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五十四 封賞的難題

這是在做夢?

打一仗就能賺那麼多錢?

“陛下……這……”

王錫爵還是一副迷茫的樣子。

朱翊鈞則擺出了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

“你以爲朕執意打這一仗是爲了轉移視線讓自己喘口氣?你以爲朕全力支持蕭如薰打仗,甚至不惜出動水師是爲了什麼?只是爲了大明國威嗎?你想錯了!”

朱翊鈞一甩衣袖:“早在去年十一月份,蕭如薰就給朕送來了密信,告訴朕,倭國全國範圍內盛產金銀,還有一座特別大的銀山,叫做石見銀山,年產白銀百萬兩,倭國一區區小國能動用二十萬人進攻朝鮮,就是因爲有那麼多銀子,若是大明不能從根本上把倭國的武力限制住,那麼就算這一次打敗了倭國,難保倭國不會捲土重來,因此,要打,就要打到徹底。”

“所以,蕭如薰他……”

“嗯,他向朕請求,出動水師,從水上殲滅倭國的水師,將朝鮮的倭寇困死,繼而登陸對馬島,將對馬島拿下,然後以此爲跳板,進攻倭國本土,爲朕拿下倭國的銀山,爲我大明所用,爲此,朕從內庫裡拿了三十萬兩銀子作爲水師經費,助蕭如薰打贏了此戰,現在看來,蕭如薰不負朕,反而給了朕一個天大的驚喜!

不僅逼死了豐臣秀吉那膽大妄爲之徒,還使得倭國內亂,東西分治,難以統一對外,並且拿下了對馬隱岐和佐渡三島,建立海上防線,還將倭國的石見一國之地拿下,名義上是租借五十年,但實際上,這就是我大明的國土了,石見銀山也歸屬我大明開採五十年。

王卿,你想想,五十年,一年一百萬兩,五十年就是五千萬兩白銀啊!五千萬兩啊!只要掌握住此銀山,那麼大明在未來五十年之內都不會爲銀子的事情太過於發愁了,王卿,此戰,大明打的值嗎?”

王錫爵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意識到自己還在皇帝面前,連忙告罪:“老臣是在太過於驚訝,還請陛下恕老臣失神之過。”

朱翊鈞微微笑着,是以自己並不在意。

“陛下,蕭如薰此舉實在是開了先河了,那麼多銀兩,老臣也的確是聞所未聞,想也想不到,打仗打仗,居然能弄來那麼多銀子,大明有此良將,老臣爲陛下慶賀!老臣爲大明慶賀!”

“你就別慶賀這個慶賀那個了,你有事情要去做,蕭如薰說了,倭國國力不弱,一場大戰能削弱它,但是不能消滅它,倭國賊心不死,不能給它喘息之機,因此,大明需要維持一萬人的倭國駐軍,分駐在石見、隱岐島和佐渡島,至於對馬島,你去給朝鮮王下一封公函,讓朝鮮王選擇良將駐守對馬島,算是爲大明減輕一些負擔。”

王錫爵盤算了一下,開口道:“陛下,石見佔據了也就佔據了,可是那些個島嶼,若是派兵駐紮,還要修建港口,修建住所,運送給養,這樣的話消耗是不是太大了一些?”

朱翊鈞面無表情。

“島上有金山。”

“老臣遵旨。”

王錫爵什麼也不說了——這個蕭如薰真是個人才,一口氣從日本壓榨了那麼多東西……可更加關鍵的是,日本人願意割讓這些東西,就意味着他們還有更多產量更高的金山銀山,這小小一個東夷島國,居然如此富庶?中華大地地大物博,都沒有年產百萬的銀山,這小島國怎麼就有?而且既然那麼多,那爲何不……

王錫爵在心裡面嘀咕着,爲何不乾脆把日本一口吞了,那些東西不就都歸大明瞭嗎?大明短時間內也不會缺錢了吧?這蕭如薰那麼能打,不會說打不下來吧?

想到這裡,王錫爵又開口道:“陛下,既然那倭島小國如此富庶,又膽大妄爲進犯我大明和朝鮮,大明是師出有名,完全可以吞併之,而且陛下您想啊,如果這倭國那麼幹脆的就把年產百萬的銀山交給了大明,那隻能證明倭國還有更多更大的金礦銀礦,甚至是銅礦可能都有啊!”

朱翊鈞微微嘆了口氣,嘆息道:“朕也不是沒這麼想過,當初蕭如薰勢如破竹的大破倭寇的時候,朕就這樣想過,也詢問過蕭如薰,結果蕭如薰說倭國雖小,人口不少,據線報,倭寇口衆在一千萬以上,比朝鮮要多得多。”

“一千萬?這東夷小國不聲不響,居然有千萬人口?這……”

“朕當時也是很驚訝的,甚至有些僥倖,幸好那些賊酋沒能繼續忍耐,若是他們忍到人口更多的時候,起兵二十萬來攻,那即使是大明也要疲於應對了,一蕞爾小國居然有如此強的國力,朕之過也,因此,蕭如薰也說了,沒有十萬兵馬,是無法吞併倭國的,而就大明目前的情況來說,十萬兵馬的後勤,無法保障,必須要先從倭國手裡拿來些東西充實自身。”

朱翊鈞的眼睛眯了起來:“一蕞爾小國勵精圖治,能以十五萬大軍進犯朝鮮,而我大明承平日久,居然動用四萬兵馬都要耗盡國力,如此一想,怎能不讓朕警惕那蕞爾小國的可怕之處呢?所以蕭如薰提出的建議朕都要採納,無論是爲了銀子,還是爲了子孫後代,朕都要做些事情。”

王錫爵還能說些什麼呢?

“陛下聖明。”

“別說什麼聖明不聖明的了,朕還有些事情要和你商議一下。”朱翊鈞走回自己的座位上坐了下來:“這一仗打完之後,諸將羣臣該賞的賞,該封的封,這些都簡單,有三個人的安排朕有些拿捏不準,一是蕭如薰,二是李如鬆,三是宋應昌,此三人的封賞若是不安排好,怕是朝中又要起波瀾了。”

王錫爵也明白這裡頭的道理,蕭如薰是最大的功臣,給大明朝弄了數千萬兩銀子,該怎麼賞值得商榷,李如鬆是李成樑的兒子,此次立功也不小,身份特殊,該怎麼封賞也是問題,宋應昌是文官主帥,雖然不曾親臨第一線,但是籌備後勤保障大軍用度毫無缺漏也是一大功,理論上的第一功,由於之前他已經做到了兵部左侍郎的位置,大勝歸來,又該如何封賞呢?

一千一百八十六 早晚會有一戰四百九十 大帆船貿易六百七十 羽翼已成一千三百七十六 羣臣始終沒有看穿過皇帝哪怕一次四百一十七 利瑪竇重重的鬆了口氣一千零九十四 生機勃勃九十二 帝國最後的榮耀六百六十六 拉攏四百八十二 塞北的嚴寒八十八 心安樂,才能身安樂一千二百八十八 李昖抵京(上)四百五十四 要讓軍隊習慣直接被最高統治者指揮一千三百零七 希望之光四百七十一 猜忌(上)一千三百七十三 願我大秦繁榮昌盛,永世不衰一百零八 水陸並進的構想一千三百六十三 等我回來七十七 弄瞎倭寇的眼睛六百 悲哀的抉擇一千三百三十九 秦軍近代化(上)六百九十 袁黃最大的念想一百六十三 陳璘抵達一千零七十五 他逃了一百六十九 挑釁一千零六十四 向大秦求援一千零七十四 必死之局三百七十七 旁觀者眼中所見之物一千二百七十二 去把袁儼殺了一千零九十二 軍事學院初露崢嶸二百九十三 夫妻重聚七百五十七 沈一貫沒安好心一千一百三十七 於事無補六百二十九 鳩佔鵲巢二百零三 德川家康的幕府將軍之路一千一百六十一 猜忌一百零五 吃掉加藤清正(下)一千零七十三 一種計謀?一千一百二十四 這是妖術吧?四百三十四 喪心病狂(下)八百二十九 柴國柱的心情很糟糕七百七十六 還是要走到那一步了一千三百二十八 百年大計一千三百三十三 方從哲抵達南京一千三百五十五 萬事俱備五百七十八 趙志皋最後的努力七百三十九 朱翊鈞畢竟也不是省油的燈七百七十六 還是要走到那一步了五百二十八 讓士兵重燃戰鬥的信念一千零七十三 一種計謀?七百二十三 多事之秋二百五十二 奇怪的君臣二百二十八 明軍集結六百一十五 狗與狼七百一十二 驚恐的蕭大亨一千三百二十五 羣體滅螺八百一十一 後悔的劉黃裳九 訓練鳥銃隊八百四十六 由衷的笑容八百零二 陳用賓做出了決定一千三百零四 閱兵式(下)六百七十四 討伐洞武遺民(下)三百二十八 利瑪竇傳教八百零八 沈一貫是極其詫異的八百四十一 權奸誤我!九百九十一 多俊俏的少年郎啊五百一十九 李成樑的政治失誤五十三 朝鮮來使三百五十四 『老朋友』的會面一千一百三十五 孫時泰無能爲力一千二百七十四 衆人皆醉我獨醒六百九十五 請沈閣老務必要小心一個人三百三十九 再會袁黃六百四十一 難以回首一千一百一十九 五司七姓的機會二百零一 袁黃是個合格的贊畫八百二十 叔父,你何時派兵去救族人啊!一千零一十六 中央軍事學院五百九十三 不聽命令的軍隊一千零八十一 戰爭結束了(上)二百零七 蕭如薰的真正意圖五百三十一 蠱惑人心二百一十三 豐臣秀吉追上了織田信長的步伐六百零四 生擒扯力克五百四十九 焦頭爛額的王世揚三百八十七 簡單的軍人一千二百零六 暹羅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外交孤立和打擊六百八十二 抄家一千二百四十四 喘口氣,歇一歇八十二 嚴峻的形勢一千二百 正式開戰(下)一千二百三十三 成立自衛隊四十七 戰後一千三百四十五 每天數錢數到手抽筋五百八十三 皇權危機七百三十二 瘋狗精神四百六十五 呂宋國王五十四 相互之間的猜忌二百零三 德川家康的幕府將軍之路八百四十五 動手!九百五十九 三個人的門面
一千一百八十六 早晚會有一戰四百九十 大帆船貿易六百七十 羽翼已成一千三百七十六 羣臣始終沒有看穿過皇帝哪怕一次四百一十七 利瑪竇重重的鬆了口氣一千零九十四 生機勃勃九十二 帝國最後的榮耀六百六十六 拉攏四百八十二 塞北的嚴寒八十八 心安樂,才能身安樂一千二百八十八 李昖抵京(上)四百五十四 要讓軍隊習慣直接被最高統治者指揮一千三百零七 希望之光四百七十一 猜忌(上)一千三百七十三 願我大秦繁榮昌盛,永世不衰一百零八 水陸並進的構想一千三百六十三 等我回來七十七 弄瞎倭寇的眼睛六百 悲哀的抉擇一千三百三十九 秦軍近代化(上)六百九十 袁黃最大的念想一百六十三 陳璘抵達一千零七十五 他逃了一百六十九 挑釁一千零六十四 向大秦求援一千零七十四 必死之局三百七十七 旁觀者眼中所見之物一千二百七十二 去把袁儼殺了一千零九十二 軍事學院初露崢嶸二百九十三 夫妻重聚七百五十七 沈一貫沒安好心一千一百三十七 於事無補六百二十九 鳩佔鵲巢二百零三 德川家康的幕府將軍之路一千一百六十一 猜忌一百零五 吃掉加藤清正(下)一千零七十三 一種計謀?一千一百二十四 這是妖術吧?四百三十四 喪心病狂(下)八百二十九 柴國柱的心情很糟糕七百七十六 還是要走到那一步了一千三百二十八 百年大計一千三百三十三 方從哲抵達南京一千三百五十五 萬事俱備五百七十八 趙志皋最後的努力七百三十九 朱翊鈞畢竟也不是省油的燈七百七十六 還是要走到那一步了五百二十八 讓士兵重燃戰鬥的信念一千零七十三 一種計謀?七百二十三 多事之秋二百五十二 奇怪的君臣二百二十八 明軍集結六百一十五 狗與狼七百一十二 驚恐的蕭大亨一千三百二十五 羣體滅螺八百一十一 後悔的劉黃裳九 訓練鳥銃隊八百四十六 由衷的笑容八百零二 陳用賓做出了決定一千三百零四 閱兵式(下)六百七十四 討伐洞武遺民(下)三百二十八 利瑪竇傳教八百零八 沈一貫是極其詫異的八百四十一 權奸誤我!九百九十一 多俊俏的少年郎啊五百一十九 李成樑的政治失誤五十三 朝鮮來使三百五十四 『老朋友』的會面一千一百三十五 孫時泰無能爲力一千二百七十四 衆人皆醉我獨醒六百九十五 請沈閣老務必要小心一個人三百三十九 再會袁黃六百四十一 難以回首一千一百一十九 五司七姓的機會二百零一 袁黃是個合格的贊畫八百二十 叔父,你何時派兵去救族人啊!一千零一十六 中央軍事學院五百九十三 不聽命令的軍隊一千零八十一 戰爭結束了(上)二百零七 蕭如薰的真正意圖五百三十一 蠱惑人心二百一十三 豐臣秀吉追上了織田信長的步伐六百零四 生擒扯力克五百四十九 焦頭爛額的王世揚三百八十七 簡單的軍人一千二百零六 暹羅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外交孤立和打擊六百八十二 抄家一千二百四十四 喘口氣,歇一歇八十二 嚴峻的形勢一千二百 正式開戰(下)一千二百三十三 成立自衛隊四十七 戰後一千三百四十五 每天數錢數到手抽筋五百八十三 皇權危機七百三十二 瘋狗精神四百六十五 呂宋國王五十四 相互之間的猜忌二百零三 德川家康的幕府將軍之路八百四十五 動手!九百五十九 三個人的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