞的城牆,承受着巨大的考驗。

太平天國南路大軍,悍不畏死。將士們頂着鐵質盾牌,不畏犧牲,誓死守衛着四門火炮,鐵了心將要木蘭要塞轟出一個大窟窿。

明朝火炮,豈是易於?

轟隆隆中,東側城牆的一角,終於被轟出一個大坑。

“瞄準那個大坑,給我炸穿它!”

火炮指揮官,神情興奮,已是看到勝利的曙光。

於是乎,四門火炮齊射,一個接一個的“霹靂彈”,轟擊到大坑之內。將城牆的大坑,越轟越大,越轟越深。

由於明朝火炮自身的缺陷,此時的火炮在準度上,實在是差強人意。四枚炮彈中,能有一枚命中大坑,已是幸運至極。

明朝時期,無論是火槍,還是火炮,都得到大範圍的應用,但是爲何沒有像西方那般,憑藉熱武器徹底取代冷兵器?

主要原因有四。

其一,火炮要能夠射“開花炮彈”,即爆炸彈。

爲何?因爲只有爆炸彈,才能使火炮從一種攻城器械變成野戰武器,能大量殺傷有生目標;而如果只能射實心鐵球,自然就殺傷力有限。

一個炮彈轟出,炸裂成無數的碎片,造成大面積的殺傷。

明朝製造的“毒火飛搏”,炮筒用熟鐵製成,裝火藥十多兩,炮彈由生鐵熔鑄,彈內裝“砒硫毒藥五兩”,點火後將飛搏打於三百米外,暴碎傷人。

可惜,這項技術在明朝時期還不成熟,沒有得到大規模的應用。

到了清朝,不僅沒有對此進行改進,反而退步,轉而用實心鐵疙瘩,甚至是石子、鐵屑等取代炮彈。

洋務運動之前,清朝火炮的威力,自然就是兒戲。

十九世紀七十年代,左宗棠出師西征,在陝西鳳翔現明末的“開花炮彈”,不禁感慨道:“利器之入中國三百餘年矣,使當時有人留心於此,何至島族縱橫海上,數十年挾此傲我?”

滿清在武器裝備指導思想上的保守,使清軍在鴉片戰爭中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在洋務運動之前,清朝二百多年間,火器技術甚至比明朝末期還要退步。與明朝政府積極改進火器相比,可見滿清統治者的愚昧。

其二,火炮要具備相當的機動性。

火炮機動性不好,就不利於大量集中,明朝的火炮無論是虎蹲炮、佛朗機銃還是後來的紅夷大炮機動性都不好。

虎蹲炮雖然不大,可射前居然要用大鐵釘釘在地上;紅夷大炮本來是葡萄牙人的艦炮,重達上千斤,太笨重只適用於守城。

反觀西方,大炮的口徑適當,用馬匹牽引,能夠短時間迅集中形成炮兵陣地,明軍也有馬拉炮車,可是車上的火炮威力太小。

就像太平天國自天京運來的五門火炮,一路上也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要不然的話,出現在戰場上的火炮,就不是五門,而是十門,甚至是更多。

其三,要有相當數量的火槍部隊。

即便是火繩槍相比弓箭也有很大優勢,更不要說每分鐘四五的燧槍。日本戰國時期,織田信長的火槍三段擊,可謂名噪一時。

遺憾的是,明朝軍隊中從來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火槍部隊。

那些大大小小的火銃也沒個統一的制式,給後勤造成極大負擔;有的銃,甚至需要兩個人架在竹架上操作,極爲不便。

其四,火炮要具備相當的火控能力。

所謂火控能力,具體就是銃規、銃尺和矩度等儀器的使用以及裝彈填藥技巧的掌握。沒有這個,火器的命中率就是一個笑話。

一個優秀的炮手在射火炮之前,必須估計敵人有多遠。雖然從望遠鏡中所見人形的大小可以猜測遠近,但如果使用矩度就可以精確測量距離。

崇禎初年,明軍對紅夷火炮的彷製已經進入量產的階段,然而西方利用儀器來提升火炮瞄準精密度的操作方法,卻一直是當時許多明軍炮手的盲點。

洪秀全獲得《明朝火炮製造技術手冊》,自然是沒有能力,對明朝的火炮進行改進的。能夠按照手冊,原樣生產出來,已是極爲不容易。

因此,南路軍的四門火炮,在準星上,就可見一斑。

四門火炮,連番轟炸了一上午,也只有區區八枚炮彈,準確地命中城牆的大坑,其他的炮彈,統統都打偏了。

楊秀清見此,氣得臉色鐵青,偏偏又作不得。

一個上午的時間,南路軍又折損六千餘人。算一下,南路軍前前後後,已經摺損三萬餘人,卻毫無進展。

想到天王洪秀全措辭強硬的回信,楊秀清臉色越的難看,他傳令全軍,務必堅守,不轟塌城牆,絕不撤下來休息。

……

木蘭要塞的城牆之上,白起的神情,也是前所未有的凝重。

敵軍的火炮,雖然還未湊效,卻帶給白起太大的震撼。

作爲一名出身戰國的將領,白起對火器,實在是陌生的緊。眼見敵軍推出來的巨大的鐵怪物,竟然能夠轟穿數米厚的城牆,白起如何不驚?

白起隨即意識到,隨着火炮的現身,未來戰場都將出現一次變革。

作爲神將,白起從來都不會滿於現狀,放棄學習和進步。此戰過後,是得好好補習一下火器的知識了。

如此看來,城牆被轟穿只是遲早之事。

白起當即下令,調集十輛塞門刀車,在北轟擊的城牆附近待命。

塞門刀車,是在城門被攻破時用於堵塞城門的守城器械。前刀壁上裝有二十四把鋼刀,使用時將車推至城門缺口處,既可殺傷敵人,又可擋住敵方的矢、石。這樣對方很難攀援,形成活動的壁壘。

因此,塞門刀車就是城破之時,最爲有用的救急兵器。

木蘭要塞在設計之初,就對城門就採取了複雜的設計。不僅設計了連續兩道甕城,而且主城門是由巨石封堵,必須通過器械,才能將石門吊起。

這一套器械,還是在墨家入駐之後,特意改進的。

因此,對太平天國的南路軍而言,要想破開木蘭要塞的城門,還不如直接轟擊城牆,來得簡單幹脆一點。

木蘭要塞唯一的缺點,就是沒有護城河。

現在敵軍要轟擊城牆,白起也只能調集塞門刀車,組織防禦。

除此之外,白起還傳來猛將惡來,讓他率領第三師團的兩個山蠻重裝步兵旅,在北轟擊的城牆附近待命。

一旦城牆被轟穿,在北轟擊的洞口,必然會生一場血戰。

能不能擋住敵軍的進攻,死死地守住缺口,就是此戰的關鍵。當此之時,白起自然要調集最精銳的部隊,去參與防守。

整個山海城軍中,再沒有山蠻重裝步兵,這個領地鐵壁,更爲適合的了。

一切佈置妥當,白起才稍稍鬆了一口氣,他已經做好最壞的打算了。

……

下午兩點,整個戰局,迎來最大的轉折點。

“轟隆!”

隨着一枚鐵質炮彈,準確地命中此前的大坑,“嘩啦”一下,東側的這一段城牆,終於被火炮轟塌,轟出一個巨大的窟窿。

頓時,太平天國南路大軍出震天的歡呼之聲,就像勝利了一般。

楊秀清的臉色,也稍稍好轉。他深知,此時士氣可用。不用等到明天,立即傳令,以城牆窟窿爲突破口,對木蘭要塞起最爲猛烈的衝鋒。

務必,一戰而勝。

衝在最前面的,就是李秀成部。

“殺!”

青年將領李秀成,率領先鋒部隊,也是他麾下最精銳的步兵,第一時間朝大窟窿殺去,雙眼赤紅,視死如歸。

而就在城牆被轟塌的第一時間,山海城將士們以最快的度,清理掉坍塌的石塊,將兩輛塞門刀車,準確地推到窟窿口。

惡來則率領山蠻重裝步兵旅,在刀車之後,嚴陣以待。惡來坐下的羅剎,出一陣陣嘶吼之聲,已是迫不及待地想要衝入戰場。

一場最爲艱難的攻防戰,即將在狹小的窟窿口展開。(未完待續。)

第三十一章 排行榜第五百一十六章 奇怪的軍令第二百三十二章 智取惡獅嶺 中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跟死敵合作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征伐大清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百口莫辯第九百一十三章 圍城第二百六十八章 天降神兵第三百四十五章 郡縣制和分封制第二百七十九章 遮絕圍剿第九百六十九章 第二次遠洋航行第八十四章 彩蠶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大結局第九百一十三章 圍城第四百七十四章 軍隊整編第六百五十一章 漢武帝對峙西楚霸王第一百八十一章 瘋狂大采購第六十三章 除夕 上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征伐大清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我們是一路人?第三百八十五章 豔福不淺第三百五十章 搶紅包活動第四百五十四章 市井第一千兩百一十九章 都在看戲第八百八十二章 法拉赫的報復第一千兩百七十六章 八大戰區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連環計第一百五十一章 流寇攻城 上第六百二十二章 神一般的男人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秘文閣的變動第一千兩百零四章 帝塵奪權第八百零二章 國號之議第四百二十三章 蕭何歸心第六百八十一章 一枝獨秀第九百九十八章 吐蕃王朝與突厥汗國第四百九十三章 組建影衛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大夏帝朝 謝盟主“鏡_霧”賞!第九百七十三章 利莫里亞大陸第一千兩百五十七章 點兵點將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天王之怒第二百一十七章 孤峰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何爲特種作戰第八百五十章 帝國起航第一百五十五章 天下第一縣第七百六十三章 內閣制度第五十四章 考功司第七百一十二章 火攻之術第九百六十七章 漢初三傑第一千二百章 軍從西面來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天子爵與九州鼎 16/18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伯顏受死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第一批具現名單第四百二十九章 戰役結束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南美新格局第六百零五章 出海尋找寶藏第八百八十一 帝塵認慫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五帝真經》第七百零四章 唯有強攻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重建南疆都護府第三百三十七章 乾坤大挪移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神秘使者領地架構第九百三十三章 老狐狸到底要幹什麼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我們是一路人?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大不一樣第四百七十三章 肇慶之戰結束第一百六十一章 城隍廟 1100訂閱第三百四十二章 棄子第六百九十八章 生擒魯肅第八百九十七章 荊州潰敗第一百七十二章 山蠻定居點第二百零八章 牧野之戰 十第五百三十二章 慷慨赴死第四百一十六章 霸王項羽第六百七十一章 海上拍賣會第五百三十七章 恥辱石碑第七百四十三章 四大統領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慷慨赴死第一千兩百二十七章 登基爲皇第六百三十五章 離間東盟第二百四十五章 夏花第一千兩百六十六章 唐蕃古道第一千兩百六十一章 颶風過崗,伏草惟存第二十九章 怪物攻城 中第八百三十八章 開朝立國第七百四十二章 組建虎豹騎第七百九十六章 奸商的貪婪第八百二十九章 報應來的太快就像龍捲風第八百四十七章 登基大典 下第一千兩百五十章 秦始皇的選擇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帝塵伐楚第九十八章 書記官第六百三十九章 索馬里海盜第八百三十九章 地底探險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恐怖的獸潮第一千零三章 楊公寶庫第四百五十七章 百家聖地第八百三十四章 欲得天下好,莫如招寇老第一千兩百八十四章 國情諮文第九十章 收編
第三十一章 排行榜第五百一十六章 奇怪的軍令第二百三十二章 智取惡獅嶺 中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跟死敵合作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征伐大清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百口莫辯第九百一十三章 圍城第二百六十八章 天降神兵第三百四十五章 郡縣制和分封制第二百七十九章 遮絕圍剿第九百六十九章 第二次遠洋航行第八十四章 彩蠶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大結局第九百一十三章 圍城第四百七十四章 軍隊整編第六百五十一章 漢武帝對峙西楚霸王第一百八十一章 瘋狂大采購第六十三章 除夕 上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征伐大清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我們是一路人?第三百八十五章 豔福不淺第三百五十章 搶紅包活動第四百五十四章 市井第一千兩百一十九章 都在看戲第八百八十二章 法拉赫的報復第一千兩百七十六章 八大戰區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連環計第一百五十一章 流寇攻城 上第六百二十二章 神一般的男人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秘文閣的變動第一千兩百零四章 帝塵奪權第八百零二章 國號之議第四百二十三章 蕭何歸心第六百八十一章 一枝獨秀第九百九十八章 吐蕃王朝與突厥汗國第四百九十三章 組建影衛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大夏帝朝 謝盟主“鏡_霧”賞!第九百七十三章 利莫里亞大陸第一千兩百五十七章 點兵點將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天王之怒第二百一十七章 孤峰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何爲特種作戰第八百五十章 帝國起航第一百五十五章 天下第一縣第七百六十三章 內閣制度第五十四章 考功司第七百一十二章 火攻之術第九百六十七章 漢初三傑第一千二百章 軍從西面來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天子爵與九州鼎 16/18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伯顏受死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第一批具現名單第四百二十九章 戰役結束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南美新格局第六百零五章 出海尋找寶藏第八百八十一 帝塵認慫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五帝真經》第七百零四章 唯有強攻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重建南疆都護府第三百三十七章 乾坤大挪移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神秘使者領地架構第九百三十三章 老狐狸到底要幹什麼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我們是一路人?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大不一樣第四百七十三章 肇慶之戰結束第一百六十一章 城隍廟 1100訂閱第三百四十二章 棄子第六百九十八章 生擒魯肅第八百九十七章 荊州潰敗第一百七十二章 山蠻定居點第二百零八章 牧野之戰 十第五百三十二章 慷慨赴死第四百一十六章 霸王項羽第六百七十一章 海上拍賣會第五百三十七章 恥辱石碑第七百四十三章 四大統領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慷慨赴死第一千兩百二十七章 登基爲皇第六百三十五章 離間東盟第二百四十五章 夏花第一千兩百六十六章 唐蕃古道第一千兩百六十一章 颶風過崗,伏草惟存第二十九章 怪物攻城 中第八百三十八章 開朝立國第七百四十二章 組建虎豹騎第七百九十六章 奸商的貪婪第八百二十九章 報應來的太快就像龍捲風第八百四十七章 登基大典 下第一千兩百五十章 秦始皇的選擇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帝塵伐楚第九十八章 書記官第六百三十九章 索馬里海盜第八百三十九章 地底探險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恐怖的獸潮第一千零三章 楊公寶庫第四百五十七章 百家聖地第八百三十四章 欲得天下好,莫如招寇老第一千兩百八十四章 國情諮文第九十章 收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