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一十六 納瑞宣王的決議

說到底,大明這一次出兵打仗也不僅僅是爲了自己,應該說整個東南亞的大明藩屬國都有好處拿,而好處最大的毫無疑問,是暹羅國,緬甸這個世仇終於要走向他們的終點了,這讓暹羅如何能不高興呢?遠的不說,就說近幾十年,還給緬甸打的滅了一次國,好容易才得以復國,國家殘破不堪,你讓暹羅如何不恨?

緬甸人這幾十年來發展的很快,所以野心膨脹的很厲害,莽應龍時代還稍微收斂一點,莽應裡登位以後,就變得完全不收斂,四處征戰,到處荼毒,雖然把緬甸的國土擴展到了歷史最大,但是也給緬甸結下了無數的仇家,終於,打遍周邊的菜鳥之後,他們把視野投向了北部。

那個大到無邊無際無法想象的大明帝國。

緬甸人剛剛開始發家的時候,在莽應龍的帶領下,和周邊的國家小打小鬧菜雞互啄,大明根本不放在眼裡,也不想出雲南去對付這個小小部落,但是等到緬甸發展起來之後,軍隊和戰鬥力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兵鋒直指雲南,一舉攻破雲南邊境數個土司寨子,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這才讓雲南當局有所重視。

但是僅僅是對付土司,在大明眼裡還是菜雞互啄,沒有什麼意思,直到緬甸人把土司們禍禍的差不多了,開始把目光投向更爲富庶的漢人城池的時候,大明才終於意識到他們面對的不是一個簡單的對手,而是一個有戰略有戰術有武器有組織的敵國。

再也不是菜雞互啄了,而是帝國戰爭了。

於是大明調集了雲南四川廣西等地的邊軍,對入侵的緬甸軍展開反擊,和緬甸軍在雲南邊境的山水險惡之處展開殘酷的拉鋸戰,然而這樣的地勢地形讓擅長大軍團聯合作戰的明軍無法施展手腳,反倒被擅長山地戰小規模破襲戰的緬甸軍佔據了不小的優勢,幾座邊鎮被搶掠,幾名官員被罷黜,明帝國開始正式這個對手,並且根據其國名的音譯,給其取名——東蠻牛,洞武是近幾年的事情了。

如此,至少可以體現出在明人的眼裡,緬甸東籲王朝的軍隊絕對不弱,甚至像蠻牛一樣勇武有力,很難對付。

背靠一個大帝國的大明尚且如此,缺少戰略縱深的周邊國家也就遭了殃,東籲王朝崛起的歷程,就是周邊國家的血淚史,尤其是暹羅,一百多年內數度被緬甸打的滅國,或者被緬甸打下首都,丟面子丟錢丟人,能丟的都丟了,當然,他們也不是沒有反擊過,納瑞宣就是他們最引以爲豪的王,在他的帶領下,暹羅人曾經打出過一波小高潮。

然而這並不足以將這個國家最終消滅,歷史上的大明也沒能奈何得了這個蠻牛一樣的國家,耗盡了雲南的人力物力,雖然在戰場上打勝了,但是失去的土地卻根本沒有力氣收復,只能退回了後勤保障區域內——雲南的交通水平實在是太差了,物資抵達前線的效率低的令人咂舌,根本打不下去。

後來,大明的主要憂患都在北邊,就沒有對南邊多在意,而緬甸人也被大明打疼了,雖然看到大明退兵,但是也不敢再次進犯大明,終大明一朝,緬甸未曾再敢進犯,直到滿清乾隆時期,緬甸再次強盛,清緬戰爭再度爆發,這一回,清兵可就丟臉丟的多了,乾隆老兒的所謂十全武功,在這裡面也是水分不少。

此時此刻的東籲王朝,正是全盛時期,還沒有被大明打疼,鄧子龍打疼的是莽應龍,但是莽應龍死了,這坑爹的莽應里根本不去想曾經被吊打的恐懼,一意孤行的調動主力軍隊對大明開戰,揚言要好好教訓一下這幫漢人,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勇武。

他還不知道大明已經決定徹底收拾掉他,並且派了把日本打到四分五裂的將軍來和他過招,更不知道暹羅人已經磨刀霍霍,並且打算和大明合兵一處,徹底收拾掉緬甸人。

接到大明國書的那一刻,納瑞宣的心裡就有了這樣的想法,三年前,藉着緬甸人被大明打得大敗而回的空檔,他剛剛從緬甸手裡搶回了自己的國家重新立國,正在積極發展軍備以圖自保,暫且,他是沒有反擊緬甸的實力,正在日夜爲此憂心,擔心緬甸人再次舉全國之力和他一戰,他沒有絕對的勝算。

而大明朝決定對緬甸開戰的消息宛如一針強心劑,讓納瑞宣王欣喜若狂。

即使沒有朝臣建議暹羅出兵和大明一起攻打緬甸,他也決定這樣做了。

因爲他知道,此次大明派出的將軍正是之前在朝鮮把倭國打到四分五裂的海內名將蕭如薰,而此番南下的軍隊大部分都是之前和日本人過招的大明精銳部隊,此番精銳之師再度南下,必然是有着十成的把握要將緬甸滅國的,此時不出兵幫助大明,到時候還怎麼分好處?

大明幹掉了緬甸,那該是多少好處?怎麼能不參與進去分一杯羹呢?而且以大明的大方程度,估計兩杯羹甚至是一碗肉都是有可能的,這在剛剛平定下來百廢待興的暹羅國看來,無疑是非常重要的。

於是他詢問了幾名華人臣子,向他們諮詢爲大明軍隊接風洗塵的禮儀,還有大明軍隊的口味,暹羅該如何準備大明軍隊喜歡的飯食之類的,安排好了這些事情之後,他又馬不停蹄的安排起了軍隊助戰的事情,將自己麾下最強大的一支軍隊,包含着法國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和日本人的僱傭軍,還有自己的主力部隊,差不多兩三萬人的樣子,讓這支部隊做好戰鬥準備。

說來也有意思,因爲本國部隊數量和質量不夠,納瑞宣王別出心裁的搞出了幾支外國僱傭軍。

這裡麪包括法國人、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火器僱傭軍,專門負責使用火器和培訓本國軍隊使用火器;還有一支一千多日本浪人組成的特種部隊,專門負責白刃格鬥,戰鬥力極強;甚至還有千餘人的華人部隊赫然在列,響噹噹的多國部隊。

九十三 金忠善五百四十四 山西已經平定二百零四 提督與軍師之爭鋒七百八十一 殺賊!四百五十四 要讓軍隊習慣直接被最高統治者指揮八百三十九 謝禾覺得自己非常有成就感六百一十四 想種田的努爾哈赤七百九十 抵達鎮江二百四十 三方會談(上)七十九 寶刀未老袁了凡八百三十九 謝禾覺得自己非常有成就感六百八十 聯合阿拉幹二百七十三 決然的母子(上)七百七十九 口出粗鄙之語的傻子九百二十八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三百八十一 蕭如薰的捷報四百六十二 海戰結束九百三十 身體冰冷的駱思恭一千零六十一 毛文龍渡江一千二百三十三 成立自衛隊一千二百零二 豐臣軍全線出擊五百九十八 權力三百零六 暹羅(下)一千三百一十二 他只是皇帝(下)六百七十七 主持公道二百六十五 重新起航二十七 君欲上天乎?八百二十四 一如秦漢一百六十一 倭寇的求和一千三百一十一 他只是皇帝(上)一千零六十三 平壤的災難四百二十五 蕭如薰的套路六百四十六 做戲就要做全套一百五十三 德川家康的時機一千一百七十八 百僚未起朕先起(下)四百零三 大義凜然的騙子八百五十九 自信滿滿的將軍們三百八十 愚蠢的孩子十三 魏學曾的擔憂五百七十 向死而生(下)九百六十四 爲你們準備的賞賜七百一十八 輝煌的勝利七百三十七 老首輔以爲沈一貫當真不能爲首輔嗎?六百五十 “無恥的明軍”一百二十三 捷報抵京一百九十九 據理力爭一千零八十九 節儉的御膳二百零九 被驚醒的人們四百五十 詔書到三百三十六 火器狂人蕭如薰三百零一 翁婿夜話(下)七十三 歷史發生了劇變九百五十九 三個人的門面一千二百五十三 怠政?一千一百三十三 磨刀不誤砍柴工四百六十二 海戰結束五百五十七 太原騷亂(上)六百四十七 不是出問題了吧?九百四十二 不過是交易罷了二百四十七 議功一千一百四十一 所有人都在忙五百七十一 肉搏!肉搏!肉搏!九百零九 皇帝結婚六百九十二 袁黃的擔憂(下)一千二百二十七 秦軍入京都二百六十三 至少,能拯救自己的家人?二百三十四 王對王二百一十八 朝廷的壓力一千二百六十七 大忌諱四百六十一 巨大的鼓舞六百六十 威信與信任五百八十九 大捷來報一百三十五 血戰碧蹄館(四)一千三百二十 最初的試驗四百零七 理想社會一千一百七十八 百僚未起朕先起(下)六百零三 捉摸不透一千零五十一 撤!五百八十一 事發六百二十三 多謝總督!四十六 寧夏亂平一千一百六十九 不鼓勵原則五百五十一 大亂驟起五百四十二 蕭如薰第一次對自己堅持的理念產生了懷疑一千一百七十八 百僚未起朕先起(下)二百七十七 救火隊員李太后(下)一千二百八十六 救火閣老李廷機七百五十二 此人,極度危險!四百四十八 不上班的蕭如薰四百六十一 巨大的鼓舞九百七十 彈冠相慶的前明舊臣二百五十八 留守三百八十三 身份一千零六十 新的危機接踵而至六百七十五 袁黃閱兵二百九十一 坦白六百四十八 愉悅的笑容三百七十七 旁觀者眼中所見之物一千三百七十九 歷史的機密五百二十五 李成樑的呼喚
九十三 金忠善五百四十四 山西已經平定二百零四 提督與軍師之爭鋒七百八十一 殺賊!四百五十四 要讓軍隊習慣直接被最高統治者指揮八百三十九 謝禾覺得自己非常有成就感六百一十四 想種田的努爾哈赤七百九十 抵達鎮江二百四十 三方會談(上)七十九 寶刀未老袁了凡八百三十九 謝禾覺得自己非常有成就感六百八十 聯合阿拉幹二百七十三 決然的母子(上)七百七十九 口出粗鄙之語的傻子九百二十八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三百八十一 蕭如薰的捷報四百六十二 海戰結束九百三十 身體冰冷的駱思恭一千零六十一 毛文龍渡江一千二百三十三 成立自衛隊一千二百零二 豐臣軍全線出擊五百九十八 權力三百零六 暹羅(下)一千三百一十二 他只是皇帝(下)六百七十七 主持公道二百六十五 重新起航二十七 君欲上天乎?八百二十四 一如秦漢一百六十一 倭寇的求和一千三百一十一 他只是皇帝(上)一千零六十三 平壤的災難四百二十五 蕭如薰的套路六百四十六 做戲就要做全套一百五十三 德川家康的時機一千一百七十八 百僚未起朕先起(下)四百零三 大義凜然的騙子八百五十九 自信滿滿的將軍們三百八十 愚蠢的孩子十三 魏學曾的擔憂五百七十 向死而生(下)九百六十四 爲你們準備的賞賜七百一十八 輝煌的勝利七百三十七 老首輔以爲沈一貫當真不能爲首輔嗎?六百五十 “無恥的明軍”一百二十三 捷報抵京一百九十九 據理力爭一千零八十九 節儉的御膳二百零九 被驚醒的人們四百五十 詔書到三百三十六 火器狂人蕭如薰三百零一 翁婿夜話(下)七十三 歷史發生了劇變九百五十九 三個人的門面一千二百五十三 怠政?一千一百三十三 磨刀不誤砍柴工四百六十二 海戰結束五百五十七 太原騷亂(上)六百四十七 不是出問題了吧?九百四十二 不過是交易罷了二百四十七 議功一千一百四十一 所有人都在忙五百七十一 肉搏!肉搏!肉搏!九百零九 皇帝結婚六百九十二 袁黃的擔憂(下)一千二百二十七 秦軍入京都二百六十三 至少,能拯救自己的家人?二百三十四 王對王二百一十八 朝廷的壓力一千二百六十七 大忌諱四百六十一 巨大的鼓舞六百六十 威信與信任五百八十九 大捷來報一百三十五 血戰碧蹄館(四)一千三百二十 最初的試驗四百零七 理想社會一千一百七十八 百僚未起朕先起(下)六百零三 捉摸不透一千零五十一 撤!五百八十一 事發六百二十三 多謝總督!四十六 寧夏亂平一千一百六十九 不鼓勵原則五百五十一 大亂驟起五百四十二 蕭如薰第一次對自己堅持的理念產生了懷疑一千一百七十八 百僚未起朕先起(下)二百七十七 救火隊員李太后(下)一千二百八十六 救火閣老李廷機七百五十二 此人,極度危險!四百四十八 不上班的蕭如薰四百六十一 巨大的鼓舞九百七十 彈冠相慶的前明舊臣二百五十八 留守三百八十三 身份一千零六十 新的危機接踵而至六百七十五 袁黃閱兵二百九十一 坦白六百四十八 愉悅的笑容三百七十七 旁觀者眼中所見之物一千三百七十九 歷史的機密五百二十五 李成樑的呼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