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六章 封鎖消息

什麼事情都有個發展,像是羅伯特·蘭辛用現在的德軍想象四年前的德軍,這肯定是奴隸主無法苟同的,都這麼想的話,那能直接追溯到世界上第一個大帝國古波斯帝國上面去。

之前的戰爭打的在漂亮也沒用,站着死跪着死,對死去的人來說都是一樣的,死容易活下來纔是艱難的事情。

“從去年開始,黑金公司幫助法國運送越南人進戰場,累計超過十萬人。在法屬非洲,也通過大西洋航線運輸了很多炮灰,至於英國人他們有世界上最大的船隊,這種事不需要我操心,我聽說巴西合衆國那邊,也是英國船隊準備幫忙。”謝菲爾德彈了彈菸灰,“又不是多難的事情,巴西合衆國滿打滿算全國陸軍才六萬人,一個月就運完了。”

這就不能怪奴隸主瞧不起巴西了,巴西全國六萬大軍是一個事實,這不是說放在歐洲了,就算是放在亞洲也排不進前五,不算已經參戰的奧斯曼帝國,巴西合衆國的陸軍大概和泰國是一個水平的,放在中國連個大軍閥都算不上,只能算一個小軍閥。

皇帝攻勢目前來看,確實把西線的英法聯軍揍的暈頭轉向,可這也不能代表什麼。從一九一七年開始,德國國內的罷工已經此起彼伏,累計有上百次,超過一百萬人蔘加。謝菲爾德雖然戰前盡力幫助德國補充農業短板,可那也只是權宜之計,儲備糧也只能支撐一年的高強度戰爭。

現在的德國就是憋住最後一股勁,一旦攻勢受挫,剩下的就是等待德國內部產生絕望,不再支持繼續戰爭了。

“有我們的支持,戰爭天平已經徹底傾斜了。如果我們不參戰的話,同盟國和協約國還有一拼。”謝菲爾德的腿一彈一彈的,似乎在表達着主人愉悅的心情,“現在已經不是依靠一場戰役就能決定一個國家命運的時代了,從滑鐵盧戰役之後,那個時代就已經過去了。”

其實找國務卿羅伯特·蘭辛出來見一面,倒不是謝菲爾德非要對民主黨政府進行指導,而是羅伯特·蘭辛和現在的威爾遜總統,某些方面不合拍,說是性格不合也好,說是理念不合也好,總之對威爾遜總統的十四點原則,羅伯特·蘭辛本人非常反對。

威爾遜總統雖然是以學者面孔視人,但其實私下是一個非常強勢的人。這也是謝菲爾德在威爾遜做總統之後,極少和這個總統見面的原因,有什麼事情都是通過總統的財政部長女婿去做,面對風格的總統,奴隸主做到了不斷改變態度,這也算是他真正的步入了成年,認識到了壟斷資本家和政客之間的關係本質。

現在是戰爭時期,謝菲爾德還想要讓國務卿和總統關係良好一些,儘量彌補兩人的裂痕,因爲自從參戰之後,聯邦政府的戰爭預算從之前的百分之三,猛增到百分之十七,雖然和兩大陣營動輒百分之四十五十的比例不能比,可這筆錢很大一部分都落入到聯合公司的手中,尤其是遠征軍組建之後更是如此。

真正打大規模戰爭的時候,陸軍纔是真正的吞金巨獸,哪怕是英國的戰爭支出,英國遠征軍耗費的軍費,也遠遠超過世界第一的英國皇家海軍。

“我們的總統對權威十分看重,不過這都不是什麼大問題。”謝菲爾德以民主黨全國委員會委員的立場,嘗試着調節兩個民主黨巨頭之間的關係。

在合衆國雖然不乏從公民階層的成功者,但更多的是老子英雄兒好漢的情況。本傑明哈里森總統的國務卿女兒,是羅伯特·蘭辛的妻子。現在有兩個外甥,約翰·福斯特·杜勒斯是幾十年後的國務卿,弟弟艾倫·杜勒斯則是中央情報局的局長。

未來要是中美洲的各大香蕉共和國,因爲蘇聯的出現,對合衆國有什麼不尊重的地方,可能還需要這兩個兄弟的幫忙。

“其實我們現在正在和意大利政府談判,效果還是很好的。”羅伯特·蘭辛突然神神秘秘的開口,顯然這是目前正在進行當中的大事。

“西線還有三十萬意大利軍隊,意大利人能下定決心麼?”謝菲爾德聞言有些驚訝,但仔細一想也不奇怪,以意大利王國的實力,能在世界大戰當中發揮成這樣,都已經算是盡忠職守了,第一個打退堂鼓一點也不奇怪。

要是作爲同盟國的一員第一個退出戰爭,說不定可以爭取到一個好的條件,免於付出巨大的代價,或者爭取相對有利的條件。

雖然有些難爲情,但是兩人還談論了戰後的問題,這也是羅伯特·蘭辛和威爾遜意見不一的地方,但具體到德國這個問題上,兩人的意見還非常一致,不能過度削弱德國,這一點不但政界人士和他的壟斷資本家想法一致,甚至奴隸主還知道,英國人也會這麼想。

還是老套路大陸均勢,只不過是英國人想要遏制戰後的法國,而合衆國想要同時遏制英法兩國,一山還有一山高,戰爭還沒有結束,就已經開始齷齪不斷。

真正的美洲大國通過一番文攻武嚇,把注水的美洲大國恫嚇了一番,將好消息反饋給了倫敦和巴黎,並且保證每個月運送五萬名士兵到歐洲,只是英法不知道頭四個月都是黑人士兵罷了,至於下一個批次的士兵的原則,倒不是秉承着讓楊基佬先死。

要知道合衆國的交通網絡和經濟以及人口,都是北方佔據明顯優勢,有這個基礎條件客觀在那,先動員效率更高的地方是非常正常的,所以先把便於集中的士兵送到戰場,是一個非常合理的選擇。

等到楊基人動員完畢了,再動員迪克西人,不過謝菲爾德估計到時候戰爭已經結束了。德軍的皇帝攻勢也就是半年到一年的時間,這都已經按照最大化的估計,實際上歷史上的皇帝攻勢從三月份開始到七月份結束,也就四個月的時間。

謝菲爾德估計的沒錯,這一次的皇帝攻勢確實比歷史上更加猛烈,在攻勢開啓的一個月,幾乎就是一九一四年德軍長驅直入的場景再現。

德國軍隊發起的攻勢之凌厲,令英法聯軍大吃一驚,這根本不像是一個征戰四年的疲憊之師,加上奧匈、意大利和保加利亞軍團的幫助,以德軍爲核心的同盟國大軍猛烈攻擊,幾乎讓協約國陣營幾乎招架不住。

到了這麼危險的時候,急眼的英法聯軍幾乎顧不得什麼紳士和浪漫,撕破臉皮暴露了真帝國主義的本質,法國指揮部立刻命令組織督戰隊,同時將各地殖民軍送上戰場。

“北非和越南軍團一旦後退到督戰線後方,格殺勿論。”類似的命令立刻傳至法軍各部隊,而幾乎同時英國遠征軍也下達了類似的命令,同時將三十萬印度軍團推像前線,英國本土部隊則在印度軍團背後督戰。

德軍開始把突破點放在弗蘭德斯,曾經在過去德軍設計了喬治計劃,意圖拿下南伊普洱地段,然而很這次作戰的時候,德軍把這個計劃全面升級,因爲所有的作戰計劃都只有一個目的——把英國人趕出戰爭。

第六集團軍迅速的突破了英軍和葡萄牙軍隊的防線,在第四集團軍的協助之下,梅西耶嶺被德軍拿下,伊普洱也淪陷了。德軍距離阿茲布魯克的鐵路樞紐近在咫尺,一旦這裡陷落,那麼英軍將面臨滅頂之災。

德軍的行動讓英國遠征軍如臨大敵,一方面派出援軍,另外投入到了殖民地軍隊當中目前表現最好的加拿大軍團進入戰場,寄希望頂住德國人的攻勢。

另外一處戰場上,法國人的處境好了一些,法國在南線主要面對的是奧匈軍團、保加利亞軍團和意大利軍團的攻擊,因爲南線的德國集團軍正在進行短暫的休息,失去了德國人居中調停的同盟國聯軍,出現了一些問題。

四月份能夠讓英法兩國感到藉慰的是,一支美國遠征軍已經陸續到達戰場,第一船的巴西遠征軍也已經抵達,這爲苦苦抵禦德國人進攻的協約國注入一陣強心劑。

“今年春天似乎氣候有些異常,很多部隊的士兵都生病了?”法國指揮部當中,一名年近六旬的法國將軍,衝着已經是法國陸軍總司令的貝當元帥開口道,“元帥,你在凡爾登戰役當中的肺病十分嚴重,一定要注意一些。”

“不對啊,今年的天氣並沒有異常。”貝當元帥一聽皺眉道,“陣地上的士兵們患病者很多麼?”貝當已經是六十多歲的老人,而且對氣候極其敏感,怎麼會感覺不到天氣異常呢,想了一下追問道,“患病的士兵很多麼?”

“從彙報上來看,很多,甚至影響了一些部隊的戰鬥力。”將軍點頭道。

“現在德國人的進攻還在繼續,必須封鎖消息,禁止類似的消息傳播。”貝當元帥思考片刻,果斷的下達命令,“不然德國人肯定會打過來的。”

第七百二十二章 世界需要美國!第四百六十七章 衝着摩根來的第三百九十六章 反托拉斯啓動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爆炸第三百七十章 繁榮的新奧爾良第一百三十六章 絕無此事第一百二十七章 電壓大戰第五百零三章 劍指杜邦第六百零二章 兩大陣營第四十六章 關稅問題第一百一十章 日行一善第三百零二章 僞善的人第三百二十八章 兼併永不止步第四百八十一章 全國銀行關閉第二百二十二章 對付買辦階級第五百九十九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第四百二十章 我要你撤訴第七十五章 愛國生意第六百七十六章 最後通牒第七百五十五章 戰後格局第二百三十三章 小摩根登門第五十二章 養老問題第七百二十一章 第二次大海戰第三百零二章 僞善的人第二百章 唐吉坷德的戰鬥第六十八章 都是爲合衆國好第六十八章 都是爲合衆國好第七十九章 盛情邀請第五百二十八章 千夫所指的杜邦第四百六十二章 華爾街內戰第三百二十四章 舊金山第三百七十八章 我的奧運會第三百八十六章 過命的交情第四百二十三章 解散北方證券第八十八章 威廉負重前行第四百五十三章 最強托拉斯的挑戰第五百八十四章 投資土地和勘探第四百一十四章 航母試航第五百零八章 鐵板一塊不存在第一百一十一章 候選人第五百四十八章 出售戰列艦第五十六章 各懷鬼胎第二百九十八章 不斷併購第四百八十章 團結的美國第七百四十三章 就是小感冒第五百七十五章 聯合通用第二百二十三章 華人的定位問題第四百九十四章 候選人之戰第二十七章 知識產權問題第七百一十章 舍爾和希佩爾第六百六十二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一百三十六章 絕無此事第六百一十六章 好萊塢女星第一百五十九章 魔鬼的招工啓事第六百一十八章 人類動物園第六百七十一章 最後的和平第三百四十四章 全部都過來第四百八十三章 姍姍來遲的老摩根第六百四十六章 梅隆的妥協第二百六十八章 一番好意第一百二十六章 市場規律第六百二十七章 安德魯梅隆第三百一十七章 醞釀中的衝突第一百六十章 言語交鋒第一百三十章 愛迪生道歉第四百九十一章 要戰勝共和黨第七百二十九章 體檢報告第五百章 進攻的號角第二百零九章 中美洲的消息第二百五十一章 布爾戰爭爆發第六百三十四章 來點絕望的吶喊第二百四十九章 進擊的老頭子第五百一十九章 起訴聯合公司第三百三十六章 摩根也在摸底第七十章 身殘志堅美利堅第六百二十九章 小摩根下手第六百五十七章 巴格達鐵路計劃第五百三十二章 三家分杜第二百二十一章 推卸責任第七百二十六章 戰爭部長的酒會第六百章 唯一候選人第四百七十四章 共同施壓政府第二百八十一章 付出和收穫第五百八十五章 負責任的企業第六百七十章 薩拉熱窩事件第二百四十九章 進擊的老頭子第五百二十四章 我們在討論民主第三百九十二章 選舉就像是喝酒第六百零九章 見證人羅斯福第三十一章 操勞過度第五百四十一章 塑料問世第九十三章 法國客人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的收購第三百六十二章 家庭會議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歡而散第四百八十九章 忙裡偷閒第二百七十章 美利堅軟飯王第三百五十二章 來自白宮的邀請第三百七十章 繁榮的新奧爾良
第七百二十二章 世界需要美國!第四百六十七章 衝着摩根來的第三百九十六章 反托拉斯啓動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爆炸第三百七十章 繁榮的新奧爾良第一百三十六章 絕無此事第一百二十七章 電壓大戰第五百零三章 劍指杜邦第六百零二章 兩大陣營第四十六章 關稅問題第一百一十章 日行一善第三百零二章 僞善的人第三百二十八章 兼併永不止步第四百八十一章 全國銀行關閉第二百二十二章 對付買辦階級第五百九十九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第四百二十章 我要你撤訴第七十五章 愛國生意第六百七十六章 最後通牒第七百五十五章 戰後格局第二百三十三章 小摩根登門第五十二章 養老問題第七百二十一章 第二次大海戰第三百零二章 僞善的人第二百章 唐吉坷德的戰鬥第六十八章 都是爲合衆國好第六十八章 都是爲合衆國好第七十九章 盛情邀請第五百二十八章 千夫所指的杜邦第四百六十二章 華爾街內戰第三百二十四章 舊金山第三百七十八章 我的奧運會第三百八十六章 過命的交情第四百二十三章 解散北方證券第八十八章 威廉負重前行第四百五十三章 最強托拉斯的挑戰第五百八十四章 投資土地和勘探第四百一十四章 航母試航第五百零八章 鐵板一塊不存在第一百一十一章 候選人第五百四十八章 出售戰列艦第五十六章 各懷鬼胎第二百九十八章 不斷併購第四百八十章 團結的美國第七百四十三章 就是小感冒第五百七十五章 聯合通用第二百二十三章 華人的定位問題第四百九十四章 候選人之戰第二十七章 知識產權問題第七百一十章 舍爾和希佩爾第六百六十二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一百三十六章 絕無此事第六百一十六章 好萊塢女星第一百五十九章 魔鬼的招工啓事第六百一十八章 人類動物園第六百七十一章 最後的和平第三百四十四章 全部都過來第四百八十三章 姍姍來遲的老摩根第六百四十六章 梅隆的妥協第二百六十八章 一番好意第一百二十六章 市場規律第六百二十七章 安德魯梅隆第三百一十七章 醞釀中的衝突第一百六十章 言語交鋒第一百三十章 愛迪生道歉第四百九十一章 要戰勝共和黨第七百二十九章 體檢報告第五百章 進攻的號角第二百零九章 中美洲的消息第二百五十一章 布爾戰爭爆發第六百三十四章 來點絕望的吶喊第二百四十九章 進擊的老頭子第五百一十九章 起訴聯合公司第三百三十六章 摩根也在摸底第七十章 身殘志堅美利堅第六百二十九章 小摩根下手第六百五十七章 巴格達鐵路計劃第五百三十二章 三家分杜第二百二十一章 推卸責任第七百二十六章 戰爭部長的酒會第六百章 唯一候選人第四百七十四章 共同施壓政府第二百八十一章 付出和收穫第五百八十五章 負責任的企業第六百七十章 薩拉熱窩事件第二百四十九章 進擊的老頭子第五百二十四章 我們在討論民主第三百九十二章 選舉就像是喝酒第六百零九章 見證人羅斯福第三十一章 操勞過度第五百四十一章 塑料問世第九十三章 法國客人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的收購第三百六十二章 家庭會議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歡而散第四百八十九章 忙裡偷閒第二百七十章 美利堅軟飯王第三百五十二章 來自白宮的邀請第三百七十章 繁榮的新奧爾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