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塵埃落定

除了從大洋洲過來的幾十個炮兵外,其他人只有王畫一人心中有數。

他看過數據,讓他感到不是很理想,首先就是裝彈,除了奇炮與子母炮外,都是前裝彈,速度非常慢。再就是射程,

有可能是因爲用了黑火藥,或者其他因素,射程並不理想,最大射程就是神威無敵大將軍,能達到兩裡半,有效射程五百來米。神威將軍、九節十萬大炮、威遠大將軍射程更次,最大射程近兩裡,有效射程只有四百米。奇炮與子母炮射程更弱,最大射程只有一里半,有效射程只有三百米,略略比長弓好上那麼一點兒。

然後就是冷卻的問題,現在只好用水冷卻,冷卻劑是不想了。有可能這一輩子也別想。但因爲冶煉技術問題,儘管現在用高爐鍊鐵,轉爐鍊鋼,技術在進一步發展,可是鋼鐵的質量,依然不過硬。

在反覆試驗後,安全數量是連發三十發炮彈,四十發炮彈後就屬於危險階段,五十發炮彈後,炸膛出事率能達上百分之三十。所以只能用一種辦法,換炮管,或等冷卻後再用。

倒是小小的奇炮與子母炮表現良好,不但是後發,速度快,同時安全範圍能達到連發五十發炮彈,危險達到七十發炮彈。

這讓王畫生起無限感慨,倒底是手工的好啊,難怪後世的手工車與手工表賣成天價。

不過成本更好啊。

但它的靈活性與安全性、效率,使得王畫下了一個決定,現階段,還是讓大洋洲生產這兩種火炮,特是奇炮,開柄發火先進,裝填更快。同時很輕便,儘管威力小了一點,然後不管到什麼地方,用一匹戰馬就能拉幾臺帶走。同時炮架也很小,一個木頭做的能摺疊的炮架,四個腳上安着輪子,一個士兵就能輕易地推着到處跑,甚至在山區作戰都能使用。

這讓王畫不由地聯想翩翩,如果有一千門這樣的火炮,帶到嗢侖河或者邏些城,會有什麼效果與反應?

然而他得慢慢等,百鍊成鋼,那麼好容易煅造的?

爲了質量,那真是百鍊成鋼,一塊上百斤的生鐵鍛打下來,不足十斤。除非王畫召集幾千名鐵匠,否則沒有幾年時間,他也別想得到一千門奇炮。總的來說,大洋洲人口基數還是不多,如果是唐朝開動起來,那就十分可觀。

王畫正在胡亂地想着心思,士兵利用裝備的簡易瞄準儀調正了發射的角度,當然準確率同樣不是很理想。二十幾門大大小小的火炮開火。

巨大的聲響,使得所有的人都是滿臉驚賅,連一道跟過來的郭知運等勇將,臉上都是一陣發白,然後一道道火花噴了出去。

這也是王畫最滿意的地方,原來有許多形狀的炮彈,可王畫只選擇了火箭式的橢圓形,至於攻打城池的鑿彈他都沒有提供出來。因爲有歷史證明,即使滿朝入關時,火炮技術十分發達,城牆依然在起着作用。

象長安城的城牆,試問現在這種炮彈,什麼鑿彈能傷害到它?

所以只選擇了火箭式,這更符合力學原理。也是後來除了非常規用途外最常見的炮彈外形。而且帶着鐵蒺藜的開花彈。

炮擊的這個城門是金光門,在不遠處就是皇城的正大門。

此時城頭上站着許多士兵,這是張說害怕萬一談不好,佈置下來的。好在從血營圍困的北面光化門開始到南邊的明德門,因爲張說知道王畫手裡投石機的威力,城牆下面的居民暫時撤到其他地方。

巨大的響聲,不但使站在附近的幾百個人震得兩耳發聾,城頭上的守兵亦是如此,連整個長安城都聽到這個聲音。

隨後一個個士兵被炮彈的爆炸震飛了起來,在天空中翻滾着,再次落下來,掉到城頭上或者城裡城外,鐵蒺藜產生了第二次的殺傷。還有幾發炮彈是王畫有意授意的,對準了金光門的城樓,當第三波炮彈射了過去,這個城門樓只剩下一半殘磚斷瓦,十分可憐地立在城頭上,隨時要癱塌似的。連許多堅固的牆垛,也被三發炮彈催毀得慘不忍睹。

只是三波彈炮,一共七十幾發,還有一半落在城裡與城外的,城頭上的士兵立即逃得一乾二淨。

張嘉貞立即叫了一聲:“停。”

這個景象就象地獄一樣,他都蒙了頭,雖然喊了一聲,可不知害怕還是氣憤,居然一句話說不出來。

好在王畫也立即讓士兵停下來。

張嘉貞不說話,王畫卻看着韋巨源說道:“這纔是炸藥的威力。”

“是,是,”韋巨源也嚇住了,嚥了咽口水答道。

王畫撫摸着有些發燙的炮管說道:“我現在有些不想談了。”

張嘉貞聽了兩眼差點發黑,誅心啊,這一句話說出來純是誅心之言。

但王畫心裡面清楚,第一大規模裝備炮兵,現在還沒有到時候。第二這種火炮爲自己加碼,在戰爭中更加有了一個勝利的重要籌碼,但還不是成熟的火炮,同時還不如槍支管用,畢竟那個速度更快,更靈活機動。

可是朝廷卻沒有一個人知道王畫手上究竟有多少這樣的殺器。就是禁嚴,重型火炮也許能盤查出來,象子母炮與奇炮,除非唐朝將七八十萬軍隊當作衙役捕快使喚,從雲州一直排到梁州,否則依然能運回靈武。

在這個殺器的作用下,再次談判。這一次火炮來得很及時,張嘉貞冒着回去被朝廷責罵的危險,終於做主,四個一千萬,全部發給王畫,但現在只能發放一半,另一半從明年到後年兩年付清,否則朝廷財政吃不消。

再逼,殺死我拿不出錢,不是張嘉貞拿,是朝廷拿不出這麼多錢。

三州讓給王畫“管理”宕州與武州,成州張嘉貞死活也不同意,想要,你就轟炸吧,那怕攻下長安城也不會答應。

割去了宕州與武州,從隴右到巴蜀不大方便,但關中到巴蜀走的卻是漢中這條道路。如果割去了成州,坐下可以觀望漢中,聯手可以旁觀巴蜀,往上可以從鳳州再次出散關,威逼陳倉長安。

而且這個火炮一出來,關卡作用更變得弱小。

王畫想了一下,最後也答應下來。

這時候張說才姍姍來遲,不是他怕死,他在城中,趕來還有一段時間,看到城頭上士兵一起跑完了,他來到那個快要倒下的城樓前,站在哪裡,盯着那些炮管,一動不動,好象是在說:“來吧,向我開炮。”

根本就沒有人理他。

蘇珦在向王畫說一大堆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恥勇,希望王畫能幡然悔悟,回頭是岸。

王畫半天沒有吭聲,忽然問道:“何謂仁?惻隱之心,愛人也,是謂仁,那麼什麼是愛人,難道愛奸臣羣小叫愛人?愛昏君yin後,是爲愛人?”

一句問得蘇張二個差一點氣死,韋巨源在做着手勢,那意思是公主,你還想娶公主,皇后的事就不要再提了。不過也難怪,現在公主沒有下嫁,王畫始終不相信。

“何謂義?羞惡之心,助人於危難之時,是謂義。但助什麼人?難不成讓我助宗楚、紀處訥?你們說說,我幫助了多少百姓,這是不是義?何謂智,是非之心,如果我沒有是非之心,現在與你們談判?當真長安城我奪不下來?這是弱智,還是你們要的智?何謂禮,恭敬之心,那麼恭敬誰,是恭賀皇上,還是恭賀拿血汗錢養活你們的老百姓?再說,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恥勇,我在逃出洛陽之前,做得夠不夠?可是換來什麼結果。皇后要殺我,爲什麼皇上附從下詔,派大軍追殺。數千大軍,從宮裡殺到宮外,好威風我再問你們,當初朝廷出兵攻打八州,你們做了什麼?這一次朝廷再次出兵,你們又做了什麼?”

問得蘇珦啞口無言。

張嘉貞鬱悶地說道:“這個不談,既然談好了,那麼你也要撤兵了。”

“撤兵,憑藉這個?”王畫揚了揚手上籤着韋蘇張三人大名的協議,說道:“難道它比當初皇上與太后賜予我的兩面免死金牌還管用?”

那你還談什麼?張嘉貞想抽王畫嘴巴,可不敢。

這是王畫不見兔子不撒鷹,得看到實質的東西。

三人對視了一眼,連晚飯也不吃,立即趕赴洛陽,第一件事要稟報一下,這一次簽訂的和議超出朝廷的承受範圍,第二件事也要立即將物資發給王畫,將他軍隊打發走。

這樣困在長安城,城門不敢大開,頂多旁邊的小門,供幾個要緊人物進出,城中物價飛漲,米價都漲到了每鬥米三百文。而且長安是唐朝首都,這樣被臣子率軍困着,臉面上也不大好看。

回到了洛陽,將事情稟報了一下,實際上李顯同時也接到快馬稟報,主要是那幾十門火炮。

咬了咬牙,算是默認了這份協議,心中卻是又氣憤又後悔。

然後立即下旨,將所有小型河船徵召,大型河船是進不了渭水的,不過好在現在夏水洪大,能讓吃水更深的船舶進入,載運糧食布匹進入渭水,一直到陳倉卸下,然後從陸路運到蘭州。同時將汴州扣押的糧食,重新裝上船運到陳倉。

剩下的事就是找菜油,風聲傳出,菜油陡漲了兩倍,李顯氣憤地下旨,誰漲價就拿誰示問。

看到國庫裡漸漸空了,他心痛了。

事後宋璟聞聽此事,寫信責問。

對宋璟王畫十分有好感,才能圓滑應變能力也許比姚崇之稍遜一籌,可是剛正不阿,那是唐朝正臣之典範,張說向我開炮也不行,開十次炮,也不如他的“有腳陽春(走到哪裡就給哪裡帶來了春風)”。

因此,他回信道,非如此,朝廷不痛惜,內戰將會不休。

不將朝廷弄得肉痛,停不下來。說不定以後還會繼續打八州主意。

還有一件事要立即辦,馬政問題不大,是朝廷的王畫放手了也不會收回,不是朝廷的朝廷也要不回來。官員商稅同樣王畫答應下來,也不會反悔。可是王畫追究的責任,汴州的事好辦,相關人員處死幾個,甚至用替死鬼都沒有關係。主要是朝中兩次出兵的責任人。

李顯看了看四韋,你們自己交吧。

人選無疑只能從宗楚客、薛思簡兩人中間選擇一個。三韋相公那是最好,可是李顯知道這個有點妄想。一處死其中一韋,準得亂。當然劉景仁也出兵了,可是劉景仁只是參與拍馬屁的行列,與主謀沒有關係,處死劉景仁,李顯不願意,畢竟在李重俊謀反時,他立過功勞,同樣王畫也不會滿意。

三韋相公沒有說話,可是散朝後,卻將一干黨羽召集起來。

說老實話,王畫要求並不過份,至少遠遠沒有要求四個一千萬與硬讓朝廷割出宕武二州過份,從情理上也放過韋黨一馬。

但這兩個人不大好選,按理要選擇宗楚客,先後讓韋氏感到失望,然而宗楚客在朝中是爲重臣,威望遠遠勝過薛思簡,況且他還有一個兄弟,現在重新爲韋氏倚爲心腹。

可是薛思簡也不好辦,他與左屯衛大將軍趙承恩是韋氏的兩大心腹內侍,如果不是這一次犯事,連四韋相公見面時,也要避讓三分。

就在這時候,宗晉卿插言了,他說了薛思簡在靈州時說的一番話。當然爲了活命,結果薛思簡向王畫表達忠誠,將韋氏罵得死去活來。相比而言,宗楚客反而好一點,他認爲自己要死了,就是求饒王畫也不會放過他,於是閉嘴不言。

聽到這個消息後,他立即通知老三,宗晉卿自然將它拿出來,保老2的性命。

能在這麼多年官場上沉沉浮浮,宗楚客腦子沒有那麼簡單,也許他軍事能力不行,可不代表着他權謀之術不行。相反,他的權謀之術,勝過王畫。他的記性也好。當聽到王畫要朝廷交出一個人負責時,他就想到要麼是自己,要麼是薛思簡,所以憑着記憶,將薛思簡說的話全部默寫出來。

薛思簡說了很多,有罵韋氏韋權的,有罵韋氏怎樣陷害大臣的,甚至連韋氏怎麼樣與武延秀、武三思,甚至剛剛莫明其妙死去的馬秦客等人如何亂的,全部說了出來。

怎麼的,他只是一個內侍,與王畫恩怨不大。就連王畫離開洛陽時,他手下秘密張貼的名單上都沒有他的名字。

因此希望罵得越厲害,王畫聽了會喜歡,說不定就饒了他一命。

現在被宗楚客全部整理出來,衆人看了一個個臉色頓變。

宗晉卿一看有了,不然這一回宗楚客還真危險,畢竟薛思簡是韋氏的親信,一回來就整天在韋氏面前轉悠,這是無比的優勢。

可是未必天平倒向了宗楚客,有人還想立即拍馬屁,將此事通知薛思簡。

薛思簡一聽害怕了,不過他常年在深宮,暗知各種爭鬥,靈機一動,也派了人散播謠傳,王畫恨宗楚客恨得要死,爲什麼王畫要將宗楚客釋放,還送了大量的真金白銀?別聽宗楚客說什麼,王畫別有意圖,他能有什麼意圖,指望宗楚客回來替他說好話,宗楚客說了好話麼?巴結宗楚客,以王畫的強勢,他需要巴結誰?

這樣一說也有道理兒,王畫現在連整個朝廷都不放在眼裡,爲什麼巴結宗楚客?陷害宗楚客也不象,於其這樣,一刀將他人頭砍下來,不什麼事沒有了?當真那一車玉石珊瑚不是錢,那些飛錢不是錢?這中間有問題啊。

直到此時,宗楚客才猜測出來王畫真正用意,釋放不但是爲了苟和喘息,真正的後着現在才用上。因爲他這個要人,本來天平是倒向他的,然而因爲這筆錢,讓他洗不清。不但洗不清,無論最後交出誰,這個陣營都產生了裂隙。

兩個人都該死,最後詢問韋氏。韋氏沒有回答,卻詢問了韋巨源,韋巨源將他所見所聞說了一遍,聽到王畫說道,我現在有些兒不想談了。韋氏面帶微笑,這句話好啊,就怕王畫沒有野心,有野心那纔好辦。

最後說道:“你們派人去詢問王畫,問他想要誰來平泄他心中的怒火。”

韋巨源立即伏下說道:“還是皇后英明。”

於是派人詢問王畫,王畫聽了後,立即答道:“無所謂,如果我真要追究,該殺的不是一個兩個,你們只要交出一個,這件事兒算結束了。但別糊弄我就行。”

再次將皮球踢過來。

韋氏一黨無可奈何之下,只好再次商議。

但縣官不如縣管,薛思簡整天哭哭啼啼,說我只是怕死,才說了一番該死的話,但對皇后忠心耿耿,可宗楚客呢,如果不是他與坌達延勾結,那有後面發生的事?

這一句話擊中了韋氏的心窩,還有一個原因,現在李顯想收回政權,可最重要的就是羽林軍與皇宮。如果一殺薛思簡,許多人心都會涼。但宗楚客就不同,想要走狗,有很多。

但宗楚客同樣知道她許多秘密,於是派人將宗楚客絞殺在家,不但宗楚客,爲了防止宗晉卿不滿,再次將宗晉卿擊殺。

這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因爲李顯的“覺醒”,許多大臣用宗晉卿沒有皇帝聖旨調動飛騎做文章。這一殺,也杜絕了這些大臣的彈劾藉口。

將人頭送給了王畫。

王畫有些出忽意外,殺一個還送一個?

但他想了想,卻對來人說道:“善待他們的家人吧。”

這更讓韋黨聽了十分開心,果然是沒有絕對的朋友,沒有絕對的敵人。現在血營越來越強勢了,他們同樣心中害怕。

實際上與此事無關,王畫害怕樹倒猢猻散,是爲了以後一個人着想的,李白的最後一個老婆,宗楚客的孫女,也是唯一給李白帶來愛情的妻子。可惜最後出家爲道。

這時候,糧食漸漸到來。

但不是一天兩天的,就是現在水勢浩大,渭水船隻也只能平均裝載近千石糧食,當然最大能通過一百來噸,近兩千石載重量,然而這隨時有擱淺的危險。再加上一些臨時召集來的小船,有可能一千石還不到。

朝廷的糧食再加上從江南籌備的糧食,整整一千三百萬石糧食,還有其他的物資。到了陳倉卸下來後,改從陸地,需要的馬車更多,甚至爲了速度,王畫將八州所有的大型牲畜一起調動過來。

正在此時,郭元振寫來了一封信,信上說吐蕃人開始攻打大非川,希望王畫派出援兵。朝廷指望不上了,經過王畫的勒索,朝廷空虛,有兵有糧無軍費,沒有辦法出兵。

但王畫卻不爲所動。

與郭元振打了許多次交道,這是一個不肯吃虧的主。春天賣了一個人情,王畫補助多少物資?甚至都犧牲了上千名的戰士。

現在郭元振手裡還有許多自己提供的利器,各個道路的關卡都已拿下。還有一條,吐谷渾既然投降,也可以徵召軍隊。這是郭元振想用血營戰士的犧牲,來多保存一下自己的實力。當然,也不想領吐谷渾的人情,畢竟新近統轄,這麼快領人情,這個地方難以管制。

可是這一次血營士兵犧牲同樣慘重。

別看用了戰俘,還是犧牲與重傷數量再次達了近萬人。

死的人太多了,王畫不會爲郭元振以後管理頭痛一下,再派出軍隊做出犧牲的。

況且現在大軍全在長安城外,糧食一天不到手,他心中不安,因此其他地方的軍隊同樣不敢抽調。於是將二十幾門炮運過去,不但是給郭元振的,同時積石山也要分出一些,防止吐蕃不畏道路艱難,從白蘭部出兵積石山。

隨後派出使者,寫了兩封信給吐蕃與突厥。

血營有許多吐蕃戰俘,不過扣去吐谷渾人與黨項人,剩下的不足四萬人。但對於吐蕃來說,這也是寶貴的戰鬥力。

因此王畫提出了一個要求,釋放俘虜可以,但必須交還十萬俘獲過去的唐朝百姓與金城公主。

後者是不可能的,那麼就可以向吐蕃多要回一些唐朝百姓。

這也是無奈之舉,儘管知道壯大了吐蕃實力,然而吐蕃境內唐朝百姓生活太悽苦了,這是仁義的說法。實際的說法,是王畫現在需要百姓。積石山以南有黃河、澆河,後來是荒無人煙的地方,但現在卻是水草豐美的勝地,再加上王畫推廣耕種,缺少大量百姓。同樣還有北河套,也嚴重缺少百姓。這一次血營犧牲了近萬人,可得到的百姓不足兩萬人,還有一半強行從抄家的大戶人家拉過去的。

有了百姓就有了兵源,有了生產。否則八州根基不穩,還有這些漢人的迴歸,稀釋各遊牧民族,也起到作用。

其實有時候想想很可憐,象張嘉貞所說,面積都快有十六國後秦面積大了,可人口也只與長安城內一城的人口相近。如果將長安縣加起來,甚至會比他多出一百萬人口。

爲了人口,他都差點與郭元振翻臉。

郭元振爲了收買吐谷渾的人心,也向王畫討要戰俘,王畫不給,這些都是壯年人,送給各族做奴隸,是最佳的勞動力與人情。當然,爲了減少矛盾,釋放了一批有功的參戰的戰俘。再要就沒有了。

然後就是突厥人,突厥的戰俘並不多,主要是才攻打豐州與中西兩座受降城時的一批,然後是默啜襲擊時的一批,還有默矩的一批,一共一萬來人。默矩讓他斬殺了。這個人不能釋放,是突厥一員勇將。

然後與默啜交談,突厥境內默啜俘獲的百姓更多。但討要有難度,都當作獎勵品分散到各個部落。可是這些戰俘同樣來自各個部落,看默啜怎麼樣與他們交談。

王畫讓手下說客張夫之前往,開價一比十換人,畢竟是戰士,與百姓是不同的。而且換回來的百姓,也絕對是婦子老幼。底限是一比六,最底不能底於一比五。

這樣一直到了七月出頭,在張說哀求下,王畫先帶着軍隊離開了長安,重新返回陳倉。在這裡再次駐紮下來,監督朝廷糧食。一直到七月中旬,一半糧食運到了八州,這才返回。

這時候朝廷再次派出欽差,討要戰俘。

沒有給,現在運輸糧食,特別是從陳倉這一段陸路,最需要勞力的。怎麼給,況且糧食還沒有運完。

欽差只好回去。

實際上這時候六七百萬石糧食到達了八州,分散在蘭河鄯靈鹽各大糧窖裡面,血營最大的難題已經從容化解。這一場不知誰對誰錯的紛爭,正式塵埃落定。

PS:火炮不是百度上找出來的,估計找不全,是專業書籍上查到的,寫是說明能造出來的合理性。有大大說字數多,不到兩千字,送三個大尾巴補回來,這是第二個。

第35章 烈音第38章 曖味第70章 沉默的羔羊第59章 心有靈犀一點通第37章 滾!第75章 我叫沐孜李是良第28章 一線曙光第6章 艱難的選擇第51章 燙手的禮物第42章 報信第104章 炮與炮第16章 囧與雷(完)第34章 郭元振的怒火第76章 莫賀將軍第27章 縣長來了(下)第35章 烈音第86章 提供機會第73章 分(中)第106章 驚人的力量第29章 等沽第50章 逆天而行第10章 沐孜李的野心第69章 射!第109章 伐韋第24章 跪第71章 黛兒第19章 天津橋上一張紙(二)第9章 曹操到第111章 太子第3章 借地(中)第5章 更美麗第88章 治國之術第11章 糖第70章 我愛錢第3章 我問你第84章 囡囡第68章 黃帝龍瓷(中)第28章 不速貴客(上)第23章 被詛咒的地方第28章 風雲之戰第51章 靈魂第130章 殺韋(上)第42章 太子第46章 大錘,好大的錘第59章 邀請第64章 撥城(中)第80章 決戰白馬寺(九)第53章 報答第39章 可憐的孩子第63章 入世第50章 漫天要價第6章 進長安第42章 咬吧第10章 丫的第10章 勝過第十一章 但使玉人教吹蕭第66章 決戰慈恩寺第28章 長大的老虎第28章 紅霧第63章 告示第8章 戰爭第19章 獵食第59章 掮客費第85章 餘波(上)第49章 籠中人第14章 囧與雷(十)第76章 莫賀將軍第126章 條件第97章 自古英雄出少年第7章 大聖王第60章 紅心第48章 好戲要連臺(下)第1章 圍城第80章 決戰白馬寺(九)第15章 貓與鼠(下)第125章 答案第33章 錯第41章 仙子第39章 我是男人第54章 狀元(中)第48章 爲什麼第48章 眺望第23章 大神(下)第24章 天津橋外一張紙(七)第17章 真正的敵人第53章 老計新輝第12章 朱先生第77章 海上聯誼會第60章 佳麗(一)第158章 我去也第18章 血甲第54章 三戰第89章 上官小婉的抗議(下)第7章 另外用心第82章 被老草啃的那頭嫩牛(上)第69章 回擊第121章 豬突陣第57章 二郎第4章 借地(下)第37章 滾!第82章 世界的盡頭(下)
第35章 烈音第38章 曖味第70章 沉默的羔羊第59章 心有靈犀一點通第37章 滾!第75章 我叫沐孜李是良第28章 一線曙光第6章 艱難的選擇第51章 燙手的禮物第42章 報信第104章 炮與炮第16章 囧與雷(完)第34章 郭元振的怒火第76章 莫賀將軍第27章 縣長來了(下)第35章 烈音第86章 提供機會第73章 分(中)第106章 驚人的力量第29章 等沽第50章 逆天而行第10章 沐孜李的野心第69章 射!第109章 伐韋第24章 跪第71章 黛兒第19章 天津橋上一張紙(二)第9章 曹操到第111章 太子第3章 借地(中)第5章 更美麗第88章 治國之術第11章 糖第70章 我愛錢第3章 我問你第84章 囡囡第68章 黃帝龍瓷(中)第28章 不速貴客(上)第23章 被詛咒的地方第28章 風雲之戰第51章 靈魂第130章 殺韋(上)第42章 太子第46章 大錘,好大的錘第59章 邀請第64章 撥城(中)第80章 決戰白馬寺(九)第53章 報答第39章 可憐的孩子第63章 入世第50章 漫天要價第6章 進長安第42章 咬吧第10章 丫的第10章 勝過第十一章 但使玉人教吹蕭第66章 決戰慈恩寺第28章 長大的老虎第28章 紅霧第63章 告示第8章 戰爭第19章 獵食第59章 掮客費第85章 餘波(上)第49章 籠中人第14章 囧與雷(十)第76章 莫賀將軍第126章 條件第97章 自古英雄出少年第7章 大聖王第60章 紅心第48章 好戲要連臺(下)第1章 圍城第80章 決戰白馬寺(九)第15章 貓與鼠(下)第125章 答案第33章 錯第41章 仙子第39章 我是男人第54章 狀元(中)第48章 爲什麼第48章 眺望第23章 大神(下)第24章 天津橋外一張紙(七)第17章 真正的敵人第53章 老計新輝第12章 朱先生第77章 海上聯誼會第60章 佳麗(一)第158章 我去也第18章 血甲第54章 三戰第89章 上官小婉的抗議(下)第7章 另外用心第82章 被老草啃的那頭嫩牛(上)第69章 回擊第121章 豬突陣第57章 二郎第4章 借地(下)第37章 滾!第82章 世界的盡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