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人口突破一萬 新學堂開學

李璟與王進、封彰之間暫時達成協議,一場籠罩於沙門鎮上空的戰爭烏雲也暫時散開。

從第二天開始,那七百武器工坊的家眷就都得到了准許,陸續向沙門島遷來。武器工坊的那些工匠,大多數都是一些登州本地人,有一部份還是軍中工匠。他們之前秘密在沙門島打造武器,他們的家人都留在老家,有一部份大工匠和正式工匠的家眷還住在王進在登州的各個農莊之中,既安排了工匠們的家人生活,也起到人質的作用。

李璟將地下工坊遷往沙門鎮城之中,那上些工匠雖然被他強留下來,可很多人還都擔心着在王進手中的家人,一直都是並不愉快合作。這次李璟和王進達成協議,王進倒也沒有從中爲難,馬上就通知了那些匠人的家眷,任由他們離開莊園,前來沙門島。

當李璟通知了那些工匠他們的家人即將上島時,他們都還滿是不可思議,不相信王進會把他們的家人放來。等一批工匠家眷數百人被接上島上,早等候在碼頭上的工匠們都激動不已。過去幾年的時間裡,他們兩班輪流上工,整日在那不見天日的地下工坊中幹活。雖然王進比的酬勞不低,可那種三年才能獲得回家探親一次的日子,實在是讓他們難受。

現在他們轉而歸屬於沙門鎮李璟的部下,工坊也從那地下轉到了鎮城中規劃的新工坊區中,新的工坊正在緊張的建設之中。連他們的家眷也都已經開始陸續來島,李璟甚至還公開對他們宣佈,雖然他們現在暫時還只能住在城中軍營裡,他們的家眷則要安排在城外的臨時大營裡。不過上面已經許諾。按七曜歷術,每七日爲一週,日曜日和月曜日,即週六和週日兩天他們可以回營地家中居住。每一週,他們還能有一天輪休。

而且李璟對於這批工匠十分優待,四個等級的工匠又各分了三級,一共十二個等級,都有了很優厚的基本薪水。然後還會根據他們打製出來的軍械數量與質量給他們記件薪水,打製出來的軍械越多。品質級別越高。他們能拿到的計件薪水也將越多。不少工匠算了算,如果按照他們以往的水平,就算是一個入門學徒,一個月基本薪水和計件薪水加起來也至少能拿到四貫錢,這比碼頭上扛包的一個壯漢掙的錢還多兩倍。

而一個高級學徒一個月至少能掙六貫,這已經是高薪了,如果是三級的高級學徒,甚至能拿到八貫。而正式工匠,就算是隻有一級的正式工匠,一個月也能拿到八貫。三級的怎麼也能拿到十貫。至於那數量很少的老匠師們,他們一月的薪水,至少也是二十貫錢。

這個計算的結果讓許多工匠們興奮不已,雖然如今的米價越來越高,可一貫錢仍然可以買五斗米。他們在工坊做工,每天的吃飯還都是吃公中的,每月另外還有一筆糧食補貼。一家人現在全在島上,就算家人沒有田地可耕,可如果到島上新開的這些工坊中做點事情。基本上一家的吃用還是能解決的。不少人甚至盤算,他們在工坊裡賺的錢基本上能存下大半甚至是全存下來,這樣幹個幾年。就可以在鎮城裡也換工分買一棟大房子,甚至直接在城外自己搭一棟。

李璟對於那些工匠們,沒有過多的許諾什麼,而是把他們的家人接來,然後給出了一個看的見,摸的着的薪水計劃,爲他們描繪了一個美好的未來藍圖。這些工匠就已經再沒有一個心有二意了,全都立即投入到了新工坊的建設之中。

從上元節那天起。島上工匠的家眷就陸續一批批的趕來。七百多工匠,還有幾十個願意留在島上的原王家的管理夥計們,他們家眷加一起有近四千號人。

原本島上損失了六百多人,現在一下子又增添了四千於人,再加上海賊的那六百號俘虜奴隸,沙門鎮現在人口終於突破了一萬上限。

上萬人口聚集在小小的沙門島上,新鎮城的四周頓時全是密密麻麻的四個大營地。

三天上元節假日過後,正月十八日,沙門鎮城中一棟嶄新宏偉氣派的築城正式落成。

“大家報好隊,帶着孩子一個個的上前來領好書和紙墨,不要亂。”

張宏站在李璟的旁邊,不停的對着絡繹不絕趕來的人羣大聲的喊道。不過雖然嗓子都快要喊啞了,可今天張宏卻格名的精神,甚至一改平時總是喜歡穿着舊衣袍,不到年節不穿新衣的習慣,穿上了一身白色交領右衽儒袍和儒巾,一派飽學儒士裝束。不但是他,今天沙門鎮中進過學的,今天都作如此裝束,十分鄭重。

一切只因今天也是沙門鎮上的一個大日子,今天是島上孔廟落成之日,也同樣是沙門鎮上第一所學堂的正式開學之日。開學第一天,李璟與張宏等親自在孔廟門口擺桌子給前來報名的家長新書登記,併發放課本筆墨紙張。然後報完名後,就將開學的第一個洗動,釋奠。

釋,就是儒家,儒學的意思,釋奠則是每年春開學祭奠孔聖的活動。《禮記.文王世子》:“凡學,春官釋奠於其先師,秋冬亦如之。凡始立學者,必釋奠於先聖先師。”在朝廷,每年皇帝都會帶大臣舉行隆重的釋奠禮。而各地學府,也會在學校之中,所有師生一起舉行釋奠禮。沙門鎮今年第一所學堂開堂授課,孔廟也是剛落成,李璟爲了以示隆重,特意將這項活動直接移到了孔廟。

在鎮城中建立學堂,這是李璟早就計劃好的事情,雖然眼下諸事紛雜,可眼看上元節後,李璟仍然是首先把學堂弄出來了。這個舉動,得到了張宏和崔致遠、杜仲武等這些正式書生出身的人的大力讚揚。在他們看來,開學堂,也表示着李璟對文人的看重。

學堂第一次招生,李璟並沒有弄義務教育,而是考慮到當前的實際,提出自願入學。凡自願入學的適齡孩童,免學雜等費用,學校每學期還會免費發一批筆墨紙張,另外入學的學生家長可以享受一些稅費上的優待。且學堂還設立了一些獎學金,學業優秀的學生將獲得鎮將府提供的優厚獎學金。

這一系列的招生條件公佈出來後,李璟又宣佈,他將與張宏、崔致遠、杜仲武等鎮內一些文職官員將出任學堂的客座老師,不定期的去學堂給學生講課。這個消息一出,沙門鎮上許多軍士和工匠們聽到孩子上學能成爲鎮將的學生,又還有這麼多的優待條件,都是不由大爲心動。許多家長第一時間把自己的小孩子帶着前來上學,以前許多人的孩子不去上學主要還是讀不起書。

課本筆墨紙張都不是普通人家負擔的起的,更何況讀書還得給老師束脩,支出不菲。現在好了,讀書不但不要錢,讀的好還能有錢拿,這樣的好事哪裡找去?

從大清早,一直到了午後,李璟幾次不得不加派人手登記報名,最後已經過了午飯時間,才總算是把報名登記工作弄完。一統計,前來報名的學生居然有過一百人。李璟算了算,眼下沙門鎮有超過一萬人口,平均一戶五口人,約有二千戶口人口。如果平均一戶一個適齡孩子,那就有兩百人。不過大唐雖然開放,可女子入學的卻是少數,只有大戶人家纔會在家中請西席教授。除掉女孩,這樣一算,有上百的新生,也就不太稀奇了。

放一隻羊是放,放一羣羊也是放。雖然學生數目有些超出李璟的預計,不過好在新學堂修的足夠大,特意請來的先生也有十多個,辛苦一點倒也是教的過來的。

下午,李璟和新請來的先生和鎮上文武官員們一起,帶着這一百零三個學生在孔廟舉行了隆重的釋奠禮。然後回到新修的學堂,給學生們分班。

一百零三個學生,年紀從五歲小童子到八九歲的大男孩都有,李璟按年齡不同,把他們劃做了四個班,分成了甲乙丙丁班。學堂都是按照李璟的要求修建的,教室寬敞明亮,每間前後兩扇門,兩大排的大窗戶通風。課桌板凳都是嶄新的,還特意製作了黑板和粉筆給先生們使用。就連課本,也是李璟讓人提前去登州書店裡訂製採買回來的。

分好班級之後,一百零三個新生的家長都按舊例給先生們送上了束脩。兩條豬肉,二十個雞蛋,還有一些自家的土貨,布鞋麻布什麼的。雖然李璟說過學堂不收學費,可這束脩禮卻是沒有人敢忘記的。在這些士兵和工匠們的眼中,拜師求學,這是一件十分神聖的事情。

先生們都按李璟的意思坦然收下了這些禮物,不收反倒不好。收下禮物之後,便是新年新生入學的最後一件事情,也是最鄭重的一件事情。

所有的家長帶着事先精心準備好的一盞燈籠交給孩子,讓新生提着燈籠上前放到先生的面前,由先生給孩子把燈籠點亮。這是一個代代相承的傳統,先生給新生點燈籠,稱之爲‘開燈’,意味着學生的將來一片光明。

一盞盞的燈籠被點亮之後,沙門鎮新學堂的新生入學儀式也就正式結束,從第二天開始,學堂也就要正式開學授課了。

第640章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第1024章 秦王入關第688章 萬衆期待第239章 招安第917章 害羣之馬第514章 碧玉破-瓜時,郎爲情顛倒!第557章 玻璃換糧食第899章 從長安到琉球第579章 十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第989章 編號9527第147章 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不殺不足以慰英魂第203章 夜襲烏湖島第776新章 讒殺第775章 征途第713章 天下都招討第461章 皇帝的安撫第367章 水陸並進 兩線出兵第201章 滿載而歸第963章 漫天要價,坐地還錢第234章 吞下十三島第677章 小朝廷初具氣象第479章 桃花依舊美人不再第637章 遼西走廊第332章 天上下魚第375章 大破高家將第628章 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第124章 接掌沙門鎮第551章 美人歸來佳音再傳第533章 一路向東第433章 生擒李國昌第185章 拒絕出兵第392章 虎妻劉雲娘第954章 臣服第143章 勝了!第160章 人口突破一萬 新學堂開學第283章 無敵狂飆第70章 截殺第151章 什麼都可以拿來賣第453章 留下第404章 軍妓第909章 人的名 樹的影第167章 都裡鎮 貓島第520章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第815章 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第914章 求和第101章 虎入羊羣第995章 捧殺第661章 滅國第247章 神火再顯威,都裡鎮來使第595章 不疑第999章 萬里覓封侯第303章 暴露第672章 虎妻第504章 王仙芝的顫抖第831章 來勢兇猛第272章 國色天香 傾城傾國第861章 撞破鐵籠逃虎豹第286章 嫁妾第302章 謀士雙璧之李振第116章 新下屬陌刀將丘神功第916章 大前門第343章 以文馭武第937章 勝局第890章 轟個稀巴爛第389章 驅虎吞狼第980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721章 暗戰第227章 壓跨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第437章 斬草除根 十面埋伏第236章 衙內第779章 秦王的意志所在,我們的長劍所指!第839章 失控第291章 重組控鶴騎軍 再敗卑沙兵馬第882章 王冠易主第331章 龍之使者第711章 兵來將擋第514章 碧玉破-瓜時,郎爲情顛倒!第1027章 登極第298章 刺史之位 軍號鎮東第184章 返回沙門鎮第711章 兵來將擋第601章 橫掃第158章 誰比誰更強勢第341章 捧着金飯碗要飯第277章 噩耗第931章 廢帝第835章 天子難封秦王賞第743章 雙喜第530章 一騎當先(一)第218章 各取所需 回師第230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286章 嫁妾第698章 非常規戰每542章長安天子第677章 小朝廷初具氣象第615章 各懷鬼胎第1006章 羣雄逐鹿第203章 夜襲烏湖島第681章 昌平第962章 威懾力
第640章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第1024章 秦王入關第688章 萬衆期待第239章 招安第917章 害羣之馬第514章 碧玉破-瓜時,郎爲情顛倒!第557章 玻璃換糧食第899章 從長安到琉球第579章 十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第989章 編號9527第147章 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不殺不足以慰英魂第203章 夜襲烏湖島第776新章 讒殺第775章 征途第713章 天下都招討第461章 皇帝的安撫第367章 水陸並進 兩線出兵第201章 滿載而歸第963章 漫天要價,坐地還錢第234章 吞下十三島第677章 小朝廷初具氣象第479章 桃花依舊美人不再第637章 遼西走廊第332章 天上下魚第375章 大破高家將第628章 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第124章 接掌沙門鎮第551章 美人歸來佳音再傳第533章 一路向東第433章 生擒李國昌第185章 拒絕出兵第392章 虎妻劉雲娘第954章 臣服第143章 勝了!第160章 人口突破一萬 新學堂開學第283章 無敵狂飆第70章 截殺第151章 什麼都可以拿來賣第453章 留下第404章 軍妓第909章 人的名 樹的影第167章 都裡鎮 貓島第520章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第815章 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第914章 求和第101章 虎入羊羣第995章 捧殺第661章 滅國第247章 神火再顯威,都裡鎮來使第595章 不疑第999章 萬里覓封侯第303章 暴露第672章 虎妻第504章 王仙芝的顫抖第831章 來勢兇猛第272章 國色天香 傾城傾國第861章 撞破鐵籠逃虎豹第286章 嫁妾第302章 謀士雙璧之李振第116章 新下屬陌刀將丘神功第916章 大前門第343章 以文馭武第937章 勝局第890章 轟個稀巴爛第389章 驅虎吞狼第980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721章 暗戰第227章 壓跨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第437章 斬草除根 十面埋伏第236章 衙內第779章 秦王的意志所在,我們的長劍所指!第839章 失控第291章 重組控鶴騎軍 再敗卑沙兵馬第882章 王冠易主第331章 龍之使者第711章 兵來將擋第514章 碧玉破-瓜時,郎爲情顛倒!第1027章 登極第298章 刺史之位 軍號鎮東第184章 返回沙門鎮第711章 兵來將擋第601章 橫掃第158章 誰比誰更強勢第341章 捧着金飯碗要飯第277章 噩耗第931章 廢帝第835章 天子難封秦王賞第743章 雙喜第530章 一騎當先(一)第218章 各取所需 回師第230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286章 嫁妾第698章 非常規戰每542章長安天子第677章 小朝廷初具氣象第615章 各懷鬼胎第1006章 羣雄逐鹿第203章 夜襲烏湖島第681章 昌平第962章 威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