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身篤那邊的商客,他們帶來的是各式各樣的香露。
除了這些個特產之外,在九州物博會上還出現了很多動物的標本。
這些動物的標本,那可都是在大契看不見的存在。
它們都被裝飾在了各國的展區之中。
而在整個宮殿的中心位置,這裡就是最重要的展區了。
這裡是大契的展覽區!
展廳的最中心位置,是一輛巨大的蒸汽車頭。
每當有人看見這個巨大的蒸汽車頭時,都會感到特別的驚訝。
這富谷到底是怎麼把蒸汽車頭給弄進來的呢!
這就是大契工業變革所出現的結晶啊!
事實上,這軌道車頭並不是搬運進來的。
而是富谷直接在這個軌道車頭的上面,建造了一座水晶玻璃宮殿!
就在這樣忙碌之中,終於到了新一年的正月。
一月中旬就是九州物博會的開幕之日了,爲此富谷和周公公兩個人這段時間都沒少忙乎。
也就在這時,待在皇宮之中的方景大帝,他也迎來了上個月的系統結算。
【叮!】
【國運清點結算中。】
【上月國運結餘:15,4000點】
【本月國運結餘:13,6000點】
【本月累計折損:-1,8000點】
【江山恙圖鑑正在修復中……依舊無法修復。】
【京花軌道:建設中,進度91.31%】
【同化安南:實施中,進度80.51%】
【國戰北遼:已完成(1/5)】
【西征古波斯:進軍中,進度28.43%】
【西征身篤:進軍中,進度17.52%】
【開拓利亞大陸:15.11%】
【提示】:本月國運結算未達成系統要求目標,無法完成圖鑑修繕。
……
方景看着系統給出的數據,臉上瞬間滑下了兩道淚痕。
上個月的努力終於是沒有白費啊!
朕一定要繼續加油,爭取早點敗壞光國運!
就在燕京城的百姓們期待着九州物博會開幕之際,基輔帝國的艾麗婭公主,此刻已經踏上了返回的路程。
和她一起回去的,還有天門的門主釋藍寧,以及她的一百名高徒。
也不知道是爲什麼,艾麗婭公主和釋藍寧兩個人,可謂是一見如故,就好像是失散了多年的野朋友一般,親近的不得了。
兩個人聊天是非常的投機,很快釋藍寧就決定要和艾麗婭公主,一起回到基輔帝國去了。
由於現在大契軍隊已經佔領了費爾干納谷地,所以艾麗婭公主的返程路走的是相當的順利。
爲了這位“義妹”,方景大手一揮直接送給了她二十輛豪華大馬車。
同時,他又從自己的私庫中,調撥出了兩千兩黃金賞賜給了艾麗婭。
之後又命禁軍的一個千戶,帶着兩千大契精銳騎兵,一路護送着她們返程。
對此,艾麗婭公主表示非常的感動,一連伺候了方景好幾個晚上。
那幾個夜裡,皇宮之中總是能隱約聽到哀嚎的聲音,從微微入夜一直到天色清明,整夜的不停歇。
對此,皇后羋婉兒和皇妃夏沫,以及貴人張璐瑤都是氣的牙癢。
此時艾麗婭公主這邊,她們已經能看到基輔帝國的都城略影了。
艾麗婭公主長長的送了口氣。
她走的這一段時間裡,基輔國內的情形其實並不容樂觀。
皇太后卡迪娜的威望是很高的,還因爲她爲人非常的開放,和基輔禁衛軍中的高層將領多有兒女之情,所以她順利的得到了基輔皇庭禁衛軍的大力支持。
有了禁衛軍的支持,卡迪娜先是剷除掉了自己的敵人,而後又逼迫着先皇指定的輔政大臣焦卡機斯基侯爵,交出了自己的封地。
緊接着她又替換了支持艾麗婭公主的內務總管,換上了她自家的親戚。
完全可以說,現在整個基輔宮廷之中,最重要的崗位全都換上了條頓人。
看着艾麗婭公主不斷的嘆氣,釋藍寧笑着說道:“公主殿下啊,您爲何常常嘆氣呢?”
釋藍寧這個女人,不僅僅是武學奇才,更是在語言上也很有造詣。
不過是和基輔人待了幾天的時間,她就已經可以熟練的說基輔語言了。
艾麗婭公主說道:“現在宮廷中全都是卡迪娜太后的親信,我沒想到局勢會變化的這麼快!”
艾麗婭公主就算是做夢也沒想到,卡迪娜這個老女人的手腕會如此的了得。
短短一兩個月的時間,她居然完全清肅了基輔本土派的勢力。
也就是艾麗婭公主依仗的勢力!
現在的卡迪娜太后,帶來的基本都是條頓人,她們可以說是完全的掌控了基輔人的宮廷了。
艾麗婭公主站在城門處,甚至都有些不敢進到基輔城中了。
釋藍寧卻眯眼笑着說道:“公主殿下,您在這個時候可不能選擇退縮啊。”
“你一定要好好讓你的子民看看,誰纔是這個國家真正的主人!”
“你不僅不能怕,還要大張旗鼓的進城才行!”
艾麗婭公主想了想,也想不明白個什麼。
最後還是決定聽從了釋藍寧的建議。
她立起了公主的儀仗,聲勢浩大的進入到了基輔城!
一進城之後,艾麗婭公主並沒有直接返回宮廷,而是帶着大契的兩千騎兵,住進了城邊上的一處私人莊園中。
這個莊園是她死去的父親,賜給她的私人產業。
這裡說是一處莊園,但不管是內部的結構還是外部的防禦,說它是個堅守的堡壘,完全不足爲過。
艾麗婭公主聲勢浩大的進了城,這下子整個基輔城的人全都知道了,艾麗婭公主回來了!
其實,對於基輔帝國的百姓們來說,誰來統治這個帝國跟他們並沒有什麼關係。
不過,艾麗婭公主素來有仁義親民的名聲,她似乎更受到子民們的喜愛。
但卡迪娜有着雷霆手腕,就算艾麗婭公主有着再好的民氣也沒用。
因爲沒有任何一個子民敢爲她發聲。
這也是艾麗婭公主不得不遠走大契,尋求幫助的原因之一了。
實際上,在這些個西洋國家中,各個國家的國王基本上都帶點親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