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九十八 孫承宗的報國志

在京察風暴和邊疆風暴一起展開的同時,房守士就成爲了一個非常好的各方面都能接受的救時人選,這個人選由沈一貫上報,得到了朱翊鈞的允許和贊同。

不過房守士本人卻沒有因爲升官而感到開心,相反,得到消息之後,他整個人都顯得憂心忡忡,回到家中不言不語,只是坐在書房裡默默地思考着什麼。

約莫到了晚飯時分,有一人來到了房守士的書房之中。

“東翁,您找我?”

中氣十足的聲音響起,房守士擡起頭,看着眼前這位鬚髮濃密、眼睛大而有神的相貌奇偉的中年男子。

“稚繩來了啊,來,坐。”

房守士指了指自己面前的椅子,請中年男子坐下。

“多謝東翁。”

中年男子孫承宗謝過了房守士,穩穩坐下,而後開口道:“今日兩位公子的功課都做得很好。”

“嗯,有稚繩在,以稚繩之才華,老夫還是放心犬子學業的。”

房守士微微笑了笑,繼而面露憂慮之色:“稚繩啊,老夫方纔接到了文選司的調令。”

“調令?”

孫承宗微微一愣:“往何處去的調令?”

房守士低聲道:“大同巡撫。”

“大同巡撫?”

孫承宗吃了一驚:“大同戰亂未休,上任巡撫梅國禎剛剛死難,朝廷在這個節骨眼上讓東翁去做大同巡撫,這……”

“是啊,大同戰亂未休,五十萬北虜寇邊,情況萬分緊急,老夫有多年邊務經驗,還曾統兵拿下一些軍功,這不,就被沈閣老給看中了,沈閣老親自點了老夫的名給陛下,陛下也對老夫很滿意,委任爲大同巡撫,老夫現在是想回絕都不可能了。”

房守士嘆了口氣:“眼下,大同情況不妙,五十萬北虜寇邊,雖然有蕭鎮南統兵在防守,但是大同被北虜佔據數月,早已成人間煉獄,怕是一切都要從頭開始,老夫若去,千頭萬緒不說,還有性命之危啊……”

房守士年紀不小了,有點禁不住折騰了,本來不想答應,但是卻又不得不答應。

孫承宗思慮了一下,開口道:“東翁其實也不用太過擔心,據門下所知,大同現在有蕭鎮南統兵鎮守,蕭鎮南可是大名鼎鼎的名將,有他在,至少不會讓北虜突入大同吧?”

“這可難說。”

房守士開口道:“雖然蕭鎮南的確是國朝名將,但那畢竟是五十萬北虜,可戰之兵十數萬,規模之大,嘉靖以來數十年從未有過,大同早已是焦土,發生什麼都不好說,更別說,現如今那蕭鎮南還是總督,四邊總督,老夫的頂頭上司。”

孫承宗算是明白自家東翁爲何如此猶豫了。

房守士是歷經過邊疆磨練的,要說懼怕,那不應該,以孫承宗對房守士的瞭解,房守士至少不會是個貪生怕死之人,之所以如此猶豫,大概就是蕭如薰的總督身份在作祟了。

一個六十歲的高級官員,面對一個年僅二十八歲的年輕人做自己的頂頭上司,無論怎麼想,都有些膈應,更別說蕭如薰還是個武將出身,純正的武將,國朝第一個武將總督,縱然難得,但還是武將。

文人先天性的心理優勢使得他們的自尊心難以承受這種現狀。

過去之後要對一個和自己孫子年紀差不多的年輕人行禮,這讓房守士如何過得去心裡那道坎兒?

要只是單純武將就好說了,可他偏偏是總督之職,文將才能擔任的職位,你讓房守士如何對待他?

別說房守士了,易地而處,孫承宗自己也不一定忍受得了,雖然他如今只是一個舉人,房守士爲自己的兒子請來的家庭教師,也算是半個幕僚,但是文人有自己的尊嚴,更不要說年齡大了他那麼多。

這的確有些難以接受了。

“東翁,其實,倒也不必如此難受。”

孫承宗略微分析了一下,開口說道:“蕭鎮南到底是勳貴武將,這個時候破例做總督只是權宜之計,情況太緊急,需要蕭鎮南力挽狂瀾,這仗一結束,朝廷怎會容忍一個武將做長期總督呢?更別說蕭鎮南的威望和名氣都那麼大,統兵一日,朝廷就要擔憂一日啊!”

房守士沉吟了一會兒。

“稚繩所言有理,老夫也是這麼想的,仗一打完,蕭鎮南必然去職,可即是如此,仗打完之前,他還是總督,老夫還是要屈居於其下,這……”

孫承宗呵呵一笑。

“東翁行事,素來爲國爲民爲大義,區區小節,何足掛齒,不過一作揖,不過一聲總督,而且蕭鎮南在朝中名聲甚好,與其共事過之人都說他明事理,懂禮節,跟隨過大儒讀書,累世將門出身,不是那些不識字的莽漢可以相比的,他該怎麼做,門下相信,他心裡明白。”

房守士覺得孫承宗說的有理。

“更何況蕭鎮南自寧夏之役橫空出世以來,從未打過任何一次敗仗,戰功赫赫,其人,門下還是頗有些嚮往的,門下也很想見見他。”

房守士微笑道:“這樣說的話,稚繩願意隨老夫一起去大同?”

“是,門下願意。”

孫承宗站起來,拱手一禮:“還請東翁應允!”

“不留在京城讀書備考了?”

孫承宗苦笑一聲:“東翁何需取笑門下?第二回了,門下已經二回不中會試了,年已三十五,都不知道該如何面對家中親人,也不知此生還有沒有中進士的機會,蒙東翁不棄,才能留在京師。”

房守士站了起來走到了孫承宗面前,拍了拍孫承宗的肩膀。

“稚繩才華,老夫深知,一時科場失意不要太過於在意,老夫當初考進士也是連戰連敗,連敗連戰,堅持不懈,不惑之年才終於得中進士,稚繩才三十五,何需妄自菲薄啊?”

孫承宗眼圈兒一熱,鼻頭一酸,竟忍不住掉下淚來。

“多謝東翁……”

科場失意的苦楚,再也沒有旁人更能理解了,家人的質疑,生計的艱難,每一次的希望破滅,無不在狠狠的捶打着孫承宗那顆脆弱的自尊心。

人已到中年,卻仍未考取進士,若是富裕人家,考取舉人就夠了,就可以停步了,若是胸無大志,考取舉人也夠了,自有人投田到名下,可作地方士紳富有一生。

可孫承宗不願意啊!

他有報國之志,他不願意做一個地方士紳,靠着盤剝百姓和避稅來度過一生,他要實現自己的抱負。

京城裡唯一欣賞他的人,就是眼前這位六十歲的老者,若是他不在,自己留在京城也沒有出路。

回家?

那不是他的選擇,回到家中他只會更加尷尬。

所以,就去大同吧!

七百二十 十年之內,北虜不復爲患矣一千二百八十五 藩屬國動向(下)一千三百一十九 贏了帝國首輔,輸了回家入土四百零七 理想社會一千三百二十六 皇帝的意志一千三百二十六 皇帝的意志八百二十九 柴國柱的心情很糟糕三百九十四 蒸蒸日上的緬甸鎮(下)八百七十六 心臟(下)二百三十 大明戰士何懼背水一戰?七百一十 駱思恭所求之物一千二百零九 情報一千二百三十八 莫氏的請求一千一百九十七 失敗的談判(上)五 視察軍營一千一百三十三 磨刀不誤砍柴工一百一十七 強襲開城(下)一千三百一十四 你還是乖乖蹲着吧!三百零八 龍鳳胎(上)九百二十七 季馨,老夫真的爲你感到高興九百三十二 一場沒有懸念的戰鬥八百二十九 柴國柱的心情很糟糕七十五 恩重如山九百九十八 天子之怒八 難行之路二百四十四 一切遂成定局三百九十 萬曆二十二年年末一千一百四十八 特洛伊木馬(下)八十一 蕭如薰的要求一百九十二 “平叛”八百三十七 閃亮登場一百零五 吃掉加藤清正(下)一千三百三十八 北虜復來四百五十三 江大海一千二百二十七 秦軍入京都五百零五 向使蕭鎮南在此,何愁北虜不破?三百六十 雙雄爭鋒(上)六百三十七 開槍!一千三百四十九 北伐的準備(上)一千二百七十一 你這朝廷,盡是些魑魅魍魎!五 視察軍營四百三十九 混亂的總督府五百五十二 平行的世界二百三十一 明軍血戰德川軍(上)四百六十八 惡人自有惡人磨楔子 秀吉的野望四百八十三 梅國楨借糧(上)四百零八 條件(上)六百五十二 劉邦會不會在看着我們六百三十六 徐光啓頓時覺得臉上臊得慌九百七十七 遼東巡撫三百一十四 出征(上)八百九十 這個自作聰明的傢伙喲!一千零一十九 軍隊的忠誠六百一十四 想種田的努爾哈赤五百八十二 背叛九百五十二 終極目標八百三十六 這纔剛剛開始七百零六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一千三百零六 買賣來了四百一十九 事辦成了七百六十七 沈一貫!你想造反是不是?一千零六十二 郭再佑戰死八百三十八 他們還在叫喊着一千二百五十八 名存實亡的暹羅(下)六百三十 有來無回一百七十四 強襲對馬港(下)五百七十七 那閣老你會怎麼回答呢三百二十三 明軍登陸七百二十二 千里之堤的空洞一千三百五十二 新的宿命和方向一千二百九十六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一千二百七十六 沐氏最大的功勞四百九十八 他終於等到了他渴望的戰爭了一百四十四 不安的宇喜多秀家五百六十 抽你者蕭如薰也!(下)六百二十七 光明之心一千二百六十一 切記你我吃的都是誰家的俸祿一千零九十九 安南之亂七百二十二 千里之堤的空洞二百七十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一百四十八 水師要出動二百二十六 換約之戰(下)三百九十八 陳龍正西行記(四)八百九十六 今晚就動手九百九十六 我得罪誰了?一千三百五十八 藏兵來援六百三十二 解救大同城一千一百九十三 蕭如薰也沒有休假八百四十一 權奸誤我!一千二百三十一 人口甄別部隊五百五十八 太原騷亂(下)一千一百六十五 兇虎與惡狼五百一十六 蕭鎮南到京城了!三百一十 重新開始八百七十九 一起殺了!九百八十九 大有可期六百一十一 一將難求七百二十一 皇帝與秦國公一千三百四十七 大秦已經做好準備了
七百二十 十年之內,北虜不復爲患矣一千二百八十五 藩屬國動向(下)一千三百一十九 贏了帝國首輔,輸了回家入土四百零七 理想社會一千三百二十六 皇帝的意志一千三百二十六 皇帝的意志八百二十九 柴國柱的心情很糟糕三百九十四 蒸蒸日上的緬甸鎮(下)八百七十六 心臟(下)二百三十 大明戰士何懼背水一戰?七百一十 駱思恭所求之物一千二百零九 情報一千二百三十八 莫氏的請求一千一百九十七 失敗的談判(上)五 視察軍營一千一百三十三 磨刀不誤砍柴工一百一十七 強襲開城(下)一千三百一十四 你還是乖乖蹲着吧!三百零八 龍鳳胎(上)九百二十七 季馨,老夫真的爲你感到高興九百三十二 一場沒有懸念的戰鬥八百二十九 柴國柱的心情很糟糕七十五 恩重如山九百九十八 天子之怒八 難行之路二百四十四 一切遂成定局三百九十 萬曆二十二年年末一千一百四十八 特洛伊木馬(下)八十一 蕭如薰的要求一百九十二 “平叛”八百三十七 閃亮登場一百零五 吃掉加藤清正(下)一千三百三十八 北虜復來四百五十三 江大海一千二百二十七 秦軍入京都五百零五 向使蕭鎮南在此,何愁北虜不破?三百六十 雙雄爭鋒(上)六百三十七 開槍!一千三百四十九 北伐的準備(上)一千二百七十一 你這朝廷,盡是些魑魅魍魎!五 視察軍營四百三十九 混亂的總督府五百五十二 平行的世界二百三十一 明軍血戰德川軍(上)四百六十八 惡人自有惡人磨楔子 秀吉的野望四百八十三 梅國楨借糧(上)四百零八 條件(上)六百五十二 劉邦會不會在看着我們六百三十六 徐光啓頓時覺得臉上臊得慌九百七十七 遼東巡撫三百一十四 出征(上)八百九十 這個自作聰明的傢伙喲!一千零一十九 軍隊的忠誠六百一十四 想種田的努爾哈赤五百八十二 背叛九百五十二 終極目標八百三十六 這纔剛剛開始七百零六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一千三百零六 買賣來了四百一十九 事辦成了七百六十七 沈一貫!你想造反是不是?一千零六十二 郭再佑戰死八百三十八 他們還在叫喊着一千二百五十八 名存實亡的暹羅(下)六百三十 有來無回一百七十四 強襲對馬港(下)五百七十七 那閣老你會怎麼回答呢三百二十三 明軍登陸七百二十二 千里之堤的空洞一千三百五十二 新的宿命和方向一千二百九十六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一千二百七十六 沐氏最大的功勞四百九十八 他終於等到了他渴望的戰爭了一百四十四 不安的宇喜多秀家五百六十 抽你者蕭如薰也!(下)六百二十七 光明之心一千二百六十一 切記你我吃的都是誰家的俸祿一千零九十九 安南之亂七百二十二 千里之堤的空洞二百七十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一百四十八 水師要出動二百二十六 換約之戰(下)三百九十八 陳龍正西行記(四)八百九十六 今晚就動手九百九十六 我得罪誰了?一千三百五十八 藏兵來援六百三十二 解救大同城一千一百九十三 蕭如薰也沒有休假八百四十一 權奸誤我!一千二百三十一 人口甄別部隊五百五十八 太原騷亂(下)一千一百六十五 兇虎與惡狼五百一十六 蕭鎮南到京城了!三百一十 重新開始八百七十九 一起殺了!九百八十九 大有可期六百一十一 一將難求七百二十一 皇帝與秦國公一千三百四十七 大秦已經做好準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