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二百七十六 沐氏最大的功勞

讓沐家人稍微感到寬慰的是,蕭如薰對待他們十分熱情。

雙方見面行禮之後,蕭如薰很是熱情的上前扶起了沐昌祚,給他賜坐,沐昌祚的五個兒子則站在沐昌祚的身後。

蕭如薰着人上茶,打量了一下沐昌祚的五個兒子。

“沐氏傳承至今,代代不絕,香火昌盛,真是令人豔羨啊,我如今才兩個兒子,沐公已有五個兒子,真是好福氣啊!”

沐昌祚忙說道:“這都是仰賴陛下的恩德,使我沐氏香火傳承不絕。”

“唉,這話說的不對。”

蕭如薰笑道:“當年,沐王英率兵南下雲南討伐蒙元餘孽,與之大戰,而後永駐雲南,這雲南之地,包括整個西南,從古至今,漢家王朝就不是掌握得很穩,從唐開始,這些地方土司遍地,對中央那是聽調不聽宣,半獨立。

中央也覺得那些地方是窮苦之地,沒什麼稅收好拿,還平添麻煩,所以就不在乎,也不想要,宋不就是這樣嗎?打到雲南大理之地,居然裹足不前,說不要了,現在再看看,宋帝何其短視,何其無能也。

到了大明,也是多虧了沐王英,多虧他鎮守雲南,廣施教化,爲我華夏將雲南之地牢牢掌握在手,不使西南有失,這雲南若掌握不住,則四川危矣,四川若掌握不住,則關中和江南都有危險,所以,掌握雲南之地,沐氏居功至偉。”

蕭如薰一頓誇讚把沐氏誇讚的跟一朵花兒一樣,沐昌祚聽的心中開懷,臉上也滿是笑意。

“祖先的功勞,讓我這等不肖子孫一直承受至今,這……這的確是讓我等不肖子孫汗顏。”

沐昌祚的姿態還是很低的,對蕭如薰也足夠恭敬,讓蕭如薰很滿意。

沐氏子孫雖然歷代都有犯法的無能的,不過沐家一直鎮守雲南二百多年,與明同休,將西南邊陲之地牢牢掌握在手,明緬戰爭之中也出過力,把雄雞的菊門保護的牢牢的,不使大雄雞有被**的危險。

這就是沐氏最大的功勞了。

“祖先立下功勞,總要後代子孫守下去,這俗話說,打江山易,守江山難,這一年多來,我也是深深感到這句話說的很對。

打江山不過半年多,守江山卻要花上不知多少年了,沐氏傳承至今,香火不絕,這裡頭想必也有些值得我去學習的東西,沐公可不要藏私哦!”

蕭如薰哈哈一笑,沐昌祚忙說道:“陛下但凡有所問,我沐氏絕無半點藏私!”

“好好好,沐公如此深明大義,我就放心了,對了沐公,給沐氏的住宅可還滿意?”

蕭如薰在皇城外的十王府地區給沐氏準備了一套宅邸,佔地很大,很是寬廣,原先是明藩王的住址,蕭如薰下令把這裡修繕裝潢了一番,賜給了沐氏,他們隔壁就是徐弘基的魏國公府。

沐家人進駐之後,發現這宅邸非常富麗堂皇,內有假山小河流,還有鬱鬱蔥蔥的綠植,看起來一副江南風範,可見皇帝陛下在這裡下了很大的功夫,沐家人原本倉惶不安,看到這樣的住宅,頓時安定了。

“陛下恩賜,沐氏感激不盡,這般大的住宅,比起在雲南的住宅也要好上許多。”

沐昌祚趕快謝恩。

蕭如薰哈哈笑道:“沐公過譽了,這宅子原本是前明的一位藩王的住宅,我叫人給它整修了一番,你們滿意就好,但是我覺得,這和在雲南是不能比的,所以,又給你們賜了一套皇莊和一些土地,算是微不足道的補償吧!”

沐昌祚忙說道:“陛下恩賜,沐氏感激不盡!”

“沐公如此深明大義,真是叫我感嘆啊。”

蕭如薰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茶,開口道:“若是滿朝文武都能像沐公這般深明大義,我也會少上很多煩惱,唉,這做皇帝啊,就是累,勞碌命,有些時候困的眼睛都睜不開,但還是要上朝,還是要處理政務,累啊!”

“陛下累了,天下人一定輕鬆了,臣一路北上,見到的都是百姓安居樂業的模樣,這幅景象,當真叫臣十分感慨。”

這話說的倒不完全是恭維。

沐氏一路北上走的是東南路線,東南數省是蕭如薰最先平定,最先設立農會最先設立州縣鄉制度的地方,社會治安最好,最安定,經濟發展最快速的基本盤。

沐氏從這些地區經過,早已聞不到土改的血腥氣味了。

他們看到的都是農民安居樂業耕種田地,田野相連千里綠苗,老少爺們兒臉上帶着笑容相互打招呼的模樣。

這是盛世纔有的風景,盛世才能看到的安居樂業,對於大多數百姓來說,如此這般的安居樂業已經是難得的景象了。

有田種,有房屋住,有飯吃,有點小錢花花,沒有兵災,沒有苛捐雜稅,沒有人逼着他們賣地賣兒,那就是他們的盛世了。

而在這上下五千年的歲月裡,如此這般的年景,加在一塊兒,還不知道有沒有一百年。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蕭秦立國以來,能讓普通老百姓過上安穩種田吃飯的日子,在普通老百姓眼裡就是大大的德政了。

這東南多地把蕭如薰奉若聖君神明,要給他立生祠,也不僅僅只是官員們渴望政績拍皇帝馬屁的結果。

那是得到了切實的好處的普通百姓們對蕭如薰發自內心的感激。

也正是看到了蕭秦政權在這些地區得到如此的民心和聲望,感受到蕭如薰在這些地方如同神靈一般的地位,沐氏內部的反對聲音才終於消失,對沐昌祚作出的認慫決定纔沒有繼續非議。

蕭秦政權用難以想象的速度在江南和中原站穩了腳跟,建立了強大的中央集權政府,發展之快速人心之穩定讓人難以想象。

沐氏與之對敵,難道不是找死嗎?

就靠沐氏手上那點兵力,和鄧子龍那個老匹夫都鬥不過,何況是手握天下精銳的蕭如薰?

蕭如薰又拉着沐昌祚在自己的御花園裡走了一遭,然後招待沐氏在宮裡面吃了一頓便飯。

一千一百九十六 可惡的秦國!八百六十四 劉鄧之爭五百六十六 幸運的朱敏淳一千三百三十 召方從哲入京覲見一千零九十七 斥責毛文龍一千零八十七 父子一百四十四 不安的宇喜多秀家一千二百六十七 大忌諱十六 逆賊安敢言生死大義!三百七十 唯一一杆線膛槍一千二百一十二 駱尚志率軍進擊二百二十一 爭分奪秒一千三百一十九 贏了帝國首輔,輸了回家入土七百九十四 動搖的鄧子龍七百六十八 你是想做人,還是想做棋子?七百八十二 滿朝文武,無一骨節矣一百三十六 血戰碧蹄館(五)一千三百一十六 郭家的一天(下)一千零五十九 毛文龍的決定六十四 戰與和(上)一百一十三 稅收的博弈一千三百零一 秦軍獨步全球五百一十五 悲催的努爾哈赤一千一百五十六 齊大勇的忠誠一千三百七十一 兒孫滿堂七百六十七 沈一貫!你想造反是不是?一千一百三十三 磨刀不誤砍柴工三百八十八 緬甸正在如火如荼的發展着一千二百五十 最後的港灣九百八十八 夜色漸濃三百五十一 影帝二百五十四 封賞的難題一千三百三十五 醫部九百九十四 吳惟忠歸來一千二百三十一 人口甄別部隊九百一十四 赭黃色的絹布四百七十二 猜忌(下)六百六十 威信與信任一百九十 德川家康討厭驚喜一百三十九 血戰碧蹄館(八)三百零二 燧發槍(上)一千三百四十七 大秦已經做好準備了三百七十二 大明重回南洋一百六十五 時代的腳步九百零六 極樂之樂七百六十八 你是想做人,還是想做棋子?四百八十一 徐光啓心中充滿了愧疚二百二十九 決戰(上)三百五十七 以倭治倭三百一十一 最大的難題一千一百四十八 特洛伊木馬(下)九百九十九 『友情』提示一千二百零八 對日作戰正式展開四百六十五 呂宋國王五百零一 爲難的王世揚八十一 蕭如薰的要求一千一百二十一 送客,走人,結束一千二百三十六 後陽成落網七百四十二 事關生死的大事二百九十八 麻貴站隊一千二百七十三 今日始知皇帝滋味一千一百九十 永遠懷疑一千一百零七 做個參謀吧一千一百七十一 德川家康善於隱忍三百三十四 大城一百九十二 “平叛”六百七十三 討伐洞武遺民(上)二百三十七 德川家康的窘境四百八十八 可怕的猜測一千三百五十一 隆武六年四百九十五 暴怒的朱翊鈞八百七十三 所以只能請他們去死了二百零六 大明日本互助友好條約三百四十一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中)三百八十七 簡單的軍人九百五十五 麻貴做出了選擇三百四十三 大雨和辣椒八百一十一 後悔的劉黃裳一千零二 陛下聖明三百八十三 歸來七百八十三 去把常洛帶來一千一百五十二 釣魚一百一十九 李如鬆血戰開城(下)七百四十八 出發!一千一百四十二 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五百一十一 劉西投敵一千二百二十七 秦軍入京都九十一 外臣預祝提督首戰大捷一千零五十二 寄希望於毛文龍的褚英一百九十六 議和的開端(上)五百四十一 爲皇帝親信者勿忘晁錯五百一十七 君臣再相見九百一十二 家書一千二百三十九 岌岌可危的暹羅七百三十八 老首輔,你過時了五百三十七 開炮!!二百五十二 奇怪的君臣五十一 蕭如薰的對策一千三百二十一 養鴨治蝗九百一十八 你真是一個瘋子
一千一百九十六 可惡的秦國!八百六十四 劉鄧之爭五百六十六 幸運的朱敏淳一千三百三十 召方從哲入京覲見一千零九十七 斥責毛文龍一千零八十七 父子一百四十四 不安的宇喜多秀家一千二百六十七 大忌諱十六 逆賊安敢言生死大義!三百七十 唯一一杆線膛槍一千二百一十二 駱尚志率軍進擊二百二十一 爭分奪秒一千三百一十九 贏了帝國首輔,輸了回家入土七百九十四 動搖的鄧子龍七百六十八 你是想做人,還是想做棋子?七百八十二 滿朝文武,無一骨節矣一百三十六 血戰碧蹄館(五)一千三百一十六 郭家的一天(下)一千零五十九 毛文龍的決定六十四 戰與和(上)一百一十三 稅收的博弈一千三百零一 秦軍獨步全球五百一十五 悲催的努爾哈赤一千一百五十六 齊大勇的忠誠一千三百七十一 兒孫滿堂七百六十七 沈一貫!你想造反是不是?一千一百三十三 磨刀不誤砍柴工三百八十八 緬甸正在如火如荼的發展着一千二百五十 最後的港灣九百八十八 夜色漸濃三百五十一 影帝二百五十四 封賞的難題一千三百三十五 醫部九百九十四 吳惟忠歸來一千二百三十一 人口甄別部隊九百一十四 赭黃色的絹布四百七十二 猜忌(下)六百六十 威信與信任一百九十 德川家康討厭驚喜一百三十九 血戰碧蹄館(八)三百零二 燧發槍(上)一千三百四十七 大秦已經做好準備了三百七十二 大明重回南洋一百六十五 時代的腳步九百零六 極樂之樂七百六十八 你是想做人,還是想做棋子?四百八十一 徐光啓心中充滿了愧疚二百二十九 決戰(上)三百五十七 以倭治倭三百一十一 最大的難題一千一百四十八 特洛伊木馬(下)九百九十九 『友情』提示一千二百零八 對日作戰正式展開四百六十五 呂宋國王五百零一 爲難的王世揚八十一 蕭如薰的要求一千一百二十一 送客,走人,結束一千二百三十六 後陽成落網七百四十二 事關生死的大事二百九十八 麻貴站隊一千二百七十三 今日始知皇帝滋味一千一百九十 永遠懷疑一千一百零七 做個參謀吧一千一百七十一 德川家康善於隱忍三百三十四 大城一百九十二 “平叛”六百七十三 討伐洞武遺民(上)二百三十七 德川家康的窘境四百八十八 可怕的猜測一千三百五十一 隆武六年四百九十五 暴怒的朱翊鈞八百七十三 所以只能請他們去死了二百零六 大明日本互助友好條約三百四十一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中)三百八十七 簡單的軍人九百五十五 麻貴做出了選擇三百四十三 大雨和辣椒八百一十一 後悔的劉黃裳一千零二 陛下聖明三百八十三 歸來七百八十三 去把常洛帶來一千一百五十二 釣魚一百一十九 李如鬆血戰開城(下)七百四十八 出發!一千一百四十二 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五百一十一 劉西投敵一千二百二十七 秦軍入京都九十一 外臣預祝提督首戰大捷一千零五十二 寄希望於毛文龍的褚英一百九十六 議和的開端(上)五百四十一 爲皇帝親信者勿忘晁錯五百一十七 君臣再相見九百一十二 家書一千二百三十九 岌岌可危的暹羅七百三十八 老首輔,你過時了五百三十七 開炮!!二百五十二 奇怪的君臣五十一 蕭如薰的對策一千三百二十一 養鴨治蝗九百一十八 你真是一個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