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七十六 救火隊員李太后(上)

蕭如薰一直到很久很久以後才知道朱翊鈞曾經如此接近過死亡與失敗,這些事情是不會付諸於史書的,也難以爲外人所知,他也是那個時候才知道,自己所做出的選擇是正確的。

宋應昌和蕭如薰在四月初一抵達了天津衛,大軍上岸列隊整頓花了一天半,休整花了一天半,三天以後的四月初四,東征大軍正式開始朝着京師進軍。

爲了這一天,大軍經歷了大小數十戰,和無數強敵浴血廝殺,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之後,將二十萬倭寇擊殺在朝鮮半島和日本本土,倭寇遠征軍自其酋首豐臣秀吉以下全部將領無一漏網,死的死抓的抓,大明軍隊不僅僅獲得了極其輝煌的勝利,這還是一場揚威海外穩固大明威名,震懾周邊宵小之輩的榮譽之戰。

大家一路上都在暢想着自己可以得到什麼樣的封賞,李如鬆想要封爵,其餘的將軍們也想封爵,而且由於這一次大家獲得的戰功實在是太大,就算是封爵也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情,這一點大家心裡都有低,所以,大家不斷的暢聊着自己封爵之後該是何等的榮耀和輝煌,該是如何的揚眉吐氣等等。

但是落在了真正的明眼人眼裡,比如宋應昌,比如蕭如薰,比如袁黃,他們所考慮的顯然和功勳武將們所考慮的不太一樣。

“老夫已經命人去信京城開始運作,但是情況究竟如何,老夫也不是很清楚,老夫只知道,這件事情不太好辦,這招以退爲進也不知道能否奏效,那些京城裡的高官們哪一個不是此中好手?季馨,坤儀,你們說這事能成嗎?”

宋應昌的問題其實也是蕭如薰和袁黃的問題,作爲主要授功者,此次征戰的決策層顯然是首當其衝,他們三人是最需要考慮自己的退路的,之前皇帝的三王並封令讓本來明朗的局勢再一次變得渾濁不清起來,讓蕭如薰和袁黃都有些看不清了,此時此刻,他們的心裡也是惴惴不安的。

“我想,如今朝堂的關注點已經從我們轉移到了三王並封的事件上,大家都在討論三王並封的事情,大軍凱旋反倒屈居第二位了,但是這樣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減輕我們的關注度,讓我們更容易渾水摸魚,更方便我們去運作此事,說不定就能得到我們想要的。”

蕭如薰的意見得到了宋應昌和袁黃的贊同。

蕭如薰猜對了一半,沒有猜對另外一半。

朝堂上現在的主要關注點的確是三王並封事件,但是實際上,三王並封的事件已經被解決了,因爲就在大軍抵達天津衛的那一天,四月初一,萬曆皇帝朱翊鈞下詔給內閣,宣佈收回三王並封的召令,表示自己之前欠缺考慮,沒有考慮到羣臣的意見,所以收回這個召令。

羣臣滿意之餘,也多了一絲疑惑——這一次,皇帝服軟的也太快了吧?之前每一次都要折騰掉幾個高官,然後拖延一段時間再服軟,這一次,誰也沒落馬,皇帝就服軟了,這不科學!皇帝改性子了?

羣臣沒有一個人知道宮廷內的鉅變,沒有一個人知道曾經有一把屠刀距離他們那麼近,他們卻毫無察覺,他們盲目的歡慶着勝利,然後決定給皇帝一個甜棗——禮部尚書羅萬化開始緊急安排大軍凱旋歸來的禮儀問題,各項指令一路綠燈,毫無拖延,辦事效率高的可怕。

禮部的確忙碌,但是最忙碌的其實是東廠和錦衣衛,爲了封口行動,張鯨和駱尚志連着三個晚上沒有睡好,指揮東廠的番子和錦衣衛的密探到處抓人殺人,秘密的毀屍滅跡,宮裡面的內侍一夜之間少了幾百號人,就像是人間蒸發了一樣,但是熟知宮廷政變規則的宮人們老老實實的一句話不敢說,生怕多說一個字,屠刀就會降臨到自己的頭上,砍掉自己吃飯的傢伙。

朱翊鈞的精神萎靡不振,整個人彷彿失去了所有的精氣神一般,不說話,不出宮殿,不臨幸后妃,只是吃飯睡覺,內閣來的全部的奏摺他都不看,置之不理,只把皇帝的印璽叫王德放在自己的桌子上,知道內情的王錫爵深深嘆息,親自帶着奏摺跑到李太后的宮殿裡,請李太后當一把救火隊員,處置這些他無法處置的國事。

李太后知道朱翊鈞的問題,但是她沒有辦法也沒有想法去解決,只想着在朱翊鈞恢復過來之前,幫他把國事料理一下,王錫爵現在是絕對可以信任的人選,什麼事情和他商議之後,請李太后蓋上皇帝的玉璽。

“太后,眼下唯一的難題就是東征軍諸將的封賞問題,陛下之前曾經說要給東征軍諸將厚賞,但是具體怎麼賞,還沒有個定論,就被三王並封的事情給搶了風頭,現在大家夥兒都等着,尤其是禮部,正等着安排禮儀的規格,到底是封爵不封爵,太后,您得拿個主意。”

李太后翻看了一遍有功將士名單,把目光聚焦在了蕭如薰三個字上。

“這個蕭如薰就是此次東征的第一功臣了,的確很有能耐,王卿,皇帝之前是打算怎麼封賞蕭如薰的?”

王錫爵回憶道:“陛下打算不給蕭如薰封侯,而是給蕭如薰加官,將整個京營全部交給蕭如薰去編練整頓,因爲陛下知道蕭如薰不僅善於用兵,而且善於練兵,頗有戚少保的風範,然後就算是賞賜田畝金銀財寶之類的。”

李太后沉吟了一番,問道:“皇帝很器重蕭如薰?”

王錫爵點了點頭:“有傳言稱,蕭如薰以二十三歲之齡得以出任東征軍主將,還擠掉了李如鬆,原因就在於蕭如薰是得到了陛下的青睞,陛下欣賞蕭如薰,所以親自下令要提拔蕭如薰,兵部尚書石星奉了陛下的旨意,所以選擇了蕭如薰而不是李如鬆出任東征軍主將,遂有如此大勝。”

李太后明瞭般的點了點頭,開口道:“既如此,那蕭如薰也就不能留在京師了。”

王錫爵鬆了口氣,開口道:“太后聖明。”

蕭如薰要是留在京師,皇帝肯定會起別樣的心思,王錫爵拼上性命挽回了危局,又怎麼會讓危局再次出現呢?

一千二百一十三 喊殺聲驟起一千一百七十三 前田利家覺得頭疼不已八百七十七 進軍松江府一千三百七十八 從此以後,你便是大秦的皇帝二百一十八 朝廷的壓力四百四十七 小鬼開會七百九十九 季馨沒死?九百八十四 大秦宗室(下)一千一百二十二 大秦的火炮天下無敵六百四十六 做戲就要做全套一千三百零七 希望之光一千零六十二 郭再佑戰死一千二百八十七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一千二百七十六 沐氏最大的功勞五百九十三 不聽命令的軍隊九十九 平壤終焉二百三十四 王對王三 蕙質蘭心十八 激戰平虜城(下)二百九十九 老丈人駕臨一千一百二十七 怎一個天險了得一千一百二十三 秦軍的蛻變八百六十一 萬無一失一千一百八十三 真是好惡毒的陰謀八百五十八 李汶的反應很快八百八十三 再無聲息的徐有慶四百六十七 陳龍正的憂慮一百四十八 水師要出動四十一 魏公妙計安天下二百一十四 三分日本一千二百八十二 陸海之爭(上)一千二百四十一 爲人臣的忌諱七十二 癡兒啊!八百三十四 亡國之根五百零五 向使蕭鎮南在此,何愁北虜不破?八十 君王帳中猶歌舞一千零六十三 平壤的災難六百一十九 青史留名與遺臭萬年一百七十八 水師的投名狀六百四十九 誘敵四百二十五 蕭如薰的套路五百八十七 想要騰飛的心九百零七 衍聖公一千零一 顧大理的名單六百七十六 無法忽視的一天七百零一 接風洗塵八百二十二 陽謀一百六十八 假和談與不速之客八百六十四 劉鄧之爭一千三百三十 召方從哲入京覲見四百 背鍋俠的勝利八百三十三 有一戶人家,本官想請你們去欺負一下九十 最後的準備三百六十四 大決戰九十四 平壤攻略六百五十 “無恥的明軍”一千二百零五 外交孤立行動八百四十四 爲時已晚五百一十 扯力克的決心一千一百七十 無法迴避的陽謀一千二百九十五 科爾沁的臣服一千一百六十一 猜忌一百九十四 他註定找不到識字的人九百零九 皇帝結婚大結局 復國四百一十一 合作(下)七百零九 你們不給,我來搶三百八十四 朱翊鈞的韜光養晦一千零一十八 軍事大比拼二百四十五 他們都在厲兵秣馬的準備着六百三十 有來無回一百八十九 帶路黨玄蘇一千三百一十一 他只是皇帝(上)五百二十五 李成樑的呼喚二百五十一 三王並封一千零七十八 楊應龍的挑釁一百零四 吃掉加藤清正(上)八百四十七 投名狀九百六十八 沒有爲何八十一 蕭如薰的要求一千零四十七 步步爲營四百三十八 總督的中國恐懼症一千零八十 哀兵與百戰之士一千一百六十七 新一年的好消息九百四十四 你就是太聰明瞭三百六十一 雙雄爭鋒(下)二百七十八 不爽的李成樑九百三十六 還請陛下重登大寶六百五十六 赫力圖的動搖一千三百五十八 藏兵來援五百一十五 悲催的努爾哈赤一千二百六十 他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七百八十一 殺賊!一千二百八十八 李昖抵京(上)五百一十一 劉西投敵二百零三 德川家康的幕府將軍之路七百九十一 再遇陳龍正五百四十八 爲了活命(下)一千三百二十八 百年大計六百五十二 劉邦會不會在看着我們
一千二百一十三 喊殺聲驟起一千一百七十三 前田利家覺得頭疼不已八百七十七 進軍松江府一千三百七十八 從此以後,你便是大秦的皇帝二百一十八 朝廷的壓力四百四十七 小鬼開會七百九十九 季馨沒死?九百八十四 大秦宗室(下)一千一百二十二 大秦的火炮天下無敵六百四十六 做戲就要做全套一千三百零七 希望之光一千零六十二 郭再佑戰死一千二百八十七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一千二百七十六 沐氏最大的功勞五百九十三 不聽命令的軍隊九十九 平壤終焉二百三十四 王對王三 蕙質蘭心十八 激戰平虜城(下)二百九十九 老丈人駕臨一千一百二十七 怎一個天險了得一千一百二十三 秦軍的蛻變八百六十一 萬無一失一千一百八十三 真是好惡毒的陰謀八百五十八 李汶的反應很快八百八十三 再無聲息的徐有慶四百六十七 陳龍正的憂慮一百四十八 水師要出動四十一 魏公妙計安天下二百一十四 三分日本一千二百八十二 陸海之爭(上)一千二百四十一 爲人臣的忌諱七十二 癡兒啊!八百三十四 亡國之根五百零五 向使蕭鎮南在此,何愁北虜不破?八十 君王帳中猶歌舞一千零六十三 平壤的災難六百一十九 青史留名與遺臭萬年一百七十八 水師的投名狀六百四十九 誘敵四百二十五 蕭如薰的套路五百八十七 想要騰飛的心九百零七 衍聖公一千零一 顧大理的名單六百七十六 無法忽視的一天七百零一 接風洗塵八百二十二 陽謀一百六十八 假和談與不速之客八百六十四 劉鄧之爭一千三百三十 召方從哲入京覲見四百 背鍋俠的勝利八百三十三 有一戶人家,本官想請你們去欺負一下九十 最後的準備三百六十四 大決戰九十四 平壤攻略六百五十 “無恥的明軍”一千二百零五 外交孤立行動八百四十四 爲時已晚五百一十 扯力克的決心一千一百七十 無法迴避的陽謀一千二百九十五 科爾沁的臣服一千一百六十一 猜忌一百九十四 他註定找不到識字的人九百零九 皇帝結婚大結局 復國四百一十一 合作(下)七百零九 你們不給,我來搶三百八十四 朱翊鈞的韜光養晦一千零一十八 軍事大比拼二百四十五 他們都在厲兵秣馬的準備着六百三十 有來無回一百八十九 帶路黨玄蘇一千三百一十一 他只是皇帝(上)五百二十五 李成樑的呼喚二百五十一 三王並封一千零七十八 楊應龍的挑釁一百零四 吃掉加藤清正(上)八百四十七 投名狀九百六十八 沒有爲何八十一 蕭如薰的要求一千零四十七 步步爲營四百三十八 總督的中國恐懼症一千零八十 哀兵與百戰之士一千一百六十七 新一年的好消息九百四十四 你就是太聰明瞭三百六十一 雙雄爭鋒(下)二百七十八 不爽的李成樑九百三十六 還請陛下重登大寶六百五十六 赫力圖的動搖一千三百五十八 藏兵來援五百一十五 悲催的努爾哈赤一千二百六十 他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七百八十一 殺賊!一千二百八十八 李昖抵京(上)五百一十一 劉西投敵二百零三 德川家康的幕府將軍之路七百九十一 再遇陳龍正五百四十八 爲了活命(下)一千三百二十八 百年大計六百五十二 劉邦會不會在看着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