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4章 韋太后的美夢

拔野真之所以如此囂張跋扈,的確與她這個母妃大有關係。

鐵勒九姓曾經威風一時,後爲周武宗所懾,如回紇、僕固等實際已然滅族,眼下鐵勒可漢正是契苾一族,也就是說,拔野真的母親也算是鐵勒的宗室女。

但區區一個鐵勒,根本便不足爲懼,太后之所以膽敢授意謝瑩在大明宮裡弄死拔野真,也是因爲相比突厥與吐蕃,鐵勒根本就是一個軟杮子,若是換作突厥郡主,相信就算觸怒韋太后,她也不會在這時冒着與五部撕破臉皮的危險,公然讓人死在大明宮裡。

所以當鐵勒王妃叫囂着要讓柳九娘也償命時,韋太后雖然喝止了賀清,並不是因爲有所顧慮,她根本便是想自己登場,維護大周國威。

謝瑩以爲太后是想一箭雙鵰,到底還是有所低估了,太后明明就是打算一石三鳥。

不過太后的計劃因爲天子忽然發威,稍微影響了一點效果,可這時鐵勒王妃公然威脅着要將長安城踏爲平地,小皇帝也不知是震怒還是畏懼,反而一聲不吭了,韋太后心中連連冷嗤:雖說有幾分血性,難容鐵勒人張狂無忌,卻也不看看自己有沒這威風當真震懾住人家,那些冷嘲熱諷的話有什麼力度?僅僅一個鐵勒王妃大放厥詞而已,怎麼不敢繼續強硬下去了?雖爲九五之尊,不過還是一個無知乳臭而已,偏偏那些迂腐的正統派,便迫不及待要效忠臣服這樣一個小兒。

但太后當然不會當着衆人面前“教導”天子,她壓根也沒打算點撥天子該怎麼用正確的方式維護國統,這時佯作慈祥,安撫般衝小皇帝一笑,又再看向突厥王。

“契苾氏剛纔那番言論,未知能否代表突厥五部?”

這個突厥王,當然也不會是突厥可漢,與拔野叔華一樣,穆啜克同樣只是突厥臣子而已,甚至他從前所屬部族還是被突厥吞併,此人雖說頗得突厥可漢信任,但在突厥國甚至不算貴族,可韋太后判定三大異族王實力強弱的標準可不是他們的出身,而是其背後的國家。

明顯,在韋太后看來,穆啜克要比拔野叔華更加重要。

而穆啜克的確也不將拔野叔華放在眼裡,僅管認真論來,突厥前身便是起源自鐵勒,然而突厥建立汗國後,漸漸強大,遠勝鐵勒,甚至一度懾服鐵勒,當時的突厥汗國分藍突厥、黑突厥,以藍突厥最貴,而鐵勒人成爲了對黑突厥的統稱。

突厥一度滅國,鐵勒人再度與其分裂,但同樣遭到到大周的打壓,部族勢力銳減。

如今突厥復國,鐵勒卻依然四處流散,若非突厥攜助,鐵勒根本便沒有實力犯周,是以突厥雖與鐵勒結盟,但根本不視其爲平等地位,拔野叔華對周人威風八面,卻必須在穆啜克面前低聲下氣。

而這個突厥王穆啜克,極其貪財,莫說最近被韋太后賞賜了不少金銀珠寶,所謂拿人手短,多少會對太后客氣幾分,便說突厥可漢阿史那佗斤其實暫時沒有攻入長安的想法,穆啜克哪裡敢自作主張宣戰?

便將臉一板,眼一瞪:“鐵勒王妃,你太放肆了,突厥五部已然與大周簽訂國書,約定和平共處,你怎能胡言亂語違背協約。”

“突厥王,難道小女慘死一事就這樣不了了之?”剛纔還氣焰熏天的契苾氏,這時卻不敢衝穆啜克叫囂,竟然哭哭啼啼裝起可憐來。

雖說她自恃爲鐵勒宗室,壓根便看不起穆啜克這個“平民”,但當然明白穆啜克是代表突厥的使臣,她這個鐵勒宗室,在突厥人眼裡可不算貴族。

“王妃這話越發荒唐了。”韋太后慢條斯理開口:“殺害令媛之兇犯已被下令廢爲罪庶,關押等候賜死,我也答應讓鐵勒王府遣員監督,擔保不會包庇惡罪,怎能稱爲不了了之?難道說,因爲豫章生前怨恨九娘,王妃就有理由強迫九娘爲豫章陪葬?王妃自稱是鐵勒人,可不遵我大周禮法,不過王妃可別忘了,鐵勒王如今可是赴周使臣,身處大周而並非鐵勒!”

至此,語氣忽然一厲,眉梢也向上飛挑:“正如聖上所說,豫章遇害雖然讓人惋惜,然則她也並非全無過錯,你夫婦二人若教以德禮,豫章又怎會如此輕易便被楊氏挑唆,她縱然是郡主,無禮冒犯大周皇室宗親亦當受懲。”

鐵勒王妃雖然滿心不服,但眼看着穆啜克那警告的瞪視,這時也只好忍氣吞聲。

這時,一直坐壁上觀的吐蕃王哈吉勒微微笑道:“鐵勒王妃因痛失愛女,一時悲憤難禁以至口不擇言,還請太后寬恕王妃冒犯之罪,畢竟豫章郡主雖有過錯,卻罪不及死,原本倚年玉貌,就此香消玉殞,太后也是爲人母者,當能體諒鐵勒王妃心情。”

哈吉勒的話頓時引來了鐵勒王妃的好感,送去感激的眼神。

而當這場經過頗爲驚心動魄的千秋宴終於告終,韋太后特意在蓬萊殿詔見了賀湛與徐修能,問道:“你二人如何看待突厥五部之盟?”

對於這類正經的國事,賀湛可不想謙讓徐修能,搶先說道:“說是五部之盟,實則強盛者唯突厥、吐蕃而已,但據微臣今日觀察,突厥與吐蕃似乎也存在明爭暗鬥,也就是說,未必不能瓦解其盟約。”

吐蕃雖說也跟着其餘四部自封漢國,但他們的執政者卻依然沿續着贊普的舊稱,而當今吐蕃贊普索朗平措,正是哈吉勒的伯父,也就是說,哈吉勒纔是三大異族王中,如假包換的王族宗親,相比其餘兩個使臣,哈吉勒明顯更能直接代表吐蕃贊普的意志,那麼他今日有意拉攏鐵勒王妃,似乎說明吐蕃並不希望突厥與鐵勒之間的“友誼”堅不可摧。

賀湛又再說道:“穆啜克雖說貪財,不過還沒到財迷心竅地步,應不敢違抗阿史那佗斤之令,今日他毫不猶豫喝斥契苾氏,似乎也顯示突厥如今這位汗王,野心暫時限於復國,以及貪圖物貢而已。”

韋太后頷首:“所以我才決意與五部和談,暫時安撫住這些蠻夷,待平定內亂,何愁不能破壞五部聯盟,一一震懾。”

雖說是,今日好端端的壽辰鬧出人命案來,但韋太后可一點不覺晦氣。一來,如願弄死了拔野真這個目中無人的胡女,二來,也讓楊氏爲她的貪焚愚蠢付出代價,讓出豫王世子妃這把還算重要的交椅。

最最重要的是,今日太后當着滿朝臣公以及誥命女眷面前,義正辭嚴維護了大周國統以及皇室尊威,她認爲足以怦擊那些淺薄之徒,質疑她貪生怕死屈從蠻夷的言論。

更兼經過這回試探,洞察吐蕃與突厥之間的嫌隙,又是一樁意外之喜。

太后簡直覺得這個壽辰,是近些年來過得最愉快歡暢的一回,她又哪曾料到,對於突厥的情勢,賀湛比她更加了解!

突厥能夠得以復國,功勞壓根不在現任可漢阿史那佗斤身上,關鍵在於儲君阿史那奇桑,他是佗斤的嫡長子,別看剛過而立之年,卻真真具有雄心壯志!

突厥人原是以遊牧爲重,例如佗斤,根本便看不起被大小城池“禁祻”的周人,他最大的野心的確便是成功復國,逼迫大週歲貢,時不時攻入大周邊境,進行一番燒殺搶掠。

然而奇桑卻一直在留意大周官制,甚至嘗試以周制治理國家!

這說明什麼?說明奇桑已經在考慮如何讓周人臣服,受突厥律法管制。

他又怎會僅僅只圖偏安一方,稱霸草原而已?

韋太后的思路其實不錯,想要再度懾滅突厥,必須破壞五部聯盟,而五部之間,也絕對不會堅不可摧,但奇桑並不會給她這個機會,讓她順利平定內亂後,再用計瓦解五部之盟,一一對付。

奇桑之所以隱忍,擺出與大周和平相處的架勢,那是他覺得現在還不到時機。

一來,大周內部尚且還不夠混亂,更加重要的是,佗斤並不同意奇桑的野心,甚至對奇桑的強硬越來越不滿。

賀湛之所以知道這些突厥內情,那是因爲早幾年前,賀燁便已經安插了不少間佃潛入突厥,可韋太后的內察衛,雖說對蜀王系以及正統派的監督十分嚴密,不過對於刺探敵國方面,簡直就是毫無作用。

也許不會太久了。

賀湛當出大明宮,踏鞍上馬,看着傍晚的落日。

奇桑不是北遼的大王子,他的父親佗斤別看還在漢位,卻根本無能廢除這個儲君。

倘若奇桑佈署周全一舉奪佔漢位,緊跟着就會發動戰爭。

長安城的太平,也許真的不會延續太久了。

第1126章 篷萊殿之議第44章 白姬不中計第225章 誓不同朝爲臣第1054章 嫌隙第909章 羞辱第879章 難自禁第238章 夜遇第307章 利好消息第211章 庶女又如何?第950章 主動投案的兇手第539章 循序漸進第593章 割耳明志第527章 慘敗第313章 煞克之謎第906章 將亂第1253章 未平息第1206章 蛛絲第383章 終於治喪第1178章 心病第971章 辭窮第134章 聖母興周第573章 十一孃的坑第1128章 繼續爭取第800章 晚到的“定情信物”第549章 決裂第259章 柳暗花明第1023章 以死間定案第606章 貪得無厭是“優點”第335章 大出意料的結果第799章 火上澆油第1250章 一個比一個倔強第253章 晉王要小心第1406章 還是想殺人第15章 緊閉的家門第878章 無以爲報第822章 可憐的“落花”第899章 你又能聰明到哪裡去第1035章 驟亂第1056章 韋太后小勝一局第126章 出閨成禮第687章 怒火第981章 仙遊嶺一行第720章 花樣百變第922章 狹路相逢第958章 赤裸裸的利用第1050章 逃匿第101章 動手第1246章 辦砸了第544章 秦孺人的小心思第478章 絕決第611章 晉王的好事第54章 強勢太夫人第137章 甘下修羅第1350章 難第129章 姐妹之間的舊怨第930章 難怪子嗣艱難第845章 中算計,猶糊塗第1174章 執手相看淚眼第459章 早嗎?第652章 一雙老妯娌第1165章 寶器?禍害?第1376章 難捨第344章 天子賜,亦敢辭第200章除夕第423章 晉王有行動第1389章 再見,渥丹第1180章 一套宅邸第1101章 生死攸關第81章 夫妻矛盾,母子交心第834章 晉王很懊惱第456章 到中秋第115章 茵如下場第994章 這回真緊急了第16章 北里叩玉家第581章 異像第333章 衙堂公審第1280章 公主是種病第683章 “不思進取”柳族長第178章 常有作用的韋相耳目第1089章 禍國第227章 扣留宮禁第745章 怪物第171章 晉王之志第255章 小間諜第1050章 逃匿第956章 殿下真老成第640章 “以貌動人”第760章 擁躉們第1233章 “逼宮”去第174章 天生異象第34章 波濤暗涌的柳氏族內第532章 趁火打劫第1024章 元氏的作用第275章 蕭九贈盧八第1341章 御園鬧鬼第838章 私話魏衡安第268章 圍擁萬年廨第1250章 一個比一個倔強第947章 故人舊事第1050章 逃匿
第1126章 篷萊殿之議第44章 白姬不中計第225章 誓不同朝爲臣第1054章 嫌隙第909章 羞辱第879章 難自禁第238章 夜遇第307章 利好消息第211章 庶女又如何?第950章 主動投案的兇手第539章 循序漸進第593章 割耳明志第527章 慘敗第313章 煞克之謎第906章 將亂第1253章 未平息第1206章 蛛絲第383章 終於治喪第1178章 心病第971章 辭窮第134章 聖母興周第573章 十一孃的坑第1128章 繼續爭取第800章 晚到的“定情信物”第549章 決裂第259章 柳暗花明第1023章 以死間定案第606章 貪得無厭是“優點”第335章 大出意料的結果第799章 火上澆油第1250章 一個比一個倔強第253章 晉王要小心第1406章 還是想殺人第15章 緊閉的家門第878章 無以爲報第822章 可憐的“落花”第899章 你又能聰明到哪裡去第1035章 驟亂第1056章 韋太后小勝一局第126章 出閨成禮第687章 怒火第981章 仙遊嶺一行第720章 花樣百變第922章 狹路相逢第958章 赤裸裸的利用第1050章 逃匿第101章 動手第1246章 辦砸了第544章 秦孺人的小心思第478章 絕決第611章 晉王的好事第54章 強勢太夫人第137章 甘下修羅第1350章 難第129章 姐妹之間的舊怨第930章 難怪子嗣艱難第845章 中算計,猶糊塗第1174章 執手相看淚眼第459章 早嗎?第652章 一雙老妯娌第1165章 寶器?禍害?第1376章 難捨第344章 天子賜,亦敢辭第200章除夕第423章 晉王有行動第1389章 再見,渥丹第1180章 一套宅邸第1101章 生死攸關第81章 夫妻矛盾,母子交心第834章 晉王很懊惱第456章 到中秋第115章 茵如下場第994章 這回真緊急了第16章 北里叩玉家第581章 異像第333章 衙堂公審第1280章 公主是種病第683章 “不思進取”柳族長第178章 常有作用的韋相耳目第1089章 禍國第227章 扣留宮禁第745章 怪物第171章 晉王之志第255章 小間諜第1050章 逃匿第956章 殿下真老成第640章 “以貌動人”第760章 擁躉們第1233章 “逼宮”去第174章 天生異象第34章 波濤暗涌的柳氏族內第532章 趁火打劫第1024章 元氏的作用第275章 蕭九贈盧八第1341章 御園鬧鬼第838章 私話魏衡安第268章 圍擁萬年廨第1250章 一個比一個倔強第947章 故人舊事第1050章 逃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