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8章 即將出洞

不僅寶祿等便卒,就連已經叛變的吉備麻呂,也在困惑爲什麼明明供出屬下姓名及潛藏之處,晉王妃還多此一舉集合衆人讓他指認,不過吉備麻呂做爲小頭目,受到的訓練更加全面,是以他並未困惑多久,便揣測出了答案——

定是晉王妃對自己還不夠信任,防備自己假意投誠,實際卻胡亂供出一些人,許多僱工都非晉朔人士,要想察證是否東瀛佃作,可得前往原籍,這東西南北折騰一番廢時廢力,晉王妃當然會選擇一個更加便捷的方式,那就是引蛇出洞。

比如今日那員屬下,當被指認出來,立即暴起意欲殺人滅口,這自然不需晉王妃再通過別的途徑證實了,而仙棗已經成了“前車之鑑”,其餘九人哪怕爲了不坐以待斃,也會選擇孤注一擲偷襲縣衙將內奸滅口,這也是志能便遵奉之紀,首重爲忍,隱瞞身份,當出現內奸時不顧一切斬除,若見同伴落網,立即下手鏟除,若自己被捕,也要在第一時間服毒自盡。

然而吉備麻呂當然知道他的下屬中,還有一個十人副,其實也是這支小分隊的聯絡便,這個人職責是在隊首遇險抑或執行其餘任務時,代替隊首繼續推展計劃,關鍵時刻亦可憑藉令信聯絡上官,通報變故。

此十人副身分上也會比普通士卒“自由”,並未受僱於人,纔可保證其出現變故時,能不引人注意地取得過所離開廣陽,又因吉備麻呂手下這位十人副年歲較長,故其身分便擇定爲便卒之一的病弱父親,賃居在城外村居,靠“兒子”每月薪資養活,而如今廣陽城已經閉禁,此回刺殺活動十人副當然不能參與,大約會成爲唯一無法證實身份者,但吉備麻呂並不擔心此人會成爲漏網之魚。

十人副既爲便卒“父親”,晉王妃當然不至於相信他親白無辜,再是如何警慎,大約也是暫時留其性命,不過必然會加派人手緊密盯梢,必要時實施抓捕,而只要十人副反抗,身份當然就會暴露,甚至多半會在無路可退時,率先便服毒自盡,那麼他的身份也就不需再求證了。

想通了這其中的關聯,吉備麻呂又重新平靜下來,已經是走到這個地步,他當然不會再考慮同夥的生死存亡,他唯一的寄望,便是這十人被一網打盡,他的上官無法知獲誰是背叛者,他的“養父母”爲護家族榮譽,當然也不會在無憑無據的情形下承認是族中子弟叛國,只有這樣,他的妻小纔有一線生機。

他一直在內堂,未與外人更多接觸,當然不知此時連吳四等大周平民都知聞是他這個十人首出賣了同夥,廣陽疫情一案必定會有個確實的結斷,縱然不可能讓大周百姓人人皆知真相,卻瞞不過蜀王,蜀王既知情,當然不會爲他隱瞞,他的妻小最終還是難逃那個慘痛的結局。

再說十一娘,其實當吉備麻呂交出那份名單時,已經基本打消了疑慮,因爲涉案者的身分,其實十分符合她起初的判斷。

這些志能便不可能取得廣陽原籍——

大周戶籍制度雖然不可能如千年之後一般完善,平民百姓手中根本沒有證實身份的籍憑,除非要離開原籍,纔會向官府開具過所,然而在各地官衙,卻保存有證實民籍的文書,這就是吳四曾經提到的手實及記帳,當然,能夠證實是否原籍不僅僅只有這些“死物”,街坊鄰里均是見證,這樣一來,便大不利於佃作假造身份,除非這些佃作是數十年前便已經安插到位,纔可能做到天衣無縫。

東灜這幫志能便卻是近兩年才陸續潛來大周,論是有蜀王暗中相助,頂多也是取得流民的身憑,不可能僞造成原籍。

不過十一娘又的確信不過吉備麻呂,誰知這個人會不會表面屈服,暗下使奸,只暴露出部分同夥,再污篾幾個無辜百姓,這樣豈不是就可能庇護部分同夥逃脫?

雖說這樣一來,對吉備麻呂並無好處,只十一娘這時也沒那閒心分析東灜佃作的心態,因爲她有一個最佳選擇,便是引蛇出洞,真正的無辜者是不可能知道自己被東灜佃作檢舉指證的,當然不會孤注一擲興風作浪,而只要表現出惶惑驚懼,就不可能清白無辜。

只十一娘當然會囑令暗探留意名單上的那幾人有何行動,所以當那仙棗暴露後,驚惶失措的八人終於聚頭商議時,十一娘未待他們採取任何行動,已然是確定了這些人的身份。

抓捕行動已經佈署下去,又遣艾綠將一封密信速送仍在軍中的賀琰,十一娘卻見碧奴蹙着眉頭似乎頗爲困擾,便問:“你又因何疑惑?”

碧奴見問,也不隱諱:“那個十人首,被捕已經有些時候,當時廣陽並未暴發疫情,顯然行動還未展開,可隊首不知去向,何故那些東灜佃作卻不管不問,只顧依計而行?”

“十人首是隻身前往晉陽,被捕一事不應爲屬從所知,我倒是多問了幾句那十人首關於志能便之紀,得知上官行動屬從不能過問,故而這些屬從根本不知十人首是否執行另一臨時任務,不過投放疫毒之計爲僱主即突厥人囑令,十人首沒有下令終止前,屬從只能依計施行。”

“東灜人如此管理志能便,豈不是漏洞連連?”

十一娘冷笑道:“何來漏洞?東灜安插這批志能便,目的便爲惡化大周亂局,不管分部首抑或十人首,還是這些便卒,實際都是死士,東灜君主根本不會在意他們生死,就算這一支隊全軍覆沒,只要完成突厥人計劃,他們就算完全使命,不要說便卒不知十人首已經被捕,便是知情,只要他們身份還未暴露,也一定會依計而行。”

“婢子還有一層困惑,這些屬從投放疫毒後,爲何不撤出廣陽?當時十人首根本未曾招供,他們若在疫情暴發前撤出,豈不就能全身而退?”碧奴又問。

“真能全身而退?”十一娘看向碧奴:“你再仔細想想。”

碧奴便當真蹙着眉頭自顧沉思去了,直到已是夜深時分,艾綠從軍中趕回,將晉王的決定轉述給王妃時,碧奴這纔想通了一應枝節,嘗試剖析道:“這些屬從均非原貫原籍,爲掩人耳目,十人中有九人均爲商鋪僱工,要是疫病暴發前盡數撤走,反而會暴露身份,因爲只要王妃動疑,追察事發前往官衙開具通行過所者,就會察明這些人去向身分,他們身分可並非僞造,而是蜀王想法開具,爲防暴露蜀王,相必如分部首、十人首等都有囑令不可輕舉妄動。”

十一娘頷首:“蜀王此時對東灜而言還有利用之處,相信東灜君主輕易還不肯捨棄這枚棋子,相比蜀王之重要,區區一支分隊十人性命,當然不值一提。”

艾綠丫頭聽到這裡,一巴掌拍在大腿上:“東灜君主也太不把下屬性命當一回事了!”

十一娘嘆道:“惜不惜重性命又有多少區別?如殿下與我,不也蓄養有死士探人?明知要想成事,就不能避免亡損,可仍然不會爲了人命而放棄大局,又說爲君者,皆知若興戰事便不能避免軍民傷亡,可有時也別無選擇,正如大周眼下,內有潘博、朱子玉之亂,外有突厥五部虎視眈眈,怎麼能避免戰爭與傷亡?”

“可王妃就不會妄顧屬從性命,否則哪裡會想盡辦法解救林郎君脫身?”艾綠堅持道。

“那是因爲我還有辦法,若無辦法,也只能坐視林昔爲國捐軀,若我真惜重他人性命,當初便不會答應讓林昔前往營州,歷此九死一生之險。”十一娘顯然不願再繼續這個話題,因爲她清楚自己的私心,那些爲了君國爲了社稷無非虛僞之話,她之目的其實也是因爲私慾,她不能忍受裴鄭二族揹負冤屈,她不能容讓韋海池這個死仇坐享榮華,所以她要攪動風雲,但要達成目的,同樣是腳踩白骨如山,手染鮮血無數,她與東灜君主甚至韋海池本質上並無區別,她不高尚,也不善良,真正高尚忠義的是林昔這樣的人,是那些戰死沙場的戰士,他們纔是一心爲了君國,捨生忘死慷慨無懼。

而她,是利用了這些人,利用了他們的高尚與忠義,硬要說區別的話,她還尚存幾分悲疚之心,做不到絕對的冷硬,可這樣的悲疚並不代表仁德,說穿了其實仍是出於私心,她害怕在復仇這條路上,變得與韋海池毫無差別,將來九泉之下面見她的親長,她也會無顏以對。

第373章 崩逝第992章 廣陽危急!第1385章 終於開始第219章 擊鞠如戰場第206章 當局者迷第121章 我會歸來第722章 曲折案情第1101章 生死攸關第1191章 公然打壓第1139章 晉王妃在行動第16章 北里叩玉家第498章 突變第1137章 逼宮第1360章 措手不及第222章 痛改前非的茵如娘子第117章 真正跋扈不孝第51章 晉王賀燁第1191章 公然打壓第337章 韋緗添亂第620章 晉王長史第1270章 新人第531章 行賄第373章 崩逝第1050章 逃匿第1264章 這樣的君臣第12章 主母施罰第983章 論過錯第1294章 叵測的人心第783章 踐行第1200章 敬畏第652章 一雙老妯娌第1399章 已經接近真相了第446章 擋箭牌第1373章 衆叛親離第264章 上清觀士子宴第1140章 劉氏的酒宴第1017章 至興卿來迎第307章 利好消息第491章 對決第1245章 賀尚書之託第447章 殿下的情義第1074章 賺得莒世南第1322章 生死豈能漠視第93章 惡名滿長安第42章 兩個天才比高低第496章 大勝第433章 悲摧伯府第435章 公然求見第789章 殺聲不曾驚長安第471章 在下家中行二第481章 人頭落地第1089章 禍國第137章 甘下修羅第183章賀湛的應對第1244章 自作孽第317章 推盞相勸,各懷堅定第870章 請遵醫囑第1083章 看任氏“破摔”第229章 又死人了第1327章 兩難全第416章方氏有進展第421章 世子夫人第128章 不是舊時景物第671章 親近的滋味第60章 原本和睦,奈何挑唆第827章 意圖探親被拒第453章 姻緣第118章 晉王回宮第364章 突然的詔令第449章 奸智第400章 兩大拾遺,配合無隙第999章 你想玩弄誰?第1182章 得逞第1156章 一夜戰鼓急第1036章 關心則亂?第235章 與“前夫”正式面見第1348章 掀清算第1343章 殘局第1404章 清醒第113章 將門虎女第190章 師生第521章 收買第660章 大計劃第581章 異像第724章 現形第1232章 滴水之報第837章 聚會玉管居第1057章 自遺其咎的七娘第1031章 設宴款功臣第1050章 逃匿第509章 神轉折第529章 號角第1375章 姻緣定第381章 賀淇的急智第909章 羞辱第776章 滑稽戲第144章 六月晦日第792章 請令爲間佃第1070章 太后退步了?第181章 預料之外
第373章 崩逝第992章 廣陽危急!第1385章 終於開始第219章 擊鞠如戰場第206章 當局者迷第121章 我會歸來第722章 曲折案情第1101章 生死攸關第1191章 公然打壓第1139章 晉王妃在行動第16章 北里叩玉家第498章 突變第1137章 逼宮第1360章 措手不及第222章 痛改前非的茵如娘子第117章 真正跋扈不孝第51章 晉王賀燁第1191章 公然打壓第337章 韋緗添亂第620章 晉王長史第1270章 新人第531章 行賄第373章 崩逝第1050章 逃匿第1264章 這樣的君臣第12章 主母施罰第983章 論過錯第1294章 叵測的人心第783章 踐行第1200章 敬畏第652章 一雙老妯娌第1399章 已經接近真相了第446章 擋箭牌第1373章 衆叛親離第264章 上清觀士子宴第1140章 劉氏的酒宴第1017章 至興卿來迎第307章 利好消息第491章 對決第1245章 賀尚書之託第447章 殿下的情義第1074章 賺得莒世南第1322章 生死豈能漠視第93章 惡名滿長安第42章 兩個天才比高低第496章 大勝第433章 悲摧伯府第435章 公然求見第789章 殺聲不曾驚長安第471章 在下家中行二第481章 人頭落地第1089章 禍國第137章 甘下修羅第183章賀湛的應對第1244章 自作孽第317章 推盞相勸,各懷堅定第870章 請遵醫囑第1083章 看任氏“破摔”第229章 又死人了第1327章 兩難全第416章方氏有進展第421章 世子夫人第128章 不是舊時景物第671章 親近的滋味第60章 原本和睦,奈何挑唆第827章 意圖探親被拒第453章 姻緣第118章 晉王回宮第364章 突然的詔令第449章 奸智第400章 兩大拾遺,配合無隙第999章 你想玩弄誰?第1182章 得逞第1156章 一夜戰鼓急第1036章 關心則亂?第235章 與“前夫”正式面見第1348章 掀清算第1343章 殘局第1404章 清醒第113章 將門虎女第190章 師生第521章 收買第660章 大計劃第581章 異像第724章 現形第1232章 滴水之報第837章 聚會玉管居第1057章 自遺其咎的七娘第1031章 設宴款功臣第1050章 逃匿第509章 神轉折第529章 號角第1375章 姻緣定第381章 賀淇的急智第909章 羞辱第776章 滑稽戲第144章 六月晦日第792章 請令爲間佃第1070章 太后退步了?第181章 預料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