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這一年掙大錢了,爲家裡添置了一臺彩色電視機,一臺半導體,兩樣總共花了一千三百六。那一年是八二年,整個金礦只有三臺電視機,另外兩臺當然在礦領導的家裡。父親這一年終於“脫貧了”,以前是別人家有的,父親家裡沒有,別人家沒有的,父親家裡更沒有。現在是別人家裡有的,父親家裡也有,別人家沒有的,父親家裡也有。父親曾經是煤礦五百多個工人裡最窮的,熬到現在這樣的光景,也不知父親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汗,受了多少委屈。
父親來到金礦以後,日子一天天的好起來,父親工作級數已是礦上最高之一,收入也是最高之一,又受領導重視,所以他在礦上的威望也越來越高了。真是好日子來敲門了。這裡值得一提的是奶奶那一大家子現在也好過多了,二叔娶媳婦了,三叔訂了婚事,四叔跟着父親在礦上做臨時工,他們雖然都跟父親借了錢,但是一年以後都還回來了。奶奶現在很謹慎,生怕父親的日子不好過,因爲他知道秀女不好惹。
孩子們也到了上學的年齡,龍龍要上一年級了,來到學校,填寫家長姓名時,校長仔細瞅着,你是不是柱孩兒的兒子啊,龍龍點頭,老師說:“哦,那一定學習很好,你爸爸小時候的成績那真叫個好啊。”原來這個老校長是父親小時候的老師,據他說父親小時候自創了一套珠算口訣,老師在教授學生打算盤,課下佈置了作業,讓學生們把珠算口訣背下來,哪知道父親根本不背,老師檢查父親,,父親不會背,老師說不背口訣肯定不能準確快速的算出得數,父親說不背照樣可以準確快速的算出來,於是老師在講臺上報題,同學們在下面用算盤算題,結果每次老師剛剛報題結束,父親的計算結果也就出來了,老師不相信,再次報題,但每次父親都能快速準確的算出最終得數,老師覺得很不可思議,也不能理解,但是事實證明父親不被口訣也可以算的又快又準,也就不追究父親不背口訣的事兒了。說到這個事兒,我到是記起一件事兒,就是我讀小學學習打算盤的時候,父親也說:“你不用背口訣,我來教你,我教你的比你背口訣要省事的多,而且還快。”我記得當時我很不屑,不願意跟他學。因爲小孩子認爲一定認爲老師纔是天底下最有學問的人。。
說起龍龍,他很調皮,一天到晚總是跟人打架,那時候每家每戶的孩子都很多,好像打架便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龍龍既沒有哥哥保護,也沒有弟弟幫忙,還得保護妹妹,所以他總是很難打贏那些兄弟們多的小孩子,每次打輸了,他就會很沮喪,回去很認真的要求媽媽給他生個弟弟。
再說蘭蘭,也快要上學了,蘭蘭是比較乖巧的,她甚至有些木訥,出去很容易被小朋友欺負。
兩個孩子慢慢長大,很快她們都已經上學了,讓父親失望的是倆孩子在學業上表現的都很差,龍龍是太貪玩,對學習不感興趣,甚至排斥學習,而蘭蘭是記性不好,接受能力有限,也不愛讀書。父親很懊惱,難道兩孩子一點都不遺傳自己嗎?
秀女的教育方式有特別,她就是屬於完全放任不管,她總認爲兒孫自有兒孫福,所以不會干預孩子們的學習生活,其實我覺得這只是她不願付出辛苦與努力的託詞。秀女自從嫁給父親,比在農村的生活好了一大截,再加上父親發展的越來越好,她每天不愁吃喝,已經別無他求,她的生活就是每天串串門,聊聊天,收集一些沒用的閒話琢磨琢磨,研究研究,她經常爲了研究這些沒用的閒事兒忘記回家做飯,害得孩子們中午吃不到飯。她更不負責任的時候就是三天兩頭回孃家,回孃家她覺得帶兩個孩子有些不方便,於是就只帶一個,留一個。她一住孃家至少是十幾天,還有可能是二十幾天,她可不考慮留在家裡的那個孩子得多受罪。至於怎樣教育孩子怎樣培養孩子,從來不是秀女要考慮的事。
父親經常在礦工地上忙,回來陪孩子寫作業的時間甚少,只要抽到空就把他們叫過身邊輔導,但是不輔導還好,只要一輔導那氣就不打一處來,第一兩孩子不集中精力聽講,第二領悟能力太差。父親有時候難免焦躁,偶爾會出手打孩子。這時候,秀女就會出面了:“你要是想打孩子,你就直接叫過來打。”“不要每次都假惺惺的輔導學習,實則想打人。”總之,說出的話特別莫名其妙。
孩子們的成績令父親擔憂,秀女又不管這些事兒,父親分身乏術,又對孩子們平庸的資質無可奈何。心急如焚卻也只能任其自然發展。
其實,倆孩子對父親是懷着敬畏之心的,他們很崇拜父親。因爲父親爲他們帶來榮譽,父親給了他們比別人家優越的條件,父親經常被礦上安排到礦小學參加閱卷,當各種活動的評委,總之父親會給他們掙足了面子。當時,學校對每個礦職工子女學費並不是一視同仁,收費標準是根據礦職工工作能力來衡量的。所以,龍龍和蘭蘭幾乎每年的學費都會是最少的,因爲他們的父親爲礦裡做的貢獻最大。但是,兩個孩子對父親並不親近,有可能是因爲父親陪伴他們的時候比較少,他們從來不會跟父親撒嬌,不會跟父親討要東西。平日裡父親更加寵愛蘭蘭,父親覺得女兒在孃家的日子短,多寵着點,兒子要自立自強,以後纔能有擔當。也就是因爲父親這樣的“偏心”,秀女罵他說:“什麼家風,你媽就是疼閨女,不疼兒子,到你這裡,也是這個德性,你不喜歡兒子,我喜歡!”記得龍龍曾說他記得小時候,每次蘭蘭生病,父親就會給她買罐頭,自己也渴望父親給他買罐頭,他終於盼到了機會,那次自己也感冒了,他對父親說他想吃罐頭,父親卻冷冰冰的說:“生病就吃藥!”龍龍心裡一直忘不掉這件事,所以他更加不願意親近父親。
龍龍和蘭蘭那時可以說是生活在礦上很富裕的家庭了,事實上,他倆的物質生活低於很多礦上的其他小朋友,這是爲什麼呢?因爲,秀女育子理念是:不能慣他們臭毛病,要啥給啥長大以後可不得了。所以,礦上來了賣水果的,秀女不會給他們買,礦上來賣雪糕賣冰棍的,秀女還是不會給他們買。這些零吃,只要是礦上的中等人家,都會給自己的孩子們買來吃,只有秀女從來不買,其實我覺得她就是摳門,怕把孩子慣壞是次要的。
有一次,秀女穿衣服時掉了一塊錢,龍龍立馬撿了起來,跑去買糖吃,拿着一塊錢去小賣部買東西:“爺爺,我要買糖!”小賣部的爺爺一看:“喲,你媽媽今天咋這麼大方呢?給你一塊錢零花錢?”爺爺其實也想到了,一定是龍龍偷的,不賣給吧,看着孩子眼巴巴等着糖吃呢,賣給吧覺得秀女那裡不好交代。於是,爺爺就拿着這一塊錢,給龍龍取了一毛錢的糖,之後找給龍龍九毛錢,送龍龍回到家裡,告訴秀女說,怕孩子把錢弄丟,特意送回來了。龍龍拿着這麼多的錢,傻眼了,怎麼買了糖以後竟然有這麼多錢?他百思不得其解,因爲這是他人生第一次花錢。回來以後,秀女一看這情況趕緊問龍龍:“是不是你偷媽媽的錢了?”龍龍很緊張,他說:“我在地上撿的”秀女又問:“你哪來的糖?”龍龍想:“自己只拿了一張錢,現在有這麼多的錢,還有五塊糖。一定是爺爺給的。”於是就回答:“糖是爺爺給的!”秀女心想,快算了吧,總算拿回來九毛,沒丟就好。之後也就不追究了。這就是龍龍記憶深處很少有的一次吃零食經歷。
而蘭蘭記憶深處也有一件難忘的事:一個炎熱的午後龍龍帶着她出去玩,突然看到礦上的飯館門前扔出去很多瓜皮,上面還有厚厚的一層紅瓤,蘭蘭跑過去撿了起來,拿起就吃。龍龍已經懂得這是很丟臉的事兒,就讓她放下,可蘭蘭就是要吃,最後被哥哥打了一頓,這樣才阻止她啃瓜皮的行爲。
這兩孩子也真不容易啊!經常看着別人吃,自己卻吃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