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章 毛夫人的醒悟

被婁卓評爲蠢婦之一的毛夫人,這回卻要比毛維先一步察覺“衆叛親離”的苗頭,倒並不是說她這回突然機智了,實在因爲近時正熱絡着親上加親的樊妹妹,忽地冷淡下來,遲遲不來商量納吉之事,說好將婁秀的庚帖送來,也沒了影,那侍妾先着了急,明裡暗裡問過幾次,毛夫人少不得關注。

這日便讓助着她經管家務的一個嫡孫媳婦去一趟婁家,說是去探望姨祖母,實際也是過問一下兩家聯姻之事,哪知孫媳回來,一臉官司:“莫說面見姨祖母,竟連門都沒讓我入,婁六娘子打發個僕嫗知會一聲,說道是姨祖母被姨祖父禁了足,不讓見客。”

在這媳婦看來,可是件稀罕事,因着高門大族,縱然是主母觸怒家主,真被禁足,也沒有與親朋好友這樣直說的理兒,大多都是套用“抱疾”的說法,再者樊氏又不是新媳婦,婁卓前頭幾個庶子可都當祖父了,已經是一家“老祖宗”,這得犯多大過錯,婁卓才至於一點不顧樊氏的顏面,讓她“閉門思過”呀。

毛夫人聽後亦覺驚怒,卻仍擺着高高在上的架子不願親自出馬,這回打發了長孫出面,直接問婁卓討要個說法,長孫倒是不辱使命:“姨祖父好荒唐,竟咬定姨祖母苛虐子媳逼人下堂,不慈不義,怪罪姨祖母一味寵縱秀表叔,孫兒忍不住理論幾句,姨祖父甚至連十五姑都怪罪上了,言辭極盡無禮。”

毛夫人哪裡還想不到婁卓是爲反悔這門婚事,氣得咬牙切齒,可她也知道幾分婁卓的脾性,若是再上門理論,也只不過再遭一番侮辱,故而度量之後,只好如實回稟毛維。

“婁卓那老不死,定是眼看着如今情勢,起了見風使舵之意,這個首鼠兩端小人。”毛維照樣不怎麼放在心上。

不是他遲鈍,全因自一起初,就壓根沒有將太原諸豪族真正放在眼裡,將人盡都當作棋子罷了,眼下情勢所逼,連郭居安得蜀王之令,也勸說他暫且韜光養晦,毛維徹底歇了抵制新政的心思,決定隱忍,等着晉王系被過河拆橋,那時太后將之視爲忌憚,他再落井下石,如太原婁等家族,所圖無非利益而已,說得上絲毫忠義?屆時眼見他又得勢,自然便會趨之若鶩,誰還會與晉王系共存亡?

又想那婁卓,還算是親朋呢,自打他任了太原尹,除了聽由樊氏前來走動,送了幾回財禮,甚至不來親自示誠,更別說衝鋒陷陣赴湯蹈火,明顯一直便在觀望,這會子企圖劃清界限實在不值得驚奇。

“十五娘嫁給婁秀,我且還爲她委屈呢,婁卓反悔更好。”毛維爲着不再樹敵,選擇了忍氣吞聲。

毛夫人卻大覺臉上無光,私下忍不住衝晚輩抱怨:“樊家枉爲世族,子弟卻多失教,涼薄無情,當時姨母因不忍見子招被翁姑苛虐,主張子招和離,沒想姨母逝後,子招竟不被同胞兄長所容,又貪圖婁卓聘金,給子招找了這麼一個老匹夫,子招再怎麼,嫁給婁匹夫也有二十年,爲他生下一雙子女,如今也是曾祖一輩人,居然還受禁步之辱,我那姨母泉下有知,還不知怎麼心痛。”

倒是很爲樊表妹日後憂愁,連帶着自己茶飯不思幾日,鬧得庶媳、孫媳們好不擔憂,忙亂了一陣延醫請藥,甚至驚動了幾家黨羽,紛紛遣女眷登門問候,毛夫人在衆人各色安撫下,終於康復起來,不覺便臨近了壽辰,又得張羅起來——

這也是毛維的主意,雖說暫時失勢,不得不向晉王府屈服,到底還存着“東山再起”之願,便越發不願表現出頹喪情景來,讓人看輕,這回毛夫人過壽,他倒是格外用心,流露出要大宴張辦的意思。

毛夫人歷來就喜風光,於是再度振作,只子媳們忙碌壽宴之慶時,卻都有些隱隱的憂愁,可誰都不敢率先啓齒——毛維幾個嫡子,此時都已入仕,各自都有任所,並不能齊聚晉陽,唯有幾個被毛夫人打壓,無緣科舉的庶子,尚且遊手好閒着,留在父母膝下盡孝,庶媳們都是小心謹慎,唯恐觸怒,恍如一排據了嘴的葫蘆,連奉承討好的乖巧話都不敢多說。

毛夫人自也不放心讓庶媳們經管家務,她的嫡長孫雖未入仕,卻是早被毛維規劃好科舉的路子,倒不是說毛維有多重視德教實才,畢竟大周自從建國,多推崇進士出身,毛維雖是靠着結黨獲利,到底自恃世族,況且年輕時也體會過不經進士入仕的艱難,故而格外執着些,說穿了,也就是不願後世議論他這一門爲暴發門第,而期待着躋身京兆十望,成爲既有實權,又有聲望的鐘鼎之家。

故而但有些微資質的子孫,毛維都不願讓他們獲取門蔭,要求用心學業,走那“堂堂正正”的科舉之道,於是孫子們除了“歷練”交遊之外,多少也得用心於經史,哪有閒睱管理庶務?也就只有實在沒有天資的,方能擔當管家這一任務。

如今毛夫人付以管家重託之人,其實是她嫡出次男長子,娶妻薛氏,是毛維同胞妹妹的孫女兒,當然和京兆薛大不相干,五百年前也數不成一家子,然而這薛氏雖然出身不顯,既爲毛夫人嫡孫媳婦,人又乖巧討喜,年雖不至雙十,處事卻果斷利落,故而深得毛夫人心喜,歷來高看一分。

薛氏當仁不讓,承擔起爲祖母賀壽的事務來,眼見着幾個嬸母支支吾吾,不肯說實話,她便有意出頭,這日當着衆人的面,提出一事:“大母有所不知,因着晉王妃推廣那霓珍繡,雖說不過是商賈手段,並非真用霓翠羽飾裝點華服,奈何說服了太后助勢,竟引得豪貴之家趨崇,眼下莫說是晉陽,便連長安、洛陽等地,盡皆信稱,道是‘若無霓珍衣,必爲寒門戶’,更甚於舉宴時陳設,隔障繡屏,也必用霓珍繡,大母不依常俗,然而世人卻不存雅見,甚至有那些短見鄙人,以爲咱們是無力購求霓珍繡,諸多輕看。”

原本前朝廣國,皇室貴族服飾,推崇鋪飾霓翠,導致雄翡雌翠幾近滅絕,故而“鋪翠”華衣貴比千金,往往也只能是點飾,不能大面積裝飾,至大周,太宗帝禁絕鋪翠,雖說武宗盛世之後,又有鬆弛,然而真正能得翡翠二色鋪飾化服者,也只是皇室而已,比如韋太后,眼下華夏唯有此婦,能擁有真正的鋪翠華服,其餘人不能享有,那麼只能追求“效仿”,這也就是霓珍繡價格雖貴,卻供不應求的原因。

事實上十一娘起意利用霓珍繡,也正是洞穿了市場需求,效仿皇族是諸貴心願,只要霓珍繡看似“翡翠”,究竟是真羽,抑或繡線仿成,其實不那麼重要。

當然,還是必須杜絕有人“貴勝”韋太后,打個比方,要是連韋太后都不能享受“翡翠”衣用,那麼仿製品就不能推廣了,否則豈非天下盡享皇族之尊?只有韋太后一人享受“翡翠”,方能接受霓珍繡的推廣。

——再怎麼肖真,也是“山寨”,無犯皇族特權。

這就是說,經韋太后“宣傳”,大周衣制又加一筆約定俗成,那便是——太后服用真“翡翠”——諸貴服用霓珍繡——平民百姓只好望而興嘆。

毛夫人因爲痛恨晉王妃,故而抵制霓珍繡,然而她不能阻止大勢所趨,現下若興宴席,主家不服用霓珍繡,眼看着客人們顯示尊榮,必定會遭獲輕看小瞧。

更不說,霓珍繡當真美輪美奐,薛氏這樣的年輕媳婦,無不渴望擁有,奈何毛夫人不許,只好眼紅人家,便趁這機會,意圖說服毛夫人打破成見,暫且拋卻與晉王妃間的義氣之爭,追趕一把潮流。

故而又格外誇大一番霓珍繡對於門第貴賤的影響。

毛夫人果然上當,哪容被人小瞧?冷哼一聲:“再怎麼鼓吹,也不過市面常見,如今霓珍繡不是已經在明華坊開張營業了?只要真金白銀,還怕一衣難求?”

什麼阿物,就算貴極,不過也是百萬錢一套衣罷了!

第591章 竹亭之談第1313章 仲秋受惑第72章 關於韋中書的“交待”第1158章 大開殺戒第1263章 又一個復仇者第99章 和裴後“齊名”第862章 殷勤也有錯第168章 歸家第297章 窺穿第1196章 浪中小館第1311章 不情不願的“成全”第775章 原來如此第288章 可惜生於柳氏第1024章 元氏的作用第1282章 越更心虛第627章 車裡作戲第235章 與“前夫”正式面見第1349章 戰火飛速蔓延第1081章 成了?第1141章 “明燈”的麻煩第893章 質問第251章 危急時刻第1289章 示弱第847章 再無可信之人第701章 原來竟是言情劇?第629章 舊人上門第229章 又死人了第545章 在“坑夫”的道路上第466章 缺席者第511章 晉王好無恥第761章 關於友誼第979章 一敗塗地第1369章 突厥滅第671章 親近的滋味第757章 不該惹第342章 未嘗不知隱患第1364章 太子“救美”第1382章 盡力了第1274章 柳青嵐第931章 攻守之爭第381章 賀淇的急智第865章 密謀風波亭第1378章 隱憂第876章 當時兩大門派第883章 誰負了誰第369章 勝負已定第1279章 皇后的用心第1073章 城郊談判第236章 又顯煞威第208章 陸離的駁辯第234章 狂妄無知真可怕第508章 惡意第115章 茵如下場第251章 危急時刻第684章 博弈第1083章 看任氏“破摔”第82章 太夫人眼裡的好兒媳第1219章 帝王無情第1017章 至興卿來迎第132章 聯手第483章 驪山行第196章 魚兒咬餌第786章 議發展第304章 柴取登門第1213章 宮女的希望第504章 端倪第375章 自焚第427章 緗兒的“政敵”第681章 以疏間親第325章 好一場母慈女孝第145章 朔日朝會第345章 如此“仁慈”第1214章 這是盡孝?第938章 王妃太消極第315章 厚顏如此,無恥之極第142章 練手第539章 循序漸進第1133章 毆打至殘第208章 陸離的駁辯第257章 收買人心誰不會第230章 死者赫連九第72章 關於韋中書的“交待”第1242章 兄妹交心第835章 女人的作用第1099章 禍水的重要性第467章 喜怒無常的夫君第1206章 蛛絲第655章 靖平坊內第536章 諫言疏日第456章 到中秋第1392章 還能尊榮否?第1109章 計成第139章 押送縣衙第343章 母子殊途第1150章 獲奸細第68章 見過第910章 阮郎有心,碧娘無意第296章 “勒索”不成第736章 王妃被長舌第157章 直言評鑑
第591章 竹亭之談第1313章 仲秋受惑第72章 關於韋中書的“交待”第1158章 大開殺戒第1263章 又一個復仇者第99章 和裴後“齊名”第862章 殷勤也有錯第168章 歸家第297章 窺穿第1196章 浪中小館第1311章 不情不願的“成全”第775章 原來如此第288章 可惜生於柳氏第1024章 元氏的作用第1282章 越更心虛第627章 車裡作戲第235章 與“前夫”正式面見第1349章 戰火飛速蔓延第1081章 成了?第1141章 “明燈”的麻煩第893章 質問第251章 危急時刻第1289章 示弱第847章 再無可信之人第701章 原來竟是言情劇?第629章 舊人上門第229章 又死人了第545章 在“坑夫”的道路上第466章 缺席者第511章 晉王好無恥第761章 關於友誼第979章 一敗塗地第1369章 突厥滅第671章 親近的滋味第757章 不該惹第342章 未嘗不知隱患第1364章 太子“救美”第1382章 盡力了第1274章 柳青嵐第931章 攻守之爭第381章 賀淇的急智第865章 密謀風波亭第1378章 隱憂第876章 當時兩大門派第883章 誰負了誰第369章 勝負已定第1279章 皇后的用心第1073章 城郊談判第236章 又顯煞威第208章 陸離的駁辯第234章 狂妄無知真可怕第508章 惡意第115章 茵如下場第251章 危急時刻第684章 博弈第1083章 看任氏“破摔”第82章 太夫人眼裡的好兒媳第1219章 帝王無情第1017章 至興卿來迎第132章 聯手第483章 驪山行第196章 魚兒咬餌第786章 議發展第304章 柴取登門第1213章 宮女的希望第504章 端倪第375章 自焚第427章 緗兒的“政敵”第681章 以疏間親第325章 好一場母慈女孝第145章 朔日朝會第345章 如此“仁慈”第1214章 這是盡孝?第938章 王妃太消極第315章 厚顏如此,無恥之極第142章 練手第539章 循序漸進第1133章 毆打至殘第208章 陸離的駁辯第257章 收買人心誰不會第230章 死者赫連九第72章 關於韋中書的“交待”第1242章 兄妹交心第835章 女人的作用第1099章 禍水的重要性第467章 喜怒無常的夫君第1206章 蛛絲第655章 靖平坊內第536章 諫言疏日第456章 到中秋第1392章 還能尊榮否?第1109章 計成第139章 押送縣衙第343章 母子殊途第1150章 獲奸細第68章 見過第910章 阮郎有心,碧娘無意第296章 “勒索”不成第736章 王妃被長舌第157章 直言評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