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零八 條件(上)

別的不說,蕭如薰之下這一百多萬漢民絕對是吃得飽肚子過得下去日子,別無他求,只求安穩度日,要是能送子弟去讀書就更好了。

蕭如薰也想,但是他麾下能識文斷字的人本來不多,能通儒家經義的更少,他手下只有三個正統士子,袁家父子和陳龍正,三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絕對抽不出時間來給這些百姓的孩子們教書。

再者說來,現在他們的日子也就是吃得飽肚子,不會餓肚子,但是距離父母兩人供養一個讀書人還是有些距離的,明朝比宋朝更加重視科舉,但是也只供養了三十萬生員。

讀書人是需要國家出錢出糧來養的,考取生員就能得到國家的祿米,雖然少,但是乘以三十萬,就是一個天文數字了。

這是國家方面的投入,民間讀書人自己也需要投入,官辦學府是你考取生員之後才能進入學習的,但是你考取生員之前,需要進入私塾讀書啓蒙,號蒙學,政府是不管你的蒙學的,蒙學在地方多是士紳捐資,或者族人出錢聘請生員當老師來教授族內弟子讀書。

這些人無一例外,都是有錢人,沒錢,根本讀不起書,一個農民家庭,算三口之家吧,父親算一個勞動力,妻子算半個,孩子長大以前也算半個,也就是兩個勞動力,十幾畝田地是繳納苛捐雜稅之後養活三口人所必需的,但是一個勞動力是無法完成那麼多農活的。

щшш⊙ тт kдn⊙ CΟ

孩子長到七八歲左右就要開始下地幫着幹活了,十一二歲就是一整個勞動力了,你突然讓孩子脫離農業生產去讀書,那豈不是要累死父母?

所以現在雖然有了土豆和玉米的種植,加上一年三熟和六年不繳納賦稅的福利,農民的日子的確是好過了不少,安穩的生活之後,隨之而來的就是嬰兒潮。

蕭如薰年前派下去的人口普查官員報告,這幾年的新出生人口一年比一年多,不少家庭都是三個四個孩子,如此這樣的話,生產量的提升就被猛增的人口數量給抵消了。

除去農民自己的問題之外,蕭如薰自己手裡的小錢錢也不是很夠,如果想要讓農民接受孩子讀書,起碼要管孩子一頓午飯,要有校舍,要有筆墨紙硯,要有老師,要有廚子,這一筆一筆的錢算下來,沒有幾十萬兩銀子是辦不成事情的。

大明朝這這銀子的確值錢,但是辦教育本身就是一件燒錢的事兒,也不指着能有什麼經濟上的回報,就希望能有更多的讀書人給國家服務。

可話又說回來,緬甸鎮算是軍鎮,朝廷從未提過在緬甸鎮設立學官,允許緬甸鎮居民參加科舉考試,讀了書自然就指着考試,可是考試就要牽扯到學官和生員的問題,這就不可避免的要和文官產生交集,蕭如薰現在還不想和文官產生交集,所以辦教育的事情就被延後了。

計劃是提出來了,但是由於經濟政治上的考量,蕭如薰覺得這些年緬甸鎮還是繼續扮小透明比較好,他的羽翼還沒有豐滿,還沒有士子願意投靠他,幫着他建設緬甸鎮,以袁黃在家鄉的名頭也就招來了一個陳龍正,就可以想象那些讀書人是何等的鄙視蕭如薰。

或許也有讀書人願意來,就是那些老酸儒,一輩子也考不上舉人的那種,那種老酸儒對自己沒指望了,就在社學族學裡面當個蒙學老師,教教書以度日,這種人估計願意來緬甸教書,蕭如薰給的酬勞肯定更多,在哪兒教書不是教書?問題就是這些人也只能教書,什麼也不能幹。

不過後來蕭如薰也想通了,不說培養士子,讓麾下百姓都識字,是一件非常重要的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所以蕭如薰幾個月前派人去一些科舉強府找尋那些一輩子都考不上舉人的灰心喪氣的老秀才老生員,問他們願不願意去緬甸鎮給孩子們教書識字,工錢方面肯定比他們現在多。

目前還沒什麼消息,若是有了消息,蕭如薰覺得可以開始現在勃固城周邊的村落裡面開始安排一下蒙學的建設,一步步來,目的不在培養生員秀才和舉人,而在培養能讀會寫的識字的人,百姓的識字率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識字率的高低,代表了國家基礎建設的強弱。

這種辦學辦教育的檔口,我讓你天主教徒到這裡來傳教蠱惑人心,我是爲什麼啊?我有病啊?好不容易擺脫了儒家的文人們,現在又要請來基督教的大爺給自己找不痛快?我想什麼啊?

蕭如薰當然不樂意。

利瑪竇大概也清楚箇中原委,但是他認爲是受到儒家教育的蕭將軍出於儒家的影響而不喜歡基督教的教義,這是一種宗教層面的意識對抗,所以他一直試圖改變蕭如薰,結果非但沒有成功,差點兒把自己也給搭上了。

所以利瑪竇無話可說,只能把原話翻譯給了主教,主教一聽,面色也不好,他明顯想起了安居樂業的中國人。

這些對自己的生活非常滿意的人,心裡面沒有空隙的人,是最不容易被宗教思想蠱惑的,一個人只有在最脆弱的時候才能被宗教蠱惑,所以宗教總是在戰亂地區根深蒂固,和平地區宗教力量總是不如政府力量。

對於和平的中國,主教也不知道該如何勸說蕭如薰,他只知道如果蕭如薰不允許,基督教在這裡傳教,那麼別說中國,其他的小國他也進不去,這位將軍一句話,周邊小國的君主就要抖三抖。

然而他之所以被教皇派來出使的原因,就是因爲他在無法用宗教理由忽悠人的前提之下,他就知道該用世俗的利益的談判手段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教皇的價碼是隻要羅馬教廷承受的起,那就答應那個中國將軍,教廷需要一箇中國的根據地和一批中國教徒!

“既然這樣的話,那別的話我也不多說了,蕭將軍,您需要我們做些什麼才能允許我們在這裡傳教呢?只要我們能做到我們會竭盡全力去做。”

二百五十二 奇怪的君臣四百五十九 菲律賓海戰(三)一千二百六十四 沐家認慫一千二百八十五 藩屬國動向(下)七百五十三 緊急協議八百零九 拖出去,斬了一千零五十七 建州兵崩潰一千三百零七 希望之光一千零五十四 爲大秦做事九十八 進擊的李如鬆四百二十四 歸來的利瑪竇一千一百五十九 勇士二十八 腦洞大開的蕭如薰六百七十四 討伐洞武遺民(下)一千三百三十 召方從哲入京覲見一百九十 德川家康討厭驚喜九百八十七 一家團聚五百七十一 肉搏!肉搏!肉搏!九百二十六 連影帝都做不了還做什麼皇帝?一百二十四 暗流涌動一千一百九十四 海洋一千零二十四 代善入京一千二百六十四 沐家認慫一千零六十五 權慄很崩潰一千一百二十六 這本就是大秦的國土吧?八百四十 風生水起四百九十五 暴怒的朱翊鈞五百六十 抽你者蕭如薰也!(下)四百五十七 菲律賓海戰(一)五百三十 爲何不去挑戰?不去超越?一百零六 天兵大勝!三百一十六 納瑞宣王的決議七百七十五 無法預料的事情八百四十八 我決不允許任何人侮辱我的將士五百六十七 拜見晉王殿下一百二十三 捷報抵京九百六十二 爲難的老臣七百九十六 開動的戰爭機器(下)八百五十一 葉公,李化龍完了一千一百零八 咱們老蕭家又添男丁了一千零四十二 你不覺得你太過分了嗎?六百八十六 廢人(下)九百三十五 沈一貫還真是一個鬥士六百四十七 不是出問題了吧?二百九十四 踏青野炊二百三十五 朝鮮之役的最後時刻就要到來了九百六十二 爲難的老臣六百四十一 難以回首二百八十七 出兵之議四百五十 詔書到九百九十 給褚英的禮物一千二百三十五 真的出事了一百七十五 九鬼嘉隆的最後努力一千零九十七 斥責毛文龍一千零一十二 一個人在戰鬥五百三十九 糧食的疑雲(上)一千三百二十一 養鴨治蝗八百一十三 薑還是老的辣六百八十二 抄家二百九十九 老丈人駕臨一千二百六十九 萬念俱灰的袁黃三百四十九 大戰在即七百一十八 輝煌的勝利九百三十一 水德一千一百九十八 失敗的談判(下)六百六十 男人的慾望六百一十 敢不敢?三百一十八 罪人的後裔九百七十一 貳臣石星一百八十五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一千一百五十九 勇士一百五十六 武裝朝鮮水師(二更)一百二十二 蕭如薰兵壓臨津江五百四十三 被扭轉的戰局八百二十 叔父,你何時派兵去救族人啊!一千二百一十五 並沒有什麼卵用九百五十二 終極目標一千三百 爹爹,我怕一千一百三十九 木托實心彈一千三百七十八 從此以後,你便是大秦的皇帝一千一百二十七 怎一個天險了得四百零五 利瑪竇忽然爲自己的前途和命運擔憂了起來七百五十八 那一日三百九十九 失望的陳龍正與熱切的歐洲五百八十 仇敵(下)十三 魏學曾的擔憂七百七十六 還是要走到那一步了三百一十六 納瑞宣王的決議二百三十九 蕭如薰召開三方會談四百六十四 菲律賓改姓二百一十六 太閣的頭顱八百四十六 由衷的笑容四百零九 條件(下)九百九十三 注音(下)十 夜襲七百四十五 圈養起來的豬玀是無論如何也養不成雄獅的一千三百三十二 方從哲的對策三百二十 大明重返南洋五百四十一 爲皇帝親信者勿忘晁錯
二百五十二 奇怪的君臣四百五十九 菲律賓海戰(三)一千二百六十四 沐家認慫一千二百八十五 藩屬國動向(下)七百五十三 緊急協議八百零九 拖出去,斬了一千零五十七 建州兵崩潰一千三百零七 希望之光一千零五十四 爲大秦做事九十八 進擊的李如鬆四百二十四 歸來的利瑪竇一千一百五十九 勇士二十八 腦洞大開的蕭如薰六百七十四 討伐洞武遺民(下)一千三百三十 召方從哲入京覲見一百九十 德川家康討厭驚喜九百八十七 一家團聚五百七十一 肉搏!肉搏!肉搏!九百二十六 連影帝都做不了還做什麼皇帝?一百二十四 暗流涌動一千一百九十四 海洋一千零二十四 代善入京一千二百六十四 沐家認慫一千零六十五 權慄很崩潰一千一百二十六 這本就是大秦的國土吧?八百四十 風生水起四百九十五 暴怒的朱翊鈞五百六十 抽你者蕭如薰也!(下)四百五十七 菲律賓海戰(一)五百三十 爲何不去挑戰?不去超越?一百零六 天兵大勝!三百一十六 納瑞宣王的決議七百七十五 無法預料的事情八百四十八 我決不允許任何人侮辱我的將士五百六十七 拜見晉王殿下一百二十三 捷報抵京九百六十二 爲難的老臣七百九十六 開動的戰爭機器(下)八百五十一 葉公,李化龍完了一千一百零八 咱們老蕭家又添男丁了一千零四十二 你不覺得你太過分了嗎?六百八十六 廢人(下)九百三十五 沈一貫還真是一個鬥士六百四十七 不是出問題了吧?二百九十四 踏青野炊二百三十五 朝鮮之役的最後時刻就要到來了九百六十二 爲難的老臣六百四十一 難以回首二百八十七 出兵之議四百五十 詔書到九百九十 給褚英的禮物一千二百三十五 真的出事了一百七十五 九鬼嘉隆的最後努力一千零九十七 斥責毛文龍一千零一十二 一個人在戰鬥五百三十九 糧食的疑雲(上)一千三百二十一 養鴨治蝗八百一十三 薑還是老的辣六百八十二 抄家二百九十九 老丈人駕臨一千二百六十九 萬念俱灰的袁黃三百四十九 大戰在即七百一十八 輝煌的勝利九百三十一 水德一千一百九十八 失敗的談判(下)六百六十 男人的慾望六百一十 敢不敢?三百一十八 罪人的後裔九百七十一 貳臣石星一百八十五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一千一百五十九 勇士一百五十六 武裝朝鮮水師(二更)一百二十二 蕭如薰兵壓臨津江五百四十三 被扭轉的戰局八百二十 叔父,你何時派兵去救族人啊!一千二百一十五 並沒有什麼卵用九百五十二 終極目標一千三百 爹爹,我怕一千一百三十九 木托實心彈一千三百七十八 從此以後,你便是大秦的皇帝一千一百二十七 怎一個天險了得四百零五 利瑪竇忽然爲自己的前途和命運擔憂了起來七百五十八 那一日三百九十九 失望的陳龍正與熱切的歐洲五百八十 仇敵(下)十三 魏學曾的擔憂七百七十六 還是要走到那一步了三百一十六 納瑞宣王的決議二百三十九 蕭如薰召開三方會談四百六十四 菲律賓改姓二百一十六 太閣的頭顱八百四十六 由衷的笑容四百零九 條件(下)九百九十三 注音(下)十 夜襲七百四十五 圈養起來的豬玀是無論如何也養不成雄獅的一千三百三十二 方從哲的對策三百二十 大明重返南洋五百四十一 爲皇帝親信者勿忘晁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