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形式急轉直下

蔡鍔赤裸裸的發對北洋政府的政策,甚至可以說是明確反對北洋政府現在的當權派。這就使得蔡鍔在輿論方面處於下風。全國輿論在譴責蔡鍔的同時,將目光看向北洋政府。現在的西南新軍和北洋就像是兩個知名的劍客,我出了一招,等着你來應對。

關於北洋政府可能出現的反應,報紙上也是衆說紛紜。各方的勢力也在緊密關注。而且對於新軍的反應,最難做的反而是和西南接壤的地方小軍閥。他們處在北洋和西南新軍中間,本來還能起到緩衝雙方矛盾的作用,但是一旦雙方撕破臉,這些小軍閥又會首當其衝。畢竟在交戰區除了盟友就是敵人,那些地方小軍閥大都是些地頭蛇,作爲盟友實力不夠,放任不管又十分礙眼。所以在北洋政府和西南關係緊張起來之後,這幾個省小軍閥立馬發動全部的關係,想要尋求庇護。可惜,目前的中國,有調節能力的只有東北,偏偏東北遠水解不了近渴。

北京!總統府!

“大總統,這是總理讓人送來的佈告!”伍廷芳將來自總理府的佈告送到黎元洪的手中。

黎元洪臉色很差,尤其是伍廷芳從東北迴來後,黎大總統的了臉色更是一天差過一天。

“唸吧!又是什麼事?”黎元洪的聲音有些沙啞,再也沒有原來的那種意氣風發之氣。整個人在一個月內彷彿衰老了十幾歲!

伍廷芳打開手中的佈告,臉色一變,小心的看了黎元洪一眼,說道:“大總統,總理要求您以大總統的身份簽署這份佈告,罷免蔡鍔的一切職務,宣佈其爲中華叛逆,號召各方勢力共同討伐他!”

“什麼!”黎元洪吃驚的站起來,“你確定是西南新軍?”黎元洪有些激動的說道。

“不錯!是西南新軍!大總統,事情果然如同你預料的那樣向着最壞的方向發展了!”伍廷芳臉色也不好看。黎元洪失勢後,過起了半隱居的生活,他們這些總統心腹自然受到全面的打壓。段祺瑞對黎元洪的監視極爲嚴格,嚴格限制了總統府對外消息的傳播,但卻沒有限制外界的消息傳入總統府。畢竟總統府還是民國名義上的最高機構。黎元洪在市區權勢之後也算比較聽話,尤其在總統府代表民國政府發佈對德宣戰公告之後,段祺瑞忙於因對國內的反應,對他的監視也送了一些,全國各方勢力的反應黎元洪也大體清楚。東北的順從出乎他的預料,西南的剛硬也同樣出乎他的預料。但是無論各方是個什麼反應,黎元洪從來沒想到中華會因爲這次對德宣戰而引發大規模的內戰。畢竟中華對德宣戰更多的只是個名分,真正參與到西方戰爭中的可能性幾乎爲零,英法等交戰國看重的是中國充足的勞動力而不是中國軍隊的戰鬥力。雖然那名義上中國對德國宣戰了,但是實際上中國只是爲英法等國做點後勤,同時搖旗吶喊的小角色。如果看明白這一點,國內的勢力壓根就不會太過較真。

但是這個世界上總有一些人未慮勝先慮敗,和德國宣戰雖然有很大的可能不會將中國捲入戰爭中,但是如果德國一方成爲勝利者呢?他們會放過搖旗吶喊的中國嗎?以目前中國名義上統一的形式,絕不可能是德國等世界強國的對手!雖然英法等國的優勢很大,隨着英國外交的勝利,優勢還在不斷的增大,但是戰爭是充滿偶然性的,佔據優勢不一定代表能夠取得戰勝的勝利,中國歷史上無數經典的以少勝多的戰例告訴我們,戰爭的勝負不只是和國力有關係。還和軍隊的訓練,準備,統帥的能力等等因素有關係。

就像現在的西南新軍,雖然軍隊擴編很快,但是百戰老兵卻只有萬人左右,剩下的十幾萬人都是新兵。但是因爲有了名將蔡鍔的統領,西南纔會成爲中華頂尖的大勢力。這就是名將的影響。

“這個佈告我不能簽署!”黎元洪堅定的搖搖頭。他之所以能夠繼承袁世凱留下的大總統的位置,除了臨時約法的規定的之外,可以說是蔡鍔率領的護國戰爭的結果。雖然蔡鍔未必將這件事放在心上,但是黎元洪卻是記在心裡。但是等到蔡鍔在西南崛起的時候,黎元洪已經成爲北洋直係軍閥的代言人,雙方之間沒有了合作的可能,這也是爲什麼黎元洪在面臨大危機的時候,選擇了距離較近的東北而不是西南的原因。

黎元洪清楚,如果自己簽訂這個佈告,雖然不會對新軍的實力產生影響,但是在輿論方面新軍卻會處於絕對的下風!失去權利後的黎元洪想了很多,這些年爲了爬上這個位置他做了多少齷齪事?原本還能以一將功成萬骨枯來安慰自己,但是在他爬上了這個位置,反而被人撤去了根基。成爲別人利用的棋子。黎元洪清楚段祺瑞爲什麼不將他趕下臺。第一是段祺瑞在民國的威望遠遠不如自己,畢竟自己頭上還頂着一個革命首功之臣的稱號。沒有絕對的把握段祺瑞是不會對他動手的。第二就是現在天下不太平,東北和西南都成爲讓其重視的大勢力,如果這個時候將自己趕下臺,東北的反應或未可知,但是西南肯定會再次起兵。蔡鍔嫉惡如仇的性格實在不適合作爲一方統領。第三點就是利用自己對德國宣戰,以換取英日等國的資金援助。不管是在滿清後期還是袁世凱統治時期,民國政府的財政都極爲拮据的,列強加註在中華頭上的枷鎖並沒有因爲民國的成立而有所鬆動,反而因爲東方惡鄰的崛起而鎖的更緊了。政府看似強大,但無論是財政還是軍隊建設都非常滯後,再加上袁世凱稱帝,國內一片混亂,更是打亂了國民經濟的恢復。袁世凱上臺之後,北洋體系也漸漸散發出遲暮之氣。雖然北洋還是那個北洋,但卻早已沒有指戰天下的雄心壯志了。北洋統領段祺瑞和馮國璋迫切需要國外的援助資金更換軍備,提高北洋的戰鬥力。畢竟東北和西南已經給了他們沉重的壓力。

“大總統!”伍廷芳滿臉糾結的喊了一句。

“退回去!就算本大總統被趕下臺也不會簽署這份佈告的!”段祺瑞臉色漲紅的說道。

伍廷芳嘆了口氣,悄悄退了出去,只留下不斷喘息的黎元洪。

“段祺瑞,你夠狠!想要讓我背黑鍋,哪有這麼容易!東北,馮庸,希望你能成爲曹操!”黎元洪將自己隱藏在黑暗中。臉上的神情扭曲的不成樣子。

被黎元洪拒絕的佈告返回到總理府段祺瑞的手中,段祺瑞不屑的說了句:“不識擡舉!”

然後轉頭命令新聞部按照原定程序發表,當然是以大總統的名義,在段祺瑞的心中,黎元洪已經被他廢了,如果這樣的廢物不加以利用就浪費資源了。至於黎元洪的態度,段總理壓根就不在乎。如果不是想要留着黎元洪爲他背黑鍋,他絕對不會容忍其在大總統位置上呆着。雖然段祺瑞認爲世界大戰英法獲勝的概率高達九成,但是在戰爭沒有結束前,誰都不能保證結果。畢竟戰爭是最具有偶然性的東西。如果一旦中國成爲戰敗國,發佈命令的黎元洪就是最好的替罪羊。如果最終勝利了,將他搞下臺也不是個難事,畢竟一個沒有軍隊支持的大總統只是個虛名。

隨着這篇署名大總統的佈告發佈,全國一片譁然,北洋這個龐然大物再次瘋狂運轉起來。湖北,湖南兩省的北洋軍頻頻調動起來。同時陝西督軍陳樹藩也接到了段祺瑞的密令,要求其整頓守軍,防備東北的軍隊從甘寧地區發動攻擊。

雖然在關於對德國宣戰的事情,東北和西南意見並不一致,但是脣亡齒寒的道理馮庸肯定明白,如果馮庸不想將來獨自對抗北洋的話,他肯定會選擇支持新南新軍。

現在北洋內部的兩個派遣結盟了,整個北洋能夠調動的力量堪稱恐怖。在湖北湖南兩個省區的北洋軍總兵力達到了近二十萬人,後續的援兵和軍需物資還在源源不斷的向着兩湖運輸運輸。也許是爲了方便指揮,也許是害怕自己的力量被吞併。北洋軍兵分兩路,湖北是以皖系力量爲主,總指揮更是和東北治安軍有過交集的皖系大佬徐樹錚。湖南則是以直係軍閥爲主。正副指揮也是後世名人。指揮官曹錕,副指揮吳佩孚。一開始北洋就表現出了咄咄逼人之勢。

蔡鍔也針鋒相對,將後方的所有兵力盡數抽調到兩湖前線,雖然新軍規模也達到了十幾萬人,但是其中大部分都是新兵,看起來在前線處於下風。但是風流將軍的威名還是給了衆人更多的期待。

戰爭陰雲籠罩兩湖,雙方几十萬大軍對峙,大戰一觸即發!

第607章 衝突第39章 麻煩第190章 東北的改變(上)第139章 天皇的決定 ,,第150章 日本和東北的強硬 ,第374章 影響力第387章 絞肉機第384章 孫文的來意第341章 全殲蘇軍第46章 活寶第398章 深夜總攻第59章 風起雲涌吉東南(九)第307章 北京陷落第393章 突圍第483章 西南之亂(三)第364章 亂世用重典第552章 巴黎和會結束第258章 蔡鍔的指揮藝術第62章 生擒座山雕(上)第396章 瞞天過海第610章 吞併朝鮮第394章 混入野戰機場第546章 冤家路窄第129章 來自朝鮮的壓力第485章 西南之亂(五)第359章 來自海洋的攻擊第514章 張孝準的尷尬 球訂閱第373章 再派援軍第649章 日本的瘋狂第488章 定策第605章 吞併計劃(上)第213章 李俊的作戰計劃 ,第181章 逼迫第9章 收服匪首過山虎第171章 蒙古之戰(二)第168章 “超叔”之死(下)第222章 悲劇的張廣建 ,第566章 援軍到達第587章 出兵香港第306章 馮國璋逃跑了 ,第654章 潰敗第364章 亂世用重典第223章 甘肅新軍的潰兵 ,第112章 東北要開戰第186章 拐帶國母(上)第297章 暴漏第192章 東北的改變(下)第562章 擊潰第64章 特高科的陰謀第235章 強勢逼降 ,,第310章 日本政變(中)第485章 西南之亂(五)第257章 各方手段(上)第35章 大興鎮之戰(中)第606章 吞併計劃(下)第669章 坑死小日本(上)第210章 西行 ,第246章 本小姐不稀罕!第3章 奉天第514章 瘋狂飈進第378章 重創第249章 李俊表白第285章 胡景翼的選擇第513章 拿下張孝準 期推薦收藏第11章 全殲禿鷲土匪團第615章 千里奔襲第90章 北澤家的歉意第193章 無後爲大 ,,第580章 琉球皇室第519章 騙局第133章 Z1916步槍 ,,第269章 名動天下第506章 拒絕第288章 不能再等了!第476章 虎將——李宗仁第513章 開戰 球訂閱第103章 拓跋大小姐歸來第394章 混入野戰機場第290章 西南形式急轉 ,第475章 耀武揚威的日本海軍第411章 全面決戰命令第316章 國民黨吞併福建(下)第584章 戰爭進行時第604章 華盛頓會議第468章 漫天要價第12章 解救第668章 襲城(下)第639章 碰撞與摩擦第612章 腐朽第597章 瘋狂轟炸第98章 大鐵路計劃第653章 斯大林的好運(下)第295章 搶奪第671章 坑死小日本(下)第653章 斯大林的好運(下)第371章 決戰在即 ,第390章 狠人第545章 中國再行動第50章 謀劃第5章 北上
第607章 衝突第39章 麻煩第190章 東北的改變(上)第139章 天皇的決定 ,,第150章 日本和東北的強硬 ,第374章 影響力第387章 絞肉機第384章 孫文的來意第341章 全殲蘇軍第46章 活寶第398章 深夜總攻第59章 風起雲涌吉東南(九)第307章 北京陷落第393章 突圍第483章 西南之亂(三)第364章 亂世用重典第552章 巴黎和會結束第258章 蔡鍔的指揮藝術第62章 生擒座山雕(上)第396章 瞞天過海第610章 吞併朝鮮第394章 混入野戰機場第546章 冤家路窄第129章 來自朝鮮的壓力第485章 西南之亂(五)第359章 來自海洋的攻擊第514章 張孝準的尷尬 球訂閱第373章 再派援軍第649章 日本的瘋狂第488章 定策第605章 吞併計劃(上)第213章 李俊的作戰計劃 ,第181章 逼迫第9章 收服匪首過山虎第171章 蒙古之戰(二)第168章 “超叔”之死(下)第222章 悲劇的張廣建 ,第566章 援軍到達第587章 出兵香港第306章 馮國璋逃跑了 ,第654章 潰敗第364章 亂世用重典第223章 甘肅新軍的潰兵 ,第112章 東北要開戰第186章 拐帶國母(上)第297章 暴漏第192章 東北的改變(下)第562章 擊潰第64章 特高科的陰謀第235章 強勢逼降 ,,第310章 日本政變(中)第485章 西南之亂(五)第257章 各方手段(上)第35章 大興鎮之戰(中)第606章 吞併計劃(下)第669章 坑死小日本(上)第210章 西行 ,第246章 本小姐不稀罕!第3章 奉天第514章 瘋狂飈進第378章 重創第249章 李俊表白第285章 胡景翼的選擇第513章 拿下張孝準 期推薦收藏第11章 全殲禿鷲土匪團第615章 千里奔襲第90章 北澤家的歉意第193章 無後爲大 ,,第580章 琉球皇室第519章 騙局第133章 Z1916步槍 ,,第269章 名動天下第506章 拒絕第288章 不能再等了!第476章 虎將——李宗仁第513章 開戰 球訂閱第103章 拓跋大小姐歸來第394章 混入野戰機場第290章 西南形式急轉 ,第475章 耀武揚威的日本海軍第411章 全面決戰命令第316章 國民黨吞併福建(下)第584章 戰爭進行時第604章 華盛頓會議第468章 漫天要價第12章 解救第668章 襲城(下)第639章 碰撞與摩擦第612章 腐朽第597章 瘋狂轟炸第98章 大鐵路計劃第653章 斯大林的好運(下)第295章 搶奪第671章 坑死小日本(下)第653章 斯大林的好運(下)第371章 決戰在即 ,第390章 狠人第545章 中國再行動第50章 謀劃第5章 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