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拆分武庫司

武庫司貪腐案的爆發,徹底導致了大明的武庫司廢了,案子是完結了,可是事情還是要解決。軍械是重中之重,沒有了武庫司,那還玩什麼。

在第二天的一早,朱翊鈞便召集了內閣大學士和六部尚書廷議。

無論是內閣大學士還是六部尚書,這一次對皇上召開廷議,全都緊張的不行,顯然皇上這一次又要搞幺蛾子了。

如果按照正常的流程,武庫司貪腐案,查完了,那就從新任命武庫司的人手也就是了,沒必要召開什麼廷議。雖然武庫司是很肥的衙門,可是武庫司的郎中不過五品。

官職五品,又不是內閣大學士,上什麼廷議,這意思已經很明顯了,皇上又要搞事情了。

基於這個原因,無論是幾位內閣大學士,還是六部尚書,神情都很嚴肅。現在已經沒人把這位少年天子當成不着四六的天子了,畢竟這裡也都是人精。

或許前面沒發現,但是事情過了這麼久,稍稍的想一想就知道了,這怎麼能是不着四六呢?

內閣大學士和六部尚書,雖然沒有交談,但是也都各自眼神交流過了。大家的意思也很明顯,絕對不能讓皇上做什麼不靠譜的事情,必須要盡全力阻止。

當朱翊鈞到達現場的時候,瞬間就感受到了嚴肅而凝重的氣氛。

目光從在場的人臉上掃過,朱翊鈞笑着說道:“諸位愛卿看起來精神都很不錯,這很好啊!”

見沒人想說這個話題,甚至連拍馬屁的都沒有,朱翊鈞只能尷尬的收場,看來想活躍氣氛是不行了。沉吟了片刻,朱翊鈞直接開口說道:“今日朕找諸位愛卿來,爲的就是武庫司的事情。”

“朕登基未久,武庫司就出了這樣的案子,朕很心痛。”

“有人給朕上摺子,說對武庫司的處罰過重,有失仁君之風,可是朕每每想到那些在邊鎮奮戰的將士,他們用的居然是那樣的軍械,朕甚是心痛。”

“他們爲大明保家衛國,爲大明守土抗敵,使用的是那樣的軍械,朕對不起他們啊!”

在場的內閣大學士和六部尚書雖然臉上沒什麼表情,可是心裡面明白,這都是鋪墊,這都是定基調。意思很明顯,等你下你們說話的時候都注意點。

當然,這只是朱翊鈞的一個想法,另外一個想法是旁邊有記錄的。

這以後都是史料,自己能不能偉光正,靠的都是這些。

“那些將士使用這樣的軍械,該有多少軍士枉死在戰場上?朕如何向他們的父母交代,如何向他們的妻兒交代?那些都是朕的子民,朕該如何做?”

“那些罪魁禍首朕豈能輕饒了他們?當爲後來者戒!”

見氣氛烘托的差不多了,朱翊鈞這纔開口說道:“爲了防止這種事情再一次發生,朕準備拆分武庫司。”

反正事情到了這個地步了,朱翊鈞也不準備和他們商量了,直接就說出來。不過朱翊鈞也知道,武庫司不能再從兵部剝離,在剝離,兵部就沒東西了。

自己要一個空殼子兵部做什麼,即便是剝離了,也不能保證武庫司製造的軍械品質,所以拆分纔是王道。

大臣們聽了朱翊鈞這話,倒是沒有多意外,今天本來就是搞事情的,皇上要是不搞點什麼幺蛾子出來,那纔是怪事。

“不知皇上想如何拆分?”張四維身爲內閣首輔,這件事情自然歸他管,便先開口問了出來。

反對是沒法反對的,畢竟武庫司的事情出了,實在是太丟人了,在爲武庫司說話,也實在是說不出口。關鍵是你說什麼,你搞出那一堆爛事,說出來估計就會被皇上給懟回來。

“朕是這樣的想的,誰最瞭解軍械?當然是使用它們的人,那麼鑄造什麼軍械,鑄造多少,這些它們最清楚了。”

“以後鑄造的軍械,以邊軍上奏爲準,各地總兵按照自己所轄兵員和兵種,上奏摺索要軍械。奏摺到了遞到五軍都督府,五軍都督府覈實之後,上奏給朕。”

朱翊鈞纔不會讓奏摺上到內閣,他準備將軍權從內閣剝離,設立一個類似軍機處的機構。或者說,朱翊鈞準備把五軍都督府發展成類似軍機處的機構。

“經朕覈准之後,軍械交由新籌建的武備司負責鑄造。”

“說道武備司,這個衙門是從武庫司拆分出來的,負責軍械的鑄造和回收。當然了,軍備司也隸屬工部,設郎中一人,與武庫司的郎中一樣。”

“至於武庫司,則專司軍械的運輸,建立完善的軍械補給運輸體系。”

“接着說武備司負責鑄造出來的軍械,由五軍都督府派員檢驗之後,再交由武庫司負責押運。”

“押運的士卒則有京營派兵,以保衛一路上的安全。”

“這樣一來,總兵奏請,五軍都督府覈准,朕批示,武備司製造,武庫司儲藏押運,一條完整的軍械體系就構架好了。”

總兵奏請,至於批不批,那就是皇上說的算了,武備司專司製造,不管其他,就像後世的兵工廠一樣。武庫司專司押運,輔以京營士卒,可免危險,也可免路上搞鬼。

武備司製造好的軍械,要由五軍都督府勘驗,合格之後才允許發往各地。

看起來繁瑣了,事實上從需求到鑄造,從檢驗到運輸,完全做到了分離。將驗收權和鑄造權分開,以避免以次充好的現象。這樣一來,兵部依舊掌握着武備司和武庫司,但是權力被削弱了。

將驗收權賦予了五軍都督府,製作什麼軍械的權力賦予了地方總兵。

互相制衡,相互制約,皇上可以總覽全局,哪一部分出問題,追究哪一部分的責任,不會出現權責不明的情況。這樣一來,朱翊鈞就能把軍械這一塊給握在手裡面了。

如果要多了,批覆到了兵部,那邊就會報上來,沒錢,生產不了,太多了,也可以避免軍械的亂髮亂用。五軍都督府想要靠着軍械收買人心,也不容易。

當然了,這個不是朱翊鈞在乎的,小恩小惠免不了,只要不出現大規模的囤積軍械,那就可以了。

大臣們聽了,臉上也不知道是什麼表情,皇上這個計劃實在是讓人不知道該怎麼說。

不同意吧,前面武庫司搞成那個樣子,皇上也沒太削兵部的權力,武庫司雖然被拆分了,可是武備司依舊在兵部,兵部因此還多出了一些官職。

同意吧,總覺得權力被削弱了,畢竟以前都是自己說的算,這一次搞一個五軍都督府參合進來,還要各地總兵請奏,兵部雖然保留着武庫司和武備司,可是都是說的不算的衙門。

內閣就更尷尬,摺子不到內閣,去五軍都督府,這算怎麼回事?

“皇上,如此一來,怕是會增加不少額外的支出,朝廷本就吃緊,如果這樣一來,怕是會造成冗官啊!”申時行沉吟了片刻,有些擔心的說道。

朱翊鈞看了一眼申時行,笑着說道:“申愛卿,你給朕算一筆賬。”

“七年的時間,劉宣的武庫司貪走了紋銀兩百多萬兩,你來告訴朕,這二百多萬兩銀子,如果用來給新的官職發俸祿,能發多久?”

一句話,朱翊鈞直接把申時行給懟的沒話說了,只好說道:“是臣考慮不周!”

“皇上,這奏摺到五軍都督府是不是不妥啊?”張四維也忍不住開口說道:“奏摺一直是送往內閣的,五軍都督府也沒有批覆過奏摺,不如讓各地總兵將奏摺送到內閣吧?”

朱翊鈞一擺手:“軍械製造完畢之後,五局都督府還要負責驗收,驗收完畢之後,五局都督府還要協調京營和武庫司進行押運,奏摺遞到他們那裡,方便很多,這個就不要爭了發。反正奏摺最後都要遞到朕這裡,還不是一樣。”

你是皇帝,你說一樣就一樣,沒人敢說不一樣。

說不一樣的,你想做什麼?代替皇上批覆奏摺?命不想要了?司禮監的太監可以批紅,大臣不行,你想批覆,自閹入宮吧!

兵部尚書吳兌其實是這些人裡面最複雜的,他的請罪摺子遞上去,到現在還沒個說法。

在這樣的場合,他說什麼都不合適,畢竟武庫司那麼大的簍子還沒完,他說什麼都沒底氣。總不能說這樣不行,還是留在兵部吧!

即便皇上不追究,吳兌也沒臉這麼說,太丟人了。

加上吳兌是地方督撫出身,在宣府打了好多年的仗,說實話,他沒少受兵部武庫司的氣,現在聽皇上這麼安排,還有些小竊喜。不過腦袋決定屁股,他現在是兵部尚書,不是地方督撫。

雖然知道這個消息傳到各地方去,各地方督撫估計會痛飲一杯,他們可是早就受夠了武庫司的鳥氣了,還得給他們送錢,求爺爺告奶奶的。

換成了五軍都督府,那就不一樣,裡面各位大都督,那都是有部舊的人,你們不給我好軍械,還收賄賂,那你這個大都督還想不想幹了?

哪怕是爲了收攏人心,他們也會爲自己的手下爭取好東西。

第一百六十七章 算盤第十六章 長得醜怪誰第二百六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二百六十六章 天子劍第一百一十一章 一戰而定第三百二十七章 開打第一百四十三章 去西北撈錢吧!第二十六章 演戲第四百零四章 李舜臣第三百八十三章 復先祖榮光第三百九十三章 戰損第二十四章 抄家抓人 (中秋節加更第二彈)第二十八章 目標 (晚餐更新)第二十五章 海瑞進京第五十章 馮保之死第五十一章 還有這事第二章 鹽第四百五十九章 提防第七十七章 戚繼光,你想去草原嗎?第五十九章 內閣議處第四百五十三章 將與帥第二百五十六章 這就是天賦第二十章 學宮和鉛筆第三百五十五章 北巡第一百九十四章 錢第七十五章 劉顯的政治智慧第五十八章 插手第七十四章 隋唐演義第四百一十三章 歸京第四百五十五章 劉綎的想法第八十六章 震撼人心的數字第七十八章 張居正回京第五十八章 打亂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兵安南第二十一章 奪威福第三百六十八章 驚懼第二十章 學宮和鉛筆第三百八十二章 黨爭第一百八十七章 李贄的學說第四百六十九章 勸降第一百六十五章 刺殺第七十四章 又被貶官的海瑞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同新區第三百一十八章 皇權下鄉第四十九章 政治手腕第一百四十二章 廢物第三百零六章 軍機處第一百九十七章 萬曆十五年第二百七十五章 搜刮錢財第四十四章 激化第三百八十八章 開炮第八十九章 傾倒第一百四十四章 文官大團結第三百二十三章 豪奢第三百二十四章 裝備第二十三章 襯托第五十章 馮保之死第六十二章 劉顯進京第三百七十六章 朱翊鈞和戚繼光第三百七十一章 咱家聽說建州有美女第五十八章 打亂第五十八章 打亂第一百六十三章 錢多了也頭疼第二百八十六章 藩王表率第三百九十一章 收復平壤第二百零六章 行動第四十四章 俞大猷潑冷水第九十二章 打一波埋伏第八十八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十五章 無所不在的制衡第四百五十章 播州之敗第一百六十九章 鬧翻第二百六十四章 皇帝的紅眼病第三百七十三章 口號喊得震天響第三百九十九章 礪石嶺之戰 上第三百六十三章 傾全國之力第二十四章 來龍去脈 上第四百四十五章 大明科技第一人第二十五章 來龍去脈 下第四百六十七章 迫擊炮初顯威第四十六章 政治正確第四百零五章 絕望第一百章 黃臺吉的決絕第二百五十八章 案發第四百五十二章 額的,額的,都是額的!第三十四章 真正的海瑞第四百四十九章 錦衣衛出動第三百九十一章 收復平壤第二百七十八章 貨幣改革第五十二章 試探規則第二百一十五章 開花結果第四百二十三章 馬屁拍的震天響第六十二章 劉顯進京第二十二章 坑第二百七十三章 大順天府經濟圈第二十章 咱們去搶錢吧!第五十章 爭辯第四百二十一章 前田利家的決心第三百零五章 準備剛一波第三十七章 求仁得仁
第一百六十七章 算盤第十六章 長得醜怪誰第二百六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二百六十六章 天子劍第一百一十一章 一戰而定第三百二十七章 開打第一百四十三章 去西北撈錢吧!第二十六章 演戲第四百零四章 李舜臣第三百八十三章 復先祖榮光第三百九十三章 戰損第二十四章 抄家抓人 (中秋節加更第二彈)第二十八章 目標 (晚餐更新)第二十五章 海瑞進京第五十章 馮保之死第五十一章 還有這事第二章 鹽第四百五十九章 提防第七十七章 戚繼光,你想去草原嗎?第五十九章 內閣議處第四百五十三章 將與帥第二百五十六章 這就是天賦第二十章 學宮和鉛筆第三百五十五章 北巡第一百九十四章 錢第七十五章 劉顯的政治智慧第五十八章 插手第七十四章 隋唐演義第四百一十三章 歸京第四百五十五章 劉綎的想法第八十六章 震撼人心的數字第七十八章 張居正回京第五十八章 打亂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兵安南第二十一章 奪威福第三百六十八章 驚懼第二十章 學宮和鉛筆第三百八十二章 黨爭第一百八十七章 李贄的學說第四百六十九章 勸降第一百六十五章 刺殺第七十四章 又被貶官的海瑞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同新區第三百一十八章 皇權下鄉第四十九章 政治手腕第一百四十二章 廢物第三百零六章 軍機處第一百九十七章 萬曆十五年第二百七十五章 搜刮錢財第四十四章 激化第三百八十八章 開炮第八十九章 傾倒第一百四十四章 文官大團結第三百二十三章 豪奢第三百二十四章 裝備第二十三章 襯托第五十章 馮保之死第六十二章 劉顯進京第三百七十六章 朱翊鈞和戚繼光第三百七十一章 咱家聽說建州有美女第五十八章 打亂第五十八章 打亂第一百六十三章 錢多了也頭疼第二百八十六章 藩王表率第三百九十一章 收復平壤第二百零六章 行動第四十四章 俞大猷潑冷水第九十二章 打一波埋伏第八十八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十五章 無所不在的制衡第四百五十章 播州之敗第一百六十九章 鬧翻第二百六十四章 皇帝的紅眼病第三百七十三章 口號喊得震天響第三百九十九章 礪石嶺之戰 上第三百六十三章 傾全國之力第二十四章 來龍去脈 上第四百四十五章 大明科技第一人第二十五章 來龍去脈 下第四百六十七章 迫擊炮初顯威第四十六章 政治正確第四百零五章 絕望第一百章 黃臺吉的決絕第二百五十八章 案發第四百五十二章 額的,額的,都是額的!第三十四章 真正的海瑞第四百四十九章 錦衣衛出動第三百九十一章 收復平壤第二百七十八章 貨幣改革第五十二章 試探規則第二百一十五章 開花結果第四百二十三章 馬屁拍的震天響第六十二章 劉顯進京第二十二章 坑第二百七十三章 大順天府經濟圈第二十章 咱們去搶錢吧!第五十章 爭辯第四百二十一章 前田利家的決心第三百零五章 準備剛一波第三十七章 求仁得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