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秦孺人的小心思

要說這滑稽戲的起源,開頭還不是針對當世朝臣,竟是將孔聖人當作調侃對象,俗稱“弄孔子”,也非興盛於民間,起初反而是興於宮廷,周武宗深覺詼諧有趣,對民衆亦有教化作用,這才推廣於民間,卻在治世之時,便引諸多儒臣不滿,也發生過聯袂上書當廷請諫,爭取禁絕。

可週武宗堅持禮不下庶人,駁斥了儒臣禁絕之諫。

時移日長,就連儒臣也漸漸接受了此類娛樂節目,不再拘限迂腐。

縱然昏聵如肅宗,當聞優倡諷他不納忠諫,雷霆震怒,意欲治以死罪,到底也被朝臣諫阻,不與賤籍一般見識,卻將諫阻朝臣罷職許多,這才扼制了優諫戲的發展。

但這個年代,可沒有文字獄,更不會禁絕民衆私議朝政,平民百姓多數沒有謀逆的能力,當權者只要還顧忌仁德之名,也不會大開殺戒,鬧得人心向背。

十一娘當然明白太后其實並非仁德之人,但如今卻甚需人心所向,哪裡會因爲兩個不值一提的倡優暴露蛇蠍心腸,她當然也不會踩中謝瑩的圈套,極有耐性地將優諫戲從一度盛行到逐漸衰微的過程細細訴說,再抒己見:“肅宗帝當年爲禁優諫,引言官直臣譴爲有失襟懷,太后仁德愛民,勢必不會在意逸民調侃。”

謝瑩震驚了!!!

沒聽錯吧,這可是封建帝制時代,賤民調侃皇帝,皇帝欲治罪,還要被官員譴責?特權階級不是應該無法無天麼?連她那堂叔都能強搶民女什麼的,元得志與毛維也不知霸佔了多少民財,逼得多少平民家破人亡!!!

其實謝瑩不知,在她那個時空,唐宋時滑稽戲也曾風靡一時,尤其盛行於宋,比如宋朝有個宰相史彌遠,元宵節時陪着皇帝在宣德門朵樓上觀看戲目,就被倡優公然調侃,當時就氣青了臉,立即囑咐家人“今後相府宴會,不準請伶人演滑稽戲”,自後相府有宴,二十年不用雜劇,但其他地方,滑稽戲照演不誤,史宰相不敢公開抓緝伶人治罪,因爲拿高官開涮是宋代滑稽戲的傳統,就連王安石、蔡京、秦檜等權相都被戲弄過,一般來說,伶人不會因此被責罰。

有話雲:“此本是鑑戒,又隱於諫諍,故從便跣露,謂之‘無過蟲’耳。”

你計較你就輸了氣度,還有此地無銀惱羞成怒的嫌疑,宰相肚裡都能撐船,執政者胸懷更應寬廣,韋太后若真狹隘得與伶人平民斤斤計較,縱然有臨朝聽政之尊威,青書史筆也放不過她,必須遺臭萬年。

像太后這樣一心超越文皇后,力求爭取女中堯舜之譽的人,至少在內憂外困的眼下,沒有因爲虛榮衝昏頭腦的此時,怎會爲了不值一提的賤民搭上自己彌足珍貴的名聲?

她的屠刀,只會朝向真正威脅落下,好比裴鄭二族。

至於對黨羽不法之行睜眼閉眼,那也是關係利益,倘若有朝一日再不需要謝、毛等人,強搶民女、仗勢欺民都是再合適不過的把柄,你要持續特權階級無法無天?那麼就不要失去受用於人的能力。

謝瑩甚至沒能體會,她的父親與兄長,其實都不敢違法亂紀,這也是謝饒平對子孫管教甚嚴,但謝饒平因爲不是家族嫡長子,不承宗嗣,就無能約管侄子族人偶爾仗勢欺人“無傷大雅”的行爲了。

只不過謝瑩因爲私心作穢,大是不甘就這麼輕鬆寬饒膽敢不敬她祖父的倡優,更加不甘喪失特權階級的優越感,於是想盡辦法挑是生非:“優諫戲由盛而衰,足見還是受君威懾震,此二優伶如今膽敢在京都陷責太后執政不當,說不定背後有心懷叵測者唆使。”

唆使嘛,這是一定的,但十一娘可不願眼睜睜看這陳氏“二俠”淪爲炮灰,其實兩人諷諫也是事實,如今政事堂幾大國相,有哪一個具真才實幹?盡爲韋氏劊子手,活該遺臭萬年,根本不需理會他們身後之人,是汝陽王抑或急公會。

便不厭其煩的指點謝瑩息事寧人:“太后當然不會放過幕後操手,只是真要治罪伶人,豈非正如操手所願?”

此言大有道理,謝瑩這才灰心。

腦子一轉,再生一條奸計。

於是花言巧語將十一娘好生奉承一番,不覺就到了晉王殿下臨近春明門而設的燈樓。

這一條由西向東橫經皇城的長街,南北對設的所謂燈樓,皆爲顯貴臨時搭建,與南北通向的天街山棚其實大略相同,皆爲華燈裝飾,有伎人在上歌舞,不同則是樓翼另搭有看臺,供貴族上坐,飲酒賞燈,看臺高爲丈半,一般東西二側設置錦帳,亦有繡屏玉榻點綴,人坐其上,臺下聚集歌舞百戲伎人遊走演繹,賞錢如雨,搶時鬨鬧起伏,秩序卻沒有絲毫紊亂。

貴族之間亦能走動道賀,俗稱“串樓”,當然平民百姓亦能在樓下專設杈道通行,遙望顯望們金尊玉貴的生活。

晉王燁因爲唯一親王爵位,他的燈樓當然設在最靠近興慶宮的一段,距離東市卻不遠,幾乎僅隔一條直街,柳彬過去還從未與晉王打過交道,今日一見晉王,甚覺他平易近人,還道是傳言有虛,忌懼一消,話就多了,途中不由猜測:“殿下所置燈樓,此時必然賓客雲集吧。”

賀燁自從開府出宮另居,這還是第一年在上元節時路設燈樓——舊歲元宵,國喪未過,雖然各大貴族已經不拘宴慶了,宮中宴慶卻未恢復,賀燁做爲賀衍的血親手足,雖也只需服喪一年,舊歲時仍然不好大設宴慶的。

因爲沒有經驗,賀燁便也想當然的認同:“自然如此。”

哪知到了晉王府燈樓下,雖然也有遊街獻藝的伶人聚此討賞,然而一側看臺上只坐着幾個王府屬官充數,另一側看臺上倒坐着幾個女眷,晉王沒有娶妃,應酬事宜只好交待給秦孺人,故而這些個女眷,當然就來自武威侯府,正是侯夫人婆媳,以及秦霽的幾個堂妹。

相比諸多貴望燈樓的賓客如雲,這一處簡直就是門可羅雀了。

柳彬:……

賀燁:……

這實在要怪晉王殿下臭名昭著,京都紈絝普遍對之避恐不及,哪裡還敢主動上前招惹,女眷們更是不敢與晉王府有任何牽扯,生怕這活閻王盤算上自家女兒。本族親朋中,南陽王還在花萼樓赴宴,王妃年歲大了並未出門吹着冷風湊這熱鬧,就連瑩陽真人也甚是膩煩了這千篇一律的燈樓夜飲,留在王府陪伴王妃,南陽王府燈樓只有幾個晚輩,一貫對晉王殿下甚是敬畏,就更不提汝陽王府等支,與賀燁原就不和,雖說燈樓也在這附近,卻無一前來串樓。

柳彰身爲兄長,相比柳彬素來更顯穩重,見弟弟與晉王大眼瞪小眼的尷尬着,連忙轉圜:“都以爲殿下今日在花萼樓伴駕,應是沒想到殿下會至燈樓,清靜些也好,正宜咱們飲談觀燈呢。”

人緣極差的晉王殿下也只好乾笑兩聲,揹着手在前引路,也不與侯夫人等客套,微微頷首便當還禮了,冷言冷語交待秦霽:“來了幾個客人,前頭太吵,將酒宴設去後座。”就擡腳繞過了一面畫屏,穿過連接前後看臺的彩廊,領着路遇的一連串客人往後席去坐了。

秦霽正欲親自安排酒食,江迂上前勸止:“哪需孺人煩勞,還請安心陪着侯夫人諸位賞燈。”

秦母江氏便不無擔心地低聲詢問女兒:“你舊歲返家,不是說殿下待你甚善,莫非是安慰之辭?”

那話本是秦霽想借着祖母的口好讓出徵在即的祖父放心,但祖母與母親卻不知道當中隱情,她這時也不便實說,只好含糊過去:“殿下只是不善言辭而已。”

江氏早前就格外注意那一行人中謝、柳兩位閨秀,這時又道:“依我看來,日後晉王妃怕是就在謝六娘與柳十一娘其中了,要是柳十一娘也還罷了,雖然出身世望,到底是庶女,總不會太過刁蠻,看着就好相與一些,可萬一太后擇中謝六娘,她可是謝相國嫡孫女,被家中長輩視爲掌珠,據聞自幼脾性就有些怪異,如今年歲大了,卻更加爭強好勝,心眼也多,這時就與殿下一同籌建什麼擊角場,聽說兩人時常交處,可見殿下對她與衆不同,若真成了晉王妃,必定集寵一身,只怕不容姬妾呢。”

江氏是滿心擔憂,侯夫人卻不以爲意:“就算如此,霽兒也不比那些沒名沒份之侍妾,只要小心恭謹着些,晉王妃總不能過於刁難任意凌辱,我只求神禱佛,但願霽兒早早爲殿下誕育子嗣,那樣就更加有了倚靠。”

婆媳兩個的話題便歪了樓,關心起秦霽的身子來,一番詢問讓秦霽好不煩躁。

太后這時哪裡會容她先晉王妃一步生下庶長子?只怕今後甚長一段時間,她也只好忍耐着服下江迂呈上的避子湯,就怕將子嗣平安生下來,也躲不過太后暗算,一切都得等待晉王志向達成,她才能夠放心大膽生育子嗣。

又聽江氏說道:“說來也怪,太后早些年就賜了宮人爲侍妾,就算那位不怎麼受寵,扈氏可是一貫就得殿下恩寵,怎麼也沒有些微音訊,莫不是,殿下他……”

秦霽連忙阻止:“阿母不要瞎猜,這話也是隨便說得?”

好容易終止了這個話題,秦霽稍稍吁了口氣,心裡的煩悶卻半點沒有打消,依她判斷,將來晉王妃的確是謝、柳二人之一,她倒不擔心晉王會對這兩人鍾情,兩人分明就是太后耳目,晉王欲成大事,勢必會對晉王妃一直堤防,據秦霽看來,相比謝六娘聰明在外,柳十一娘彷彿更加深藏城府,不那麼容易對付,再說柳十一娘到底是瑩陽真人學生,晉王對瑩陽真人還是歷來敬重的,若將來真能成就大業,萬一瑩陽真人爲柳十一娘撐腰,不知晉王是否真能狠絕心腸,要萬一心軟,雖不至於將柳十一娘冊封爲後,留其性命也是後患無窮。

因爲若無意外,做爲太后心腹的晉王妃應該會搶先生下子嗣,倘若不能斬草除根,將來未必不能母憑子貴。

因此秦霽反而希望謝瑩成爲晉王妃,她的家族既爲太后死忠,晉王得勢後勢必不容,謝六娘遲早會殞命,就算留有子嗣,還怕不能收拾?

柳十一孃的威脅才更加大呢!

第714章 巡視第260章 賀十四伴舞第432章 用荔枝爲魚餌第1158章 大開殺戒第601章 搬弄第160章 神秘富賈陳宣熾第1307章 終級目的第1136章 天仙下凡摔傷頭第653章 共渡除夕第116章 雞飛狗跳第379章 對峙紫宸殿第614章 見證關鍵第138章 鬧上門前第1250章 一個比一個倔強第1216章 求子第222章 痛改前非的茵如娘子第1374章 帝王可以這樣深情第990章 “秦八郎”殺到第45章 終於“香消玉殞”第398章 多災多難邵博容第846章 阮嶺賣春藥?第1055章 王妃有喜第317章 推盞相勸,各懷堅定第128章 不是舊時景物第239章 推手身份,漸露端倪第781章 不求,竟得第684章 博弈第43章 十一娘“升遷”第869章 晉王負傷第231章 問審對質第1311章 不情不願的“成全”第1067章 爲父當推賀三歲第501章 “賣身”的恥辱第855章 邂逅第92章 毒殺!第50章 內廷遍“私情”第270章 誰奪榜首第584章 哭驚排雲殿第1282章 越更心虛第1208章 慰妻第1126章 篷萊殿之議第861章 這樣懲罰好不好第519章 賀燁討茶第1255章 鬱郁第1330章 親征第866章 “雙美”共浴第559章 好繡娘第1045章 真正的殺人無形第419章 方氏成密友第1198章 美人還不死心第528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546章 笑見血仇第1035章 驟亂第601章 搬弄第650章 婷而的心第432章 用荔枝爲魚餌第1257章 賀燁說野心第1302章 求助第206章 當局者迷第96章 柳婷而第861章 這樣懲罰好不好第1270章 新人第1111章 這一把火第729章 熱鬧第1165章 寶器?禍害?第717章 談判第429章 故交暗會第630章 高高在上第1322章 生死豈能漠視第998章 幾近絕望第792章 請令爲間佃第644章 何氏君蘭第332章 晉王、十一妹;陸離、蕭小九第1373章 衆叛親離第929章 “囂張”的王妃第371章 韋太后的新對頭第1375章 姻緣定第191章 飲樂第304章 柴取登門第1394章 形蹤第953章 露端倪第277章 招惹小人的麻煩第276章 “閻王”鎮“小鬼”第188章 默契化解第657章 替身之用第393章 上巳春遊第219章 擊鞠如戰場第624章 太后很趁願第517章 小九也是工具第449章 奸智第487章 一笑第1167章 不速第830章 拜壽風波第917章 如惠風所願第139章 押送縣衙第647章 登門第1007章 暴露和先糟第379章 對峙紫宸殿第110章 壓力山大第1184章 舊殿堂
第714章 巡視第260章 賀十四伴舞第432章 用荔枝爲魚餌第1158章 大開殺戒第601章 搬弄第160章 神秘富賈陳宣熾第1307章 終級目的第1136章 天仙下凡摔傷頭第653章 共渡除夕第116章 雞飛狗跳第379章 對峙紫宸殿第614章 見證關鍵第138章 鬧上門前第1250章 一個比一個倔強第1216章 求子第222章 痛改前非的茵如娘子第1374章 帝王可以這樣深情第990章 “秦八郎”殺到第45章 終於“香消玉殞”第398章 多災多難邵博容第846章 阮嶺賣春藥?第1055章 王妃有喜第317章 推盞相勸,各懷堅定第128章 不是舊時景物第239章 推手身份,漸露端倪第781章 不求,竟得第684章 博弈第43章 十一娘“升遷”第869章 晉王負傷第231章 問審對質第1311章 不情不願的“成全”第1067章 爲父當推賀三歲第501章 “賣身”的恥辱第855章 邂逅第92章 毒殺!第50章 內廷遍“私情”第270章 誰奪榜首第584章 哭驚排雲殿第1282章 越更心虛第1208章 慰妻第1126章 篷萊殿之議第861章 這樣懲罰好不好第519章 賀燁討茶第1255章 鬱郁第1330章 親征第866章 “雙美”共浴第559章 好繡娘第1045章 真正的殺人無形第419章 方氏成密友第1198章 美人還不死心第528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546章 笑見血仇第1035章 驟亂第601章 搬弄第650章 婷而的心第432章 用荔枝爲魚餌第1257章 賀燁說野心第1302章 求助第206章 當局者迷第96章 柳婷而第861章 這樣懲罰好不好第1270章 新人第1111章 這一把火第729章 熱鬧第1165章 寶器?禍害?第717章 談判第429章 故交暗會第630章 高高在上第1322章 生死豈能漠視第998章 幾近絕望第792章 請令爲間佃第644章 何氏君蘭第332章 晉王、十一妹;陸離、蕭小九第1373章 衆叛親離第929章 “囂張”的王妃第371章 韋太后的新對頭第1375章 姻緣定第191章 飲樂第304章 柴取登門第1394章 形蹤第953章 露端倪第277章 招惹小人的麻煩第276章 “閻王”鎮“小鬼”第188章 默契化解第657章 替身之用第393章 上巳春遊第219章 擊鞠如戰場第624章 太后很趁願第517章 小九也是工具第449章 奸智第487章 一笑第1167章 不速第830章 拜壽風波第917章 如惠風所願第139章 押送縣衙第647章 登門第1007章 暴露和先糟第379章 對峙紫宸殿第110章 壓力山大第1184章 舊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