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兵安南

戚金隨便的翻動着手上的情報,臉上完全沒有表情,因爲在情報之中,安南都統使司已經算是被滅了。被人剿滅好幾次了,安南都統使也連着死了兩任了,基本上都快被殺沒人了,官宦宗室都被殺沒了。

不過也不是都沒了,還有一個人比較堅挺,這個人就是敦厚王莫敬恭,現在他是莫朝名義上的王。

當然了,這個王是不被大明承認的,以前大明沒功夫也沒精力,化外蠻夷,自己隨便叫沒人管,但是這一次就不行了,怎麼能讓你隨便亂叫?要麼做大明的安南都統使,要麼就去死好了,戚金沒有一點心理壓力。

這一次陛下派自己來做什麼,戚金心裡面再清楚不過了,他可不會費力氣做其他的事情。

“前往廣西傳旨的人應該也快到了,到時候到時候陸上也就不用太操心了。”戚金感嘆着說道。

在戚金感慨的時候,兩廣總督府的確來了一位傳旨的公公,這讓兩廣總督陳矩心裡面有些疑惑。兩廣總督雖然官職不小,但是兩廣實在是太偏遠了,在這樣的地方,朝廷的行文都慢一拍,陳矩都不記得自己多久沒接到聖旨了。

雖然和司禮監的那位陳公公同名,但是兩個人的待遇可不一樣。

陳矩是隆慶五年進士,初授杭州推官,累官兵部右侍郎,總制兩廣軍務。

從陳矩的履歷上就能看得出來,他是一個有軍事才能的文官,同時陳矩也擔任過貴州巡撫,算是在南疆打轉了十幾年了,對南疆非常的瞭解。在這樣的情況下,陳矩的官職基本上很難挪窩了。

見到來傳旨的人,陳矩微微一愣,倒不是因爲這個人他不認識,事實上他不認識也正常。

畢竟在南邊多年,陳矩又能對京城的人認識多少,尤其是宮裡面的公公。

關鍵是來傳旨的人不止一個年輕公公,而是還有一個武將,在武將的身後還有十幾個人,一看就是軍中悍卒,裝備也是非常好的。在這樣的情況下,由不得陳矩不多想,這不是來抓自己的吧?

不過到了這個時候,陳矩也知道擔心沒用,還是老實的聽聖旨吧!

傳旨的公公很快就把聖旨給讀了一遍,陳矩臉上的表情頓時就精彩了起來。

這份聖旨當然不是捉拿自己的,而是讓自己出兵的,讓自己調遣人馬出廣西,直接進入安南都統使司。後面怎麼樣不知道,要自己進兵安南都統使司,佔領諒山,然後在諒山擺出一副繼續進攻的架勢。

諒山這個地方是安南北部的一塊要地,不僅是安南北部的交通樞紐,更是首都升龍府的門戶,如果要在安南用兵,諒山正是鎖鑰之地。守住它,可將來敵擋在越北山地。拿下它,便一馬平川,直取升龍府。自古以來,中原王朝南取交趾,此處是必經之地,然後傳檄可定。

朝廷讓自己出兵諒山,目地很明顯,那就是要對安南用兵了。

沒聽說朝廷有這個作戰方略啊!

如果不是對方的文書都對,身份也沒問題,陳矩都懷疑這些人是假傳聖旨了。朝廷要動安南,可是爲什麼呀?要是的楊應龍,讓自己派兵助陣都是合理的,可是打安南,這算怎們回事?陳矩沒想明白。

不過陳矩也知道,朝廷這一次沒給自己拒絕的機會,因爲跟着傳旨公公來的那個年輕人叫吳惟英,爵位是伯爵。

吳惟英這一次來就是爲了指揮作戰的,跟隨吳惟英來的還有一萬精銳,朝廷顯然是要動真格的了。

聖旨之中還着重提到了,朝廷讓自己調遣狼兵,陳矩知道,狼兵其實不叫狼兵,而是叫俍兵,但是因爲其作戰勇猛,因此才被成爲狼兵。俍兵是俍人組建的人馬,也就是後世的壯族先祖,他們與土家族土司的人馬合稱土狼兵。

朝廷這一次要自己調遣土狼兵和兩廣的士卒,跟隨這位吳惟英出兵安南。

比起陳矩,吳惟英知道的事情就多了,朝廷要佔據諒山,無論安南接下來的戰事如何,朝廷都要佔領諒山,並且在諒山築城,扼守住安南的通道。到時候進可攻退可守,只要大軍駐紮在諒山,那麼安南的復地就隨時都在大明的兵鋒之下。

如此重要的戰略位置,自然是要拿下的,而且易守難攻,可以說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地方。

陳矩雖然不知道朝廷的具體戰略是什麼,但是這也不耽誤陳矩配合。

接了聖旨之後,傳旨公公就離開了,吳惟英則是留了下來,陳矩開始調兵遣將,除了土狼兵之外,陳矩還調遣了兩廣人馬一萬五千人給吳惟英。算上土狼兵,吳惟英總共湊了三萬多的人,號稱十萬大軍。

在湊齊了人馬之後,吳惟英就帶着人出發了,目標安南都統使司的諒山。

在同一時間,戚金也率領着艦隊登陸了,登陸的地方位於後世的海防市。

戚金選擇在這裡登陸也是有原因的,因爲從這裡登陸之後,大軍可以沿着海防市直取海陽,根據戚金的情報,莫朝遺臣莫玉輦尋得莫敬止的弟弟敦厚王莫敬恭,在文蘭州擁立其爲新帝,改元乾統,海陽、京北各處支持莫朝的勢力紛紛率部歸附。

在得到這份情報之後,戚金的第一個目標就放在了海陽,人家都稱帝了,戚金可不會慣着這個毛病。

如果莫敬恭不識相,戚金準備先滅了這個莫敬恭,然後扶持一個聽話的人出來,如果都不聽話,那就都殺了。反正還有一個黎朝的人在,實在不行就打趴再扶持。如果都不聽話,那就全都弄死。

大軍登陸自然沒什麼難度,對於戚金來說這都不是事,大明皇家水師也早就習慣了。

五萬步戰隊快速的登陸,然後快速的在岸邊集結,戚金並沒有着急進軍,而是在岸邊開始安營紮寨,同時派遣人到周圍抓舌頭。消息靈通人士最好,官員就更好了,抓回來戚金要問話,雖然手上有情報,但是戰地的情報需要及時,戚金需要快速的瞭解現在的情況。

第七十三章 第二個買賣第四十八章 技高一籌張居正第四十五章 用五噸炮彈,換下林雲龍!第一百三十二章 欺負第三十八章 本朝第一權閹第十二章 高馮決戰 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商標第四十章 我不上,我就嗶嗶!第二百六十一章 開幹第十八章 態度第一百二十九章 日月不易,永照大明!第四十五章 王崇古的態度第四章 大神海瑞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興 (第一更)第二百二十五章 降等襲爵第五十九章 大婚 中第九十四章 戰後第一百九十三章 年尾第三百八十五章 十歲的小女孩要入宮第八十八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三百三十九章 烏力罕第二百零六章 行動第二百七十五章 搜刮錢財第一百六十六章 官府的能力 上第五十七章 是我想太多第一百八十一章 開始第二百一十八章 工作重點第一百章 黃臺吉的決絕第十九章 叫人第三十章 巨大的陰影第四十七章 馬上覓封侯第三百九十七章 海戰第三百二十七章 開打第四十三章 逝去的仁君之夢第二百零八章 速度第四百三十章 德川家康的選擇第一百一十三章 一個字:錢!第四百二十五章 開戰第一百二十九章 日月不易,永照大明!第二百六十一章 開幹第二百七十九章 皇帝哥哥腰板硬第一百六十六章 官府的能力 上第七十九章 全面鋪開第十三章 掰腕子第四章 大神海瑞第二十二章 神出鬼沒的內廠 (爲舵主“黎勝看好書”加更)第一百零六章 三大政策第五十二章 試探規則第五十四章 多塔神教第三十六章 張居正的手腕第三百八十五章 十歲的小女孩要入宮第四十七章 人選第二十一章 京劇和告狀第三百六十六章 女真大集會第二百九十六章 勳貴之表第六十二章 戰火第六十二章 劉顯進京第一百四十八章 呵斥第二百九十三章 錦衣憲兵第二百一十二章 真倭第二十五章 來龍去脈 下第二百六十章 曾省吾回京第四百二十章 兵進福岡第三百零四章 預料之外第四百五十五章 劉綎的想法第八十五章 公務員考試第四百四十四章 倭國使團第四十七章 三堂會審第六十一章 潘季馴和李贄第六十三章 關於科技書的幻想第一百九十八章 年齡第二百二十一章 申時行的選擇第三百四十七章 繼承你的志向第三百八十一章 仗有你打的第八十四章 招生第四百七十四章 新年驚喜第三百二十七章 開打第十二章 耍賴的孫丕揚 (首訂感謝章節!)第三十五章 不要慫,剛正面!第四百零八章 叔侄談話第二百七十五章 搜刮錢財第四十一章 朕待先生歸來時第七十三章 軍事情報機構第一百七十五章 告一段落第三十三章 海瑞的書第六十四章 果決第二百一十三章 戰後第七十三章 軍事情報機構第六十章 學習使我快樂第一百五十六章 在行動第八十八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二十四章 抄家抓人 (中秋節加更第二彈)第四百二十八章 帝國雄心第二百一十四章 審問第二百一十三章 戰後第五十二章 章節名被我吃了第七十一章 任重道遠第二百二十三章 推進第八十七章 神器第四百三十章 德川家康的選擇
第七十三章 第二個買賣第四十八章 技高一籌張居正第四十五章 用五噸炮彈,換下林雲龍!第一百三十二章 欺負第三十八章 本朝第一權閹第十二章 高馮決戰 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商標第四十章 我不上,我就嗶嗶!第二百六十一章 開幹第十八章 態度第一百二十九章 日月不易,永照大明!第四十五章 王崇古的態度第四章 大神海瑞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興 (第一更)第二百二十五章 降等襲爵第五十九章 大婚 中第九十四章 戰後第一百九十三章 年尾第三百八十五章 十歲的小女孩要入宮第八十八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三百三十九章 烏力罕第二百零六章 行動第二百七十五章 搜刮錢財第一百六十六章 官府的能力 上第五十七章 是我想太多第一百八十一章 開始第二百一十八章 工作重點第一百章 黃臺吉的決絕第十九章 叫人第三十章 巨大的陰影第四十七章 馬上覓封侯第三百九十七章 海戰第三百二十七章 開打第四十三章 逝去的仁君之夢第二百零八章 速度第四百三十章 德川家康的選擇第一百一十三章 一個字:錢!第四百二十五章 開戰第一百二十九章 日月不易,永照大明!第二百六十一章 開幹第二百七十九章 皇帝哥哥腰板硬第一百六十六章 官府的能力 上第七十九章 全面鋪開第十三章 掰腕子第四章 大神海瑞第二十二章 神出鬼沒的內廠 (爲舵主“黎勝看好書”加更)第一百零六章 三大政策第五十二章 試探規則第五十四章 多塔神教第三十六章 張居正的手腕第三百八十五章 十歲的小女孩要入宮第四十七章 人選第二十一章 京劇和告狀第三百六十六章 女真大集會第二百九十六章 勳貴之表第六十二章 戰火第六十二章 劉顯進京第一百四十八章 呵斥第二百九十三章 錦衣憲兵第二百一十二章 真倭第二十五章 來龍去脈 下第二百六十章 曾省吾回京第四百二十章 兵進福岡第三百零四章 預料之外第四百五十五章 劉綎的想法第八十五章 公務員考試第四百四十四章 倭國使團第四十七章 三堂會審第六十一章 潘季馴和李贄第六十三章 關於科技書的幻想第一百九十八章 年齡第二百二十一章 申時行的選擇第三百四十七章 繼承你的志向第三百八十一章 仗有你打的第八十四章 招生第四百七十四章 新年驚喜第三百二十七章 開打第十二章 耍賴的孫丕揚 (首訂感謝章節!)第三十五章 不要慫,剛正面!第四百零八章 叔侄談話第二百七十五章 搜刮錢財第四十一章 朕待先生歸來時第七十三章 軍事情報機構第一百七十五章 告一段落第三十三章 海瑞的書第六十四章 果決第二百一十三章 戰後第七十三章 軍事情報機構第六十章 學習使我快樂第一百五十六章 在行動第八十八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二十四章 抄家抓人 (中秋節加更第二彈)第四百二十八章 帝國雄心第二百一十四章 審問第二百一十三章 戰後第五十二章 章節名被我吃了第七十一章 任重道遠第二百二十三章 推進第八十七章 神器第四百三十章 德川家康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