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誰給的勇氣?

FutureFantasy本來是陶玉書買來給奈飛練手的,沒成想過去一年當中在馬克·倫道夫和裡德·哈斯廷斯的經營下發展勢頭竟然還不錯。

但上升勢頭明顯弱於處於突飛猛進中的競爭對手,Amazon、BookStacksUnlimited

等競爭對手在今年都拿到了融資,FutureFantasy卻依l舊在靠陶玉書輸血。

目前這家線上書店累計虧損了已經突破了120萬美元。

馬克·倫道夫和裡德·哈斯廷斯這段時間也在對接風投公司,估值始終不太理想。

傳聞凱鵬華盈給了Amazon近60oo萬美元的估值,而在FutureFantasy的所有報價者中,最高估值也僅有2500萬美元而已。

互聯網行業的頭部虹吸效應比實體行業更加殘酷。

錢,陶玉書不缺。

至少九位數以下的美元她是不缺的,但在如今的美國互聯網行業,僅僅有錢是不夠的,這個心得也是她這段時間混跡於硅谷逐漸領悟到的。

互聯網這個嶄新的產業看起來潛力無限,不過自前概念性的東西還是太多了,所有人都在講故事,都在看多未來。

一家公司能夠走得多遠,完全在於投資人對它的看好程度。

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引入外部投資者是絕對不行的。

硅谷這幾年一直在流行一個有趣的釐語:0PM。

OPM即OtherPeople’sMoney,別人的錢。

拿別人的錢來創業,既是風險分擔,也是資源共享,更是塑造共同利益者。

只有大家一起把這個牛皮給吹圓了,才能利益最大化,從香江到美國,陶玉書花了兩個月才接受了這個概念。

шшш◆тт kǎn◆¢ o

「你明天約一下那個邁克爾·莫里茨,推進融資的事情吧。」陶玉書對裡德·哈斯廷斯說。

「另外————.」陶玉書的眼神在兩人身上打量了一圈,說:「奈飛和FutureFantasy目前都展現出了一定的潛力,我們不能在這樣這樣發展下去了,需要正規起來。」

馬克·倫道夫和裡德·哈斯廷斯聞言內心不由得一震,兩人都聽明白了老闆這話背後的潛臺詞。

奈飛和FutureFantasy要分家了!

「FutureFantasy的事,暫時就由裡德來負責吧。」

雖然已經猜到了這個結果,但裡德·哈斯廷斯眼神中還是忍不住流露出失落之色,他非常清楚,在老闆心裡奈飛的地位明顯更加重要。

「OK!」

接下來三人又談了些關於分家的問題,陶玉書看了一眼時間,起身離開了公司。

爲了奈飛,從4月開始她和林朝陽在美國已經待了4個月時間,爲了住的方便,兩人乾脆在伍德賽德買了一棟房子。

配置遠不如深水灣道的別墅又或者是穆赫蘭道的豪宅,但至少不需要住酒店了。

這期間手下幾家公司的事務都交給了陶玉墨負責,她只回去了兩次,加在一起待了不到一個星期。

最後一次是七月份的回去接兩個孩子來美國過暑假。

伍德賽德屬於硅谷的富人區,環境優美靜謐,治安良好,住的都是近些年硅谷新進崛起的富豪,比如喬布斯、比如拉里·埃裡森。

奔馳車剛進院子,她就見着鼕鼕在院子裡滑着滑板。

「爺爺奶奶到了沒有?」

「到了。」

陶玉書走進客廳,略帶意的對剛到的林二春和張桂芹說:「爸媽,公司那邊今天有點事...」

「沒事沒事,你忙你的,公司那麼多事。」

老兩口連忙擺手。

這個暑假兩個孩子沒回燕京,老人想孩子,陶玉書便跟林朝陽提議讓幾個老人來美國轉一轉,權當是旅遊了。

比較可惜的是陶父年紀大了,這兩年身體不好,跨洋旅行對他來說有些煎熬,因而陶父陶母便沒過來。

「你有能耐別來!」

張桂芹一句話堵的林二春啞口無言。

「國家大事你們倆就別吵了,來美國看看孩子、散散心不是挺好的嘛。」林朝陽勸了一句。

林二春換了個話題,問道:「玉書那公司弄的怎麼樣了?以後要留美國發展?」

「肯定不會留在美國。不過這一步對於公司的全球業務發展至關重要,要多放一些精力,這兩年恐怕要多在美國待一段時間。」

林二春不解的問:「我聽朝陽說,是搞個租錄像帶的公司,能有那麼大的影響?」

陶玉書耐心的解釋道:「中美兩國國情不同,這邊比較重視知識產權,盜版的成本很高,所以影視娛樂行業的市場規模遠超國內。

目前美國的錄像帶售賣、租賃市場遠超電影票房,兩者市場規模相加已經在朝着200

億美元邁進了。」

經營了多年中介公司,林二春在商業方面已經有了自己的理解,聽了陶玉書的解釋,

他點頭說道:「那可真是個大買賣,怪不得你這麼重視。」

晏晏獻寶一般,打開家裡的電視,從家裡成堆的影碟中翻出一張《紅番區》,用家裡的投影儀播放給林二春老兩口看。

林二春看了幾分鐘慢慢看出了點門道,「這玩意好像比VCD清楚點?」

陶玉書說:「清晰度是要高了不少,國內這兩年流行的VCD都是352240或352288分辨率,放在電視上看還行,屏幕再大一點就不行了,會出現畫面模糊和顆粒感的問題。」

「那VCD不是過幾年就得被淘汰?」

「幾年不至於,但肯定是跟不上時代了。這兩者都是根據MPEG視頻壓縮技術發明的,

如果從長遠來看,這兩者都無法實現真正的飛躍。」

「什麼意思?這樣都不夠?」林二春指着投影儀上的畫面問。

「不是不夠,而是世界在發展,技術也在進步。不管是VCD還是DVD,本質上都是模擬,未來的趨勢是數碼、數字化。

一旦電影數字化,再通過錄像帶作爲媒介上傳、下載就變得毫無意義———」

這番言論並非出自於陶玉書,而是前段時間她接觸的投資人亞歷山大·巴爾坎斯基的高論。

亞歷山大·巴爾坎斯基是商人,也是DVD和視頻技術領域的巨,他創辦的斯高柏微系統公司開發了視頻壓縮軟件,可以將模擬視頻和圖像材料轉換成易於存儲或傳輸的數字字節。

奈飛上線後的第一個月,斯高柏微系統公司就找了過來,希望可以投資奈飛。

當時雙方並未談攏,主要問題在於估值。

但陶玉書對亞歷山大·巴爾坎斯基的那一番言論印象深刻,他認爲未來隨着互聯網的不斷髮展,人們遲早會通過網絡下載或者流媒體技術來看電影。

像VHS、DVD、VCD這些笨重的塑料盤子,終究是會被淘汰的。

當時陶玉書在聽到這番言論的時候,第一反應是之以鼻,認爲亞歷山大·巴爾坎斯基是在危言聳聽,目的自然是爲了在談判中掌握主動權。

但在那次見面之後,陶玉書還是去深入瞭解了一下現在的技術發展。

結果發現,亞歷山大·巴爾坎斯基的話並非是空穴來風。

以目前的技術發展速度,亞歷山大·巴爾坎斯基的話在三五年之內還不好實現,但過個十年八年就不好說了。

網絡下載又或者是流媒體視頻,真的有可能革了錄像帶的命。

瞭解到這些情況陶玉書那兩天很焦慮,隨後很快就在林朝陽的勸說下釋然了。

未來的事還在未來,天塌了也有高個子頂着,即便到那時候她成了那個高個子,她也有力帶領公司再完成一次轉型。

這時候林朝陽笑着說道:「玉書那都是十幾二十年後的事了,不是現在該操心的事。

人都有一死,我們也不可能因爲以後要死,現在連飯都不吃了。」

林二春老兩口對這些新生事物基本沒什麼瞭解,剛纔聽陶玉書說那些話時滿心都是不明覺厲,同時還有那麼點焦慮。

林朝陽的話給兩人寬了寬心,林二春說:「是這麼個道理,以後的事誰知道呢。十年前大夥兒還在電影院看電影呢,現在買個VCD就看了。」

「來吃飯吧。」林朝陽又喊。

吃飯的時候林二春問林朝陽,「玉書忙着公司,你忙什麼呢?」

「看書。」

「光看書?沒寫書?」

「這不是爲下部作品做準備呢嘛,搞創作也是需要積累的。」

陶玉書聽着兩人的對話,心中暗笑。

夫妻多年,她對林朝陽這套東西早就熟悉了。

在硅谷待着的這段時間,他可沒少往外跑,光是在巴克餐廳,陶玉書就看着他好幾回。

說沒搞點什麼東西,她纔不相信呢,不過她也懶得拆穿。

一家人邊吃飯邊聊,等吃完了飯,林二春老兩口一路舟車勞頓,便早早的休息了。

之後的兩週時間裡,林朝陽帶着林二春老兩口和兩個孩子在加州附近遊玩,陶玉書則繼續忙着奈飛的事。

奈飛的訂閱模式上線測試一週,初見成效。

奈飛對網頁進行了設置,使得在網站上點擊兌換按鈕的用戶中會被引導到一個自定義頁面,讓他們有機會免費訂閱一個月的奈飛「訂閱」計劃。

沒有到期日,也沒有滯納金,網站會寄給他們4張DVD,每寄回1張DVD,網站就會再給他們寄下一張,想租多少次就有多少次。

到月底,如果他們不取消訂閱的話,網站就會自動向用戶收取每月15.99美元的費用,各種主流信用卡都可以用來支付。

上線兩個月,奈飛已經積累了近5000名用戶,在一週的測試當中,有22%的用戶欣然接受了訂閱模式。

對於絕大多數用戶來說,訂閱模式確實解決了他們使用奈飛的痛點。

準確的說,不僅是使用奈飛的痛點,而是所有用戶面對錄像帶租賃行業的痛點。

新的一週,訂閱模式的用戶數量還在飛速增長中,並且影響力也不斷擴散,網站的整體用戶數量也在快速攀升。

奈飛爲此不得不大量採購DVD錄像帶,一週時間僅僅採購錄像帶就花了80萬美元,網站的燒錢速度驟然提升。

就在這時,奈飛又作出了一個驚人的促銷決定。

「奈飛請你看電影!」

促銷活動名字聽起來平平無奇,可內容卻充滿了吸引力。

只要用戶願意提前支付1年的訂閱費用,就可以免費獲贈索尼生產的DVD播放器一套。

傳統的VHS錄像機經過這些年的普及,價格普遍在200美元以下,今年是DVD播放器的上市元年。

索尼、東芝、飛利浦等廠家所生產的播放器這幾個月陸續上市,售價均在500~600美元之間。

相對高昂的售價使得DVD播放器並沒有在上市最初階段就形成太大的浪花,而是有條不紊的銷售着。

在北美市場上市3個月的時間裡,幾家廠商的DVD累計銷量僅爲14.6萬臺。

DVD播放器的售價在500~600美元之間,而奈飛一年的訂閱費用是多少?

15.99美元*12,約等於192美元。

小學生都能算的明白,奈飛這一波營銷簡直跟給用戶送幾百美元沒區別。

活動掛在網站首頁當天,奈飛網站的瀏覽量暴增350%,直接收穫了1240名年度訂閱用戶。

次日,網站瀏覽量在前一天的基礎上再次增長210%,年度訂閱用戶增加至2560名,奈飛的這場營銷活動已經傳遍了硅谷。

第三天,馬克·倫道夫接受了《華爾街日報》的採訪。

「1年之前,我們敏銳的發現了一個機會:我們可以在一個價值百億美元的市場上打造一個重要的商業品牌,推動DVD這個目前增速最快的消費電子產品的進一步發展。

3個月之前,奈飛開設了全世界第一家互聯網DVD租賃商店:,我們擁有全世界最齊全的DVD電影儲備,全部可供租賃。

3天之前,奈飛踐行自己的諾言,我們以百分之百的誠意向每一位熱愛電影的朋友發出邀請,歡迎他們參與到這場改編大衆觀影習慣的革命之中。

《華爾街日報》上這篇標題爲《改變好萊塢?or改變世界?》的採訪報道讓馬克·倫道夫的名字一夜之間響徹美國商業界。

美國百年商業史上,各種花樣的營銷模式層出不窮,窮盡巧思。

奈飛的促銷活動遠稱不上獨具匠心,卻憑藉着撲面而來的「壕氣」震撼了所有人。

你網站一年的訂閱費用纔不到兩百美元,就敢送五六百美元的播放器?這到底是誰給你的勇氣?

當然,大家都不清楚奈飛所送的這些播放器是以怎樣的價格採購的,但即便是採購價格低一些,也不至於低到跟奈飛的年度訂閱費用一個價格。

奈飛這麼做,始終都是要虧錢的。

商業界的傳聞向來傳播的很快,很快就有人打聽到了具體的消息。

據說奈飛促銷用的DVD播放器的採購價格爲每臺300美元,這也就意味着,在這場活動裡,奈飛在每位訂閱用戶身上投下了108美元的營銷成本。

不僅如此,如果算上宣傳成本、DVD租賃成本、郵寄成本、人工等各項支持,奈飛獲得一位長時間訂閱客戶的成本可能高達150美元。

美國互聯網行業自誕生之日起,就伴隨着「燒錢」,但像奈飛這樣不計成本的燒錢卻很少見。

尤其是奈飛還只是一家初創公司,敢於如此燒錢,舉動堪稱瘋狂。

但所有人不得不承認的是,奈飛此舉雖然簡單粗暴,卻在短時間內收到了奇效,不僅讓奈飛在短短几天之內聲美國商業界,更是爲網站留下了大量用戶。

「奈飛請你看電影」活動上線一週時間,奈飛的網站瀏覽量暴增3250%,穩居Point

Communications十大熱門網站榜單TOP1。

訂單量由原本的每週200~300單飆升至單週7500單,爲了應對突然暴漲的訂單,奈飛不得不臨時僱傭15名專門負責打包、出庫的員工。

在訂閱用戶方面,一週內奈飛的月度訂閱用戶累計達到1.45萬名,年度訂閱用戶達到了3750名。

這也就意味着奈飛將要送出3750臺DVD播放器,僅僅是這一項費用,奈飛就要支持百萬以上的美元。

再加上訂閱用戶的暴增,奈飛也勢必要繼續大量採購DVD錄像帶,有關注奈飛的投資人測算,僅僅一週時間,奈飛至少要燒掉200萬美元。

這樣瘋狂的燒錢營銷讓許多投資人感到一股不寒而慄,卻也讓他們看到了一種可能。

奈飛這一招營銷手段看起來粗暴,但細細品味,卻隱藏着對於商業運作和人性的深刻認識。

用戶感覺自己佔到了奈飛的大便宜,對於這項營銷活動趨之若鶩,實際上奈飛花費的卻遠不如表面上看到的那麼多。

別忘了,每一位辦理年度訂閱的用戶都是一次性支付給了奈飛一筆192美元的訂閱費用,奈飛採購DVD播放器,不可能一次性全部付清貨款,這筆錢足以在短時間內覆蓋奈飛的營銷成本。

雖然這樣必然會導致寅吃卯糧,但這就是資本運作啊!

硅谷和華爾街的資本們迅速聞到了這其中的資本味道,奈飛的資本運作手段之老道,

完全不像是一個初創公司。

在馬克·倫道夫接受完《華爾街日報》的訪問後,美國各大風投機構都將目光對準了奈飛這家初創公司。

不到三天時間裡,紅杉資本、凱鵬華盈、IDG等多家投資機構紛至沓來。

馬克·倫道夫並沒有急着推進奈飛的融資,而是跟裡德·哈斯廷斯藉此機會給Future

Fantasy融了個好價錢。

紅杉資本爲了表達誠意,給予了FutureFantasy3500萬美元估值,以500萬美元獲得了FutureFantasy14.29%的股權。

這個估值可比之前的2500萬美元足足提高了40%。

裡德·哈斯廷斯爲這次的成功融資而沾沾自喜,可當他聽到了幾大風投公司給奈飛的估值之後,就高興不起來了。

「紅杉資本,1.2億美元估值。」

「凱鵬華盈,1.3億美元估值。」

「IDG,1.15億美元估值。」

”UpfrontVentures,1.2億美元估值。”

奈飛的會議室內,馬克·倫道夫將他這幾天來接觸的各家風投公司的報價一一列出。

各家給予的估值不同,股權要求也不一樣,基本都在15~20%之間。

數倍於FutureFantasy的融資估值讓裡德·哈斯廷斯呼吸都變得有些急促,這些估值要是FutureFantasy的該多好啊!

陶玉書看着這些數據,面上的表情古井無波。

馬克·倫道夫深知對於她這樣一位十億美元級別的富豪來說,這些報價確實算不上什麼。

Www✿TTKΛN✿Сo

幾人一番商討,並沒有急着確定接受哪一家風投的投資。

在外界看來,奈飛一家初創公司敢於如此燒錢,現在對於資金的需求必然是極其渴求的,甚至說不定他們已經是苦苦掙扎了。

可事實卻與所有人的預料都不一樣,有陶玉書這樣一位富豪的支持,奈飛即便獨立支撐到上市也不是不可能。

不過陶玉書如今已經熟悉了硅谷和美國商業界的規則,自然不會妄想吃獨食。

該拋出來的股權她一定會拋出來,但誰能成爲奈飛的同路人,必須由她來決定。

在此之前,這些人應該展示出自己的誠意。

陶玉書習慣了對於公司股權的絕對掌握,所以她不會讓奈飛進行太多輪融資。

既要融到支撐奈飛發展下去的資金規模,又要保證對於公司的掌控力,所以她必然對估值鐳銖必較。

「過去一週,奈飛網站的瀏覽量再次增長420%,我們在美國網名當中的知名度正在大幅提升。

不僅如此,新的一週我們的訂單量由之前的7500單增長至1.64萬單,DVD單週銷售額達到了7.5萬美元。

租賃業務方面,訂閱用戶增長至3.15萬名,其中年度訂閱用戶已經突破了萬名大關.,」

10月之前,馬克·倫道夫遊走於各家風投公司之間,向他們宣傳着奈飛在過去半個多月裡所取得的成績。

舉手投足之間,充滿了捨我其誰的自信。

這份自信既是奈飛的突飛猛進帶給他的,也是陶玉書在背後強大的支持帶給他的。

經過近兩週的談判,最終凱鵬華盈以1.6億美元的估值成功與奈飛達成了合作,以2000萬美元獲得了奈飛12.5%的股權。

第474章 世上豈有三十年之太子第487章 破例的條件第393章 是要給林朝陽樹碑立傳的第661章 做男人,難!第530章 文化輸出第363章 中國文學的‘涿縣宣言’第556章 翻版林語堂第246章 你們少吃點,我心裡好受第164章 學術界的共識第15章 把自己包裝成一個奮鬥逼第510章 1988年最大慘案第114章 玩的可真髒啊第311章 《花城》第336章 這日子,沒法過了!第281章 到底是年輕人啊第413章 突然的二胎第453章 戛納電影節第348章 頂五個團第252章 他們對你還真有信心第126章 我去裝裝逼第498章 銷量神話第513章 半壁江山第348章 頂五個團第427章 清水灣片場第669章 全球華人首富第76章 《小鞋子》的反響第331章 不一樣的結尾第387章 成名人了第471章 丟雷老母!第671章 資本你贏了第486章 勒諾多文學獎第662章 王子與公主第397章 我一定紅透半邊天第321章 銷量瘋長第56章 傻大個才崴腳第618章 混個龍套第349章 給小姨買臺摩托車第72章 你要成批評家啊第339章 你得負責任第374章 做大做強,再創輝煌第681章 美國精神的寫照第482章 封殺與應對第472章 吾輩拍馬難及也第40章 只有我知道,你是塊金子第656章「不問,不說,不究」政策第489章 我就是採個風第363章 中國文學的‘涿縣宣言’第594章 好事連連第124章 《父母愛情》第557章 藝術!第476章 危難之處顯身手第231章 遇事不決點三三第446章 狗咬呂洞賓是吧?第203章 還真是瘋狂啊!第429章 莫欺少年窮第13章 窮酸的紂王第375章 下一屆茅盾文學獎必有一席之地第666章 價值連城的冠軍第232章 倒爺的誕生第72章 你要成批評家啊第447章 終不似,少年遊第580章 出口轉內銷第627章 氣勢磅礴!恢宏無匹!第15章 把自己包裝成一個奮鬥逼第449章 明星們的影響力第193章 誰是無辜的人民?第379章 國際掛號信第650章 一眼千年第383章 再攢兩年買房子第387章 成名人了第326章 資本主義,是不一樣哈第94章 陶敬法找了個好女婿第530章 文化輸出第361章 文學的根第533章 傳播業第一股第243章 誰還不是個大學生了?第412章 完美的人設第315章 遺珠之憾的威力第49章 好風憑藉力第77章 《傷痕文學的必然興起與衰落》第654章 三堂會審第483章 一記響亮的耳光第194章 請了個活祖宗第657章 內功深厚第120章 坦白從寬第49章 好風憑藉力第274章 千金難買爺樂意第255章 女人的第六感(暫缺)第26章 把稿子帶走第673章 作家夢第362章 見證中國文學發展的歷史進程第145章 稿費收到手軟第473章 我一個靠媳婦的人第242章 同行是冤家第507章 明明是我先來的第663章 口味有點獨特第623章 舉一反三第115章 怎麼就走上寫小說的歪路了呢?第505章 真欠揍!第59章 少說也得是個中篇吧
第474章 世上豈有三十年之太子第487章 破例的條件第393章 是要給林朝陽樹碑立傳的第661章 做男人,難!第530章 文化輸出第363章 中國文學的‘涿縣宣言’第556章 翻版林語堂第246章 你們少吃點,我心裡好受第164章 學術界的共識第15章 把自己包裝成一個奮鬥逼第510章 1988年最大慘案第114章 玩的可真髒啊第311章 《花城》第336章 這日子,沒法過了!第281章 到底是年輕人啊第413章 突然的二胎第453章 戛納電影節第348章 頂五個團第252章 他們對你還真有信心第126章 我去裝裝逼第498章 銷量神話第513章 半壁江山第348章 頂五個團第427章 清水灣片場第669章 全球華人首富第76章 《小鞋子》的反響第331章 不一樣的結尾第387章 成名人了第471章 丟雷老母!第671章 資本你贏了第486章 勒諾多文學獎第662章 王子與公主第397章 我一定紅透半邊天第321章 銷量瘋長第56章 傻大個才崴腳第618章 混個龍套第349章 給小姨買臺摩托車第72章 你要成批評家啊第339章 你得負責任第374章 做大做強,再創輝煌第681章 美國精神的寫照第482章 封殺與應對第472章 吾輩拍馬難及也第40章 只有我知道,你是塊金子第656章「不問,不說,不究」政策第489章 我就是採個風第363章 中國文學的‘涿縣宣言’第594章 好事連連第124章 《父母愛情》第557章 藝術!第476章 危難之處顯身手第231章 遇事不決點三三第446章 狗咬呂洞賓是吧?第203章 還真是瘋狂啊!第429章 莫欺少年窮第13章 窮酸的紂王第375章 下一屆茅盾文學獎必有一席之地第666章 價值連城的冠軍第232章 倒爺的誕生第72章 你要成批評家啊第447章 終不似,少年遊第580章 出口轉內銷第627章 氣勢磅礴!恢宏無匹!第15章 把自己包裝成一個奮鬥逼第449章 明星們的影響力第193章 誰是無辜的人民?第379章 國際掛號信第650章 一眼千年第383章 再攢兩年買房子第387章 成名人了第326章 資本主義,是不一樣哈第94章 陶敬法找了個好女婿第530章 文化輸出第361章 文學的根第533章 傳播業第一股第243章 誰還不是個大學生了?第412章 完美的人設第315章 遺珠之憾的威力第49章 好風憑藉力第77章 《傷痕文學的必然興起與衰落》第654章 三堂會審第483章 一記響亮的耳光第194章 請了個活祖宗第657章 內功深厚第120章 坦白從寬第49章 好風憑藉力第274章 千金難買爺樂意第255章 女人的第六感(暫缺)第26章 把稿子帶走第673章 作家夢第362章 見證中國文學發展的歷史進程第145章 稿費收到手軟第473章 我一個靠媳婦的人第242章 同行是冤家第507章 明明是我先來的第663章 口味有點獨特第623章 舉一反三第115章 怎麼就走上寫小說的歪路了呢?第505章 真欠揍!第59章 少說也得是個中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