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八十 萬曆名將第一人

媳婦兒生孩子的確是一件大事,一件不得了的大事,正是因爲這件大事,給了很多想要送禮品巴結一下蕭如薰的勳貴們一個好機會,生孩子送禮品這種事情再尋常不過,是千百年來的傳統,所以,蕭家也是無論如何都無法迴避的。

蕭文奎思來想去,感覺這種禮品收了也是有理由有名目的,比起那些不正當的權錢往來要好上不知多少,所以也就不反對了,一時間蕭家大院兒門庭若市車水馬龍,不知道的還以爲這是內閣首輔吏部尚書的官邸。

其實大家也都是被逼的沒什麼辦法了。

上一回,蕭如薰出征朝鮮之前,大家本來以爲征討倭寇是一件很輕鬆的事情,但是看到朝鮮人敗的那麼慘,他們就退縮了,本來想把子弟託付給蕭如薰帶出去鍍金,不管能不能立下戰功,至少也算是有了戰場經驗,將來也不會太慫,但是知道了倭寇的兇悍之後,他們紛紛打起了退堂鼓,又厚顏無恥的把子遞給要了回去,生怕斷子絕孫。

結果蕭如薰在朝鮮一個勝仗接着一個勝仗,一次斬獲比一次大,最後居然打到了日本本土,據說還幹掉了日本的攝政王,還搞來了不知道多少銀子,這個功勞可大了去了,封侯的消息一傳出來,整個京城的武勳世家全部都慌了,他們這纔想起之前和蕭如薰之間的不愉快。

這一仗打下來,蕭如薰算是坐穩了萬曆第一將的位置,把李成樑都給壓下去了一頭,而且比起李成樑拼命靠攏文官,蕭如薰還是武勳世家子弟,極爲難得的根正苗紅的人才,不巴結他巴結誰?那些之前錯失了巴結機會的公侯之家的子弟們悔的腸子都青了,連青樓賭場酒館都不去了,京師大街上一時間少了不少遊手好閒的世家子弟們。

這不是那些世家子弟們轉了性子了,而是一些消息靈通的武勳從交好的文官嘴裡面得知了蕭如薰的最終安排。

南蠻惡藩洞武國再次犯邊,大明忍無可忍,決定以大將蕭如薰再次以提督的身份南下討伐洞武國,滅其國!

一仗接着一仗,軍功拿到手軟,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自英宗以來,武官的最高職位只能到總兵,不管是閒時還是戰時,然而此次蕭如薰卻打破了這個規矩,以和文官主帥經略同樣等級的提督身份掛帥出征,而原本的文官主帥成了後勤部長,哪怕這只是個例,但是對於整個大明的武將來說也是一次不小的激勵。

被圈養在京城的武勳世家們也不是完全沒有雄心壯志,只是實在是沒有什麼好的機會,但凡有一點好的機會,他們當中的有志之士也願意往上衝一衝,然而土木堡事變之後武將的上升途徑被限制的死死的,世襲制度產生出來的武官羣體在素質上遠遠不如數百萬人搏殺出來的文官精英,在這樣的精英政治體制之下,武官更是看不到東山再起的希望。

之前倒也出現過一些希望,但是伴隨着希望出現的是更大的絕望,張居正這個大明唯一相不僅兇悍的對待文官,也更兇悍的對待武官,使得嘉靖朝最優秀的武官們也被限制的死死的,萬曆十年張居正死掉之後,文官集團變本加厲,雖然出現了李成樑父子這樣的名將,然而他們卻是靠攏文官,和文官結成利益同盟的。

指望他們爲武官說話,那是癡心妄想。

世襲制度下產生的世襲武官,他的素質根本不可能和數百萬人裡搏殺出來的精英文官們相提並論,玩權術玩腦袋都是想都別想,武將羣體裡面也出不了一個話事人給大家撐腰,好不容易出個李成樑,結果還是人家的門下走狗,現在蕭如薰這個根正苗紅的世襲武將橫空出世,大家頓時把希望全部投注到了蕭如薰的身上。

這一下子就不只是之前的伯爵侯爵們來結交蕭家了,公爵們也有一部分來結交蕭家了,除了定國公、成國公和英國公三家只是派個管家來送禮,其餘各大武勳世家基本上都派家裡人親自來送禮,侯爵伯爵家族則是家裡的當家人親自上門拜見蕭文奎,想要在蕭文奎面前搏個好印象,等以後蕭如薰回來了,能在蕭平虜心裡留下些痕跡,那就最好不過了。

在蕭如薰回京師的前一天晚上,蕭文奎和他的寵妾一人看着整整一屋子的禮品,也是傻了眼。

蕭文奎是老早就來京城裡面發展了,在京營裡面摸爬滾打好多年,結交的人脈資源也沒有多少,畢竟人家都是有爵位的,而你一個世襲武將沒有爵位,也的確是不值得人家和你結交。

但是蕭如薰兩仗一打,爵位就來了,還是一下子蹦到了侯爵的層次,邁入了武勳集團的上層,還是有實權在手的有仗可打的大明唯一的提督武將,地位更爲尊崇,說實話,要不是年紀輕資歷淺,頂級勳貴定成英三家也免不得要派人來拜見,大家都在說定國公成國公和英國公三家都是在拽自己的身份,拉不下面子,纔派管家來送禮。

但是該說不說,人家三家都是大明最頂級的勳貴,文官見了也要客客氣氣的道一聲國公爺,雖說心裡面鄙視,但是若是說出來,那可就不是一般的罪過了,徐達張玉和朱能都是大明的大功臣,不是什麼人都能隨隨便便動的,張居正那樣的大牛面對這三家還有南京的魏國公和雲南的黔國公,那也是忌憚不已,不敢下手。

說白了,大明的頂級勳貴在如今有五家,都是武官,定國公和魏國公的徐家,成國公朱家,英國公張家還有黔國公沐家,這五家都是頂級勳貴,雖然沒實權,但是地位清貴,文官們見了也要客客氣氣,不敢僭越,不像面對其他武官勳貴那樣隨隨便便頤指氣使。

也可以說,如今的大明,武官公爵以下在文官眼裡都是渣渣,公爵裡除了這五家實在是來頭太大不敢動之外,其餘的也不算多難對付,蕭如薰和李成樑是唯二的例外,而且蕭如薰比李成樑明顯更有優勢,因爲年輕,甚至有衝擊公爵的可能。

到那時,纔是真真正正的萬曆名將第一人。

七百一十一 誠意六百四十九 誘敵七百六十九 這是清君側!一千二百一十五 並沒有什麼卵用三百二十七 將軍也懂數學?二百六十三 至少,能拯救自己的家人?一百五十二 撤兵刻不容緩一千三百七十二 親上加親六百九十八 孫承宗的報國志一千一百七十八 百僚未起朕先起(下)九十九 平壤終焉七百二十二 千里之堤的空洞六百零九 省錢政府一千三百 爹爹,我怕八百九十一 夜宴(上)一百六十一 倭寇的求和四百三十八 總督的中國恐懼症一千三百六十一 蕭如薰的託付一千二百五十七 名存實亡的暹羅(上)四百七十五 阿挪的努力二百八十九 團聚難八百五十六 朱賡憂心忡忡八十一 蕭如薰的要求一千三百三十九 秦軍近代化(上)五百八十五 弄死他們九百二十二 流言一百九十七 議和的開端(下)一千三百四十二 有面子的熱那亞總督(下)一百七十一 熱鬧的釜山與風平浪靜的對馬六百一十 敢不敢?四百三十二 興師問罪(五)一百一十二 紅線六百三十七 開槍!一百八十六 吹起的枕頭風八百四十七 投名狀七百八十一 殺賊!七百八十六 逃出生天一千一百二十六 這本就是大秦的國土吧?三百五十八 夜襲(三)一百二十七 穩渡臨津江一千零九十四 生機勃勃二 我會珍惜這一回九百八十八 夜色漸濃九百七十五 樂不思蜀的徐弘基一千三百三十六 鄉村遊醫計劃八百五十一 葉公,李化龍完了七百一十 駱思恭所求之物一千二百八十三 陸海之爭(下)一千三百三十五 醫部一百三十 吳惟忠出動二百六十一 十萬兩白銀八百六十四 劉鄧之爭七十一 一片公心一千一百八十二 來真的?二百四十六 我們是撕扯敵國血肉以肥自身的兇獸六百四十三 爲敵(上)一千一百零一 大秦的警告一千一百八十五 兩全之策一百九十六 議和的開端(上)三十五 例外七百九十 抵達鎮江一千零六十三 平壤的災難五百零八 王世揚的決心七百三十一 嘴炮天團的逆襲(下)一千二百四十八 那一千兩銀子的事情你不打算和朕說說七百八十一 殺賊!六百七十四 討伐洞武遺民(下)一百七十四 強襲對馬港(下)八十六 騙子的奇效五百零七 平型關失守九百四十 反派與正派七百八十一 殺賊!七百二十八 勳貴的擔憂(下)一百二十九 碧蹄館遭遇戰(下)一千三百三十八 北虜復來八百七十一 李汶堅持自己的判斷八百二十四 一如秦漢二百二十五 換約之戰(中)四百七十五 阿挪的努力八百四十六 由衷的笑容一百四十六 各人的心思不盡相同一千三百七十九 歷史的機密一千三百六十四 皇帝拔出了天子劍,劍指北海三百八十一 蕭如薰的捷報一百四十七 朱翊鈞召見羣臣四百二十七 不願離開的大戶一千一百五十五 多麼美好的劇本三百二十九 大明的無敵艦隊一千三百零二 皇帝即國家六百一十九 青史留名與遺臭萬年八百零二 陳用賓做出了決定四百四十二 銀子!銀子!四百六十三 向馬尼拉進軍四十九 封爵八百二十四 一如秦漢五百六十九 向死而生(上)一千零五十二 寄希望於毛文龍的褚英一千零七十一 毛文龍用計六百四十七 不是出問題了吧?八百五十三 京師大亂(上)
七百一十一 誠意六百四十九 誘敵七百六十九 這是清君側!一千二百一十五 並沒有什麼卵用三百二十七 將軍也懂數學?二百六十三 至少,能拯救自己的家人?一百五十二 撤兵刻不容緩一千三百七十二 親上加親六百九十八 孫承宗的報國志一千一百七十八 百僚未起朕先起(下)九十九 平壤終焉七百二十二 千里之堤的空洞六百零九 省錢政府一千三百 爹爹,我怕八百九十一 夜宴(上)一百六十一 倭寇的求和四百三十八 總督的中國恐懼症一千三百六十一 蕭如薰的託付一千二百五十七 名存實亡的暹羅(上)四百七十五 阿挪的努力二百八十九 團聚難八百五十六 朱賡憂心忡忡八十一 蕭如薰的要求一千三百三十九 秦軍近代化(上)五百八十五 弄死他們九百二十二 流言一百九十七 議和的開端(下)一千三百四十二 有面子的熱那亞總督(下)一百七十一 熱鬧的釜山與風平浪靜的對馬六百一十 敢不敢?四百三十二 興師問罪(五)一百一十二 紅線六百三十七 開槍!一百八十六 吹起的枕頭風八百四十七 投名狀七百八十一 殺賊!七百八十六 逃出生天一千一百二十六 這本就是大秦的國土吧?三百五十八 夜襲(三)一百二十七 穩渡臨津江一千零九十四 生機勃勃二 我會珍惜這一回九百八十八 夜色漸濃九百七十五 樂不思蜀的徐弘基一千三百三十六 鄉村遊醫計劃八百五十一 葉公,李化龍完了七百一十 駱思恭所求之物一千二百八十三 陸海之爭(下)一千三百三十五 醫部一百三十 吳惟忠出動二百六十一 十萬兩白銀八百六十四 劉鄧之爭七十一 一片公心一千一百八十二 來真的?二百四十六 我們是撕扯敵國血肉以肥自身的兇獸六百四十三 爲敵(上)一千一百零一 大秦的警告一千一百八十五 兩全之策一百九十六 議和的開端(上)三十五 例外七百九十 抵達鎮江一千零六十三 平壤的災難五百零八 王世揚的決心七百三十一 嘴炮天團的逆襲(下)一千二百四十八 那一千兩銀子的事情你不打算和朕說說七百八十一 殺賊!六百七十四 討伐洞武遺民(下)一百七十四 強襲對馬港(下)八十六 騙子的奇效五百零七 平型關失守九百四十 反派與正派七百八十一 殺賊!七百二十八 勳貴的擔憂(下)一百二十九 碧蹄館遭遇戰(下)一千三百三十八 北虜復來八百七十一 李汶堅持自己的判斷八百二十四 一如秦漢二百二十五 換約之戰(中)四百七十五 阿挪的努力八百四十六 由衷的笑容一百四十六 各人的心思不盡相同一千三百七十九 歷史的機密一千三百六十四 皇帝拔出了天子劍,劍指北海三百八十一 蕭如薰的捷報一百四十七 朱翊鈞召見羣臣四百二十七 不願離開的大戶一千一百五十五 多麼美好的劇本三百二十九 大明的無敵艦隊一千三百零二 皇帝即國家六百一十九 青史留名與遺臭萬年八百零二 陳用賓做出了決定四百四十二 銀子!銀子!四百六十三 向馬尼拉進軍四十九 封爵八百二十四 一如秦漢五百六十九 向死而生(上)一千零五十二 寄希望於毛文龍的褚英一千零七十一 毛文龍用計六百四十七 不是出問題了吧?八百五十三 京師大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