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五十四 要讓軍隊習慣直接被最高統治者指揮

江大海的戰績很耀眼。

海盜船全部被擊沉,海盜頭子劉麻子被他生擒回來獻給蕭如薰,其餘海盜除了一百零六顆首級之外,全部沉沒在海里死掉,他麾下水兵戰死十六人,傷二十三人,僅此而已。

江大海從此在水師中聲名鵲起,在老一代水兵基本上全部陣亡之後,以他爲首的新成長起來的流民出身的水兵佔據了水師主流,這些都是蕭如薰一手提拔起來的水師官兵,身家性命全是蕭如薰給的,對蕭如薰極度忠心,很值得信任。

最後,江大海成了水師總兵官,年僅二十七,當然了,如今水師總體的平均年齡都在二十七以下相當年輕,很多十幾歲的半大孩子也踊躍加入水師,水師的聲望一時居然在陸軍之上。

這也造成了部分陸軍軍官的不滿,他們也渴望戰爭來昭示自己的存在感,傳統的陸軍至上的概念讓他們十分不爽。

蕭如薰知道,對緬甸土著開戰的日子不會遠了,但是在此之前,一定要解決掉西班牙人,讓他們稱臣納貢,搶佔香料貿易的份額,進一步確立南洋商業的遊戲規則,確立自己的地位,以方便之後自己集中精力去對付那些緬甸土著。

江大海對蕭如薰絕對忠心,出征之前還向蕭如薰請示戰爭方向和策略,蕭如薰大笑之後說讓他自己決定,結果他還是不自己決定,快到呂宋近海的時候又向自己請示策略。

蕭如薰直到這時江大海表忠心的笨拙方式,但是越笨拙越純粹,這個流民出身的小夥子沒有後臺沒有根基,只能依靠自己,乃至於整個水師軍官羣體都是自己提拔上來的,沒有後臺,或者說只有一個後臺,那就是自己。

有些時候,需要讓軍隊直接接受最高領導者的指揮,讓他們知道最高領導者的存在,讓他們習慣於直接接受最高指令,這是宋朝自唐末之亂之後總結出來的經驗。

於是宋初纔有了『陣圖』這樣奇葩的束縛將軍手腳的東西,後來到了民國,委員長也經常越級指揮,越過軍長指揮師長,越過師長指揮旅長,造成一定意義上的軍隊混亂。

但是該說不說,趙匡胤和趙光義的本意是正確的,宋朝就再也沒有出現黃袍加身的事情,而中央軍的指揮權也始終掌握在委員長的手上,他的地位沒人可以取代。

像五代時期那種『皇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的事情,也再也沒有發生過,軍隊從此被壓制了,不能再主動擁立皇帝了。

甚至於我黨也要使用政委來加強黨對軍隊的領導,而不是軍事主官對軍隊的領導,由此可見直接掌握基層軍隊軍心的重要性。

蕭如薰做將軍的時候就很討厭上面有人指手畫腳,生怕自己的指揮受到干擾,好在朱翊鈞別的優點不明顯,唯獨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這一點他做得非常好。

一般他選擇的指揮者,就算他不滿意,也不會在戰爭中干預指揮甚至臨陣換將,一般都是戰前指定,戰時不干預,戰後再論,合格繼續做,不合格撤職再換,戰時干預指揮他不做。

這一點,他比崇禎做的好太多,所以明朝沒有崩潰在萬曆,而崩潰在了崇禎。

然而他也始終無法越過文官直接掌握軍權,甚至無法在軍中混個臉熟,只靠皇帝的大義名分調動軍隊,是沒人在關鍵時刻給你賣命的。

而現在蕭如薰做一地之主的時候,因爲緬甸陸上三年沒有需要他出戰的戰事,他也開始擔心自己的軍隊脫離自己久了,不習慣於自己的指揮,甚至於淡忘了自己的存在而只聽統兵大將的指揮,甚至發展爲他們的私兵。

直到這時蕭如薰才深切的明白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也是分情況的,這種時代,統治者就是不可能完全信任領兵將軍的,軍隊是一切的基礎,掌握軍隊纔有話語權。

蕭如薰對明廷是作爲將軍,因此厭惡朝廷的指揮,但是作爲緬甸之主,他同樣不能安心於讓自己手下的將軍代替他統領軍隊。

蕭如薰規定將軍無事不得離開軍營,高級統兵大將也要和士兵一起住在軍營,公事離開自然有他的手令,私事的話除了最高級的幾名大將之外,其餘的都要一級一級打報告,用以保持將軍和軍隊的紀律性。

於是他只好用頻繁視察軍隊練兵情況和親自提拔基層軍官的手段來混臉熟,來收買人心,保持自己的曝光度,甚至屢次直接越過統兵主將發令給某一部隊進行特別行動,觀察這些軍隊軍官的反應。

他們的反應還好,基本上讓蕭如薰滿意,不管哪一級的將軍都會聽從他的指令,以他的指令爲最優先執行的指令,甚至可以違背高級軍官定下的軍規。

高級軍官也沒有提出不滿,最多隻是在拜見的時候求證,並且詢問蕭如薰是不是可以事先通知他們一下以免造成誤會。

他們好不容易制定的軍規,結果你蕭大將軍一句話就給弄破了,這樣不好。

蕭如薰每次都笑着說好好好,下次一定改,但是之後依然我行我素,後來各級軍官都習慣了,看到蕭如薰身邊的親衛和親筆指令,就直接出動,誰也不請示,統兵大將也習慣了,既然是人家的軍隊,人家也可以直接指揮。

當然戰時肯定不會這樣做,那是取敗之道,宋帝就是沒有想到在和平時代直接指揮軍隊搞演習和親自獎勵,以此來混臉熟收買人心,只是在戰時指手畫腳,干預將軍臨陣指揮,那不是自找不痛快嗎?

他就用這種方法維持自己在軍中尤其是在陸軍中的影響力,而水師軍官因爲全是他親自提拔出來的,戰後也親自獎勵授田,甚至是親自撮合高級軍官的婚事,所以水師的忠誠度他不擔心。

比如江大海的婚事就是他撮合的,江大海沒爹沒媽,沒人給說婚事,二十五歲了還光棍一條,每日和左右夫人爲伍,甚是苦楚。

蕭如薰知道之後,就親自出面,找到了江大海看中的一戶良善人家的小家碧玉說親,婚禮也是他親自出席主持的,江大海爲此感激涕零,要不是他的年齡大於蕭如薰,估計都願意拜乾爹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江大海對他畢恭畢敬,一切行動聽指揮,讓他往東絕不往西,這樣的人才能讓蕭如薰放心給他指揮權。

“大海啊,不用管我,論水戰我是個實打實的外行,這一次就是來混資歷的,你指揮你的,我不干預你,我就坐在這裡看着你打贏這場仗。”

呂宋島近海處,用千里鏡能隱隱約約看到不明戰艦的時候,蕭如薰拍了拍江大海的肩膀,坐在了一張椅子上,面色泰然自若,一言不發。

江大海放下心來,點了點頭,深吸一口氣,揮動了令旗。

“擂鼓!升旗!準備迎戰!”

一百三十九 血戰碧蹄館(八)五百零七 平型關失守八十八 心安樂,才能身安樂一千一百三十六 她可真是聰明九百五十一 袁黃不是聖人七百零九 你們不給,我來搶四百四十二 銀子!銀子!一千一百一十四 交戰六百八十六 廢人(下)九百三十七 他不怕我死掉?七百五十九 京城不是可以久留的地方七十 蕭李爭鋒(下)一千一百五十四 喂不熟的白眼狼四十一 魏公妙計安天下四百零六 尊敬的蕭將軍,您好九百九十一 多俊俏的少年郎啊三百九十二 三年(下)一千一百七十一 德川家康善於隱忍四百八十二 塞北的嚴寒一千零三十七 還有轉機一百五十七 落後的水戰戰術(三更)一千零五十五 求生之路二百四十二 三方會談(下)一千二百七十二 去把袁儼殺了一千零二十 大變革與肅清朝堂二百四十四 一切遂成定局一千三百一十 趙士禎不想深究七 成立鳥銃隊三百一十八 罪人的後裔四百九十八 他終於等到了他渴望的戰爭了三百四十七 天行有常(上)六百七十九 歷史變局一千二百八十五 藩屬國動向(下)八百零八 沈一貫是極其詫異的一千一百零七 做個參謀吧一千零八十三 啼笑皆非五百七十五 一本爛帳四百三十八 總督的中國恐懼症一千三百一十 趙士禎不想深究九百八十一 土司攻略(上)一千二百一十六 他就是這樣一個果決的人一百二十四 暗流涌動四百二十一 他開始萌生了退意九十七 炮打牡丹峰四百六十七 陳龍正的憂慮一千零三十三 給他們一點顏色看看!一千一百八十三 真是好惡毒的陰謀三百五十四 『老朋友』的會面一千一百九十九 正式開戰(上)一千二百九十三 布延進獻傳國璽(下)二百三十五 朝鮮之役的最後時刻就要到來了一千三百五十一 隆武六年三百七十三 心情複雜的納瑞宣七十二 癡兒啊!一千一百七十二 吳惟忠的震懾一千二百一十六 他就是這樣一個果決的人二百零七 蕭如薰的真正意圖一百九十五 蕭如薰的議和條款一千三百一十九 贏了帝國首輔,輸了回家入土五百九十六 三生有幸一千一百三十八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三百九十三 蒸蒸日上的緬甸鎮(上)一千一百三十五 孫時泰無能爲力一千零五十八 渡江去朝鮮三百八十六 凱旋(下)一千零三十一 建州兵真的能贏?一千三百六十三 等我回來七百零六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十五 哱雲勸降一千一百九十三 蕭如薰也沒有休假六百七十七 主持公道九百六十五 命運線八百二十五 大政府二百二十八 明軍集結一千零二十二 棋子的妙用一千二百八十二 陸海之爭(上)四百七十二 猜忌(下)二 我會珍惜這一回五十一 蕭如薰的對策五十二 強龍不壓地頭蛇一千一百四十八 特洛伊木馬(下)六十七 最後一關一百九十七 議和的開端(下)五百二十八 讓士兵重燃戰鬥的信念一千零五十八 渡江去朝鮮八百七十三 所以只能請他們去死了一千一百七十四 秦軍改組二百三十 大明戰士何懼背水一戰?九百五十八 我就不再追究了七百九十一 再遇陳龍正三百五十七 以倭治倭四百九十三 蒙古寇邊八百八十六 劉黃裳的慶幸一千三百五十九 民生百業皆平等,無有高低貴賤之分一千一百四十三 開發大西南一百三十六 血戰碧蹄館(五)七百六十 有弟兄們在,此事就有希望六百一十三 進兵計劃七百六十四 蕭總督,陛下有請一百九十 德川家康討厭驚喜
一百三十九 血戰碧蹄館(八)五百零七 平型關失守八十八 心安樂,才能身安樂一千一百三十六 她可真是聰明九百五十一 袁黃不是聖人七百零九 你們不給,我來搶四百四十二 銀子!銀子!一千一百一十四 交戰六百八十六 廢人(下)九百三十七 他不怕我死掉?七百五十九 京城不是可以久留的地方七十 蕭李爭鋒(下)一千一百五十四 喂不熟的白眼狼四十一 魏公妙計安天下四百零六 尊敬的蕭將軍,您好九百九十一 多俊俏的少年郎啊三百九十二 三年(下)一千一百七十一 德川家康善於隱忍四百八十二 塞北的嚴寒一千零三十七 還有轉機一百五十七 落後的水戰戰術(三更)一千零五十五 求生之路二百四十二 三方會談(下)一千二百七十二 去把袁儼殺了一千零二十 大變革與肅清朝堂二百四十四 一切遂成定局一千三百一十 趙士禎不想深究七 成立鳥銃隊三百一十八 罪人的後裔四百九十八 他終於等到了他渴望的戰爭了三百四十七 天行有常(上)六百七十九 歷史變局一千二百八十五 藩屬國動向(下)八百零八 沈一貫是極其詫異的一千一百零七 做個參謀吧一千零八十三 啼笑皆非五百七十五 一本爛帳四百三十八 總督的中國恐懼症一千三百一十 趙士禎不想深究九百八十一 土司攻略(上)一千二百一十六 他就是這樣一個果決的人一百二十四 暗流涌動四百二十一 他開始萌生了退意九十七 炮打牡丹峰四百六十七 陳龍正的憂慮一千零三十三 給他們一點顏色看看!一千一百八十三 真是好惡毒的陰謀三百五十四 『老朋友』的會面一千一百九十九 正式開戰(上)一千二百九十三 布延進獻傳國璽(下)二百三十五 朝鮮之役的最後時刻就要到來了一千三百五十一 隆武六年三百七十三 心情複雜的納瑞宣七十二 癡兒啊!一千一百七十二 吳惟忠的震懾一千二百一十六 他就是這樣一個果決的人二百零七 蕭如薰的真正意圖一百九十五 蕭如薰的議和條款一千三百一十九 贏了帝國首輔,輸了回家入土五百九十六 三生有幸一千一百三十八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三百九十三 蒸蒸日上的緬甸鎮(上)一千一百三十五 孫時泰無能爲力一千零五十八 渡江去朝鮮三百八十六 凱旋(下)一千零三十一 建州兵真的能贏?一千三百六十三 等我回來七百零六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十五 哱雲勸降一千一百九十三 蕭如薰也沒有休假六百七十七 主持公道九百六十五 命運線八百二十五 大政府二百二十八 明軍集結一千零二十二 棋子的妙用一千二百八十二 陸海之爭(上)四百七十二 猜忌(下)二 我會珍惜這一回五十一 蕭如薰的對策五十二 強龍不壓地頭蛇一千一百四十八 特洛伊木馬(下)六十七 最後一關一百九十七 議和的開端(下)五百二十八 讓士兵重燃戰鬥的信念一千零五十八 渡江去朝鮮八百七十三 所以只能請他們去死了一千一百七十四 秦軍改組二百三十 大明戰士何懼背水一戰?九百五十八 我就不再追究了七百九十一 再遇陳龍正三百五十七 以倭治倭四百九十三 蒙古寇邊八百八十六 劉黃裳的慶幸一千三百五十九 民生百業皆平等,無有高低貴賤之分一千一百四十三 開發大西南一百三十六 血戰碧蹄館(五)七百六十 有弟兄們在,此事就有希望六百一十三 進兵計劃七百六十四 蕭總督,陛下有請一百九十 德川家康討厭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