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氣勢磅礴!恢宏無匹!

按照劇本設定,《鴉片戰爭》的場景超過200處,需要的場景總面積起碼在6萬平米以上,有了橫店影視廠建造在先,劇組省了大力氣。

但需要做的工作依舊有很多,僅僅是影片中海戰所涉及的艦船就需要近50艘,光是這些艦船的建設和改造就是個大工程。

《鴉片戰爭》出場人物衆多,謝靳已經聯繫了部隊,這部影片需要動用的羣衆演員將高達數萬人次,哪怕是外籍演員都要超過3000人次。

服裝2萬多套丶道具近3萬件一項如此浩大的工程鋪展開來,謝靳和章藝謀立刻忙成了陀螺。

林朝陽則當起了甩手掌櫃的,這部電影他又出錢丶又出力,也算是對得起zY領導的看重了。

結果還沒等他離開燕京,杜若林打來電話,說新書的審覈通過了。

接到這個消息,林朝陽看了一眼日曆牌,一晃快半年過去了,沒你們這麼審的,當年《高山下的花環》也就一兩個月。

「情況不一樣嘛,你這部新書涉及到太多了我D的重要人物和近代重要事件,雖說有些人你用的是化名,可誰能看不出來?哪家不得發表發表意見?

你就知足吧,這是大領導給你撐腰,要不然你這部小說啊,即便能發也得改個支離破碎。

你想想,這次除了審的時間長了點,有讓你爲難的地方嗎?」

杜若林透露的信息量很大,林朝陽也頗感欣慰,看來我這1個億沒白花啊!

「那出版.」

「老規矩,《人民文學》發表,出版由人文社負責。稿件前幾天就已經轉到《人民文學》雜誌社那邊了,到時候讓他們跟你溝通。」

「好。」

新書終於通過審覈,林朝陽心裡的石頭也算是落了地。

實事求是的說,其實國內的許多軍事題材作家又或者是體制內的老作家寫的一些作品,也都涉及到了近代史上的一些重要人物和事件,卻很少有人遭遇林朝陽這麼嚴格的審覈。

根本原因還是在於,小說的調性和立場不一樣。

相較於那些立場明顯站在我D視角的作品而言,林朝陽新書的採用的是多視角敘事,

視角不同,立場就不同。

站在觀者的角度,必然就會產生不同的觀感。

後世《白鹿原》僅僅提個兩D翻鰲子就在發表之初飽受批評,林朝陽新書的這種寫法可謂大膽之極。

正如杜若林所說,若沒有大領導這種強力人物的背書,這部作品的發表和出版恐怕真就是個未知數。

新書審覈有了消息,林朝陽沒急着回香江。

兩個孩子從七月份就來燕京過暑假了,他閒下來便帶着孩子在各處景點遊玩。

又等了幾天,《人民文學》果然聯繫上了他,而且還是現任主編程樹榛和副主編崔道義親自登門拜訪。

劉昕武90年就從《人民文學》主編的位置上下來了,接替他的是劉白羽和程樹榛,程樹榛負責雜誌的日常管理。

有關於林朝陽新書的事,國內文學界這半年一直有傳聞,說是內容涉及到了衆多近代重要人物和事件,十分大膽,引得衆說紛紜。

小說經過半年時間的審覈,經手人兩隻手數不過來,只鱗片爪的內容傳出去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許多人僅憑着傳聞的內容推斷,都認爲林朝陽的這部小說說不定沒辦法發表。

《人民文學》雜誌社內部之前還曾聊過這個問題,大家覺得以林朝陽在國際上的名聲和國內的地位,發表應該不成問題,但修改恐怕是免不了的。

畢竟有些情節丶橋段,他們光聽着就覺得已經超過了文學可以評判的標準。

結果誰也沒想到,就在一週前,林朝陽這部新作品竟然「戴着帽子」從海里被送到了《人民文學》雜誌社。

在《人民文學》這種級別的刊物裡,歷來不缺從上面來的「戴帽稿」。

對於這一類稿件,編輯們向來是唯恐避之不及的,

這類稿件質量大多不太符合錄用標準,偏偏作者來頭普遍都不小,不僅是讓編輯們感到爲難,同樣也在拷問着他們作爲編輯的職業道德和良心。

但這次的情況卻不同,這可是林朝陽的新作啊,而且聽說還是「久經考驗」,既然能被送下來,那證明必然是獲得了上面領導的認可的。

大家一反之前聽到「戴帽稿」的唯恐避之不及,爭先恐後的打算先睹爲快。

可惜稿子卻被程樹榛和崔道義牢牢的在了手裡,根本不給大家機會,讓衆人很是不滿。

其實這事倒不是程樹榛和崔道義專權,而是送稿子來的領導級別太高,他們不敢怠慢。

花了幾天事件把稿件從頭到尾審閱丶研讀一番,程樹榛掩卷長嘆,他不是覺得小說不好,反而是覺得寫得太好了,有一種讓人難望項背,拍馬難及的好。

他自己就是報告文學作家出身,身爲文學創作者,他實在無法想像人需要怎樣的才情才能揮就出這樣一部鴻篇鉅製來。

「老崔,小說看完了嗎?你覺得怎麼樣?」

程樹榛將崔道義找到辦公室,詢問他關於小說的想法。

「看完了。」

程樹榛本以爲崔道義要接着說下去,結果等了半天卻一直沒下文。

「你倒是說話啊!」他催促道。

崔道義搖了搖頭,「不知道該說點什麼。」

「什麼叫不知道該說點什麼?」

崔道義想了想,嘴巴翁張兩次,猶豫着說道:「氣勢磅礴!恢宏無匹!

2

程樹榛點了點頭,這兩個詞總結的很到位。

等了一會兒,程樹榛問:「沒了?」

「我得緩緩,審稿意見過幾天我再給你,我得再翻一遍小說。」

程樹榛有些失望,不過想到這部小說的字數,想要詳細的總結出來確實不是一件容易事。

他拿到稿件之後,僅僅是通讀一遍就花了一週時間,崔道義也是如此。

「你別光問我,你什麼感受?」崔道義反問。

程樹榛的手在椅子扶手上來回拍打,沉吟良久,崔道義以爲他正在醞釀,滿心期待。

半響後,程樹榛纔開口道:「你說,這玩意是他是怎麼過審的?」

崔道義強忍着翻白眼的心,「你想了半天,就這一個問題?」

「當然不是。你不是也需要時間消化嗎?我也一樣。

煌煌八十餘萬字的巨着啊,從格局和故事的複雜程度而言,還要超過當年的《闖關東》。

這樣的小說,誰能想到他還能寫出第二部啊!」

崔道義完全理解程樹榛的意思,對於作家而言,寫作是個不斷向外掏東西的過程。

閱歷丶知識丶才華都是作家們所依仗的創作源泉,但這些源泉並非是取之不盡丶用之不竭的。

強如茅盾丶巴金丶曹禺,也有被人議論「江郎才盡」的時候。

當年林朝陽以一部《闖關東》震驚了中國文壇,被許多評論家譽爲「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好的長篇小說」丶「中國當代文學皇冠上的明珠」。

大家敬佩之餘,也不禁感慨,

身爲作家,能寫出這樣一部鴻篇巨着,死而無憾。

因此很多人也斷言,林朝陽此生恐怕也很難寫出超過《闖關東》的作品來了。

《闖關東》發表到現在正好10年,期間林朝陽依舊保持了高頻率的創作,佳作頻出,

其中還有不少作品在海外引發了極大的反響。

但在國內的很多評論家看來,林朝陽始終沒有再創作出如《闖關東》那般爲中國文壇衆所矚目的耀眼作品。

這樣的情況不僅讓評論家們感到遺憾,也讓他們更加珍惜《闖關東》。

哪怕之後幾年又有《白鹿原》橫空出世,但在許多視《闖關東》爲獨一無二的評論家來說,那也不過是對《闖關東》的模仿而已。

如今,崔道義和程樹榛手裡握着林朝陽新作的手稿,儘管只是粗讀了一遍,但兩人可以很負責任的說:

這絕對是一部不遜於《闖關東》的作品。不,應該說在某些地方還有超越,林朝陽完成了對自己的超越。

想到這裡,兩人都忍不住有些激動。

程樹榛用力拍了一下扶手,站起了身,「走,先去林朝陽家走一趟!」

「幹嘛去?」

「跟他聊聊,先把發表的事定下來。」

崔道義面露遲疑,「這也太急了,三審三校的流程好歹也得走一下吧?」

「沒說不走。這不是先去跟他聊聊嘛,之前不是有傳言說他這部小說審了半年嘛。

人家肯定着急了,現在稿子都到我們這了,發是肯定要發的,提前溝通一下有什麼不好?」

崔道義一想也對。

程樹榛跟林朝陽沒怎麼接觸過,好在有崔道義這個熟人,見面寒暄幾句,聊起對小說的評價,程樹榛擊節而贊,溢美之詞不絕於口。

聽的林朝陽都有些不太好意思,連忙謙虛了幾句。

「這部小說放在我們《人民文學》發表,可以說是我們刊物的榮幸。不過以《人民文學》的版面,要發表這樣一部鴻篇巨着可不容易。」

程樹榛說到了發表的具體細節,臉上露出沉吟之色。

林朝陽的新作總字數達到了驚人的85萬字,字數稍遜於當年的《闖關東》,但在信息密度上卻還要更勝一籌,這充分顯示出如今林朝陽爐火純青的文字功力。

這樣長的一部小說,如果按常規來發表,顯然是不恰當的。

所以程樹榛梢加勘酌,便作出了決定。

「我們要出個專號!」

《人民文學》出專號是極其少見的,更別提是單單爲了一部長篇小說而出的專號,但程樹榛的語氣卻無比堅定。

「還有不到兩個月就是國慶了,朝陽這部小說很符合國慶的氛圍,我們要趕在國慶當月推出來。」

一旁的崔道義吃了一驚,老程你張口就來啊!

以十月爲限,再怎麼延長也就是兩個月多一點的時間,要完成一部八十多萬字的長篇小說的審校工作。

考驗的不僅是編輯們編審校的效率,更是整個雜誌社的綜合動員能力。

他心中叫一聲苦,想攔卻沒法攔,話都說出去了,再改口那不是打臉嗎?

打的不是他們自己的臉,而是《人民文學》的臉。

見程樹榛如此重視自己的小說,林朝陽也很高興,道了兩聲謝,又跟程樹榛聊了幾句發表的細節問題。

過了半個多小時,程樹榛和崔道義走出小六部口衚衕。

「老程,你怎麼也不跟我商量一下,10月就要發表,那是個什麼概念你不知道嗎?」

崔道義埋怨道。

「這件事難度肯定是大,不過剛好應時應景嘛。其實要按我的想法,趕在9月發表是最好的,今年可是反法西斯勝利50週年啊!」

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軍投降儀式在東京灣密蘇里號戰列艦上舉行。在包括中國在內的9個受降國代表注視下,日本在投降書上簽字,這個儀式宣告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全面勝利。

每年的9月3日,也被設立爲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紀念日。

「9月?你可真敢想!」崔道義驚呼。

「我又不傻。9月肯定是來不及了,10月咱們爭取一下是有可能的。專號標題我都想好了,就叫『反法西斯戰爭專號』,怎麼樣?」

崔道義輕嘆一聲,「想法是很好,可你就沒想過這工程量有多大?」

「你別總想着困難,要想想這件事的好處。先不談這件事的意義,我們就談這部小說對我們《人民文學》銷量的影響。

「林百萬』的名號可不是說笑的,小說的質量咱們都看到了,我說能賣個200萬份不算誇張吧?」

談及雜誌銷量,崔道義也不像剛纔那麼抗拒了。

這麼多年來,林朝陽在國內讀者羣體當中的號召力,早已無需贅言。

但凡他的作品在哪家刊物發表,對刊物當期乃至往後幾期的銷量影響那都是有目共睹的,如果再配合上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紀念日50週年和國慶的氛圍加持崔道義也不免亢奮起來,他說道:「要不然在專號裡放些評論家的文章吧,朝陽這部小說口碑爆棚是必然的,把勢頭造起來,說不定效果更好。」

程樹榛拍手笑道:「好主意,回頭你安排人約稿。」

「行。」

新作的發表有了眉目,兩個孩子的暑假也快結束了,林朝陽便帶着他們回了香江。

從去年年末到八月末,林朝陽離開香江大半年的時間,一家人總算是聚齊了,深水灣道75號的別墅裡充滿了歡聲笑語。

電視屏幕裡放着的是星空衛視這個暑期最新播放的電視劇《尋秦記》,後世這部小說是在1994~1996年之間連載的。

現在受蝴蝶效應的影響,黃易在泡泡宇宙當了幾年編劇,最後還是跑去寫小說了。

他在93年開始創作《尋秦記》,並於《明報》連載,很快受到了香江讀者們的熱烈追捧。

星空衛視和泡泡宇宙便立刻着手對這部小說進行全版權開發,去年7月漫畫發佈,立刻登頂當週香江漫畫銷量冠軍。

今年7月,《尋秦記》第一季在星空衛視閤家歡臺首播,在香江本地狂攬51點收視,

成爲今年星空衛視的大爆劇之一。

《尋秦記》的立項與漫畫幾乎同步,當時小說劇情還未連載過半,經過與黃易的溝通,星空衛視最終將電視劇內容規劃爲三季,每季爲24集。

經過這幾年的發展,星空衛視的電視劇業務已經有了長足的發展,並且走出了自己的風格。

區別於TVB方面貼近本土的題材,星空衛視一直在拓展更加能夠適應國際市場的電視劇題材。

經過這兩年的發展,星空衛視電視劇業務最開始立足所依仗的武俠劇製作規模已經從最巔峰的年製作量120小時,降到了如今的30小時。

職場丶愛情丶懸疑丶科幻等其它類型的電視劇產量不斷增加,且精品頻出。

比如今年3月份根據泡泡宇宙旗下漫畫所改編的《僵戶道長》第一季,在香江創下了4

5點收視率。

《僵戶道長》去年才連載結束,一共956話,按照星空衛視的規劃,電視劇內容將製作6季。

電視劇播出後在灣島丶馬來西亞丶新加坡丶韓國等地區和國家受到了廣泛的歡迎,爲星空衛視至少帶來了超1.5億港元的GG營收。

因爲漫畫原着在海外市場的廣受歡迎,這部電視劇還賣出了美國丶日本丶韓國丶西班牙等16國的海外版權,收入達到500萬美元。

按照星空衛視GG部門的估算,未來五年內,《殭屍道長》系列電視劇將至少爲星空衛視創造8億港元的營收。

以「季」爲單位制作電視劇,也是星空衛視這兩年的改變之一。

八十年代以來,在香江電視行業電視劇篇幅越來越長已經成了一個趨勢,星空衛視最早也是隨大流,搞長篇電視劇。

但時間長了,大家就發現了一個問題。

其實除了一些專供主婦觀看的泡沫劇之外,多數長篇電視劇是很難保持飽滿的敘事節奏的,一旦劇情陷入拖諮,劇集對觀衆的吸引力也會很快下降。

星空衛視如今早已走出香江,節目播出覆蓋半個亞洲,現行的節目收視率統計方法已經很難去衡量其節目本身的價值。

在這個時候,與其追求節目收視率,倒不如追求節目在觀衆羣體所創造出的輿論影響力。

因而星空衛視在保留了部分傳統劇集的同時,大膽的引進了美劇的季播模式,將許多長篇電視劇作品按季進行內容規劃,每季保證20~24集內容,劇集時長延長爲1小時。

實際內容量,大致相當於原來30集的劇集內容,但播出時間改爲了每週2集,每一季播放週期爲3個月。

這項舉措到現在實施了一年半,變化非常明顯,

首先是因爲劇集播出時段和內容的緊湊性加強,爲星空衛視培養了許多死忠劇迷。

這一點從一年來星空衛視電視劇集海外版權出售的增長趨勢就可以看出來了,一年半時間裡,星空衛視的電視劇集海外版權銷售額增長了125%,並且增長勢頭仍然猛烈。

其次是精品向劇集的開發確實很大程度提升了電視劇本身的影響力,同時也提高了星空衛視身爲傳媒的GG輻射能力,帶動了臺裡GG營收的增長。

再就是劇集精品化減少了播出時長,雖然需要更多的新聞丶劇集或是綜藝來填充時長,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星空衛視的節目更加多元化。

鼕鼕暑假是在燕京過的,沒看到《尋秦記》的首播,看的是二輪播出。

他今年虛歲14了,對《尋秦記》這類帶有科幻丶武俠色彩的電視劇根本無力抵抗,看的那叫一個聚精會神。

晏晏高興的滿屋子瘋跑,也絲毫沒有影響他的觀劇熱情。

一直到電視劇都播完了,他才依依不捨的放下電視遙控器。

「媽,這麼好的電視劇幹嘛非得一年播一季啊?一塊都播完多好啊,你看得才叫爽!」

「一週看兩集,情節緊湊,觀衆纔有動力追劇。一下子拍100集,情節注水,拖拖沓沓,前面再好看,到後面也乏味了。」

陶玉書耐心的解釋着,家裡兩個孩子年歲漸長,她對孩子的要求也不僅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了,還要逐漸培養兩個孩子在其它方面的才能。

其實陶玉書很想讓兩個孩子都學學他們的父親,走走文藝道路,可不知道是不是從小被陶玉墨這個小姨影響的,這倆孩子身上一點藝術細胞都沒有。

寫作丶美術丶繪畫丶音樂樣樣稀鬆,說不好以後只能經商了!

第240章 下回再見就是萬元戶了第427章 清水灣片場第15章 把自己包裝成一個奮鬥逼第14章 爲了家庭的和睦第284章 實屬罕見第334章 要不您能當館長呢!第309章 無冕之王第619章 你把握不住第32章 阿祖想收手了第120章 坦白從寬第493章 香江之光第549章 真正的英雄主義第687章 當代小說藝術的絕唱第18章 《燕京文藝》第87章 人文社的香餑餑第190章 想學我教你啊第222章 給我盯死了這小子第149章 文學講習所第122章 給《當代》怎麼樣?第463章 你得跟藝謀學習第630章 林朝陽生平考第265章 家屬的功勞更大第406章 貧窮限制了想象第10章 這牀吃嗩吶長大的吧第372章 吳祖緗的認可第86章 長壽的秘訣第551章 《紐約客》專欄第545章 第三屆茅盾文學獎第31章 成了第113章 你們的矜持呢?第89章 道統之爭第191章 百年難得一遇的奇才第338章 《火燒圓明園》上映第688章 等一輩子都成(完結撒花)第564章 金牌策劃第430章 不滿意男主角第541章 林陶玉書第652章 赤裸裸的現實第136章 誇張的銷量第435章 影帝背後的男人第4章 朕何德何能第18章 《燕京文藝》第249章 哄擡物價,行業敗類第512章 不是錢的事第487章 破例的條件第82章 我纔多長時間沒來第617章 神圖第319章 那畢竟是林朝陽啊第466章 日本文學研究會第584章 可笑至極第644章 又多了一部經典第178章 不夠帥第46章 1978年的最後一天第298章 純純的打擊報復第357章 自帶乾糧看手稿第332章 玉書同志要進步第371章 一輩子都寫不出來第183章 自己淋過雨,別人也休想撐傘第60章 等爺以後有錢的第158章 哪個好編劇不讓導演改劇本啊第598章 打進好萊塢第162章 你一個編劇,懂什麼劇本第2章 回家看你媽去第262章 稿費好商量第99章 自己的媳婦自己寵第187章 賺錢娶媳婦第372章 吳祖緗的認可第513章 半壁江山第314章 你把我當成什麼人了?第489章 我就是採個風第638章 登堂入室第600章 林朝陽式的偉大作品第68章 小事犯迷糊,大事不糊塗第88章 老天有眼啊第241章 騙我可以,別把自己給騙了第675章 百年百種優秀中國文學第283章 我給您背一段第493章 香江之光第608章 凝聚神格第335章 窩裡橫第469章 徹頭徹尾的殘酷第536章 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第126章 我去裝裝逼第572章 一時美談第100章 錢越多,越不夠花第492章 震驚到麻木第60章 等爺以後有錢的第168章 最完美的結局第544章 優秀也是一種罪第199章 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第347章 轟動性效應第189章 輸給一個日本人,噁心第568章 舉手之勞第514章 朝陽同志操碎了心啊第16章 七七級中文系第539章 後勁兒太大了第396章 全是我沒想到的第426章 真應該關小黑屋啊第332章 玉書同志要進步第583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第240章 下回再見就是萬元戶了第427章 清水灣片場第15章 把自己包裝成一個奮鬥逼第14章 爲了家庭的和睦第284章 實屬罕見第334章 要不您能當館長呢!第309章 無冕之王第619章 你把握不住第32章 阿祖想收手了第120章 坦白從寬第493章 香江之光第549章 真正的英雄主義第687章 當代小說藝術的絕唱第18章 《燕京文藝》第87章 人文社的香餑餑第190章 想學我教你啊第222章 給我盯死了這小子第149章 文學講習所第122章 給《當代》怎麼樣?第463章 你得跟藝謀學習第630章 林朝陽生平考第265章 家屬的功勞更大第406章 貧窮限制了想象第10章 這牀吃嗩吶長大的吧第372章 吳祖緗的認可第86章 長壽的秘訣第551章 《紐約客》專欄第545章 第三屆茅盾文學獎第31章 成了第113章 你們的矜持呢?第89章 道統之爭第191章 百年難得一遇的奇才第338章 《火燒圓明園》上映第688章 等一輩子都成(完結撒花)第564章 金牌策劃第430章 不滿意男主角第541章 林陶玉書第652章 赤裸裸的現實第136章 誇張的銷量第435章 影帝背後的男人第4章 朕何德何能第18章 《燕京文藝》第249章 哄擡物價,行業敗類第512章 不是錢的事第487章 破例的條件第82章 我纔多長時間沒來第617章 神圖第319章 那畢竟是林朝陽啊第466章 日本文學研究會第584章 可笑至極第644章 又多了一部經典第178章 不夠帥第46章 1978年的最後一天第298章 純純的打擊報復第357章 自帶乾糧看手稿第332章 玉書同志要進步第371章 一輩子都寫不出來第183章 自己淋過雨,別人也休想撐傘第60章 等爺以後有錢的第158章 哪個好編劇不讓導演改劇本啊第598章 打進好萊塢第162章 你一個編劇,懂什麼劇本第2章 回家看你媽去第262章 稿費好商量第99章 自己的媳婦自己寵第187章 賺錢娶媳婦第372章 吳祖緗的認可第513章 半壁江山第314章 你把我當成什麼人了?第489章 我就是採個風第638章 登堂入室第600章 林朝陽式的偉大作品第68章 小事犯迷糊,大事不糊塗第88章 老天有眼啊第241章 騙我可以,別把自己給騙了第675章 百年百種優秀中國文學第283章 我給您背一段第493章 香江之光第608章 凝聚神格第335章 窩裡橫第469章 徹頭徹尾的殘酷第536章 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第126章 我去裝裝逼第572章 一時美談第100章 錢越多,越不夠花第492章 震驚到麻木第60章 等爺以後有錢的第168章 最完美的結局第544章 優秀也是一種罪第199章 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第347章 轟動性效應第189章 輸給一個日本人,噁心第568章 舉手之勞第514章 朝陽同志操碎了心啊第16章 七七級中文系第539章 後勁兒太大了第396章 全是我沒想到的第426章 真應該關小黑屋啊第332章 玉書同志要進步第583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