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8章 晉王去,王妃歸

一卷畫軸,緩緩攤開,入目先是一片蓑草蕭瑟,半掩江河奔流。隨着牙軸輕移,漸露白日西沉,遠岸峰巒暗伏,一騎烏騅,雙蹄高舉,馬上男子引箭拉弓,飛矢正向殘陽。

那是遠離長安那天,賀燁奔馳渭河之畔,鳴矢逐日的情境。

而這一幅畫,艱難之處在於只憑背影,描摩出賀燁身姿氣度,至少要讓他自己一眼分明,不會生出“畫中何人”的疑問。

十一娘這時站在一側,略歪着臉,度量已將畫卷全然展開的那人,剛見他脣角勾起,便迎上那斜斜一抹笑視:“王妃莫不是在考較我?我若連自己都認不得,豈不辜負這妙筆丹青?”

又小心地把畫卷收起,絲絛挽系時,少見認真,做完這些,才起立踱至王妃面前,手臂一攬,長背略彎,下巴擱在頸窩裡:“我很歡喜,可惜這年生辰,不能與王妃共渡,你等着我。”

輕輕在鬢角落下一吻,轉身便往外走,剛伸腿邁檻,又收了回來。

“難得來一回別苑,你多留幾日更好,別隻顧着正事,不在這七、八天。沒我在這打擾,王妃更是省心,該應受用幾日山郊清靜,湯泉溫浴。”

雖有賀燁這話,十一娘又哪裡能夠安心受用清靜呢?留在別苑,實不比晉陽城中更加及時收到廣陽消息,再者銘州數千百姓若得解救,安置善後又是一堆事務,這些事情必須由她主持,兼着說不定另有隱憂,總之留在別苑也是心神不寧,所以賀燁生辰次日,十一娘也便趕回了晉王府。

還不及將這事告知陸離等人,任、謝二媵便結伴來了玉管居,十一娘也只好耐着性子與二人寒喧,沒幾句話,任氏便問道:“殿下昨日生辰剛過,王妃今日怎麼便獨自歸來了?”

謝氏直到這時才曉得昨日是晉王生辰,不過她倒也有任何憂憤,不過認真留意王妃的迴應。

“六姐纔去別苑次日,病情又有反覆,殿下也沒多少心思慶賀生辰,也就是昨晚受了酒敬而已,一個外客沒請,我尋思着留在那裡也沒多大作用,反而擾得六姐不清靜,再者眼看新歲將至,六姐這一場病也不知多少時日纔會好轉,府裡大大小小這多事務,自然不能全勞秦孺人操持,也便回來了。”

這番話既爲賀燁生辰沒有大宴賓客掩飾,也算埋下伏筆,十一娘並不確定銘州之事多久才能解決,萬一耽擱了新歲,免得衆人疑惑,她還得解釋一番。

應酬完這兩位媵人,王妃纔去溯洄館。

陸離前些時候因爲小疾,十餘日沒去衙門應卯,但總不能一直在家靜養,這二日身體有所好轉,他又恢復了坐衙,十一娘便是想要隱瞞,免得他廢神,這事也實在沒法隱瞞過去,乾脆便請了尹紳一同來商量,三人照面,十一娘瞧見尹紳竟然剃了鬍鬚,再不似前些時候恍若一個虯髯翁的模樣,便猜測到:“可是阿鈺總算到了晉陽?”

“到了也才兩、三日,一來王妃不在府裡,再者家中也有許多事務安排,內子尚不得時機拜會敘舊。”尹紳有些不自在地摸了摸下巴,顯然料到王妃是從他的外形上推斷出妻子已到晉陽,又想到夫妻兩才一碰面,他便落了一場“不修邊幅”的埋怨,原本還不在意,結果果然甚是邋遢,這不剛被妻子收拾清爽,誰見到他都會留意兩眼,猜度一二。

十一娘想起尹紳的脾性,一貫不喜婢女近身服侍,身邊只有男僕、老嫗,雖也不會疏忽衣食,可尹紳想來是操忙公務,連後宅都鮮少回去,僕嫗們也沒法提醒他注意外表,見他這時有些不自在,笑着安慰一句:“尹郎往日操忙,以至食不甘味,寢不安席,多得阿鈺來了晉陽,身邊纔有人周全。”

便轉談正務,三言兩句把銘州之事說明。

“我思謀着,銘州百姓一得解救,安置是一方面,這當中,恐怕也會夾雜敵方佃作,一時間也無法細細排察,安置起來便更有難度。”

陸離也道:“正值嚴寒,這麼多人涌入晉陽,衣食還是次要,居宿更是個難題,我倒是以爲,不如將大部分人送去雲州,若有自願從軍者,細細考察,其餘人暫時安排墾荒、建築等事,住處可安排在軍營,有衛部嚴加看防,縱使有那麼幾個佃作,並不擔心會引發大亂。”

“我也是這想法,不過我甚不放心王進谷,連王刺史、孟飛笛等,也未必有排察佃作經驗,故而在晉陽時,至少要先經一輪粗步排察,另外我也會書告王橫始,叮囑他謹慎小心。”十一娘又問尹紳:“雲州如今情形,尚且不能自給自足,猛然間多了數千人,衣用糧粟只能由太原府補充,未知官衙還有沒這餘力?”

尹紳飛快在心裡度算一下,頷首道:“暫時還能應付,只不過明春送交軍用,怕是又要徵購商賈及世望存糧了。”

“只要能應付過去眼下,明春不愁。”十一娘鬆了口氣。

“我思謀着,北遼王既設陷井,只怕又會在晉陽城中煽風點火。”陸離提醒道。

十一娘十分贊同:“我之所以急着趕回晉陽城,這也是其中一個原因。”見尹紳似乎有些迷糊,她解釋道:“銘州既已陷落,一般而言,縱然北遼王下令屠城,朝廷也不會冒險解救人質,畢竟這時就算奪下銘州城,也沒辦法固守,轉眼又會被潘遼聯軍攻克,朝廷着眼大局,勢必不會因數千平民性命消耗軍力,北遼王必定也會想到這一點,那麼他要達成目的,便會想辦法煽動民意,導致我們不得不救銘州百姓。”

太原府與河北道毗鄰,百姓之間必定不少互爲親朋,他們不會站在朝廷的立場衡量利弊,卻必存兔死狐悲、物傷其類之情,稍經煽動,即會呼籲官府解救銘州無辜,又經之前多少風波,晉王妃、薛少尹公正無私威望已然樹立,百姓當然會主要針對他們兩個求情,要是新政系置之不問,辛苦一場好不容易奠定衆志成城的大好局面便會受到影響。

十一娘急着趕回來坐陣,也是爲了及時安撫人心。

果不其然,未過幾日,銘州將被屠城一事便傳揚開來,立即便有民衆擁來晉王府,得到王妃會商量武威侯援救之後,人心方纔安定,十一娘當然還是要裝裝樣子,修書一封讓阮嶺送去廣陽。

又說秦霽,見王妃在殿下生辰次日即回王府,格外狐疑,她根本不信“柳媵人患疾,殿下無心享樂”那套說辭,卻是在得知銘州這樁突發事故後,方纔恍然大悟:就說殿下怎麼甘心放柳妃獨自回府,必定是早一步得到了廣陽急報,才讓柳氏佯病,打發王妃以便脫身,殿下此時必定已經趕往廣陽,但願這回事故,也能順順利利得以解決。

又慶幸:多得這回事故,阻止了殿下與柳妃之間情意更增,我也得緊鑼密鼓佈署挑撥之計,將殿下對柳妃的迷戀及時扼制。

十一娘根本沒有意識到針對她與陸離的陰謀已然展開,一邊忙着將銘州事變上報朝廷,向太后解釋不能置之不顧的理由,一邊忙碌着安置善後事宜,一邊又在猜度,銘州百姓遭遇這場險禍,究竟誰是罪魁禍首。

便又請了裴三哥來見,結合一些線報,大致纔有判定。

“應不會是潘博。”裴子建抒發見解:“銘州現爲他這安東王屬領,而潘博莫說並非暴戾,甚至極重人心所向,否則從擁兵自重以來,也不會屢行善政,就算奪取河北道,也與平民秋毫無犯,一旦屠城,他這些年來辛辛苦苦樹立寬和仁德、順應天命民意形象可就毀之一旦,我猜,北遼王下此決意,潘博也是叫苦不迭。”

陸離也表示贊同:“可眼下潘博卻萬萬不敢與北遼王反目,亦只能無可奈何恭應。”

十一娘冷笑道:“我現在大約明白殿下一知這噩耗,爲何毫不猶豫便決定解救人質,想那潘博一介逆黨,都能注重民生,大周皇室若真不顧治下百姓生死,這江山,還不如拱手送給潘博更好……銘州雖然陷落,百姓又何嘗願意?都是因爲朝廷無能,姚潛窩囊,可姚潛如今仍然高官厚祿榮華富貴,銘州百姓卻要承擔所有惡果。”

北遼王的真實用意雖然並非屠城,但倘若武威侯當真無動於衷,他的屠刀,也必然不會饒過那數千無辜。

“那麼向北遼王建議此計者,是否蕭後黨?”陸離提出一個可能。

第791章 真正用意第736章 王妃被長舌第907章 長公主的家事第705章 傾家蕩產買性命第1233章 “逼宮”去第960章 王郎將,真風流第756章 十四郎出手第864章 震怒第87章 又一輪佈局第1258章 想送就送第914章 “兇手”只能有一個第330章 陸離的激將法第414章 計謀進行時第311章 晉王的美好願景第1050章 逃匿第118章 晉王回宮第762章 天價第400章 兩大拾遺,配合無隙第1063章 謝瑩獻計第1060章 歸來者的出路第644章 何氏君蘭第556章 血訴第135章 暗中鼓動第716章 說錯話了第196章 魚兒咬餌第21章 一對和諧妻妾第1318章 釋姚潛第949章 傷逝第1203章 皇長子回宮第641章 清源驛內第59章 太夫人的品析第791章 真正用意第1010章 漏網之魚第859章 殿下的追求模式第584章 哭驚排雲殿第740章 反目第1355章 大膽任知故第428章 阮嶺之用第754章 賢婦第641章 清源驛內第742章 母子第461章 不應該的第110章 壓力山大第788章 難以啓齒的心結第628章 把酒夜談第641章 清源驛內第327章 賀燁的請求第48章 龍顏震怒第113章 將門虎女第760章 擁躉們第750章 孟九嫂第1101章 生死攸關第400章 兩大拾遺,配合無隙第702章 人證第368章 擋都擋不住的“遺命”第849章 下藥第753章 敏感或遲鈍第1284章 還擊第548章 鄭雄事件的遺禍第313章 煞克之謎第174章 天生異象第135章 暗中鼓動第932章 再一次被套路的謝瑩第247章 英國公子第45章 終於“香消玉殞”第450章 義川三謀第489章 出現陣亡者第375章 自焚第1256章 轉身之間第595章 再訪林宅第75章 被允“參政”第463章 亂來第1170章 關於扈娘第165章 蔣氏大鬧含象殿第1083章 看任氏“破摔”第255章 小間諜第866章 “雙美”共浴第583章 晉王獲詔第329章 惡狗互咬第445章 翻臉無情第1270章 新人第614章 見證關鍵第267章 長安五子第573章 十一孃的坑第981章 仙遊嶺一行第104章 花粉和氣喘第1287章 逗刺蝟第1093章 徐修能已知情第844章 賀燁的笑話第881章 真相第460章 五子示忠第423章 晉王有行動第1030章 楊懷犀的密告第1399章 已經接近真相了第912章 轉變第1291章 兩起風波第613章 陪媵是個大問題第457章 情之一字第509章 神轉折第430章 徐國公崔政
第791章 真正用意第736章 王妃被長舌第907章 長公主的家事第705章 傾家蕩產買性命第1233章 “逼宮”去第960章 王郎將,真風流第756章 十四郎出手第864章 震怒第87章 又一輪佈局第1258章 想送就送第914章 “兇手”只能有一個第330章 陸離的激將法第414章 計謀進行時第311章 晉王的美好願景第1050章 逃匿第118章 晉王回宮第762章 天價第400章 兩大拾遺,配合無隙第1063章 謝瑩獻計第1060章 歸來者的出路第644章 何氏君蘭第556章 血訴第135章 暗中鼓動第716章 說錯話了第196章 魚兒咬餌第21章 一對和諧妻妾第1318章 釋姚潛第949章 傷逝第1203章 皇長子回宮第641章 清源驛內第59章 太夫人的品析第791章 真正用意第1010章 漏網之魚第859章 殿下的追求模式第584章 哭驚排雲殿第740章 反目第1355章 大膽任知故第428章 阮嶺之用第754章 賢婦第641章 清源驛內第742章 母子第461章 不應該的第110章 壓力山大第788章 難以啓齒的心結第628章 把酒夜談第641章 清源驛內第327章 賀燁的請求第48章 龍顏震怒第113章 將門虎女第760章 擁躉們第750章 孟九嫂第1101章 生死攸關第400章 兩大拾遺,配合無隙第702章 人證第368章 擋都擋不住的“遺命”第849章 下藥第753章 敏感或遲鈍第1284章 還擊第548章 鄭雄事件的遺禍第313章 煞克之謎第174章 天生異象第135章 暗中鼓動第932章 再一次被套路的謝瑩第247章 英國公子第45章 終於“香消玉殞”第450章 義川三謀第489章 出現陣亡者第375章 自焚第1256章 轉身之間第595章 再訪林宅第75章 被允“參政”第463章 亂來第1170章 關於扈娘第165章 蔣氏大鬧含象殿第1083章 看任氏“破摔”第255章 小間諜第866章 “雙美”共浴第583章 晉王獲詔第329章 惡狗互咬第445章 翻臉無情第1270章 新人第614章 見證關鍵第267章 長安五子第573章 十一孃的坑第981章 仙遊嶺一行第104章 花粉和氣喘第1287章 逗刺蝟第1093章 徐修能已知情第844章 賀燁的笑話第881章 真相第460章 五子示忠第423章 晉王有行動第1030章 楊懷犀的密告第1399章 已經接近真相了第912章 轉變第1291章 兩起風波第613章 陪媵是個大問題第457章 情之一字第509章 神轉折第430章 徐國公崔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