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5章 “老鄉”相見

謝瑩有些如坐鍼氈。

壓力來自於四周的官員,她並沒有料到皇后竟然會擺出開堂公審的架勢,她以爲至少會給她一個私下面談的機會,有一些事情,讓她如何在這多政事堂官員面前坦言?

她打量高高在上那個雍容華貴的女人,又飛快垂下眼眸,心裡的不甘又再滔滔不窮,頓覺眼睛裡**酸澀——事情不該是這樣,她才應是不可一世睥睨衆生的一位,柳氏才該匍匐在她的座下,淚水漣漣哀哀懇求,但如今,她們的地位卻完全顛倒,柳氏霸佔了她應得的一切,但她只能伏低做小,隱忍求情。

十一娘也在打量謝瑩,這位因蔣公預言,似乎命中註定會與自己對立的女子,有些震驚於數載之間,謝瑩已經不復光彩照人而現老態。

如果自己沒有重生,沒有作爲卜言中的帝星從者一直與賀燁並肩作戰,大周社稷應當會如蔣公斷言,徹底葬送在韋海池以及謝瑩手中,十一娘與謝瑩其實論不上血海深仇,但她當然也不會對謝瑩心懷同情,她這時只是在想,看“災星從者”如今已如塵垢粃糠,是否勝負已定,蔣公預言的一切危難已經被成功化解。

真若如此,該當如釋重負。

“謝氏六娘,自阿史那奇桑撤逃,你一直住在長安城中,本宮想知道,是誰在收容你?”

賀燁即位之後,便已剝奪了謝瑩的公主封號,且當作敵罪搜捕,這當然不僅僅因爲謝瑩乃阿史那奇桑的妃嬪,謝瑩做爲大周公主,倘若只是因爲聯姻,就算突厥戰敗滅國,賀燁也應當將其迎回,兩國之間的戰爭一般不會罪涉聯姻的女子,但誰讓謝瑩這個公主,先有設計煽動韋海池陷殺大周十萬義勇,後來又聽信粟田馬養的挑撥主張屠城,甚至爲了與吐蕃公主之間的爭寵,放縱吐蕃將士凌辱大周女子,爲了權位不擇手段,殘害國民,當然沒有資格再享受大周的任何禮遇。

叛國者,理當視爲敵罪。

所以十一娘纔會將她當作罪徒盤問。

而謝瑩這時候,自然也不在意供出任瑤光及其家族,以及她的藏身之地。

這不是十一娘關注的重點。

“你可知紀駐鋌其人?”再問。

謝瑩神色劇變。

她意識到皇后竟然要當衆追究弒君之罪,若承認這一罪行,豈不再無生機?

“紀駐鋌已然清醒,且經聖上盤問,因如實交待罪行,被寬赦免死。”十一娘又道。

謝瑩有那麼一瞬間凝固的心跳,這才恢復過來,她明白皇后的言下之意——如實交待,纔有希望免死。

或者更進一步說,只有如實交待弒君之罪,皇后纔會給予她私下面談的機會。

謝瑩的猶豫也只有一瞬間。

她敢賭皇后作爲執掌政權者,不會當着政事堂重臣面前出爾反爾,既答應免死,能夠說到做到,那麼即便承認弒君之罪,處境也不會比如今更差。

“紀駐鋌的確是妾身向廢太后舉薦。”

這話一出,諸多重臣都不由倒抽一口冷氣!

雖說紀駐鋌爲誰指使衆人不是沒有意料,然而到底停留在猜想的層面,如今親耳聽聞謝瑩招供,怎能不知繼穆宗被毒害之後,當今天子遇刺的案件會再度掀發軒然大波!如果謝瑩的指控真被落實,那麼已被廢除尊位的仁宗生母,依律可就難逃死罪了。

正處震驚,又聽皇后問道:“紀駐鋌一直聽令於你?”

“並非如此。”謝瑩自己也倒抽口氣,穩一穩神後繼續答覆:“妾身是因偶然狀況,察知紀駐鋌因親人之死,對義烈皇后及聖上心懷怨恨,這事也並非妾身一人得知,伊力等等突厥死士,亦知其中因由,是以突厥王奇桑退離長安後,雖妾身不敢再生任何不利君國之心,無奈爲伊力等等遺孽所逼,爲求自保,只好向廢太后舉薦紀駐鋌,並獻突厥劇毒。”

皇后雖然已經承諾免死,但謝瑩仍不由自主以“被逼無奈”爲藉口替她自己開脫,只誰都知道,那時阿史那奇桑還活着,並計劃着以勝州爲據點再度進犯大周,謝瑩自以爲還有反敗爲勝的機會,纔不遺餘力策劃這起弒君行動。

只謝瑩的動機不重要,衆臣也不在意她的生死,因爲如果沒有韋海池的配合,單靠謝瑩及那一幫突厥餘孽,有什麼可能深入軍營遊說紀駐鋌?而且造成天子險些龍馭歸天的毒藥,可不是什麼突厥劇毒,那是公羊餘的獨門毒術,僅管韋海池矢口否認,可衆臣其實更加相信公羊餘的供辭不存詆譭。

仍然擔任穆宗被弒案的主審薛謙,意識到兩件要案之間的關聯,或許這回足夠將廢太后置之死地,在他看來,廢太后也的確死有餘辜,故而迫不及待地追問:“謝氏六娘,你可有其餘證據證實口供。”

“妾身爲任氏收容,爲防暴露行蹤,不宜於任氏面會,故回回聯絡都頗經輾轉並通過書信,妾身保留有任氏筆書,就埋藏在曾經住處,院內一棵桂花樹下,殿下可使人掘出。”

十一娘頷首,先令宮人將謝瑩帶出,拘禁在刑室,一邊傳審任氏,一邊下令大理寺卿親率金吾衛,去取謝瑩供述的書證。

而任氏自從被謝瑩說服,幫助她縱火脫身之時,便已經放棄了掙扎,故而當被盤問,也沒有半點隱瞞,兩番對楔、天衣無縫,衆臣其實均已相信廢太后的確行爲了前後兩樁弒君大罪,尤其是馮繼崢,竟提議要把廢太后論罪處死。

他這時已經驚慌失措,似乎直到這時才突然醒悟其實他也是知情不報,如果再爲廢太后開脫求情,大有可能一同陪葬,所以他心急於表明立場,與韋海池楚河漢界,因爲皇后至今仍然願意給他機會在旁聽審,說明並無意誅連。

反而是陶葆儀,雖說其實已經確定韋海池罪證確鑿,但仍有顧慮,他直接提出:“聖上與殿下立意改革法制,強調論罪處刑,當重實據而輕口供,臣以爲,便當先爲表率,如今僅有口供,並不足以弒君之罪,對廢太后加以懲處。”

這話的意思是,相比法制革新,韋海池一條已入窮途末路的喪家之犬,生死實在無關要緊。

十一娘是打算徹底“處理”掉韋氏這一毒瘤的,但她當然也明白陶葆儀的建議極有道理。

就算人證紛紛指供,且謝瑩還提供了書證,但書證只能證實她與任氏之間的來往,沒有辦法證實韋海池的確指使了任氏行爲弒君之罪,根據新法,韋海池拒不認罪,且又的確缺乏真憑實據,並不足夠將其定罪爲弒君逆徒。

但做爲執政人,十一娘當然有權將韋海池直接處決,然上行下效,帝后一旦濫用權力,又如何保障新法能夠在制度上真正約束官員不再貪贓枉法污,司法官員能夠大公無私?

所以十一娘聽從了陶葆儀的建議,反而對馮繼崢不以爲然,非但沒有改變對其品行的定論,甚至對其更加不屑。

今後的朝堂,不再需要阿諛奉承之徒,更不容“一心圖私”的臣子,十一娘欣賞陶葆儀以及邵廣、林昔一類人的剛正不阿,他們不會揣度上位者的意願,敢於直諫,這才附和興盛治世需要的棟樑之才。

關於通敵叛國以及弒君兩大案件,十一娘沒有草率處斷。

結束會商之後,她終於給了謝瑩機會。

左右沒有閒雜,謝瑩也終於說出了心裡真正想說的話:“皇后殿下,應當是想效仿則天女皇吧?”

此時十一娘約談之處,是在紫宸苑內一處高閣,遠望有一片青瓦飛檐,山巒起伏間,似乎隱隱可見寶塔閒亭,又有云層移卷,昭顯着時光無聲的流淌,這玄奇的變幻,凡世人坐得再高,彷彿也無法真正參透。

十一娘好半響才收回目光,迎向謝瑩的迫切,有稍急的東風貫穿高樓,傳來不知哪處垂銅的流響。

她說得很慢,那緩沉的語速,甚至帶着毫不經心的諷刺:“則天女皇?聞所未聞,何談效仿?”

到這地步,竟還在裝模作樣!

謝瑩反倒有些不耐煩了,她身體稍往前傾,目光甚至透出幾分狂躁:“我能感覺到,時勢原本不應如此,柳十一娘原本並不具備殿下此等智慧,她就是一個懦弱無知女流,當今天子早該死於甘州起事,死於韋海池及突厥人夾擊!沒有復興之世,賀周社稷在此時應當已經顛覆,是殿下改變了歷史,殿下與我一樣,應當都是來自千年之後,只有我們纔不受男尊女卑約束,只有我們纔不同於這一時代愚蠢無知女流,只有我們,纔敢根本無視皇權,也只有我們,才能做到,改變這天下,隨心所欲操控歷史。”

原來謝瑩竟有此等誤會?這讓十一孃的確有些哭笑不得。

但她肯定不會當真笑出來:“原來如此,原來歸來者果然有更加玄妙之識覺,所以,你才知道紀駐鋌對聖上懷有仇恨。”

“賀燁原本應當死於紀駐鋌刺殺!”謝瑩的身體更加前傾:“他中了突厥劇毒,且因爲夾擊,全軍覆沒,他自知一敗塗地,不願苟且偷生,求我殺了他,不讓他死於突厥人刀下,原本該由我取賀燁頭顱,殿下,你改變了一切,但謝瑩仍然可以爲了殿下,赴湯蹈火,因爲這世間,只有我才懂得殿下心中抱負。”

十一娘笑了。

她總算徹底明白,謝瑩爲什麼要自投羅網,目的並不僅僅只是苟延殘喘,原來,直到這樣的地步,這個女人仍在企望榮華富貴。

“不要將我們相提並論。”皇后殿下悠悠開口:“我與你不同,我不是來自千年之後,也不像你這般狂妄無知。”

謝瑩笑了:“如果殿下當真不是與我來自一處,此時聽見這番話,怎麼可能如此鎮定?”

她甚至改變了跽坐的姿勢,膝蓋屈在身前,還用拳頭一下一下敲擊着:“殿下就真不覺得古人跪坐着的姿態,又愚蠢又疲累?這些封建禮節,千年之後,早已廢除,如今只有我們兩個,殿下爲何不鬆散一些?”

十一娘卻紋絲不動。

第262章 上升爲兩國尊嚴第1073章 城郊談判第2章 帝星從者第862章 殷勤也有錯第935章 阿祿好眼光第760章 擁躉們第1080章 任氏已出擊第889章 我的野心很大第1050章 逃匿第554章 深夜火光第525章 告白第189章 過關第524章 高樓相見第716章 說錯話了第1071章 是以退爲進第938章 王妃太消極第648章 長輩的架子第785章 鼓勵與控制第855章 邂逅第82章 太夫人眼裡的好兒媳第273章 一年時限第429章 故交暗會第621章 厚望第837章 聚會玉管居第857章 彈琴“說愛”第297章 窺穿第1152章 賀湛的試探第1192章 高下第524章 高樓相見第1348章 掀清算第607章 姚氏潑鬧第1347章 改法制第1180章 一套宅邸第225章 誓不同朝爲臣第212章嚴格督教,威慎衆女第999章 你想玩弄誰?第630章 高高在上第877章 殿下,你要“趁火打劫”否?第965章 突厥復國第680章 韓氏來訪第752章 恍悟第38章 計劃進行時第1336章 賀湛歸第1169章 又聞山梭崩第81章 夫妻矛盾,母子交心第497章 長孫秦明第736章 王妃被長舌第209章 月容第745章 怪物第112章 黑鍋第1407章 逼問第1063章 謝瑩獻計第479章 陸離坦誠第193章算計開始第1396章 後宮怎會平靜第581章 異像第850章 藥效第898章 知己的作用第653章 共渡除夕第623章 新婚之夜第739章 父女相見第101章 動手第635章 風波之後第10章 姚姬母女的應對第975章 送別居然能強迫第644章 何氏君蘭第534章 使臣之爭第886章 猜疑第449章 奸智第447章 殿下的情義第160章 神秘富賈陳宣熾第1100章 賀湛的抉擇第527章 慘敗第720章 花樣百變第424章 出風頭第847章 再無可信之人第583章 晉王獲詔第1197章 美人之急第1306章 捉弄第339章 原來是殺他第563章 還是揭發了第1196章 浪中小館第274章 大家傳人第577章 小韋氏覲見第281章 西嫵女與玉壇主第420章 獻計第376章 晉王之諾第754章 賢婦第297章 窺穿第1117章 懼內其實不是好品格第1011章 不是白讓藏久第876章 當時兩大門派第1333章 暗鬥第1364章 太子“救美”第454章 綠帽子的作用第1032章 一句醉話第1388章 絕情人第438章 路經第122章 遇見第291章美貌女子
第262章 上升爲兩國尊嚴第1073章 城郊談判第2章 帝星從者第862章 殷勤也有錯第935章 阿祿好眼光第760章 擁躉們第1080章 任氏已出擊第889章 我的野心很大第1050章 逃匿第554章 深夜火光第525章 告白第189章 過關第524章 高樓相見第716章 說錯話了第1071章 是以退爲進第938章 王妃太消極第648章 長輩的架子第785章 鼓勵與控制第855章 邂逅第82章 太夫人眼裡的好兒媳第273章 一年時限第429章 故交暗會第621章 厚望第837章 聚會玉管居第857章 彈琴“說愛”第297章 窺穿第1152章 賀湛的試探第1192章 高下第524章 高樓相見第1348章 掀清算第607章 姚氏潑鬧第1347章 改法制第1180章 一套宅邸第225章 誓不同朝爲臣第212章嚴格督教,威慎衆女第999章 你想玩弄誰?第630章 高高在上第877章 殿下,你要“趁火打劫”否?第965章 突厥復國第680章 韓氏來訪第752章 恍悟第38章 計劃進行時第1336章 賀湛歸第1169章 又聞山梭崩第81章 夫妻矛盾,母子交心第497章 長孫秦明第736章 王妃被長舌第209章 月容第745章 怪物第112章 黑鍋第1407章 逼問第1063章 謝瑩獻計第479章 陸離坦誠第193章算計開始第1396章 後宮怎會平靜第581章 異像第850章 藥效第898章 知己的作用第653章 共渡除夕第623章 新婚之夜第739章 父女相見第101章 動手第635章 風波之後第10章 姚姬母女的應對第975章 送別居然能強迫第644章 何氏君蘭第534章 使臣之爭第886章 猜疑第449章 奸智第447章 殿下的情義第160章 神秘富賈陳宣熾第1100章 賀湛的抉擇第527章 慘敗第720章 花樣百變第424章 出風頭第847章 再無可信之人第583章 晉王獲詔第1197章 美人之急第1306章 捉弄第339章 原來是殺他第563章 還是揭發了第1196章 浪中小館第274章 大家傳人第577章 小韋氏覲見第281章 西嫵女與玉壇主第420章 獻計第376章 晉王之諾第754章 賢婦第297章 窺穿第1117章 懼內其實不是好品格第1011章 不是白讓藏久第876章 當時兩大門派第1333章 暗鬥第1364章 太子“救美”第454章 綠帽子的作用第1032章 一句醉話第1388章 絕情人第438章 路經第122章 遇見第291章美貌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