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6章 斬帥

(又到月底,求贊!有全訂的書友,請開光!)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

公孫蘭雙手搭於腹部站於案前,輕啓朱脣,輕誦着紙上墨跡未乾的那首詩,待唸到不教胡馬度陰山七個字時,不禁微笑着點頭,心裡充滿讚歎。詩唸完,她卻久久沉浸在這股雄心壯志之中。

“詩好,字更好!”公孫蘭讚歎道,這首王昌齡的邊塞詩,寫的極爲豪邁,可李璟的字卻也寫的相當有氣勢,這詩,這字,都體現了李璟此時的心態。不教胡馬度陰山,秦王欲蕩滅胡虜的心意盡在這紙上。

李璟此時纔剛剛從揮灑那份豪邁之中回過神來,轉頭笑道:“阿蘭,你來了。”

“三郎這副字定要賜我,我好珍藏起來,王昌齡的詩,配上秦王的字,又是在此出征之前,意義非凡,若是將來我人老珠黃之時,把這副字拿去登州拍賣場拍賣了,說不定還能賣個十萬八萬貫,正好拿來養老。”公孫蘭笑嘻嘻的說道。

“你喜歡拿去就是,何必說這樣的話。”李璟再次提筆,落款,然後用印。“告訴我,你過來是有好消息報告。”

“嗯,是有幾個消息,而且都算的上是好消息吧。首先,你的老相好,朝鮮女王張鶯鶯剛到了登州,明天應當會到天津。她帶來了二十萬石糧食,此外還有兩萬軍隊。這老相好,對你可真不錯。一聽說你要擼袖子親征二十萬南下胡人。生怕你有失,立馬巴巴的就帶着麾下最精銳的海上軍團趕來相助了,這份情義還真是讓人驚歎。”

李璟輕笑搖搖頭,這些年,他和張鶯鶯有時兩三年才見一面,雙方都忙於自己的目標,感情倒有些淡了。張鶯鶯此次帶兵前來相助,完全出於李璟的意料之外。“那個蔓陀蘿公主不是剛即新羅女王之位了嗎。現在新羅局勢應當更加緊張了纔對,她怎麼此時丟下一切,跑來這邊?”

“這說明,其實在她的心裡,她女兒的父親比她的王國更加重要。順便說一聲,張鶯鶯帶着你們的女兒愛希一起來的,我這還有一張下面傳上來的小愛希的畫像。六歲的清海公主,真提十分可愛,和她母親一樣,天生麗質,而且天生一股子女王氣息哦。”

“愛希也帶來了嗎?”李璟臉上露出笑容,這個女兒。自生下來後,他還從來沒有見過。說起來,這還是他李璟的第一個孩子呢,轉眼間居然已經六歲了。看着那張女兒的畫像,那個漂亮的小蘿莉。李璟不由的感覺幸福油然而生。

哎,張鶯鶯這次如此爲他。那他欠她的情就多了。

許久之後,李璟將那張不大的畫像折起放入懷中,繼續正事。

“還有什麼好消息,就不要賣關子了,直說吧。”

“好,首先,自殿下決意親征之後,各個與我秦藩相好諸鎮,都擔心胡賊勢大,因此紛紛主動出兵北上,要助殿下一臂之力。到現在爲止,天平鎮你那於老丈人那裡,已經拔了一萬兵馬前來,義成鎮你的康世伯那裡,也調拔了五千兵馬前來,另外你的宣武辛前輩那裡,也拔了五千人前來。辛大俠,甚至還派了他的兩位得意門徒兼從子山僧和元老帶了十八位劍道高手來做你的貼身侍衛。此外,你的便宜大舅子楊行密派了一萬五千人前來,錢鏐派了一萬人前來。另外,你的老相好朝鮮女王張鶯鶯更是親率兩萬人而來。目前還有你的另外幾個丈人張蕤,於球、於瑰,也正各派了五千人馬揚帆北上而來。嗯,我算算,現在到達的援兵已經有六萬五千人馬,此外還有一萬五千人馬在路上,就是說,咱們還沒有開拔,現在就已經多了八萬兵馬。另外加上諸鎮送來的糧草,加起來又有五十萬石,我們這次出戰,甚至糧草都完全解決了。”

公孫蘭笑呵呵的道:“看來多娶些有錢有勢力的妻妾,好處還真不是一般的多啊。”

李璟也爲她的話逗笑了,不過事實上,李璟如今確實已經構起了一張龐大的利益網。不論是天平、義成、宣武河南三鎮,還是福建、嶺南東、西這東南三鎮,或者是淮西、鎮東這江東二鎮,就連遠在三韓半島的清海鎮,都已經緊密的和秦藩結成了利益聯盟。在這個以李璟爲主導的聯盟下,大家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尤其是李璟的秦藩,秦藩強,則相應的他們也會得到更多利益,而如果秦藩受損,他們一樣會跟着遭受巨大損失。

他們與李璟之間的聯姻關係,實際上只是一根線而已,真正的還是相互之間的利益聯盟。

李璟決意親征出戰二十萬胡軍,甚至把鄉兵、少年學兵們都徵召起來,這在外面的諸鎮看來,好像秦軍已經到了十分危急的時候,因此才紛紛趕來支援。這倒是出於李璟意料之外的,因爲李璟此時還有淮泗河濟的十餘萬兵馬未動,對李璟來說,秦軍還沒有到最後關頭,因此他原來根本沒有去借兵。若真到了那一步,不用諸鎮自己表示,李璟肯定早就派人去借兵了。但不管怎麼說,諸鎮的這次出兵,也讓李璟十分高興。不但因爲多了八萬兵馬和五十萬石糧草,更因爲從這裡,李璟看到這個聯盟已經漸漸穩固,甚至超出他的預料效果了。

“看來我們的出兵日期得再等等了,讓我們的部隊先到蔚州去,我們在軍都關等這諸鎮援兵匯聚,在此整編後做爲預備軍團跟上。”這些新部隊的到來,讓李璟也不得不調整下計劃。

“還有什麼好消息?”

一下子多了八萬兵,五十萬石糧食。李璟心情大好。

“還有好消息就是我們的斬首行動已經有了戰果了!”公孫蘭回道。

“哦,幹掉了誰?”李璟嘴角一揚。臉上笑意更濃。

斬首計劃,是李璟爲配合東北戰局的一個計劃,計劃是派出特戰隊員,深入各藩鎮中,行刺重要目標人物。其目的是通過這個行動,來擾亂諸鎮,最終的目的是讓諸鎮自亂,沒有餘力干擾破壞秦軍的東北戰局。

說白了。這個計劃其實就是攪渾水的,把水攪渾,省的大家都盯着秦藩。

“斬殺的目標人物不少,但其中最重要的人物,是成德鎮節度使王景崇,就在昨天夜裡,他被我們的人毒殺!”

成德鎮節度使王景崇。李璟在河北的首當之敵,自秦軍入河北後,跟秦軍戰鬥過多次,如今佔據着定、鎮、深、翼、趙五州,雖屢敗於秦軍,可並未大敗過。實力依然雄勁,他南聯魏博鎮,西邊沙陀軍,可謂是秦軍的一根眼中釘。在如今秦軍東北多面作戰,以及即將開始的代北之戰時。成德鎮是最不穩定的因素,這個傢伙極有可能會在李璟出失代北時。再次不甘寂寞的出兵攻秦。

因此,聽到斬首計劃,居然能把這個傢伙幹掉了,李璟都有些難以置信的驚喜。

“怎麼可能?”

“刺殺王景崇確實很難,這次行動,我們的人在鎮州栽了十幾個好手,不過最終他還是防不勝防,終於倒在了我們千機引劇毒之下。王景崇已經死的不能再死了,不過如今成德鎮秘不發喪。”公孫蘭自豪的道。只有千日做賊,沒有千日防賊,當監察廳決定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剷除王景崇時,他終究還是沒能躲過去。

“王景崇的兒子如今才九歲,他的兩個弟弟卻又是庶出,身份卑賤。成德鎮秘不發喪,這似乎是一場好戲的開場啊。”李璟真是喜出望外,王景崇只有三十餘歲,接任節度使之位也並沒有幾年,正是精力旺盛、年富力強之時,卻突然中毒而死,這個時候,兒子年幼,庶弟年長,還真是內部分裂的大好時機。

公孫蘭卻搖了搖頭,“王氏家族乃是回鶻阿布思族,這個家族內部凝聚力很強,而且因爲曾與大唐皇族公主聯姻,因此行事又帶着濃濃的漢家風格。當初王景崇父親早死,其年幼,最終家族便決定由其叔父接替節度使之位,然後等其叔父病重之時,王景崇已年長,叔父死後便又將節帥之位交給王景崇。如今王景崇子年幼,最有可能繼承節度使之位的有三人,第一是王景崇嫡子,第二是王景院叔父嫡子,其三是王景崇的庶兄弟。某覺得,成德帥位,極有可能由王景崇叔父的嫡子繼位,將來其終再還位於王景崇嫡子,這種方式符合回鶻阿布思族人的繼承傳統。”

李璟記得歷史上,王景崇死的也很早,繼承他位置的是後來改名爲王鎔的其嫡子,好像也是九歲繼位,位卻在河北諸藩屹立多年不倒,是個很有手段的年青人。在唐末諸鎮中,王鎔統治成德鎮差不多四十年,算是相當罕見的,不過處於樑晉之間,他也不過是靠着左右搖擺,才能存在這麼久。總的來說,這應當是個有些手段,但又沒有多少真正才略的人。

“我倒覺得王矪最有可能接掌帥位,不要忘記,王矪不但是王景崇的嫡子,而且還與李克用之女有婚約在身,由他接替帥位,無疑能得到沙陀人的支持。”李璟道。

“要不要派人把這個小子也斬草除根?”公孫蘭毫不客氣的道。

李璟搖頭:“區區孩童而已,何必懼之。成德鎮若真立一八歲孩童爲帥,對我們而言,豈不是更好?王景崇一死,成德鎮短時間內已經不足爲懼了,起碼這次出兵代北,他們是沒有精力來挑釁我們了。”

“還幹了誰?”

“還幹掉了一些,不過都是些小人物,上不得檯面。值得一提的只有淮南高駢,我們派出了最強的劍士前去,重傷了他。”

“哦,易大師重傷到了落雕御侍高駢嗎,果然不負重望啊。”李璟哈哈大笑。

公孫蘭疑惑道:“據下面回報,本來易總教頭是能夠殺死高駢的,可他闖入高駢府中,卻只是刺了他一劍,重創他而未殺他。”

“嗯,這是我給易大師的命令。”

“爲何?”

“因爲高駢現在還不能死!”李璟長呼一口氣,“如今高駢垂垂老矣,昏庸老邁,信奉神道,癡迷丹道長生,鍊金之術,早不復當年之勇,毫無名將氣勢。不過樹的影,人的名,高駢依然還是不可小覷的,我們得防着他突然哪天又抖擻精神了,因此我派易大師去傷他,是讓他再難重振雄風。不過我們也不能馬上殺了他,留着高駢在,他只是一個昏庸之輩,卻能借着餘威,守着揚、滁二州,維持着淮南現在的穩定局面。可若是高駢一死,只怕就駢的那些悍將,還有如今淮西崛起的楊行密都會忍不住爭奪淮南霸主之位,到時大戰一起,淮南動盪,甚至會影響到我們在淮泗的穩定。既然目前我們無力南顧,那麼讓淮南保持現有局面,就是對我們最好的選擇。因此,重傷高駢,卻讓他繼續吊着一命,而不殺他,這纔是對我們最有利的選擇!”

“楊行密如今對秦王甚是恭敬,需要如此防範嗎?”

“所謂忠誠,不過是背叛的籌碼不夠。你真以爲,若是楊行密有了足夠的實力,還會對我俯臣服嗎?你見過我的那隻玉爪白羽海冬青和銀狼嘯月吧,養這種猛禽兇獸,有一點很重要,既得餵養他們,但卻又不能使他們過飽,太過餓着他們,會使他們兇性畢露,會傷到主人。但若是把他們喂的過飽,那他們就不會再聽你的驅馳了。楊行密錢鏐他們,都是我們扶持起來的東南代理人,對於他們,既要給他們好處,這樣他們纔會幫我們做事,可也不能給他們太多好處,要不然,他們一但羽翼豐滿,爪牙長成之後,就有可能不再聽我們的話,甚至會反傷我們了。凡事,未雨綢繆纔是王道!”

“我明白了!”公孫蘭點頭,目露讚歎之色。

第320章 孰輕孰重?爲勢所屈!第620章 來者不善第180章 爲了婊子和錢第970章 墊腳石第3章 鬥米二百錢第204章 連奪五島第642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455章 奉上九條命根子第613章 戰爭賠款第740章 趙家將第262章 送上門來的肥羊第121章 詭異難料的美婦人第201章 滿載而歸第775章 征途第544章 李璟的震驚第529章 會獵於野(五)第304章 夜入青州第258章 兄弟第1030章 聖文龍武神皇 至尊可汗第884章 炮響第853章 楊行密第30章 刺史門生第840章 軍令狀第39章 左一都第一隊第667章 節度都使第827章 回馬槍第221章 春風吹,戰鼓擂!第506章 一戰破十萬第627章 求和第528章 會獵於野(四)第713章 天下都招討第877章 一錘定音第110章 高利貸第338章 鎮軍錢第704章 造反無罪第312章 兵馬奪青州 功升防禦使第52章 空手奪槊第74章 事泄每542章長安天子第870章 雁門軍的覆沒第48章 升賞第644章 最狠婦人心第463章 長安第950章 震憾中原第644章 最狠婦人心第850章 臬捩雞第778章 滅頂之災第166章 遼海會賊第979章 先下手爲強第859章 不死第937章 勝局第471章 旗開得勝第513章 輕音柔體易推倒第33章 前節度使於琄第18章 林中閃爍的幽光第764章 下一個打誰第952章 征服第454章 天子的裁決第405章 野望第712章 飛雷炮第945章 貴族的抉擇第387章 無敵的放羊娃第822章 雛第459章 以退爲進第405章 野望第298章 刺史之位 軍號鎮東第528章 會獵於野(四)第875章 功敗垂成第668章 失控第1022章 拉開決戰序幕第39章 左一都第一隊第801章 出局第165章 軍夥被劫第337章 開礦鑄錢第301章 先下手爲強第335章 賺大發了第417章 匹馬換來雙名將 李璟再收二門徒第836章 飛虎弒子第546章 謀士雙璧之敬翔第387章 無敵的放羊娃第264章 都裡鎮錢多人傻,速宰!第28章 轟動蓬萊第122章 誰纔是沙門島的主人第701章 進退第530章 一騎當先(一)第290章 納王惋君兩家休兵,交青泥城少主身死第764章 下一個打誰第339章 天補平均大將軍兼海內諸豪都統第753章 將遇良才第455章 奉上九條命根子第691章 十六軍南下第837章 逼反第885章 行險第490章 梟雄初露崢嶸第218章 各取所需 回師第161章 大擴軍 馬其頓長矛步兵方陣第613章 戰爭賠款第138章 跳蕩反擊第650章 帝王雄心第762章 徐州
第320章 孰輕孰重?爲勢所屈!第620章 來者不善第180章 爲了婊子和錢第970章 墊腳石第3章 鬥米二百錢第204章 連奪五島第642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455章 奉上九條命根子第613章 戰爭賠款第740章 趙家將第262章 送上門來的肥羊第121章 詭異難料的美婦人第201章 滿載而歸第775章 征途第544章 李璟的震驚第529章 會獵於野(五)第304章 夜入青州第258章 兄弟第1030章 聖文龍武神皇 至尊可汗第884章 炮響第853章 楊行密第30章 刺史門生第840章 軍令狀第39章 左一都第一隊第667章 節度都使第827章 回馬槍第221章 春風吹,戰鼓擂!第506章 一戰破十萬第627章 求和第528章 會獵於野(四)第713章 天下都招討第877章 一錘定音第110章 高利貸第338章 鎮軍錢第704章 造反無罪第312章 兵馬奪青州 功升防禦使第52章 空手奪槊第74章 事泄每542章長安天子第870章 雁門軍的覆沒第48章 升賞第644章 最狠婦人心第463章 長安第950章 震憾中原第644章 最狠婦人心第850章 臬捩雞第778章 滅頂之災第166章 遼海會賊第979章 先下手爲強第859章 不死第937章 勝局第471章 旗開得勝第513章 輕音柔體易推倒第33章 前節度使於琄第18章 林中閃爍的幽光第764章 下一個打誰第952章 征服第454章 天子的裁決第405章 野望第712章 飛雷炮第945章 貴族的抉擇第387章 無敵的放羊娃第822章 雛第459章 以退爲進第405章 野望第298章 刺史之位 軍號鎮東第528章 會獵於野(四)第875章 功敗垂成第668章 失控第1022章 拉開決戰序幕第39章 左一都第一隊第801章 出局第165章 軍夥被劫第337章 開礦鑄錢第301章 先下手爲強第335章 賺大發了第417章 匹馬換來雙名將 李璟再收二門徒第836章 飛虎弒子第546章 謀士雙璧之敬翔第387章 無敵的放羊娃第264章 都裡鎮錢多人傻,速宰!第28章 轟動蓬萊第122章 誰纔是沙門島的主人第701章 進退第530章 一騎當先(一)第290章 納王惋君兩家休兵,交青泥城少主身死第764章 下一個打誰第339章 天補平均大將軍兼海內諸豪都統第753章 將遇良才第455章 奉上九條命根子第691章 十六軍南下第837章 逼反第885章 行險第490章 梟雄初露崢嶸第218章 各取所需 回師第161章 大擴軍 馬其頓長矛步兵方陣第613章 戰爭賠款第138章 跳蕩反擊第650章 帝王雄心第762章 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