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人選

兵部尚書就不用說了,六部尚書大的很,想要爭奪這個職位可不容易,可是一個六部尚書的官位,代表的可不光是一個六部尚書,而是一系列的官員變遷。

王崇古致士已經是時間問題了,皇帝下旨准許了王崇古致士,也給了王崇古應有的待遇,算是功德圓滿了。

現在的問題是誰能上位,上位的這個人牽動着無數人的心。

很快內閣推薦的人選就出來了,兵部左侍郎曾省吾,雖然推上來了,可是大家都不太看好他,因爲他的資歷不太夠。不過曾省吾是張居正的嫡系,沒人敢小看。

張居正連張瀚那種人都能破格提拔爲吏部尚書,何況曾省吾。

朱翊鈞翻動着曾省吾的資料,看到後面不禁“咦”了一聲。果然張居正任用的都是有能力的人,這個曾省吾就不簡單,現在他是兵部左侍郎,他升官是因爲他平定了都掌蠻。

看到都掌蠻朱翊鈞就想到了劉顯,這算不算是同人不同命?

曾省吾是督軍,平定了都掌蠻之後,官升兵部左侍郎,不但回京了,而且官職也升了起來。劉顯呢?平定都掌蠻之前是總兵,平定之後還是總兵。

劉顯想要致士回家,朝廷不允許,現在還在雲貴苦熬苦業。

嘆了一口氣,朱翊鈞一臉的無奈,想讓文官把功勞戴在武將的身上,那是不可能了。打贏了是文官運籌帷幄,功勞使勁撈,打輸了就是武將背鍋,罪名使勁扣,這就是大明的現狀啊!

武將地位低,這個問題不解決,忠心問題根本無從談起。

或許有的武將爲國爲家,可是底層的士卒呢?大家爲什麼當兵,大多數人是爲了吃飯。當兵吃糧,拼命就算了吧!這樣的人只能成爲兵油子,想靠着他們打仗,別想了。

只有爲了搏一個前程,看得到希望的時候,那纔會有戰鬥力。當看不到希望的時候,誰還會拼命?

秦軍戰鬥力之所以強,能夠以布衣布甲硬撼裝備精良的精銳魏武卒,因爲什麼?要知道魏武卒可是裝備精良的重裝步兵,秦軍能打贏除了秦兵耐苦戰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軍功封爵。

那個時候的大秦還有不少奴隸,但是沒關係,只要你有軍功,不但能夠脫離奴隸身份,還能夠得到爵位,成爲人上人。那些吃不起飯的人,拎着刀就去和人拼命了。

他們爲了什麼,爲的還不是博一個出身,那樣的軍隊戰鬥力怎麼能不高?

整個秦國就像一臺巨大的戰爭機器,下層推着上層打仗,想停都停不下來。

軍功就代表着爵位,代表着錢,代表着房,代表着漂亮女人,整個秦國都瀰漫着馬上覓封侯的想法。這才了有了橫掃六合的強大秦軍,纔有了“赳赳老秦”的精氣神。

朱翊鈞將曾省吾的資料放到一邊,再一次意識到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如果由上而下的改制度,強推下去,難度就不說了,效果也未見得好。新軍啊!朱翊鈞不禁將目光投向了山西和陝西,這兩個人地方是關鍵啊!

在明末,陝西和山西永遠是繞不開的,那裡或許可以成爲自己軍事改革的第一個試點。

秦兵自古耐苦戰,無論是秦朝還是漢唐,八百里秦川孕育出來的強大的軍隊,是震懾天下的力量。

將曾省吾的資料放到一邊,朱翊鈞在拿起一份資料,這一份就是王崇古舉薦的大同總督方逢時了。

說方逢時如何能打就未見得,但是這個人明顯是一個頗具戰略眼光的人物。在做山西巡撫的時候就配合着王崇古做了很多的事情,並且在王崇古離開之後,自己做的也很好。

修建城堡,整訓士卒,推動俺答汗的封貢,戰略和眼光都沒問題。

做事也是四平八穩,同時也是從知縣一步一步做上來的,有底層經驗,是一個非常合適的人選。朱翊鈞將方逢時的資料放到一邊,直接拿起了最後一份。

這份資料是薊遼總督樑夢龍了,他也是一個非常有資格的人。

樑夢龍在做薊遼總督之前,已經做過兵部左侍郎了,這個就比曾省吾資歷深厚了,同時在薊遼總督任上做的也不錯,有資格角逐兵部尚書的職位。

不過讓朱翊鈞感興趣的不是這個,而是樑夢龍在隆慶年間的一段經歷。

大運河,連通大明經濟南北的要道,隨着大明社會商品經濟的發展,大量民間商船往來於大運河上,造成運河常常擠塞。並且隨着時間的推移,運河漕運弊政叢生。

運河運輸的最大憂患莫過於黃河決口,一旦發生,運河便被阻滯。

鑑於運河漕運弊政和黃河決口,不斷有人上疏請求對之進行整頓和改革,其中有一些人主張恢復海運。在這些人裡面,時任山東巡撫的樑夢龍就是代表人物。

他認爲:“河漕似安而多勞費,海運似險而屬便利,一任其勞,一任其便,相濟之策”,當以海運羽翼漕運。

這個計劃得到了當時的內閣首輔大學士高拱的支持,受命後,樑夢龍派遣指揮王惟精等人進行了多次的試行海運活動,就便進行探訪和勘察。

此外,樑夢龍還下令,沿海地方不拘軍民人等,如有情願將自己或收買雜糧、用自己船隻裝載、自膠州海口起至天津糴賣者,均給予執照。

如果是良民,則重加犒賞,如果是有罪之人,則允許通過試行海運來贖罪。

在樑夢龍的鼓勵下,先後有多人主動試行海運,海道勘查工作得以順利進行。由於樑夢龍的積極努力,終於對海道的口岸、日程、裡數等有了甚多的瞭解。

朱翊鈞對這個就感興趣了,從這裡就能看出來,這個樑夢龍絕對不是腐儒,是真的做事的人。

尤其是那條海運恕罪的政策,可以說一下子戳中了朱翊鈞的心思,畢竟現在航海可是很危險的,加上大明百姓的鄉土情結,願意去海上拼命的人可不多。

見到了利潤之後或許會有,可是前期想推動就不容易,這些罪犯就很合適啊!

第九十二章 打一波埋伏第四百一十八章 初見成效第三百四十一章 局勢第四十九章 政治手腕第九十一章 戰第一百六十一章 謀劃第二百二十四章 心裡不踏實第二百六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三章 內閣大學士第四章 大神海瑞第五十九章 內閣議處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兵安南第二百五十六章 這就是天賦第四十八章 張鯨出京第三百八十一章 仗有你打的第二十一章 京劇和告狀第三百五十一章 廢除賤籍第二百一十八章 工作重點第八十五章 查第一百零五章 錢第一百八十七章 李贄的學說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排第五十四章 大佬進京第一百一十二章 朝見第三十七章 求仁得仁寫在vip章節一百章以後第六十章 學習使我快樂第三百三十五章 草原風雲 中第八章 謀劃第四十三章 再見俞大猷第三百七十八章 漢城失守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二百一十八章 工作重點第二百九十三章 錦衣憲兵第七十八章 給戚繼光大炮第三百五十五章 北巡第五十五章 眼光第四百一十六章 李時珍的驚天發明第二百七十三章 大順天府經濟圈第五十一章 馮保之死(續)第五十七章 憋大招第六十九章 種地瞭解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皇帝的紅眼病寫在第一卷結尾之前第七十六章 草原第九十章 跑,活着!第二百六十三章 人生巔峰第四十三章 逝去的仁君之夢第三十三章 海瑞的書第一百四十二章 廢物第三百九十五章 碧蹄館第九十八章 快刀斬亂麻第一百四十四章 文官大團結第二十三章 襯托第十三章 掰腕子第一百零六章 三大政策第三十二章 公審第四十九章 政治手腕第七十三章 戚繼光第二百九十四章 行動 上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朝會 下第四十二章 福至心靈第二十章 咱們去搶錢吧!第一百七十章 問過本官了嗎?第六十七章 俞大猷之死第九十二章 打一波埋伏第八十章 推公務員制度第三百二十五章 調兵 下第八十三章 大明皇家講武堂第三百四十二章 興奮的李時珍第三十三章 堅定第四百零一章 礪石嶺之戰 下第五十三章 提督第十六章 煌煌大明第五十一章 馮保之死(續)第九十三章 圍殲第一百四十九章 菜鳥東林黨和老狐狸江陵黨第四百五十六章 秦良玉第十六章 馮保的殺手鐗第三百七十二章 豐臣秀吉來了第二百零一章 查第三百一十四章 殺敵有功第四百四十四章 倭國使團第三十三章 砸碎枷鎖第四百零四章 李舜臣第二十二章 乞恩疏第七十章 皇莊種地第三百七十九章 李成樑請戰第二十四章 來龍去脈 上第九十四章 戰後第一百五十五章 衍聖公府 上第四十一章 朕待先生歸來時第四百七十四章 新年驚喜第四百二十四章 開戰第六十章 大婚下第六章 張居正和海瑞第一百一十一章 一戰而定第九十九章 霸道張鯨第二十四章 把兄弟第二百零八章 速度
第九十二章 打一波埋伏第四百一十八章 初見成效第三百四十一章 局勢第四十九章 政治手腕第九十一章 戰第一百六十一章 謀劃第二百二十四章 心裡不踏實第二百六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三章 內閣大學士第四章 大神海瑞第五十九章 內閣議處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兵安南第二百五十六章 這就是天賦第四十八章 張鯨出京第三百八十一章 仗有你打的第二十一章 京劇和告狀第三百五十一章 廢除賤籍第二百一十八章 工作重點第八十五章 查第一百零五章 錢第一百八十七章 李贄的學說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排第五十四章 大佬進京第一百一十二章 朝見第三十七章 求仁得仁寫在vip章節一百章以後第六十章 學習使我快樂第三百三十五章 草原風雲 中第八章 謀劃第四十三章 再見俞大猷第三百七十八章 漢城失守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二百一十八章 工作重點第二百九十三章 錦衣憲兵第七十八章 給戚繼光大炮第三百五十五章 北巡第五十五章 眼光第四百一十六章 李時珍的驚天發明第二百七十三章 大順天府經濟圈第五十一章 馮保之死(續)第五十七章 憋大招第六十九章 種地瞭解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皇帝的紅眼病寫在第一卷結尾之前第七十六章 草原第九十章 跑,活着!第二百六十三章 人生巔峰第四十三章 逝去的仁君之夢第三十三章 海瑞的書第一百四十二章 廢物第三百九十五章 碧蹄館第九十八章 快刀斬亂麻第一百四十四章 文官大團結第二十三章 襯托第十三章 掰腕子第一百零六章 三大政策第三十二章 公審第四十九章 政治手腕第七十三章 戚繼光第二百九十四章 行動 上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朝會 下第四十二章 福至心靈第二十章 咱們去搶錢吧!第一百七十章 問過本官了嗎?第六十七章 俞大猷之死第九十二章 打一波埋伏第八十章 推公務員制度第三百二十五章 調兵 下第八十三章 大明皇家講武堂第三百四十二章 興奮的李時珍第三十三章 堅定第四百零一章 礪石嶺之戰 下第五十三章 提督第十六章 煌煌大明第五十一章 馮保之死(續)第九十三章 圍殲第一百四十九章 菜鳥東林黨和老狐狸江陵黨第四百五十六章 秦良玉第十六章 馮保的殺手鐗第三百七十二章 豐臣秀吉來了第二百零一章 查第三百一十四章 殺敵有功第四百四十四章 倭國使團第三十三章 砸碎枷鎖第四百零四章 李舜臣第二十二章 乞恩疏第七十章 皇莊種地第三百七十九章 李成樑請戰第二十四章 來龍去脈 上第九十四章 戰後第一百五十五章 衍聖公府 上第四十一章 朕待先生歸來時第四百七十四章 新年驚喜第四百二十四章 開戰第六十章 大婚下第六章 張居正和海瑞第一百一十一章 一戰而定第九十九章 霸道張鯨第二十四章 把兄弟第二百零八章 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