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華盛頓會議

中日就這麼默契的停戰了,這讓等待看熱鬧的英國人大爲失望。就像日本人沒有想到英國會不顧麪皮和中國單方面簽訂停戰協定一樣,英國人也沒想到日本軍方竟然會被財閥勢力壓制,並最終造成了中日停戰。不過西方諸國唯一感到安慰的是,中日之間並沒有和平談判。兩國雖然也沒有宣佈開戰,但是從結果來看,雙方正處於戰爭狀態,並不是完全停戰。中國無心和日本人和談,日本也似乎輸的很不甘心,兩國之間依然對峙。彷彿兩國默契的進行休整,等待下一次的交戰。

西園寺公望的內閣政府很快組建完成,寺內正毅時代的政府要員基本上都被替換,軍方的力量受到很大壓制。西園寺公望試圖利用這次難得的時機,消弱軍部的影響力,確定內閣首相的權威。現在軍方缺乏強有力的領袖,戰場上又頻繁失利,正是影響力最爲虛弱的時候,如果西園寺公望能夠成功掌握日本的軍政大權,完全實現君主立憲制也不是不可能。

對政治家來說,國內的不穩定遠遠超過外部的危機。正所謂攘外必先安內,一個政治家的眼光和軍人是完全不同了。

對於中日戰爭,日本財閥勢力並不看好。英國人都服軟了。日本在死磕下去,必然沒有好果子吃。更何況中國的戰爭潛力有多少日本更是沒底。這兩年,中國的先進武器不斷涌現出來。國內政治體制雖然不倫不類,但卻讓中國的發展極爲迅速。這些都讓日本政府感到壓力。而且中國百廢待興,正是需要物資的時候。如此巨大的市場,西方國家都垂涎,更別說小日本了。

西園寺公望在財閥勢力的支持下,主張中日停戰,中日和平崛起。西園寺公望的這個提議在日本高層有不小的市場,但是在民間卻並不苟同。日本的崛起正是踩着中國的身上,現在大日本帝國想要和中國修好,總有些衰敗的味道。西園寺公望的政策還狠狠的得罪了軍部。山縣有朋不顧身體,果斷結束療養,回到軍部坐鎮。

一時間,新的日本內閣壓力山大,西園寺公望對山縣有朋實在是有些打怵。正所謂人的名樹的影,山縣有朋這個老東西就算是坐在他面前什麼都不說都能夠給他沉重的壓力。

山縣有朋出現之後,先是將寺內正毅召喚到軍部臭罵了一頓。寺內正毅畢竟是他的心腹將領,雖然對他的無能表示不滿,卻也沒有讓他告老還鄉。山縣有朋清楚,不是寺內正毅無能,而是西園寺公望的威望太盛,伊藤博文內閣時候的文相。伊藤博文最信任的助手,這個人可以說一手締造了大日本帝國繁榮。就算是山縣有朋在軍方可以看不起他,但是搞政治,西園寺還是非常厲害的。

詭異的是,從這之後,軍部並沒有什麼動作,對於政府推動的中日和談似乎也默認了。沒人搞得清楚山縣有朋是什麼心思。所有人都在琢磨,但是無論這些人出動怎麼樣的關係,都難以得到真正的答案。

後來山縣有朋進入天皇后宮,並屏退所有人,和天皇交流了一下午。沒有人知道山縣有朋和天皇說了什麼。但是山縣有朋卻是上次御前會議之後見到天皇的唯一一位大臣。這就讓日本高層不敢小看他的決定。

西園寺公望雖然心中忐忑,但是看到山縣沒有什麼動作,而他的內閣政府也已經基本上接手了政府的所有權利,而且藉助這次機會,西園寺公望大大擴大了內閣的權力範圍,更是幾次擠壓軍部的權威,想要試探山縣有朋的底線。對於這種情況下,軍部表現出了極大的忍讓,寺內正毅代表山縣有朋拜訪了西園寺公望,表達了軍部支持政府的決定。

這個承諾,讓西園寺公望徹底放下心來。西園寺公望派人和中國方面接觸,希望兩國可以簽訂停戰協定。

這個在西園寺公望看來十拿九穩的事情卻出了問題。日本提出中國退回鴨綠江以北,中日簽訂互不侵犯條約。中國則提出日本歸還甲午之戰中從中國割佔的臺灣,澎湖列島。雙方互不想讓,最終談判沒有展開就流產了。中日雙方在朝鮮臨津江對峙,雖然沒有主動開戰,但是整個臨津江的局勢變的極爲緊張。

之後,在朝鮮境內,中日兩國軍隊展開了軍備競賽。國防軍飛行大隊的飛機補充到一百架。日本針鋒相對,瘋狂的生產飛機,想要在空軍領域取得優勢。同時,日本整頓了朝鮮軍,將所有駐紮在朝鮮的部隊劃分爲三個軍。其中擔任和國防軍主力對峙的正是以日本近衛師團爲首的日本第一軍。朝鮮軍則因爲表現不好,被徹底分割了。朝鮮軍司令長官神尾光臣大將被迫回國述職,之後將轉入預備役,軍旅生涯徹底結束。

日子就在這種緊張的局勢先進入了1920年。也是這一年,西方的新秩序徹底確立。英法成爲西方世界當之無愧的領頭羊。殖民霸權得到鞏固。歐洲大陸安定祥和,彷彿戰爭已經徹底遠離。德國等戰敗國雖然被限制的非常嚴格,但也陸續恢復了秩序,國家戰爭創傷也開始恢復。西方商業空前繁榮起來,大量資本進入西方,加速了西方經濟的恢復。

西方的安詳和亞洲的緊張形成了鮮明對比。中日實際上的停戰,讓雙方都有充足的精力參與到亞洲形式的變遷中。尤其是中國,藉助戰勝英國人的東風,四處和各國建交,引進西方先進的技術和人才,沿海地區的商業秩序徹底恢復,掠奪自西方工業基礎逐步確立,西方的技術開始快速別中國消化,並轉化爲中國自己的技術。

1920年3月12日,美國總統威爾遜致電世界諸國,希望世界各國能夠雲集美國,確定遠東新秩序。美國的提議正中英法等國的下懷。在亞洲,英法擁有廣闊的殖民地,這些地方每年爲大英帝國提供大量的工業原料和傾銷大量的工業製成品。但是這段時間卻是非常不安分,地方內部抵抗浪潮不斷。尤其是被譽爲英國皇冠上明珠的印度,更是爆發了席捲全國的革命浪潮,對英國的殖民統治造成了很大的影響。雖然英軍成功鎮壓了阿三的革命,但卻也讓朝鮮動盪了很多,而且鎮壓叛亂也浪費了英國大量的人力物力。

法國的殖民地也不安定,尤其是和中國接壤的越南,這半年來叛亂就沒有停止過,前段時間,法軍大部隊雲集越南,想要在中英大戰中撿便宜。那個時候,整個越南境內很安分,原本革命者也徹底蟄伏。但是中英停戰之後,法國爲了不造成誤會,將調防到越南的十幾萬大軍調走了大半。整個越南境內的法軍也不過只是三萬人,還大都集中在越南南部。法國這種兵力調動徹底然越南內部的革命勢力活躍起來。很多越南抵抗勢力都前來中國尋求支援。對於這些勢力,國防軍並沒有明面上支持,而是暗中支援了一小部分武器彈藥。

中國目前目標不在東南亞,對於東南亞的革命浪潮沒有什麼興趣,自然也就不會浪費人力物力。但是馮庸還是完成了當年的承諾,在東南亞主要城市都設立中國辦事處,專門協調東南亞華人華僑和其他種族的糾紛。原本並不被當地殖民政府看重的這些辦事處在中英戰爭結束之後徹底重視起來。中國政府對東南亞華人華僑的關注讓東南亞的殖民政府重視。現在的中國已經不好得罪,他們當然不會沒事去觸中國人眉頭。因爲中國的崛起,華人在東南亞的地位不斷地提高,華人終於可以停止了胸膛說一句自己是中國人。東南亞的白種人雖然還是看不起當地華人,但卻也不敢隨意欺凌他們。畢竟那些中國辦事處可不是吃素的。真的代表中國政府和當地的殖民政府大國幾次交道。甚至還引起了外交糾紛。中國政府的強勢對殖民政府背後西方國家也是沉重壓力。

對於美國人發起的華盛頓會議,馮庸非常重視,不但請父親馮德麟親自領隊前往。還派出了國防軍副司令蔣百里爲首的軍事觀察團。

馮庸知道,華盛頓會議可以說是西方凡爾賽和約的延續,是一戰之後世界新格局的重要組成部隊,在這個會議上,世界各國將會簽署海軍噸位限制。而中國海軍目前勢力很弱小,絕對不能被華盛頓體系徹底的封死。馮庸早已經在年前就批准了新的兩艘超級戰列艦的建造計劃。本來馮庸是非常看不上戰列艦的,但是想到今後近二十年戰列艦的威懾作用,中國就必須擁有四到五艘超級戰列艦才能夠和日本抗衡。更何況馮庸新批准的兩艘戰列艦是從北京號的基礎上的改進艦,包括已經生產到一半的第一艘開始,一共將生產三艘。加上兩艘北京級戰列艦,以後的中國將擁有五艘超級戰列艦

()

第302章 東北動,天下驚第155章 基礎工程建設 ,第288章 不能再等了!第651章 聯軍入俄第一戰下第156章 無法取消的婚約 ,,第318章 兩個政府第563章 交手第353章 絕戶計 ,第249章 李俊表白第565章 開打第161章 震怒 ,第346章 黨軍的前路 ,第422章 焦頭爛額第195章 鏖戰,鏖戰 ,,第570章 世界震動第276章 吞併新疆第608章 中日談和第507章 北洋艦隊第574章 轟炸第362章 北洋的反應(上)第651章 聯軍入俄第一戰下第517章 絞肉機第368章 戰爭形勢逆轉第546章 冤家路窄第420章 層出不窮的手段第658章 中日海上開戰第490章 局勢第663章 臺海戰爭第360章 不改出現的人(上)第230章 突發事件第136章 袁世凱去世 ,,第385章 孫文的發現第240章 覆滅納蘭家第249章 李俊表白第350章 狠人 ,第625章 紅色危機論第467章 談判開始第395章 大收穫第591章 打到英國肯談判第59章 風起雲涌吉東南(九)第204章 壓迫北京第545章 中國再行動第454章 戰局分析第411章 全面決戰命令第532章 風雲匯聚北洋滅(五)第155章 基礎工程建設 ,第165章 一切準備就緒(續)第622章 沙皇王朝覆滅第18章 天羅地網第370章 東北的坦克 ,第166章 ‘超叔’之死(上)第119章 再次南下第608章 中日談和第531章 風雲匯聚北洋滅(四)第461章 戰場新形勢第13章 獨立營的女兵第516章 炸破城牆第237章 西軍妥協! ,第38章 生擒拓跋慧姬第508章 艦隊易幟第371章 決戰在即 ,第640章 衝突第273章 勢如破竹第600章 朝鮮王室第615章 千里奔襲第413章 馬踏鴨綠江(上)第483章 西南之亂(三)第535章 重巡洋艦第650章 聯軍入俄第一戰(上)第542章 紅色的討論第647章 黑手第404章 接連突破第161章 震怒 ,第179章 蔣百里的戰爭藝術(一)第270章 黃埔軍校 ,第326章 渡河之戰(下)第254章 張作霖的苦惱第493章 動亂第85章 羣情激奮第263章 惡名第17章 上鉤第272章 東北的條件第496章 某後黑手第30章 黑寡婦是黃花大閨女?第216章 山東的 ,第385章 孫文的發現第73章 過江龍的試探第576章 亂戰第540章 來自西方的壓力第471章 談判落幕第521章 勢如破竹第544章 一戰結束第513章 開戰 球訂閱第523章 西南震動第183章 禽獸 ,第29章 悍匪第287章 這就是秦軍? ,第544章 一戰結束第329章 血債血償(下)第352章 新兵的糧食問題
第302章 東北動,天下驚第155章 基礎工程建設 ,第288章 不能再等了!第651章 聯軍入俄第一戰下第156章 無法取消的婚約 ,,第318章 兩個政府第563章 交手第353章 絕戶計 ,第249章 李俊表白第565章 開打第161章 震怒 ,第346章 黨軍的前路 ,第422章 焦頭爛額第195章 鏖戰,鏖戰 ,,第570章 世界震動第276章 吞併新疆第608章 中日談和第507章 北洋艦隊第574章 轟炸第362章 北洋的反應(上)第651章 聯軍入俄第一戰下第517章 絞肉機第368章 戰爭形勢逆轉第546章 冤家路窄第420章 層出不窮的手段第658章 中日海上開戰第490章 局勢第663章 臺海戰爭第360章 不改出現的人(上)第230章 突發事件第136章 袁世凱去世 ,,第385章 孫文的發現第240章 覆滅納蘭家第249章 李俊表白第350章 狠人 ,第625章 紅色危機論第467章 談判開始第395章 大收穫第591章 打到英國肯談判第59章 風起雲涌吉東南(九)第204章 壓迫北京第545章 中國再行動第454章 戰局分析第411章 全面決戰命令第532章 風雲匯聚北洋滅(五)第155章 基礎工程建設 ,第165章 一切準備就緒(續)第622章 沙皇王朝覆滅第18章 天羅地網第370章 東北的坦克 ,第166章 ‘超叔’之死(上)第119章 再次南下第608章 中日談和第531章 風雲匯聚北洋滅(四)第461章 戰場新形勢第13章 獨立營的女兵第516章 炸破城牆第237章 西軍妥協! ,第38章 生擒拓跋慧姬第508章 艦隊易幟第371章 決戰在即 ,第640章 衝突第273章 勢如破竹第600章 朝鮮王室第615章 千里奔襲第413章 馬踏鴨綠江(上)第483章 西南之亂(三)第535章 重巡洋艦第650章 聯軍入俄第一戰(上)第542章 紅色的討論第647章 黑手第404章 接連突破第161章 震怒 ,第179章 蔣百里的戰爭藝術(一)第270章 黃埔軍校 ,第326章 渡河之戰(下)第254章 張作霖的苦惱第493章 動亂第85章 羣情激奮第263章 惡名第17章 上鉤第272章 東北的條件第496章 某後黑手第30章 黑寡婦是黃花大閨女?第216章 山東的 ,第385章 孫文的發現第73章 過江龍的試探第576章 亂戰第540章 來自西方的壓力第471章 談判落幕第521章 勢如破竹第544章 一戰結束第513章 開戰 球訂閱第523章 西南震動第183章 禽獸 ,第29章 悍匪第287章 這就是秦軍? ,第544章 一戰結束第329章 血債血償(下)第352章 新兵的糧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