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黃埔軍校 ,

廣州。

自從國民黨總部從上海遷移過來之後,廣州城的革命氣氛濃郁了很多。當然,這和廣州是最早開放的沿海城市有關,在廣州有很大一批人是接受過西方教育或者思想薰陶,對於民主革命還是非常支持。

當然,有崇尚革命的,就有反對革命的。以廣東督軍陸榮廷爲代表的舊軍人,名義上支持革命,實際上在心底是極爲反對的。陸榮廷同意國民黨入粵,打的心思就是利用國民黨的影響力來制衡日益龐大的西南新軍。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國民黨剛剛搬遷進來,還沒發揮作用,北洋就四路大軍攻西南了。蔡鍔更是用半個廣西來換取陸榮廷出兵抵抗一路北洋軍。這個誘惑陸榮廷拒絕不了,也不想拒絕。有句話說得好,請神容易送神難,現在的廣東已經不是自己的一言堂,孫文雖然沒什麼實權,但是他的名頭實在太響了。作爲中華民國第一位大總統,孫文的名聲可謂是婦孺皆知。再加上國民黨持續不斷的宣傳,使的孫文的形象一直保持在革命先驅者的神位上。當然,對於國民黨的這個做法,國內沒有一方勢力會明確反對,畢竟孫文確實爲民主革命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再加上現在民國軍閥混戰,權利的來源不是名聲,而是手中實實在在的兵權,孫文沒有,就算他的名頭大如天也很難左右民國的大勢。

在原本的時空中,這個時期孫文正在四處奔波,希望可以在國內尋出一路支持革命的軍閥,支持他重新統一國家,完成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可惜,孫文不知道,軍閥的本質決定了他們不可能爲了革命放棄手中的權勢和富貴。孫文在持續碰壁之後,才終於認識到軍隊的重要性。再加上那個時候蘇聯的支持,纔有原本時空名震天下的黃埔軍校的誕生。

但是這個時空,因爲馮庸這個外來者,民國的歷史已經發生了嚴重的改變。孫文沒經歷過國內軍閥的碰壁,在一六年就入粵了。更是立場堅定的要籌集資金建立了國民黨自己的軍校。更是據理力爭,擁有三千黨軍的名額。這對於一向空談的國民黨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飛躍。

在國內,從來沒有人敢小看國民黨的影響力,無論是袁世凱,黎元洪,還是段祺瑞,甚至東北的馮庸都對孫文極爲關注。只是能夠清晰認識到這所軍校軍校對國民黨影響的目前還真有馮庸一個人。其他軍閥壓根就看不上這個艱苦成立的小軍校。在民國,哪個軍閥治下沒有類似軍校的講武堂。這些講武堂培養出了大量的軍官。在中華亂世出現了無數的有名的將軍,從而使得每一個講武堂都名留青史。

1916年10月15日,孫文乘坐美國商船到達廣州,受到了國民黨高層和廣東督軍陸榮廷的熱情歡迎。孫文到達的當天就對陸榮廷提出了“教育爲神聖事業,人才爲立國大本”的建議,要求在廣州創辦一文一武兩所學堂——廣東大學和黃埔軍校。作爲民國的風雲人物,隨同孫文南下的還有很多的大報記者。面對閃光燈,陸榮廷微笑的答應了。反正這些條件雙方已經私下談妥,孫文這樣說只是走個流程,讓雙方面子上都好看。

作爲民國第一大黨,國民黨雖然受到了北洋政府的打壓,但是作爲全國性的政黨,還是有不少支援革命的富商。所以,國民黨的財政雖然不寬鬆,但也能夠提供一部分啓動資金,再加上孫中山對軍校極爲重視,親自抓的這件事情。使得軍校建設很快有了眉目,所以在軍校沒建成之前,招生信息就通過報紙發出去了。

黃埔軍校的正式名稱爲“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因其校址設在廣州東南的黃埔島,衆人就稱呼其爲黃埔軍校。黃埔軍校建立的目的是爲國民黨黨軍訓練軍官。黃埔軍校以孫中山的“創造革命軍隊,來挽救中國的危亡”爲宗旨;以“親愛精誠”爲校訓;以培養軍事與政治人才,組成以黃埔學生爲骨幹的革命軍,實行武裝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在中國的統治,完成國民大革命爲目的。軍校以孫中山的三民主義爲思想教育,實行全封閉式教學,爲了儘快爲黨軍的建立提供軍官,黃埔第一期學院,學制定位一年。

現在的國內形式,讓孫中山有種時不待我的感覺,而黨軍士兵的招募也不順利,在陸榮廷吞併廣西全境之後,對國民黨的態度頓時曖昧起來。要不是北洋還在大軍壓驚,恐怕陸榮廷的態度會更糟。

黃埔軍校開學時間定在了1917年新春後。新生的考試也定在了年後,畢竟黃埔軍校這次招生可是面向全國的。憑藉國民黨那龐大的影響力,想要將一則招聘軍校生的廣告發到國內很有影響的大報紙上是輕而易舉的。

當陸裕光用兩千人大破四萬北洋軍的消息傳來後,震動最大的就是國民黨。要知道,在孫文的心中,北洋軍就是最強大的軍隊,但就是這樣強大的軍隊,有着二十倍的兵力優勢還被人正面擊潰!這種結果讓孫文有些難以接受。

“大家談談該怎麼半吧!”孫文坐在沉悶的會議室中,手中的煙就沒有熄滅過。

“總理,現在的情況對咱們太不利了。陸榮廷督軍隨時有可能對咱們下手,咱們必須早作準備!”胡漢民說道。

“陸督軍對咱們下手?漢民,你有些杞人憂天了吧!”廖仲愷不同意的搖搖頭。相比於神色陰沉的胡漢民,一身書卷氣的廖仲愷思想也比較天真。

“我同意胡先生的話。現在桂軍對咱們的態度越來越曖昧,本來答應撥付給咱們黃埔軍校的物資再次被截留了。這樣下去,年關之後,黃埔軍校的設施壓根就完成不了!”蔣中正抱怨道。作爲國民黨黨軍的軍事統領,隨着黨軍的招募,蔣介石的話語權也越來越大。現在的他已經有資格在國民黨高層會議上發言。

“介石,事情還沒到你想的那個程度。陸裕光打敗北洋軍,對咱們未必就是件壞事,不過咱們需要了解前線的具體情況。漢民,陸裕光你應該見過,他是個怎樣的人?”平常國民黨和督軍府的接觸都是胡漢民在處理,孫文這段時間將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黃埔軍校籌建中去了,對於一面之緣的陸裕光談不上什麼感覺。

“陸裕光,陸榮廷繼子,桂系少帥,今年二十二歲。以前並沒有獨立帶兵打仗的經驗。甚至他手中的那個獨立團還是剛剛組建的。這次也是他第一次上戰場。根據我對他的接觸,陸裕光是個很聰明的年輕人,但是他和蔡鍔這樣的名揚壓根就無法相比。我實在沒想到他做出這樣的成績。總理,這件事情其中會不會有什麼貓膩?”胡漢民想了想自己記憶中的陸裕光,雖然他表現的很不錯,但也沒到那種讓人過目不忘的程度。

“不錯,經胡先生這樣一說,我也感到奇怪了,我和陸裕光也見過一面,沒覺得他是多麼出色的年輕人啊!桂軍的這場仗勝的蹊蹺,其中肯定有貓膩!”蔣中正想了想說道。

孫文和廖仲愷對視一眼。

“總理,這件事情對咱們怎麼不是壞事?桂系軍隊的戰鬥力如此強悍,壓根就不需要咱們國民黨的支持就能夠保存現在的基業。陸榮廷肯定會很不待見咱們的。”廖仲愷說道。

“我雖然不清楚戰場的實際情況,但是陸裕光那個獨立團雖然是剛成立的,但卻號稱桂軍最精銳的部隊,部隊中都是百戰餘生的老兵。雖然兩千人打敗四萬人有誇張,但如果有某些特定條件,這種事情也不是不可能發生。戰爭時充滿偶然性的,在戰場上發生任何事情都是可能的。”孫文緩緩的說道。衆人點頭。

“再說,如果桂軍所有的部隊都有這種戰鬥力,恐怕北洋率先攻擊的就不是西南,而是兩廣了。而且桂軍擊破北洋軍,對桂系來說可不見得是件好事,這會將北洋傾注在西南的注意力吸引到兩廣來。北洋對付不了西南蔡鍔,還對付不了兩廣桂系嘛!而且這一戰讓北洋丟盡了臉面,爲了挽回北洋的尊嚴,北洋也不會輕易放過桂系。相比於西南新軍帶給兩廣的壓力,北洋才真是龐然大物。而桂系要想自保,還需要咱們國民黨的支持。所以,我認爲督軍府的這種敵視行爲只是暫時的,只要陸榮廷沒有被眼前的勝利矇蔽了雙眼,過不了多久他就會主動登門。同時他還會大力支持咱們修建黃埔軍校。”孫文越說越自信,彷彿自己真的看到未來死的。

廖仲愷,胡漢民,蔣中正被孫文說的內心火熱。看孫文的眼光也透着崇拜。這就是孫文的魅力所在了,自信的魅力。這種魅力不只是吸引女人,對男人的吸引力也是致命的。這也許就是後世傳說中的王霸之氣。而從孫文條理清晰的分析,也間接證明孫文能夠在中國革命史上佔據重要的地位,絕對不是個草包。

第612章 腐朽第361章 不該出現的人(下)第621章 遠東華人政府(上)第370章 東北的坦克 ,第625章 紅色危機論第288章 不能再等了!第332章 爲了東北第346章 黨軍的前路 ,第213章 李俊的作戰計劃 ,第209章 馬安良的憂慮 ,第17章 上鉤第319章 日本的新武器第633章 日本出兵第224章 天水發生的戰鬥 ,第489章 中華新形勢第504章 段祺瑞的決斷第623章 處決沙皇第630章 官方發言第55章 風起雲涌吉東南(五)第629章 出兵第618章 海參崴兵變(上)第559章 緬甸師第38章 生擒拓跋慧姬第12章 解救第416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222章 悲劇的張廣建 ,第553章 紅色危機(上)第9章 收服匪首過山虎第413章 馬踏鴨綠江(上)第41章 進駐長春市第86章 回到長春第413章 馬踏鴨綠江(上)第230章 突發事件第152章 夫人,請自重 ,第606章 吞併計劃(下)第247章 早有準備第25章 刀頭山代表第206章 準小姨子? ,第190章 東北的改變(上)第544章 一戰結束第613章 紅軍反擊第110章 整編第219章 馬安良與戰家 ,第232章 大佔上風 ,,第564章 大問題第287章 這就是秦軍? ,第185章 啞巴虧第109章 吞併黑龍江第247章 早有準備第448章 戰場新形勢第3章 奉天第199章 沙皇尼古拉二世 ,,第78章 大戰起(二)第82章 忍不住了!第310章 日本政變(中)第42章 長春市的現狀第133章 Z1916步槍 ,,第353章 絕戶計 ,第19章 處罰與獎賞第378章 重創第588章 不堪一擊第67章 三省震動第448章 戰場新形勢第513章 開戰 球訂閱第20章 大地主白滿倉第651章 聯軍入俄第一戰下第307章 北京陷落第650章 聯軍入俄第一戰(上)第465章 炮轟旅順港第503章 再得一省第555章 邊界危機第131章 血色奉天 ,,第565章 開打第628章 遠東華人政府(下)第320章 拿下直隸(上)第519章 狠辣的吳佩孚第468章 漫天要價第422章 焦頭爛額第111章 袁世凱退位第97章 鏖戰第576章 亂戰第373章 再派援軍第373章 再派援軍第317章 圍困石家莊第671章 坑死小日本(下)第81章 恢復平靜第618章 海參崴兵變(上)第631章 勢如破竹第329章 血債血償(下)第140章 日本退兵 ,第208章 西北戰家 ,第524章 少帥書信第479章 西南的形式第592章 接觸第396章 瞞天過海第327章 小插曲第56章 風起雲涌吉東南(六)第166章 ‘超叔’之死(上)第571章 大規模空戰第521章 武漢陷落
第612章 腐朽第361章 不該出現的人(下)第621章 遠東華人政府(上)第370章 東北的坦克 ,第625章 紅色危機論第288章 不能再等了!第332章 爲了東北第346章 黨軍的前路 ,第213章 李俊的作戰計劃 ,第209章 馬安良的憂慮 ,第17章 上鉤第319章 日本的新武器第633章 日本出兵第224章 天水發生的戰鬥 ,第489章 中華新形勢第504章 段祺瑞的決斷第623章 處決沙皇第630章 官方發言第55章 風起雲涌吉東南(五)第629章 出兵第618章 海參崴兵變(上)第559章 緬甸師第38章 生擒拓跋慧姬第12章 解救第416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222章 悲劇的張廣建 ,第553章 紅色危機(上)第9章 收服匪首過山虎第413章 馬踏鴨綠江(上)第41章 進駐長春市第86章 回到長春第413章 馬踏鴨綠江(上)第230章 突發事件第152章 夫人,請自重 ,第606章 吞併計劃(下)第247章 早有準備第25章 刀頭山代表第206章 準小姨子? ,第190章 東北的改變(上)第544章 一戰結束第613章 紅軍反擊第110章 整編第219章 馬安良與戰家 ,第232章 大佔上風 ,,第564章 大問題第287章 這就是秦軍? ,第185章 啞巴虧第109章 吞併黑龍江第247章 早有準備第448章 戰場新形勢第3章 奉天第199章 沙皇尼古拉二世 ,,第78章 大戰起(二)第82章 忍不住了!第310章 日本政變(中)第42章 長春市的現狀第133章 Z1916步槍 ,,第353章 絕戶計 ,第19章 處罰與獎賞第378章 重創第588章 不堪一擊第67章 三省震動第448章 戰場新形勢第513章 開戰 球訂閱第20章 大地主白滿倉第651章 聯軍入俄第一戰下第307章 北京陷落第650章 聯軍入俄第一戰(上)第465章 炮轟旅順港第503章 再得一省第555章 邊界危機第131章 血色奉天 ,,第565章 開打第628章 遠東華人政府(下)第320章 拿下直隸(上)第519章 狠辣的吳佩孚第468章 漫天要價第422章 焦頭爛額第111章 袁世凱退位第97章 鏖戰第576章 亂戰第373章 再派援軍第373章 再派援軍第317章 圍困石家莊第671章 坑死小日本(下)第81章 恢復平靜第618章 海參崴兵變(上)第631章 勢如破竹第329章 血債血償(下)第140章 日本退兵 ,第208章 西北戰家 ,第524章 少帥書信第479章 西南的形式第592章 接觸第396章 瞞天過海第327章 小插曲第56章 風起雲涌吉東南(六)第166章 ‘超叔’之死(上)第571章 大規模空戰第521章 武漢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