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 內功深厚

林朝陽(中國)文學研究會學術沙龍成功在燕大落下惟幕,總體而言這是一次勝利的學術會議它的成功不僅體現在過去一年會員們出的學術成果上,更體現在今年會員申請人數的增加上。

去年研究會剛成立時,初始成員大多是來自於燕大丶人大丶燕師大等國內頂級高校的教授丶副教授,一共有18人。

年前研究會納新,一下子收到了70多份申請表。

研究會不是學生社團,是有相當高的准入門檻的,不僅是學歷丶職稱這些硬性規定,最關鍵的是要確有對林朝陽本人及其作品的研究成果。

這個申請人數着實讓研究會有些措手不及,花了不少時間審覈,

而諸多學者的踊躍申請,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林朝陽文學研究會可不止中國這一家。

早在中國文學研究會成立之初,就與美國丶日本文學研究會達成了學術交流活動的合作,每年雙方都會互派學者進行交流學習。

美國的交流高校是耶魯大學丶日本的交流高校是日本大學,國內的自然是燕京大學。

出國交流當訪問學者,而且還是去美國丶日本的頂尖高校,對於國內的學者來說是難得的機會尤其是文學專業的學者,這樣的機會實在是少之又少,所以大家的踊躍之情也就可以理解了。

洪子成是林朝陽(中國)文學研究會的秘書長,學術沙龍結束之後他跟林朝陽聊着過去這一年研究會的發展。

沙龍一開始的報告也提到了研究會的發展情況,但很多細節還是沒辦法拿到檯面上說的。

他在談及文學研究會的發展時,臉上帶着些驕傲,現在的情況可以說是蒸蒸日上。

「你那部小說寫得怎麼樣了?」聊完了研究會的情況,洪子成又關心起林朝陽的創作。

畢竟研究會存在的意義就是研究林朝陽的文學作品。

《人間正道是滄桑》發表距今已經過去了快三年時間,三年沒有新作品,可不是林朝陽的風格。

「第一卷纔剛寫完,還得修改修改,查缺補漏。」林朝陽說。

洪子成也知道林朝陽這回要寫的作品格局宏大,遠非一般的長篇小說可比。

哪怕是《闖關東》《白鹿原》這樣的大部頭作品,在林朝陽的新書面前恐怕也要相形見出。

如此宏偉的作品,非彈精竭慮丶披肝瀝膽不可成。

「修改完了就發表?」

林朝陽沉吟着說道:「再等一等吧。等寫順手了再說,連我自己都不清楚要什麼時候才能寫完。現在就發,不負責任。」

在文學界,許多作家都嘗試過寫些大部頭的作品,規劃的內容看起來十分宏大,但真正落筆卻寫不出三分氣魄。

有些人寫出了前二三十萬字就恨不得昭告天下,各種聯絡雜誌社丶出版社嘗試發表丶出版。

面對這樣的情況,其實雜誌社丶出版社通常是很爲難的。

像這一類大長篇作品,連作者本人都不敢保證他後期的創作質量是否能保持跟前期一個水準。

前面寫得不錯,萬一後面的部分水準大降怎麼辦?

偏偏能寫這一類題材作品的作家,往往還都有些名氣,所以纔會讓人左右爲難。

相較之下,林朝陽的態度無疑要嚴謹和負責任多了。

洪子成面露欽佩之色,「這樣的大長篇,最好還是保持穩定的創作狀態。草率發表,很容易打斷那口氣,影響作品質量,得不償失。」

「嗯-等全寫完再發也不太現實,這部小說的內容太長了,我的計劃是等進程過半了再陸續發表。」

「這個還是要看你個人的創作狀態。」

又過了大半個月,林朝陽將新書第一卷內容修改完畢,沒有急着繼續創作,而是將書稿送到了燕大的王永興處,請他幫忙斧正斧正。

送完書稿後又過大半個月,林朝陽才接到王永興的電話,說要請他到家裡談一談。

到了王永興家,兩人閒話幾句,王永興笑着說道:「年紀大了,看東西太慢,想着也慢,讓你久等了。」

「您說的哪裡話,是我讓您受累了。」

說着話,王永興拿出了筆記本,「現在記性不好,這書我邊看,邊寫了些東西,權當是我的讀後感吧。」

他態度謙和,林朝陽接過筆記本翻看。

「」..-朝陽同志此一部小說,要寫的是中國封建社會巔峰的百科全書,場面宏闊,人物衆多,

事件繁富,矛盾叢生,多種人物同時登場,多種矛盾同時展開。」

「第一卷內容大篇幅描述了隋末的羣雄逐鹿,但實際上李氏王朝的權力更迭纔是暗藏在其中的主線,貫穿始終。

李家與隋朝的矛盾丶李家與各路起義軍的矛盾丶李家內部的矛盾,形形色色紛紛攘攘,此消彼長此盈彼縮.」

「總體來看,第一卷小說既有嚴格的歷史依據,又有深刻的思想見解,較爲真實的丶深刻的反映了隋末李淵丶李世民父子所主導的王朝交替和新生王朝的權力鬥爭。

朝陽同志對隋末唐初的歷史下了極大的功夫,內功深厚不遜於專家學者。

對當時社會的階級矛盾丶社會狀況丶宮廷生活丶典章制度丶風土人情乃至三教九流略等,無不了如指掌,因而才能在作品中寫出如此廣闊的社會生活畫面—.」

王永興的「讀書筆記」記了足足十幾頁,要是細算起來,少說也得有五六千字。

從各個角度闡述了對小說的看法,態度嚴謹又客觀,其中不乏溢美之詞。

當然,也提出了幾處可供完善的建議,主要是史料與小說之間值得推敲之處。

讀完這份「讀書筆記」,林朝陽心中感動不已。

再三道謝後,又跟王永興探討了一陣,欣然接受了這些建議,最後心滿意足的離開。

4月裡,兩年一度的莊重文文學獎再度開啓了評審進程,在小六部口衚衕西院召開了本屆評獎的第一次會議。

自1988年第一屆舉辦以來,莊重文文學獎已經走過了十個年頭。

因爲這個特殊的年份,林朝陽破例受邀擔任評委會榮譽主席,消息傳出後,一下子爲莊重文文學獎吸引了文學界的衆多目光。

成立十年以來,莊重文文學獎憑藉着公平丶公正丶公開的評獎制度,受到了文學界同仁和讀者羣體的廣泛認可。

在整體影響力上甚至已經隱隱壓制了茅盾文學獎上,畢竟茅盾文學獎受政治因素影響太深。

幾屆以來評獎週期時不時就要變動一下,而莊重文文學獎雷打不動的兩年一屆,穩定性更強。

出現這種情況,文協作爲組織方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

早幾年,爲了遏制國內文學獎項氾濫的情況,文協取消丶合併了不少文學獎項。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被合併進魯迅文學獎的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丶中篇小說獎。

但合併後的魯迅文學獎並沒有取得預想中的效果,究其原因,還是評獎制度淪爲了分蛋糕模式。

去年首屆評獎,設置了短篇小說丶中篇小說丶報告文學丶散文丶詩歌等九個單項獎項,一共70

篇/部作品獲獎。

一次評獎70篇/部作品獲獎,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籌備近十年的魯迅文學獎也幾乎在第一屆面世後,就失去了其問鼎當代文學桂冠的可能。

而相較於魯迅文學獎的貪大丶貪全,茅盾文學獎則犯了另一個毛病。

過分強調作品的史詩性,過分偏愛現實主義風格。

這樣的評審風格直接導致了過去幾屆評獎過程中,茅盾文學獎遺憾的錯過了不少飽受文學界認可和讀者喜愛的作品,如張煒的《古船》丶王蒙的《活動變人形》」

在今年的第一次評審會議上,談到兩個獎項的競爭時,林朝陽坦誠的說道:

「茅盾文學獎是文協的親兒子,受官方影響比較深,更關注入選作品對於現實的影響力,這是獎項本身的調性決定的。

莊重文文學獎與其不同的地方是在於,它關注敘事文本本身的藝術價值,挖掘小說在人的精神層面的探索。

簡單點說,茅盾文學獎更注重文學對社會的影響,而莊重文文學獎更貼近文學本身,我們要發揮自己的優勢,而不是去跟茅盾文學獎競爭。」

在林朝陽爲新一屆莊重文文學獎的評獎工作而忙碌的時候,遠在美國的陶玉書也在美國忙成了空中飛人。

上線接近兩年時間的奈飛發展勢頭依舊迅猛,但這並不代表公司的前途是一帆風順的。

過去一年多時間裡,行業內陸續涌現了幾家競爭對手,藉着DVD整個行業的發展潮流,都取得了不錯的發展勢頭。

但就商業模式而言,奈飛還是甩開了對手們一大截。

按照奈飛自己的測算,用戶每月的訂閱費用爲19.99美元,固定盈利爲4美元,這樣的模式可以說是旱澇保收,爲公司提供了穩健的現金流和發展動能。

除了新興的競爭對手們,行業巨頭百視達終於開始重視起了奈飛這個挑戰者。

5月的第二個週二,馬克·倫道夫接到了一個陌生的電話,再三確認對方的意圖,他經過一番考慮最終撥通了陶玉書的電話。

「收購?」

「是的,打電話來的是埃德·斯特德,百視達的總法律顧問。」

「具體條件呢?」

「他希望我們可以當面溝通。」

「聽起來很強勢啊!」陶玉書的語氣沉吟。

馬克·倫道夫苦笑着說道:「我猜,這也是他們談判的一部分。」

這兩年,趁着美國的網際網路熱潮和DVD標準的誕生,奈飛成爲了美國網際網路+影視行業的當紅炸子雞,估值達到了12億美元。

但仍舊遠遠無法與百視達相提並論,目前的百視達正值巔峰,每天幾乎都有一家新店開張,門店總數已經超過了9000家。

年營收規模更是已經逼近50億美元大關,成爲了全美家喻戶曉的品牌。

因而埃德·斯特德的傲慢並不奇怪,考慮過後,陶玉書決定親自去會會埃德·斯特德。

此時她正在爲亞洲新聞網的上市做路演準備,時間緊張,爲了節省時間選擇了包機前往達拉斯,那裡是百視達的總部。

里爾35噴氣式飛機比陶玉書定的那架灣流GV小得太多了,飛機上唯一值得稱道的設施是吧檯。

但陶玉書無心關心這些,她在飛機上跟馬克·倫道夫瞭解了一些百視達的情況。

沒過多久,飛機便降落在達拉斯市。

百視達的總部位於達拉斯最高的建築文藝復興大廈內,筆直的大樓拔地而起,像是一個完全由鋼鐵和玻璃組成的方盒子,毫無美感可言,整棟樓文藝的裝飾就是窗戶上巨大的「×」。

電梯抵達23層,百視達的L0G0隨處可見,牆上掛滿了裝裱起來的電影海報。

在百視達的會議室,陶玉書見到了今天的主角百視達的CEO約翰·安迪奧科,打電話的埃德·

斯特德就坐在他的左側。

兩人身上都帶着美國人特有的那種自信,談判開始後,埃德·斯特德唱起了紅臉,而約翰·安迪奧科老神在在,只偶爾插言兩句,語氣卻不容置疑。

繞了一陣圈子,見對方始終找奈飛商業模式的問題,卻始終沒有談及收購條件。

陶玉書敲了敲桌子,這樣的舉動顯然是不禮貌的,但她卻不覺得有什麼不妥,百視達的傲慢配得上這個待遇。

「先生們,我想你們應該談點正事,如果想要談收購,是不是應該拿出點誠意呢?」

會議室內的氣氛陷入了短暫的沉靜,約翰·安迪奧科的眼神銳利,「林太太,我想你應該明白,對百視達來說,奈飛只是個可有可無的小物件。」

「是嗎?那你們又何必主動來找我們談收購呢?」

眼見氣氛僵持,埃德·斯特德又出來當起了和事佬。

「我們主動聯繫奈飛,當然是看中了奈飛的一些獨有的在細分領域的優勢,我想這也是爲什麼奈飛能夠在短時間內迅速發展的原因。」

「斯特德先生說的沒錯,電子商務是未來的趨勢。」馬克·倫道夫接話說道。

氣氛總算是緩和了一些,埃德·斯特德又列舉了一些奈飛的發展軌跡和數據,最終給出了他們的報價。

8億美元,其中25%爲現金丶75%爲百視達的股票。

聽到這個數字,陶玉書默默的搖了搖頭。

雖然早在出發之前就已經做好了準備,但百視達的這個報價還是出乎了她的意料。

「你們知道奈飛的上一輪融資估值是多少嗎?」

埃德·斯特德當然知道陶玉書問這話的意思,他沒有直接回答陶玉書,而是轉而闡述起了百視達目前的發展狀況。

坐擁9000家自營和特許經營門店,數萬名敬業奉獻的員工,近2000萬個活躍會員組成的用戶羣體..—

還有最重要的,百視達將在今年下半年啓動上市。

到時候,陶玉書這個老闆所拿到的百視達股票必然會迎來一波大漲,8億美元只是保底,15億美元也不是不可能。

聽着埃德·斯特德畫的大餅,陶玉書還是搖了搖頭。

拿着未可知的股票升值空間來談收購,這算盤未免打的太精了一點。

其實從一開始陶玉書就沒打算跟百視達談什麼收購丶合作,她這次來無非是試探試探百視達的虛實。

現在看來,這個美國錄像帶行業的龐然大物,遠沒有他們看起來的那樣聲勢煊赫。

客氣的表示會考慮這個報價後,陶玉書便帶着馬克·倫道夫離開了文藝復興大廈。

「馬克,你覺得我們應該賣身給百視達嗎?」

「如果老闆您想在最快的時間裡,收回之前的投資,並且大賺一筆,那麼將奈飛賣給百視達確實是個不錯的主意。」

他的言外之意是,你最好別賣。

其實兩人都明白,奈飛發展到這個階段,已經幾乎不可能賣身了,畢竟美好的前景就在不遠處向他們招手。

這次來達拉斯,不過是試探試探對手而已。

「那覺得如果我們拒絕了百視達之後,他們會有什麼動作嗎?」

「我們從事的雖然都是錄像帶行業,但卻有着本質的不同,百視達現在其實很難對我們形成有效的打擊,否則他們也不會優先選擇收購這一步棋。

我猜,我們拒絕之後他們大概率會從發行方面下手,加強對最新大片的發行壟斷,這也是他們爲數不多的手段。」

陶玉書微不可察的點了點頭,「你覺得我們在跟百視達的競爭中有幾成勝算?」

「百分之百!」馬克·倫道夫毫不遲疑的說道。

他的這個回答多少顯得有些盲目,但這也是自奈飛成立以來一直在做的準備,從一開始陶玉書就給奈飛錨定了百視達這個行業巨頭作爲競爭對手。

所以近兩年時間裡,奈飛對於這個競爭對手早已研究得無比透徹。

馬克·倫道夫的信心除了來自於奈飛獨特的商業模式,還來自於百視達這家公司的短視,

百視達以錄像帶租賃爲主營業務,而他們的核心商業模式卻是五個字「可控的不滿」。

百視達清楚的知道大多數顧客實際上並不喜歡從它那裡組電影的體驗,高昂的滯納金丶差勁的庫存丶參差不齊的門店丶糖糕的服務.

美國的錄像帶愛好者當中流行一句話「人人都恨百視達」,就是源於以上這些原因。

但讓這些客戶無可奈何的是,百視達激進的擴張策略擊垮了大量的個人音像店,導致很多客戶不得不選擇他們的服務。

除了客戶的不滿,電影行業也同樣討厭它。

這幾年隨着百視達連鎖店市場份額的不斷增加,它在與各大電影公司談判時極其強勢,讓這些電影公司苦不堪言。

從商業角度來講,百視達本質上就是一家中間商,它連通了產業的內容生產商和觀衆,這本來是一件好事。

可偏偏店大欺客的習慣讓他們堅持的認爲是自己創造了大衆對電影的需求。

在奈飛的多次內部分析和推演中,百視達的這種商業模式和行事方式一旦遭遇挫折,必然會兵敗如山倒,遭受極其嚴重的反噬。

現在百視達與奈飛看起來是巨頭與後起之秀的競爭,偏偏卻因爲網際網路而建立了屏障,

奈飛可以循序漸進的發展,並蠶食百視達的市場。

除非百視達大象轉身,完全放棄自己在線下投入幾十億美元打造的護城河,否則它就很難在奈飛所擅長的領域擊垮這個對手。

雙方看似力量懸殊,實際上奈飛站在了歷史大勢的一邊,已經立於不敗之地,

陶玉書的問話並非是在問計,更多的是讓馬克·倫道天表態。

收購提議被拒絕之後,百視達的報復應該很快就會到來,馬克·倫道夫現在是奈飛的領頭羊,

如果表現的太過軟弱,可不是件好事。

「我很好奇,他們既然決定收購我們,爲什麼又要報一個如此低的價格呢?」馬克·倫道夫心中有些不解。

陶玉書思着剛剛約翰·安迪奧科的態度,結合馬克·倫道夫之前提到的這個人的履歷,說:

「約翰·安迪奧科這個人很明顯是實體經濟的忠實擁是,他對網際網路其實沒什麼好印象。

剛纔他不是也說了嗎,『整個網際網路熱潮都是被炒出來的」。

這話其實沒錯,他們要收購奈飛,大概率還是爲了明年的上市。

百視達加上奈飛,線下+線上,幾乎可以說是壟斷的美國的錄像帶租賃行業,一旦上市,絕對會收到資本市場的熱捧,股價翻一倍也不成問題。」

分析完約翰·安迪奧科的心理,陶玉書並無太多面對巨頭的壓力,輕鬆的說道:

「現在看來,我們只能把百視達打得屁滾尿流了。」

聞言,馬克·倫道夫本來沉重的心情也輕鬆了幾分。

「沒錯,打他們個屁滾尿流!」

離開達拉斯時,陶玉書坐的是波音的客機。

接下來她將飛往紐約,開啓亞太新聞網上市前的路演戰役。

飛機掠過雲層,陶玉書突然想到了她定的那架灣流GV。

可惜距離交貨時間還有幾個月,要不然這回路演應該會輕鬆很多。

第382章 拜金主義第388章 又上頭條了第438章 搞什麼籤售會啊第206章 就非得分個派別和山頭?第137章 這錢花的值第338章 《火燒圓明園》上映第22章 短、平、快的項目第4章 朕何德何能第142章 無出其右者第274章 千金難買爺樂意第33章 中國出了個許靈均第482章 封殺與應對第312章 你早說啊第685章 亞洲文壇的珍寶第565章 誇張的銷量第217章 揮金如土第138章 根本不敢想(月票加更)第524章 真·望夫成龍第457章 經典的誕生第331章 不一樣的結尾第180章 露了一把臉第449章 明星們的影響力第596章 古典俠義精神第222章 給我盯死了這小子第153章 我有個大膽的想法第194章 請了個活祖宗第21章 我表現的還不夠鹹魚嗎?第660章 鉅商風範第347章 轟動性效應第64章 被全世界孤立第404章 第一個一百萬第682章 搖人兒吧第130章 要兩塊給五塊,你啥意思啊第478章 你訛人是吧?第659章 抽卡小分隊第377章 十分之一就夠了第2章 回家看你媽去第270章 有時間想着把稿費付了第435章 影帝背後的男人第115章 怎麼就走上寫小說的歪路了呢?第313章 朝陽,任重道遠啊!第609章 可不可信不重要第337章 版稅拉鋸戰第599章 最好的迴應第296章 沒有水花的《一盤沒有下完的棋》第677章 春天來了第477章 搖錢樹第441章 東京行第297章 爲王前驅,林氏門徒第377章 十分之一就夠了第271章 光榮傳統(暫缺)第25章 鴿子精第339章 你得負責任第130章 要兩塊給五塊,你啥意思啊第74章 作品不等於人品第123章 大家說話可真好聽第127章 回京後的好消息第643章 大力出奇跡第676章 青絲換白髮第686章 長存不朽第84章 撿洋落第98章 爲了一個崇高的理想第23章 《未名湖》顧問第78章 天下之大,何止東西第269章 文人果然無恥第237章 她是林朝陽的愛人第266章 《梵高之死》的銷量第597章 變形記第316章 與民同樂第181章 大家都是大學生,擺什麼老資格?第264章 炫技之作第324章 完美的閉環第305章 第一屆茅盾文學獎得主第190章 想學我教你啊第180章 露了一把臉第578章 林朝陽現象(新春快樂)第662章 王子與公主第319章 那畢竟是林朝陽啊第72章 你要成批評家啊第268章 劇透者死第674章 《天朝》第239章 文物收購點第114章 玩的可真髒啊第598章 打進好萊塢第588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521章 還好我跑得快第568章 舉手之勞第471章 丟雷老母!第92章 學習使人快樂第433章 神來之筆第344章 審片會第203章 還真是瘋狂啊!第150章 大家風範第186章 誰讓我兒子爭氣呢!第457章 經典的誕生第152章 苦差事第286章 不當副導演,屈才了第65章 是他寫的第476章 危難之處顯身手第298章 純純的打擊報復
第382章 拜金主義第388章 又上頭條了第438章 搞什麼籤售會啊第206章 就非得分個派別和山頭?第137章 這錢花的值第338章 《火燒圓明園》上映第22章 短、平、快的項目第4章 朕何德何能第142章 無出其右者第274章 千金難買爺樂意第33章 中國出了個許靈均第482章 封殺與應對第312章 你早說啊第685章 亞洲文壇的珍寶第565章 誇張的銷量第217章 揮金如土第138章 根本不敢想(月票加更)第524章 真·望夫成龍第457章 經典的誕生第331章 不一樣的結尾第180章 露了一把臉第449章 明星們的影響力第596章 古典俠義精神第222章 給我盯死了這小子第153章 我有個大膽的想法第194章 請了個活祖宗第21章 我表現的還不夠鹹魚嗎?第660章 鉅商風範第347章 轟動性效應第64章 被全世界孤立第404章 第一個一百萬第682章 搖人兒吧第130章 要兩塊給五塊,你啥意思啊第478章 你訛人是吧?第659章 抽卡小分隊第377章 十分之一就夠了第2章 回家看你媽去第270章 有時間想着把稿費付了第435章 影帝背後的男人第115章 怎麼就走上寫小說的歪路了呢?第313章 朝陽,任重道遠啊!第609章 可不可信不重要第337章 版稅拉鋸戰第599章 最好的迴應第296章 沒有水花的《一盤沒有下完的棋》第677章 春天來了第477章 搖錢樹第441章 東京行第297章 爲王前驅,林氏門徒第377章 十分之一就夠了第271章 光榮傳統(暫缺)第25章 鴿子精第339章 你得負責任第130章 要兩塊給五塊,你啥意思啊第74章 作品不等於人品第123章 大家說話可真好聽第127章 回京後的好消息第643章 大力出奇跡第676章 青絲換白髮第686章 長存不朽第84章 撿洋落第98章 爲了一個崇高的理想第23章 《未名湖》顧問第78章 天下之大,何止東西第269章 文人果然無恥第237章 她是林朝陽的愛人第266章 《梵高之死》的銷量第597章 變形記第316章 與民同樂第181章 大家都是大學生,擺什麼老資格?第264章 炫技之作第324章 完美的閉環第305章 第一屆茅盾文學獎得主第190章 想學我教你啊第180章 露了一把臉第578章 林朝陽現象(新春快樂)第662章 王子與公主第319章 那畢竟是林朝陽啊第72章 你要成批評家啊第268章 劇透者死第674章 《天朝》第239章 文物收購點第114章 玩的可真髒啊第598章 打進好萊塢第588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521章 還好我跑得快第568章 舉手之勞第471章 丟雷老母!第92章 學習使人快樂第433章 神來之筆第344章 審片會第203章 還真是瘋狂啊!第150章 大家風範第186章 誰讓我兒子爭氣呢!第457章 經典的誕生第152章 苦差事第286章 不當副導演,屈才了第65章 是他寫的第476章 危難之處顯身手第298章 純純的打擊報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