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六十三 至少,能拯救自己的家人?

蕭如薰默然無語,他發現即使用最爲悲觀的視角去評斷自己的拯救大明之路,也似乎有些樂觀了,皇帝和羣臣之間對立之鋒銳,社會矛盾對立之鋒銳,國際矛盾對立之鋒銳,紛紛在萬曆二十年這一年間走上了頂峰,紛紛開始爆發出自己該有的力量,大明朝的垂暮之年無法避免的到來了,而作爲武將的自己,無論如何掙扎作爲,似乎都無法將大明引入正確的道路。

自己穿越以來所做的一切,究竟是在拯救大明朝還是在爲大明朝續命?自己到底是個醫生還是個巫醫?到底所做的一切是改良還是無用功?大明朝究竟有沒有和平解決爭端重新走向繁榮的可能?

俗話都說一切皆有可能,但是這個可能的程度到底能否足夠讓懷揣希望的人看到希望之光?蕭如薰拼盡全力爲大明朝拿下一場又一場勝利,奪下一筆又一筆銀子,可是到頭來,朝廷的風波還是將僅有的喜悅衝的一乾二淨。

這邊國戰剛剛打完,那邊政治鬥爭波瀾再起,還是那麼的兇猛可怕那麼的不可一世,彷彿不分出個生死就無法繼續共存下去一般。

皇帝要奪回自己的權力,羣臣要守住自己的底線,皇帝要唯我獨尊,羣臣要皇帝與士大夫共天下,皇帝要走大明的道路,羣臣想把大明拉回宋朝的老路,回到大宋那個文人的黃金時代,兩方面都認爲自己是對的而對方是錯的,可是誰對誰錯,在此時此刻,真的能分的清嗎?

應該和平共處發展地方建設的時候,卻被政治鬥爭拴住了腳步,應當和諧共處將目光投向外部的時候,大腦和手腳打了起來,最後弄得半身不遂,誰也無法得償所願的解決問題解決爭端,到最後,大明朝的落日餘輝裡,最後一位皇帝殉國,那些爭吵的最激烈的臣子則去發投降。

蕭如薰總覺得,似乎從朱元璋給建立大明朝開始,大明朝就註定了走向滅亡的道路,大明朝推翻元朝不是民族革命,而是週期式的改朝換代,大明朝繼承了太多的蒙元的糟粕,雖然將漢族解放了出來,可是依舊沒能走上盛唐的道路。

朱元璋大抵是想學習李世民的,所以才仿着唐朝的府兵制搞了一個衛所制,然而他沒學到李淵李世民父子性格中寬宏大度樂觀昂揚的優點,卻將自己從底層一路爬到頂層所積累的戾氣注入了大明朝的靈魂之中,縱觀整個明王朝,無論哪個時期,除了建文和弘治二朝之外,從皇帝到羣臣,身上似乎都有擺脫不掉的戾氣。

這份戾氣,似乎到如今,也沒能消散。

大明朝的滅亡是天註定的嗎?現在想想,似乎的確是的,蕭如薰悲哀的發現,自己太天真了,自己一心想爲大明朝做點事情,到頭來卻發現自己根本就是個無足輕重的棋子,只有被擺上政治棋盤的資格,看不到一點點成爲棋手的希望。

但是若要拯救大明朝,不成爲棋手是不行的,可是在這樣的社會大環境之下,作爲武將的自己先天不足,似乎根本沒有成爲棋手的可能性。

那麼自己至今爲止所做的一切,所策劃要做的一切,真的有意義嗎?

五百年後的末世絕望時代,大家都看不到希望,頭頂罩着濃濃的烏雲,遍尋不到出路,可是現在,這個本該充滿希望的時代,卻爲何也看不到一絲絲希望呢?

值嗎?

自打穿越以來,蕭如薰第一次這樣詢問自己,這樣質問自己。

“也罷,也罷,老夫會多多派人到京城打探消息,至少在啓程回京之前,咱們要拿到京城的確切消息,可別挑錯了時候,一頭撞到兩方面的槍口上,那時候可就真的鬧了大笑話了,季馨,你覺得呢?”

蕭如薰無奈的笑了笑,開口道:“事到如今,末將還能說什麼呢?一切聽憑宋公的吩咐吧!這些政治上的事情,末將不懂,末將只想儘快回家陪伴愛妻,不再管這些煩人的事情了。”

蕭如薰看起來似乎有些心灰意冷。

宋應昌想起葉夢熊的信件,有心勸說,可是自己到頭來也是滿滿的心灰意冷,不願繼續在那個大漩渦裡面上下翻騰掙扎求生,與其費盡心思做政治鬥爭,用生命去換數年的大權獨攬,還不如趁着最榮耀的時候急流勇退,帶着榮耀和賞賜迴歸鄉里,含飴弄孫,享天倫之樂,寫寫文章讀讀書,再也不管政務軍務。

起了這個心思之後,宋應昌似乎真的有些嚮往這般世外桃源的生活,不想再去參合政務軍務,成天與人勾心鬥角了。

他似乎萌生了退意。

“有些時候,老夫也在想,與其這般繼續和人家勾心鬥角爭權奪利,還不如歸去,急流勇退,迴歸鄉里,和家人一起安度晚年,含飴弄孫,享天倫之樂,不再去煩心國家大事,不再爲軍械軍糧頭疼腦熱,不再去想着處理各派各系的關係,也不去想着完成不了皇命又該怎麼辦。

這幾十年一路走過來,老夫把大半條命都獻給了大明,爲了大明,不說出生入死,也是耗盡心血,本想建功立業求得國家安寧,卻不曾想到建功立業回去之後反倒激化了君臣矛盾,如此一來,老夫所做的這一切還有意義嗎?老夫爲大明朝做了太多太多,到現在卻看不到一點希望,大明朝暮氣沉沉,眼看亂象叢生,老夫卻沒有任何辦法!季馨,老夫是不是真的該歸去了?”

蕭如薰突然想起了陶淵明的那首詩。

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

世間的紛紛擾擾,皆是因爲處在樊籠裡,若是超脫出去,不再管那些俗事,回到家鄉安安穩穩的過日子,讀讀書,寫寫文章,含飴弄孫,和家人在一起共享天倫之樂,不愁吃不愁穿,閒來無事約上一二好友喝酒聊天,找個小魚塘釣魚消遣,吃喝玩樂,再不管洪水滔天,豈不是神仙般的日子?

算算時間,自己二十三歲了,算算大明朝的壽命,還有五十一年,如果不出意外,到崇禎十七年的時候,七十四歲,自己這一輩子的壽命大抵也就這樣了,還能奢求什麼呢?

辭官歸隱,帶着賞賜的金銀離開中原去嶺南之地定居,甚至是去海南島定居,等到了甲申國變的時候,自己如果還活着就帶着子孫後代出國,去朝鮮,去日本,或者去南洋的某地,如果自己死了,就給子孫留下遺囑,令他們不做滿清順民,離開中土出國定居便可。

拯救不了大明,拯救不了天下,至少,能拯救自己的家人——這一瞬間,蕭如薰的腦海裡真的出現了這樣的想法。

六百一十七 試探(上)七百二十二 千里之堤的空洞五百九十四 好黑九百零八 狗急跳牆一千二百七十六 沐氏最大的功勞一千一百四十九 強弩之末(上)一百八十八 豐臣秀吉的死期即將到來一千一百八十五 兩全之策七百一十 駱思恭所求之物一千零七十四 必死之局二十二 他是怎麼做到的?四百七十七 局勢二十五 進擊的麻貴三百一十 重新開始七百二十六 在危機中尋找機遇二百四十四 一切遂成定局一百二十六 利益驅動的猛獸一百九十五 蕭如薰的議和條款二十三 主動出擊一千一百二十一 送客,走人,結束三百七十四 燈塔八百一十六 巾幗女將與白桿兵一千二百四十三 人口甄別行動正式開始一千三百三十二 方從哲的對策八百九十一 夜宴(上)七百九十四 動搖的鄧子龍一千二百三十八 莫氏的請求一百八十九 帶路黨玄蘇四百三十四 喪心病狂(下)五百七十九 仇敵(上)二百三十三 明軍血戰德川軍(下)五十二 強龍不壓地頭蛇二百九十八 麻貴站隊一千一百三十一 有何臉面去見列祖列宗啊!一百八十 高薪養廉?八百八十七 恨一千三百五十九 民生百業皆平等,無有高低貴賤之分二百三十二 明軍血戰德川軍(中)六百九十一 袁黃的擔憂(上)五百六十一 死有餘辜(上)一千二百一十九 大秦的養料(上)九百一十 怎麼就輸了呢?一千零三 現在他想做個好人六百一十四 想種田的努爾哈赤一千一百七十 無法迴避的陽謀一千一百六十一 猜忌一百一十五 混亂的明廷五百一十二 該來的還是來了一千一百六十四 安疆臣沒有耐心了七百三十 嘴炮天團的逆襲(上)一千二百八十四 藩屬國動向(上)五百六十四 詭異的動向二百二十六 換約之戰(下)一百零三 伏擊一百四十六 各人的心思不盡相同九百一十 怎麼就輸了呢?五百三十三 障眼法八百七十四 當小人物撞上大時代十 夜襲一千一百一十五 崩潰的楊軍七百三十八 老首輔,你過時了一千二百九十 李昖的心思三百七十五 絕望的莽應裡六百二十六 奇妙的會面一千一百二十七 怎一個天險了得五百五十六 王世揚求活(下)五百二十 拜見提督一千二百一十五 並沒有什麼卵用一千一百七十六 秦軍改組計劃和北伐五年計劃一千零五十四 爲大秦做事一千三百五十二 新的宿命和方向一百零九 強勢否決七百三十 嘴炮天團的逆襲(上)七百六十一 老夫親自爲你牽馬十八 激戰平虜城(下)三百 翁婿夜話(上)三百四十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上)一千二百四十六 笨皇帝七百七十五 無法預料的事情四十八 初聞朝鮮亂一千三百二十三 血吸蟲之患(下)一千三百零八 趙士禎的擔憂一百四十九 不平等條約五十九 巨人始動一千一百五十 強弩之末(下)六百六十四 戰前日常(下)八百一十三 薑還是老的辣二百八十八 天高皇帝遠六百六十七 沈一貫的野心不斷的膨脹着(上)六百二十七 光明之心一百九十六 議和的開端(上)一千零五十八 渡江去朝鮮一千零五十五 求生之路一千一百九十 永遠懷疑七十八 苦澀的努爾哈赤九百八十 我是陛下的狗九百九十 給褚英的禮物五百六十八 北虜來了二百四十七 議功七百五十九 京城不是可以久留的地方
六百一十七 試探(上)七百二十二 千里之堤的空洞五百九十四 好黑九百零八 狗急跳牆一千二百七十六 沐氏最大的功勞一千一百四十九 強弩之末(上)一百八十八 豐臣秀吉的死期即將到來一千一百八十五 兩全之策七百一十 駱思恭所求之物一千零七十四 必死之局二十二 他是怎麼做到的?四百七十七 局勢二十五 進擊的麻貴三百一十 重新開始七百二十六 在危機中尋找機遇二百四十四 一切遂成定局一百二十六 利益驅動的猛獸一百九十五 蕭如薰的議和條款二十三 主動出擊一千一百二十一 送客,走人,結束三百七十四 燈塔八百一十六 巾幗女將與白桿兵一千二百四十三 人口甄別行動正式開始一千三百三十二 方從哲的對策八百九十一 夜宴(上)七百九十四 動搖的鄧子龍一千二百三十八 莫氏的請求一百八十九 帶路黨玄蘇四百三十四 喪心病狂(下)五百七十九 仇敵(上)二百三十三 明軍血戰德川軍(下)五十二 強龍不壓地頭蛇二百九十八 麻貴站隊一千一百三十一 有何臉面去見列祖列宗啊!一百八十 高薪養廉?八百八十七 恨一千三百五十九 民生百業皆平等,無有高低貴賤之分二百三十二 明軍血戰德川軍(中)六百九十一 袁黃的擔憂(上)五百六十一 死有餘辜(上)一千二百一十九 大秦的養料(上)九百一十 怎麼就輸了呢?一千零三 現在他想做個好人六百一十四 想種田的努爾哈赤一千一百七十 無法迴避的陽謀一千一百六十一 猜忌一百一十五 混亂的明廷五百一十二 該來的還是來了一千一百六十四 安疆臣沒有耐心了七百三十 嘴炮天團的逆襲(上)一千二百八十四 藩屬國動向(上)五百六十四 詭異的動向二百二十六 換約之戰(下)一百零三 伏擊一百四十六 各人的心思不盡相同九百一十 怎麼就輸了呢?五百三十三 障眼法八百七十四 當小人物撞上大時代十 夜襲一千一百一十五 崩潰的楊軍七百三十八 老首輔,你過時了一千二百九十 李昖的心思三百七十五 絕望的莽應裡六百二十六 奇妙的會面一千一百二十七 怎一個天險了得五百五十六 王世揚求活(下)五百二十 拜見提督一千二百一十五 並沒有什麼卵用一千一百七十六 秦軍改組計劃和北伐五年計劃一千零五十四 爲大秦做事一千三百五十二 新的宿命和方向一百零九 強勢否決七百三十 嘴炮天團的逆襲(上)七百六十一 老夫親自爲你牽馬十八 激戰平虜城(下)三百 翁婿夜話(上)三百四十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上)一千二百四十六 笨皇帝七百七十五 無法預料的事情四十八 初聞朝鮮亂一千三百二十三 血吸蟲之患(下)一千三百零八 趙士禎的擔憂一百四十九 不平等條約五十九 巨人始動一千一百五十 強弩之末(下)六百六十四 戰前日常(下)八百一十三 薑還是老的辣二百八十八 天高皇帝遠六百六十七 沈一貫的野心不斷的膨脹着(上)六百二十七 光明之心一百九十六 議和的開端(上)一千零五十八 渡江去朝鮮一千零五十五 求生之路一千一百九十 永遠懷疑七十八 苦澀的努爾哈赤九百八十 我是陛下的狗九百九十 給褚英的禮物五百六十八 北虜來了二百四十七 議功七百五十九 京城不是可以久留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