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九章 虎口奪食

【ps:補一更。】

自領地建立伊始,歐陽朔就實施嚴格的軍政分離制度。

因此,他是絕不允許統兵大將跟地方官員之間,藉此機會,聯絡出什麼不該有的感情,或者是滋生出什麼不該有的利益鏈條的。

只是木蘭月不同,小丫頭對歐陽朔這位哥哥可是崇拜的很,兼且又志不在此,歐陽朔纔會對她如此放心。

提升木蘭月的地位,實則也是在爲未來的遊戲結算,替她提前鋪路。

當然,木蘭月本身的能力,也是受到歐陽朔認同的。否則的話,他也不會拿一郡之地,作爲培養小丫頭的試驗田。

跟裴矩這些名臣相比,木蘭月自然還是有一些差距的。因此,歐陽朔特意在給蕭何的公函中提及,爲鎮安郡配備的官吏,一定要選擇經驗豐富的。

對木蘭月,歐陽朔也可謂用心良苦了。

唯一麻煩的就是,木蘭月一旦到鎮安郡赴任,就無法通過木蘭城的傳送陣,經常跑到山海城,找歐陽朔玩了。

對此,歐陽朔也是愛莫能助。

也罷,不經歷風雨,又如何能茁壯成長。

雛鷹長大了,總是要獨立翱翔於天際的。

隨着霸業漸成,威嚴日隆,歐陽朔的心態,也是越發的老練。按宋佳的話來說,明明是二十歲出頭的年輕小夥子,卻已經有了中年大叔的做派。

對待木蘭月,歐陽朔已是有了做長輩的自覺。

明明兩人,相差不過幾歲而已。

不得不說,歐陽朔是真的“老了”。

再者說,這一年以來,歐陽朔呆在山海城的時間,實際上也不算多,基本上都是在外面奔波勞碌。仔細想一想,還真是命苦。

除此之外,歐陽朔還將仕途頗一度被看好的雲安府知府崔守嗣,調到鎮安郡,擔任鎮安郡行政署長,輔佐木蘭月處理政務。

當然,按照山海城的行政編制,一郡之署長,實則比之知府還要高半級。

提起崔守嗣,就不得不提崔氏家族。

據宋佳給他來函,就在一週之前,崔氏全族正式搬遷至山海城。至於白氏商社,至今還沒有給宋佳一個肯定的答覆。

也不知道,白圭這個老狐狸的葫蘆裡,到底賣的是什麼藥。

黑蛇衛尋找范蠡行動,倒是有了一絲線索。據黑蛇來信,最多再要一週的時間,就能鎖定范蠡和西施的位置。

歐陽朔估摸着,白圭不會是在等范蠡吧?

這些商人啊,肚子裡就是太多的彎彎繞,不怎麼爽快。

*****

歐陽朔圈定好三位郡守人選,對行政署長蕭何而言,麻煩纔剛剛開始。

郡守人選好定,但是要配齊各地的官吏,卻是一個天大的麻煩。

自肇慶之戰始,短短不到四個月的時間,山海城就先後佔領了肇慶郡、梧州郡、潯州郡、鎮安郡以及桂林郡五郡之地。

相比四個月之前,領地面積足足擴張了近兩倍。

如此短時間內,大規模、大體量的擴張,是極不妥當的,必然帶來後勁不足的缺點,導致領地此前積攢下來的底蘊被極大地削弱。

最核心的問題,就是人才的短缺。

廉州郡,是領地底蘊最爲深厚的一個郡。其後的瓊州郡,一開始雖然凋敝不堪,但是在崖山城的領地特性加持下,底蘊是一日強似一日。

此前佔領的雷州郡,因爲是領主玩家治下,倒也還好。

甚至包括肇慶郡,都擁有一定的底蘊。佔領之後,在新的領地特性加持下,都能很快地跟上廉州郡的步伐。

可是對剛佔領的川南行省四郡之地,歐陽朔可就不敢恭維。

梧州郡不用說,在蚩尤的粗暴治理下,簡直就是一個爛攤子。讓歐陽朔不得不派出重臣范仲淹,親自下地方治理該郡。

潯州郡、鎮安郡以及桂林郡三郡之地,在洪秀全治下,一門心思地想着對外擴張,領地的內政也是一塌糊塗。

如果不是還有蘇轍等人操持着,怕是要更加的糟糕。

太平天國在三郡之地禍害了將近一年的時間,什麼底蘊都被破壞殆盡了。整個三郡之地的精華,怕是都被洪秀全集中起來,供養天京城了。

因此,要治理好這三郡,真可謂任重而道遠。

如果三郡之地,全部按照山海城的官僚體系,組建各郡縣的衙門,需要的官吏數量將是極爲驚人的。

再加上這段時間,行政署正按照歐陽朔的指示,對領地內的官員來了一次自上而下的全面大考察,一次性裁汰掉數百名不合格的官吏。

因此,即便領地擁有西南大學堂這樣強大的造血機器,也是跟不上領地的擴張速度。據蕭何初步測算,領地的官員缺額將達到驚人的一千五百餘人。

不得已之下,蕭何只能是親自奔赴各大王城,利用【百家聖地】的名望,再許以豐厚的待遇,招賢納士。

當然了,咸陽城蕭何是絕對不敢去的,再說去了也沒用。

即便如此,蕭何能夠招募到的,也只是一些基層官吏。真正的大才,他們在王城混得好好的,是不會輕易上鉤的。

巨大的官吏缺額,讓蕭何是食不知味,寢食難安。

不得已之下,蕭何只能跟姜尚商議,將西南大學堂冬季學員,提前進行結業考覈。考覈合格者,即刻分配到各地赴任。

於此同時,蕭何還懇請經學院院長孟子,發揮儒家的影響力,號召天下儒生,到山海城出仕。

對其他諸子百家,蕭何也都有此懇求。

如此數計齊出,才勉強湊足一千之數。至於剩下的缺額,只能是從長計議了。其空缺的職責,則由當地現存的官吏,暫時頂上。

蕭何戲言,他這是在“濫竽充數”。

畢竟,一千五百名官吏的缺額,可是蕭何在考慮了三郡之地可堪一用的官吏基礎之上,計算出來的。

因此,暫時頂上的,就真的是“不堪一用”之人。

一下子,領地官僚集團的整體素質,整整下降了一個臺階。

對此,無論是蕭何,還是歐陽朔,都是無可奈何。

如果不是太平天國真的有尾大不掉之勢,歐陽朔原本並不想如此的急功近利。可惜,局勢已然如此,歐陽朔也不得不繼續走下去。

當然,凡事有弊就有利。

一旦山海城完成這一輪的消化,一個嶄新的領地,就將矗立在西南大地。

等到那時,領地必將浴火重生。

一個王朝,已是隱隱現出雛形。

不錯,就是王朝。

如果按照領地現在的領地面積推算的話,跟歷史上的王朝,除了底蘊,最起碼在領土面積上,已是相差無幾。

當然,也正是因爲底蘊相差太遠,所以說,只是一個王朝的雛形而已。

*****

處理完戰後的軍政大事,歐陽朔就準備打點行裝,啓程前往天京城了。太平天國雖然投降,但是歐陽朔必須去天京城坐鎮,才能真正的定鼎四方。

而且此時的天京城,怕是還有許多事務,需要他親自決斷。比如,十萬太平軍的處置,天國文武百官的安置,城中尤其是天王宮財物的處置等等。

凡此種種,楊秀清都謹小慎微,不會擅作主張。

十一月十八日,歐陽朔率部,離開桂平關。

因爲已經被歐陽朔正式任命爲桂林郡郡守,因此,在歐陽朔率部離開桂平關之時,裴矩自然就留了下來。

裴矩將在桂平關,匯合韓信率領的豹韜軍團,一同進入桂林郡。

於此同時,隨歐陽朔前往天京城的,也只有兩個山蠻獨立師團。剩下的一個獨立師團,被他安排駐守桂平關和宣武關。

五千山蠻駐紮在宣武關,剩下的則駐紮在桂平關。

只有等到韓信率部趕到,接過兩大關隘的防禦,此山蠻獨立師團纔會南下,跟歐陽朔匯合。

浩浩蕩蕩的大軍,出關而去,消失在地平線上。

在遠方,矗立着一座巨大的城池,正是天京城。

歐陽朔將在那裡,駐留一段時間,勾畫實施他的宏偉藍圖。

可以說,太平天國的投降,是歐陽朔霸業的一個重要結點。

由此,他纔算是正式踏上雄主之路,奠定其在荒野的地位。到了這一步,一般的挫折,已是無法顛覆歐陽朔的統治。

這,就是底蘊。

而就在歐陽朔規劃領地藍圖之時,一場突如其來的劇變,頓時讓他的謀劃成空,在他最其意風發的時候,給了他重重一擊。

*****

蓋亞二年十一月十九日,桂林郡北部邊境。

清晨的陽光,照射在邊境遼闊的荒野之上,安詳而溫暖。

就在此時,一支龐大的軍隊,突然現身荒野。放眼望去,旌旗招展,刀槍林立,黑壓壓一大片,根本就看不到盡頭。

無盡的大軍,猶如幽靈一般,突然殺入桂林郡。

就在歐陽朔率部離開桂平關的次日,川北行省南面的十餘位領主,聯合【湘南城邦】的十萬聯軍,趁桂林郡空虛之時,悍然發動入侵。

兩路大軍,合計二十餘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強勢攻入桂林郡。(未完待續。)

第四百四十三章 破陣符第九百八十九章 安史之亂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忍與不忍第九百二十章 神獸黑斑金豹第六百五十二章 帝國榮光第六百零六章 國戰模式第五百二十章 玩一票大的第八百七十一章 天子龍拳第八百四十二章 大夏王朝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攪局者第一千兩百六十一章 颶風過崗,伏草惟存第七百九十六章 奸商的貪婪第二百七十三章 圍點打援第一千兩百二十八章 京師第五百七十六章 大地白茫茫第七百二十四章 司令部第九百五十四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九百三十五章 龍驤一出天下驚第四十三章 結盟第九百八十五章 大漢王朝第八百零四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詐降與斬首第八章 理念第四百二十三章 蕭何歸心第六百七十六章 晉升公爵第一百一十一章 告別第一百章 拍賣會 上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孔雀落地第六百零七章 僞裝潛入第七百零八章 奉上人頭第四百四十章 宋家的出路第四百四十四章 天霜縣淪陷第九百九十章 鬥一番第八百二十一章 安撫盟友第八百六十三章 池魚之災第四百五十九章 領地法典第十五章 學徒第三百八十章 趙括獻計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攝政王第五百五十五章 工匠聖地第九百二十七章 封殺第七百八十五章 推你一把第八十九章 難民營第四百一十三章 黃雀在後第二百八十章 最後一戰第七百零七章 關羽莽夫第六百九十三章 毒士賈詡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一碗水端平 14/18第五百二十二章 橫掃昆明郡第九百五十五章 李牧縱論天下第十章 自由模式第五百零十章 轟出一個大窟窿第三十二章 招賢館第三章 創建角色第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戰略級武器裝備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戰略空間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大軍出征九月小結第二十九章 怪物攻城 中第一千兩百五十章 秦始皇的選擇第九百一十章 雷霆手段第七百六十章 刺殺范蠡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湛藍徽章的外交牌第九百二十二章 世界在變 4/18第九百四十二章 天降救星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互相算計第三百八十九章 虎威將軍第八百二十三章 占卜神婆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蓋亞時代第二百九十九章 杯酒釋兵權第一百五十八章 混成旅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鐵道兵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蓋亞時代第九十章 收編第四百七十六章 肇慶郡架構第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榨乾最後一絲戰爭潛能第一千兩百二十四章 問心第三百零二章 山雨欲來第一千兩百四十五章 秋後算賬第九百章 淝水決戰第一千兩百一十章 非洲戰區第二百三十九章 挖牆腳第八十二章 混編營第一百三十四章 涿鹿之戰 八 600訂閱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鐵道兵第六百四十二章 迪達之死第二百二十章 導火索第一百五十七章 伏筆第七百一十八章 周瑜撤軍第八百零六章 離間龐統第七百三十章 兵分四路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鐵道兵第五百零五章 天下戰局第五百三十六章 謀聖張良第七百六十九戰 戰爭序幕第五十三章 財政署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秦晉之好第二百九十章 背水一戰第七百六十章 刺殺范蠡第九百六十六章 火器的崛起--萌芽
第四百四十三章 破陣符第九百八十九章 安史之亂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忍與不忍第九百二十章 神獸黑斑金豹第六百五十二章 帝國榮光第六百零六章 國戰模式第五百二十章 玩一票大的第八百七十一章 天子龍拳第八百四十二章 大夏王朝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攪局者第一千兩百六十一章 颶風過崗,伏草惟存第七百九十六章 奸商的貪婪第二百七十三章 圍點打援第一千兩百二十八章 京師第五百七十六章 大地白茫茫第七百二十四章 司令部第九百五十四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九百三十五章 龍驤一出天下驚第四十三章 結盟第九百八十五章 大漢王朝第八百零四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詐降與斬首第八章 理念第四百二十三章 蕭何歸心第六百七十六章 晉升公爵第一百一十一章 告別第一百章 拍賣會 上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孔雀落地第六百零七章 僞裝潛入第七百零八章 奉上人頭第四百四十章 宋家的出路第四百四十四章 天霜縣淪陷第九百九十章 鬥一番第八百二十一章 安撫盟友第八百六十三章 池魚之災第四百五十九章 領地法典第十五章 學徒第三百八十章 趙括獻計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攝政王第五百五十五章 工匠聖地第九百二十七章 封殺第七百八十五章 推你一把第八十九章 難民營第四百一十三章 黃雀在後第二百八十章 最後一戰第七百零七章 關羽莽夫第六百九十三章 毒士賈詡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一碗水端平 14/18第五百二十二章 橫掃昆明郡第九百五十五章 李牧縱論天下第十章 自由模式第五百零十章 轟出一個大窟窿第三十二章 招賢館第三章 創建角色第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戰略級武器裝備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戰略空間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大軍出征九月小結第二十九章 怪物攻城 中第一千兩百五十章 秦始皇的選擇第九百一十章 雷霆手段第七百六十章 刺殺范蠡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湛藍徽章的外交牌第九百二十二章 世界在變 4/18第九百四十二章 天降救星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互相算計第三百八十九章 虎威將軍第八百二十三章 占卜神婆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蓋亞時代第二百九十九章 杯酒釋兵權第一百五十八章 混成旅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鐵道兵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蓋亞時代第九十章 收編第四百七十六章 肇慶郡架構第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榨乾最後一絲戰爭潛能第一千兩百二十四章 問心第三百零二章 山雨欲來第一千兩百四十五章 秋後算賬第九百章 淝水決戰第一千兩百一十章 非洲戰區第二百三十九章 挖牆腳第八十二章 混編營第一百三十四章 涿鹿之戰 八 600訂閱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鐵道兵第六百四十二章 迪達之死第二百二十章 導火索第一百五十七章 伏筆第七百一十八章 周瑜撤軍第八百零六章 離間龐統第七百三十章 兵分四路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鐵道兵第五百零五章 天下戰局第五百三十六章 謀聖張良第七百六十九戰 戰爭序幕第五十三章 財政署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秦晉之好第二百九十章 背水一戰第七百六十章 刺殺范蠡第九百六十六章 火器的崛起--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