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號 旅行

三候:反舌無聲。百舌鳥也。

親愛的美紗女士:

昨天晚上我很意外的在手機上翻出了你的視頻,那是一段之前我找了很久都沒有辦法找到的視頻。所以我越來越有這樣一種想法,許多你曾經遇到過的事情,並不是無緣無故的出現。許多人你以爲只是有一面之緣,也許後來你會發現不止一面。在一些戲裡邊,你以爲你只是個龍套,卻發現你不只是個龍套,時間會告訴你是一個配角。生活就是如此總和,你以爲的不一樣。在你以爲它會往東的時候,它偏偏往西在,你以爲它會往南的時候他偏偏往北。雖然事情的發展常常在你的意料之外,但他永遠在情理之中。雖然你手裡拿着你人生的劇本,但你能看到的永遠只是其中一部分。即便是有一天即將走到人生的終點,一般情況下人沒有辦法判斷最後一個句號到底會畫在什麼地方?在絕大多數時候劇情都是不可控的,而人要學會的就是面對各種各樣的變故。

當有一天你能夠預估到所有的可能性,並且能夠判斷可能性在現實當中發生的概率,能夠做出相應的準備。在人生這部戲裡,你就可以化被動爲主動。你就不只是演員,還可以成爲導演和編劇。在我的眼裡,你永遠是充滿詩情畫意的一個人。在普通的風景只要有你存在,它就變成一幅迷人的油畫。與你相處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值得反覆的去回憶,我很珍惜跟你曾經在一起的時光,雖然它爲數不多。在我心中的分量確實非常重的,我希望我們之間的關係能夠始終維持在較高的水準。當然,如果能夠更進一步,我將感到非常的歡喜,我曾經想象自己是一個詩人,曾經想象自己是一個作家。我雖然沒有做出相應的努力,沒有相應的規劃,卻仍然異想天開想要做一個畫家。現在這些願望都像是掛在天上的星星,星星雖然閃亮,卻沒辦法照亮我的生活。雖然星星在視線範圍之內,但我無論如何都夠不到它。

記憶終究是一種虛幻的東西,而眼前所經歷的這一切,看起來也不是那麼真實。假如人生是一趟旅程,我能買到的永遠是單程票。不管我怎麼留戀過去看過的風景,都沒有辦法回到過去。假如人生是一趟旅程,只要出發就不可能停下。等抵達彼岸的那一天,我就會煙消雲散。自從在某縣城開始工作和生活之後,我就越來越愛上旅行。因爲我害長期待在一個地方,這裡信息閉塞,而我又不善於與人交流。天長地久,我會變得更加不善於交際。我的處境會變得更加的糟糕,昨天中午在前往單位的路上,我看到了幾個長得好看的女人。但他只是我的一種感覺,或者說是想象,因爲那個時候我沒有戴眼鏡。在小的時候,我感覺我將來有可能會戴眼鏡,因爲我覺得戴眼鏡看起來很有學問。到了如今這個年紀,果然戴上了眼鏡卻不是因爲學問,而是沒能夠很好的照顧自己的眼睛。

我的視力真的越來越差了,我不確定會不會繼續插下去。果真如此的話,我在未來可以擔憂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我現在擔心脫髮的問題,擔心牙齒鬆掉的問題,而且我越來越感覺自己精力不濟。過去熬夜之後很快就能夠恢復,現在不行了,即便是正常作息,仍然會感覺體力不支。有位同事告訴我,我的問題可能是因爲長期不運動所致。前幾年我對於靜非常的看重,覺得一個人能夠保持靜止的狀態是非常好的,現在我的想法變了,人不能看起來像是一灘死水。我希望自己能夠保持流動的狀態,也許這就是我當初爲什麼一次又一次外出旅行的原因。這世上最遙遠的距離是我跟某人的關係在名義上非常親近,實際上在心理上卻沒辦法走進彼此。如果是各顧各的倒也無所謂,我覺得更糟糕的是對方,卻想要自己那一套影響我的生活。

我從來沒有覺得自己現在的生活狀態是令我感到滿意的,所以當有人。指責我刻意維持現狀,拒絕改變的時候,這種說法只會讓我覺得這個人更加的噁心。按照這種說法,我好像想過什麼日子就有什麼日子一樣。他想用自己設計的那一套東西來替代我現在的生活,我從心裡是拒絕的,因爲他爲我設計的是一個天大的火坑。到目前爲止,我並不知道未來自己的日子會過成什麼樣,但我大致可以猜測,我一定會跟一個自己所厭惡的女人成親。假如有一天有了孩子,那個女人主意會非常的大,控制着孩子的一切,與此同時還抱怨我對她的支援不夠。更讓我感到不可控的事,對孩子產生影響的不只是父母,還有他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等等,甚至一些不相干的親戚都能夠影響到孩子。當然最大的問題是,我沒有按照自己的心願培養孩子的能力。

作爲一個人無疑我是非常失敗的,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一次又一次的邁上歧途。我知道我能走下去,一定沒辦法抵達我的目的地。但我也知道人生之路無論怎麼走都是由生到死,就好比日月交替一樣。人生的過程大致就是如此,從黑暗走向光明,從光明走向黑暗。日月不停的輪迴,人死之後沒辦法再來一次。佛陀的輪迴之說,我是不大相信的。今天有很多人相信靈魂的存在,我也願意相信他是存在的,但我覺得它不可能獨立於人的肉身。假如人的肉身已經被損壞了,各個臟器都沒辦法繼續工作,這個時候靈魂也就消失了。我們歷史上對於死後的情形說法是有些矛盾的。我曾經聽到過這樣一種說法,人死之後清氣從口中呼出叫做魂飛,濁氣從下面排出叫做魄散。而古代的厚葬之風又說明人相信死後仍然是有知覺的,所以他們就想把生前的各種資源帶到死後的世界當中去。與此同時古代又有這樣一種說法,財貨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我不知道自己老了之後到底會怎麼想,但根據一些人的經歷,年輕時候與年老之後的看法大不相同。比如唐太宗在年輕的時候對於服用仙丹這種事是非常不屑的,因爲他深知所謂仙丹之害。第一,煉丹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第二,練出來的仙丹有毒,那些所謂的仙丹,非但不能夠讓人長生不老,反而成了索命的彈藥。雖然仙丹吃死人的事情屢見不鮮,卻仍然沒有辦法阻止人們對長生不老的幻覺。吃個什麼東西就能永遠不死,這是多麼不靠譜的東西。太陽都是有壽命的,何況是人呢。也許正是因爲這個緣故,唐太宗在年老之後,實在不願意拋下這花花世界,撒手而去。於是服用了域外僧人進獻的鮮藥,果然沒過多久便離開了人世。

現在我經常說一些話,似乎看淡生死,假如我真的到了那一天。年老多病朝不保夕,那個時候我會不會特別怕死呢?成天幻想着有個什麼藥能讓我長生不老?當然這取決於我當時生活的狀態,如果我當時痛苦的要命,那我可能對死不是那麼抗拒。假如活的就像是泡在牛奶裡,就像是被絲綢包裹,我可能就捨不得死了。每天都會尋醫訪藥,想盡辦法醫治自己身上的各種毛病。未來到底是什麼樣子,我可以根據現在的處境畫出一個大概。大概就是我單身一輩子,在單位幹了一輩子。房子越來越舊,人越來越老。一開始我還能自己跑一跑醫院什麼的,後來就跑不動了,到了那個時候我只能等死。到時候有沒有人對我施以援手也不好說,即使有人施以援手,那個時候我的處境一定會非常的難堪。接受幫助的人是沒有尊嚴的,也許那個時候爲了讓自己維持最後的體面,我一定會在健康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

那個時候我有極大的可能仍舊一事無成,寫成一篇東西發在一個地方,永遠沒有人看,更不要說評論和點讚了。按照某些道家學者的說法,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要是按照這個標準,這世上絕大多數庸庸碌碌的人都能夠做到這一點。有一點我可能跟孔夫子有點像,我知道我生活的這個時代,我是不可能有一番作爲的。但我卻始終對這個時代抱有幻想,我知道我會被時代淘汰,可我卻總在潛意識裡保存着一絲不切實際的希望,希望自己能夠影響很多人,我說的這種影響是指我的各種觀點引起他們的共鳴,而不是說我的各種說法引起他們普遍的厭惡。不過我知道一切都在變化當中,到了洋歷二零三九年,我們將會迎來一個轉折點。但這個轉折不會是急轉彎兒,而是一個緩慢的大幅度的轉彎。有時候我也會有這樣一種感覺,我擔憂的那些問題到底是不是真的存在?

假如除了我每個人的生活都越來越好,每個人看到的都是希望和陽光,每個人都浸泡在快樂當中。我想過一個問題,人註定是孤獨的。只是有的人能夠意識到這種孤獨,而有的人意識不到。當有些人發現孤獨之後,他就會尋找知音。歷史上也有不少關於知音的故事,這些故事真真假假說不清楚。我自己從來沒有知音,我是這樣看待這個問題的,有沒有人懂你取決於你能不能引起人們的興趣。如果你讓很多人都感到興趣,於是他們開始關注你,研究你,嘗試跟你交流。很自然的,在這種情況下懂你的人就會越來越多,反過來如果你不能引起大家的興趣,就不會有人關注你,更不會有人研究你,不會願意跟你交流。那個時候你又怎麼能指望自己免於孤獨呢?孔子說:“德不孤,必有鄰。”

我的感覺是這大概是他的一種自我安慰,我曾經解釋過,所謂德是指人能夠按照道路進行自律。普天之下對道有足夠了解的人有幾個呢?聽說過到能夠根據它進行自律的人又有幾人呢?當然這話也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去解讀,當人們發現你是一個非常有德行的人,人們就會願意跟你打交道,甚至會關注你研究你。爲什麼會是這樣的舉一個例子,即便是這個世界上的壞人,也不願意跟壞人做朋友。或者說壞人與壞人之間也是非常講義氣的,如果對方知道,他如果跟你打交道,總有一天他會被你出賣。你又怎麼能指望人家對你掏心掏肺呢?既然不掏心掏肺又怎麼能瞭解彼此呢?只要是兩個成年人,放下彼此的防備,誠心誠意的交往是非常困難的。大家都被各種利益所驅使,儒生們塑造了一種理想的人格,叫做君子。謙謙君子,溫潤如玉,誰不被這樣的人所吸引的,誰不願意跟這樣的人做朋友呢?

只可惜這樣的人在生活當中一般是遇不到的,很多你以爲的好人都不是生活在當下,而是生活在你的回憶裡。歲月流逝,讓他的缺點在你的記憶中被淡化了,而他的那些優點卻被你主觀的放大了。假如那個人重新走入你的生活,你們之間的關係立刻就會發生變化。畢業之後歲月流逝,曾經關係很好的同學,後來都疏遠了。以前我以爲大家關係疏遠,是因爲居住的距離太遠,或者是因爲從事了不同的職業。現在我的想法有了變化,假如我們做了同樣的職業,假如我們生活在同一個城市,我們就能保持親密的關係嗎?答案是不可能的。正因爲大家分散,在不同地方相聚之後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善待彼此。一旦大家居住在同一個地方,各種比較也就多了,發生摩擦和衝突的概率也就大了。假如你的某位好友在畢業那一天就消失在茫茫人海當中,二十年後你們忽然在一個地方遇見了一定會感到非常的親切。

假如你們居住在同一個地方,你們很可能在二十年前就不怎麼來往了。過去我對人際關係的估計太過於理想化了,我以爲有些東西是可以克服的,現在看來這些東西是沒辦法克服的。大家都在各自的生活裡,都不願意另一個人闖入自己的生活。既然如此,彼此之間還有往來的必要嗎?但是大家又會出於禮貌非常默契的選擇彼此都把對方看作是空氣。我不太能夠接受這樣一種關係,就是平常他當你死了一樣,忽然有一天他跑來跟你借錢。借了錢未必能及時還給你,甚至有可能索性不還給你。你不能沉下臉拒絕他,但他好意思不把錢還給你。你們之間的交情就是他向你借錢的時候,你不好意思拒絕,而在你的內心深處是非常不高興的,因爲你已經想不起來你們之間還有任何情分可言。

我現在越來越有這樣一種感覺,不要對別人有過高的期待,因爲這樣不合理。不要怪罪別人沒有善待你,你應該反過來問自己有善待過別人嗎?人生就是一場交易,你不把自己的貨色交給對方,對方怎麼可能把自己寶貴的東西交給你呢?交易的原則就在於讓彼此的貨色的價值得到了最高的體現,與此同時讓交易的雙方滿足了各自的需求,頻繁的交易可以讓人變得練達,變得聰慧。交易是人與人之間非常重要的活動,如果你想通過交易獲益,你就要研究別人的需求。當有一天你能夠發現別人不曾發現的需求,而你能夠想辦法滿足他們的需求,這樣會讓你的人生迎來重大的轉機。我雖然能夠講述這些道理,但是在現實生活當中我很少從事交易,而我所做的交易就是給別人輸送利潤,我是一個非常純粹的消費者。最理想的狀態是,一個人既是生產者又是消費者、又是銷售者。這樣你對交易的整個過程都非常的熟悉,在交易當中成就你,自己的可能性就要大很多。

人生是一場旅行,旅途當中會發生各種各樣的交易。交易越頻繁你的成就越高,假如你幾乎不怎麼與人交易,你的日子一定過得非常的平淡,甚至有一點冷清,有一點淒涼。黃老對於交易是抗拒的,在它看來,交易使人相互比較,使人有了差別心,使人與人之間發生了競爭,使人的需求以幾何倍數增長。他希望當地所產能夠滿足人所有的需求,換句話說,當地所產不能滿足的需求都被認爲是妄求,是不該有的需求。就好比我們曾經聽過的一首民歌裡邊說哪裡都不如我們山溝溝裡好。繁華的一線城市不如山溝溝裡好,風景如畫的江南水鄉不如山溝溝裡好!每個地方的人都覺得自己的生活是最好的,而這種感覺建立在人與人之間不交流的基礎上。這個設想如果變成現實,我們將生活在一個靜態的社會當中。

一個靜態的社會大概是什麼樣子呢?按照《老子》一書的描述,庶人不使用文字記事,而回歸到了結繩記事的時代,當然那些貴人還是要使用文字的。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意味着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減到了最少,沒有相互比較,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的生活是最好的。上面的王侯沒有貪心,沒有想着去建立各種豐功偉業,沒有嫌棄自己的人生不夠完美。他們一個個安於現狀、抱殘守缺。這樣導致一個結果,就是庶人的負擔較輕,他們可以安心從事生產,把精力集中在經營生計上。生活在這種社會下的庶人,一個個飽食終日,沒有遠大的志向,一個個體格強健卻膽小如鼠。諸侯國一個比一個小,天子和諸侯的位置永遠在同一個家族當中傳遞。

在漢景帝的時代,曾經發生過這樣一次著名的辯論。黃老人物指責湯武。兩個人推倒夏朝和商朝的做法是不對的,天子好比是帽子,諸侯好比是鞋子。帽子再破也要戴在頭上,鞋子再新也要穿在腳上。湯8武的做法就相當於把帽子穿在了腳上而把鞋戴在了頭上。這個時候一個儒生站了出來,說按照先生的說法漢朝的高皇帝也做錯了?這麼一來,黃老人物就感到騎虎難下,而皇帝本人也是尷尬無比。老子所設計的那個靜態社會,只要其中一個環節出現了變數,緊接着一個接着一個都會發生變化,最後整個社會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既然天子變得越來越貪婪,他對現有的生活就開始感到不滿,於是發兵征討,要建立一番功業。得勝之後,有人獻上了美人,那些普通的器物放在每人面前就黯然失色,當器物越來越精緻,整個房屋也要重建。來自天子的負擔越來越重了。天子貪婪會發生兩個作用,一個是諸侯也跟着變得貪婪,一個是諸侯對來自天子的負擔加重而感到不滿。原來從天子到庶人都對自己的生活感到滿意,現在天子和諸侯都變得貪婪,各個階層的負擔都在加重,於是大家都對現狀感到不滿了。

雖然老子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思想家,但他提出的這個設想沒辦法解決當時周王室的問題。孔子也是要建立一個貴賤有序的社會,在他的想象當中,每個人都應該安於本分。但它不是像老子那樣,要建立一個靜態的社會。一方面孔子尊重周朝的舊制,一方面有開設私學,推行有教無類的主張,很多出身的寒微的人在孔門受到了教育。他們當中的一些人成功的通過學習,改變了貧困的處境,他們從諸侯和大夫那裡謀到了差事,過上了體面的生活。爲了解決當時的社會問題,孔子也提出了一套的方案,簡單來說就是重建禮制,但是他開辦私學的做法對舊有的禮制又是一種衝擊。以前在讀《論語》的時候,我常常感到遺憾,遺憾自己晚上了三千多年,以至於我沒有機會向他請教。

此致

敬禮

你的朋友陶唐

新豐九年五月十四日

第119號 博弈第071號 心境第038號 稚雛第315號 清平之岸第097號 佛窟一日遊第237號 示柔隱忍第062號 飽滿的人第176號 代爲捉刀第160號 風中的黃羅傘第240號 坍塌第053號 可鹽可甜第076號 意外事件第307號 典籍第018號 咆哮的婦女第016號 竹林因緣第062號 飽滿的人第094號 避世第200號 叢林遊記第253號 朦朧的月光第018號 咆哮的婦女第341號 課第237號 示柔隱忍第040號 禪修生活第166號 百合的味道第163號 交流和輸出第357號 雪否第343號 緣第026號 邊緣人第041號 夢遊島國第293號 偶然與必然第057號 風尚引發的思考第324號 平章第291號 新陳代謝第188號 安第076號 意外事件第320號 初假第268號 洞第203號 精神食糧的生產第303號 水底陽光第247號 橋第151號 單身曲藝第222號 精緻和詩意第100號 年代風尚第259號 花味第008號 可以清心第032號 高挑女士第326號 耳熱第214號 文化倒影第343號 緣第116號 濫觴第325號 懷恨隱忍補遺第197號 未來的精神生活第164號 困第022號 戀愛的技術第358號 燈光球場第181號 盛會觀想第327號 天羅地網第302號 神遊九重第147號 艱難進階路第226號 神之光第213號 大祭第299號 花兒第157號 爲善之困第087號 歷史迷第332號 劍九六千里第354號 信仰之根第344號 斷第025號 旋轉的時空之門第122號 無常第278號 祈禱終結第012號 生而爲人第092號 邦無道則隱第171號 俗務纏身第007號 珍藏第334號 泄氣第350號 虧第217號 天人第106號 驢的一生第035號 走出孤獨的方法第085號 蚊子的狂想第161號 男德學堂第016號 竹林因緣第289號 令人心驚的聲音第104號 論學第217號 天人第168號 坐在茅坑望星空第047號 女團第244號 豐腴第031號 吃食刻錄的時光第164號 辦事之難第278號 祈禱終結第311號 不祥的預感第202號 工匠第274號 葉之墜落第293號 偶然與必然第082號 省城之行第178號 粗線條的狂亂舞蹈第353號 謁廟第206號 祈禱和冥想第144號 觀想
第119號 博弈第071號 心境第038號 稚雛第315號 清平之岸第097號 佛窟一日遊第237號 示柔隱忍第062號 飽滿的人第176號 代爲捉刀第160號 風中的黃羅傘第240號 坍塌第053號 可鹽可甜第076號 意外事件第307號 典籍第018號 咆哮的婦女第016號 竹林因緣第062號 飽滿的人第094號 避世第200號 叢林遊記第253號 朦朧的月光第018號 咆哮的婦女第341號 課第237號 示柔隱忍第040號 禪修生活第166號 百合的味道第163號 交流和輸出第357號 雪否第343號 緣第026號 邊緣人第041號 夢遊島國第293號 偶然與必然第057號 風尚引發的思考第324號 平章第291號 新陳代謝第188號 安第076號 意外事件第320號 初假第268號 洞第203號 精神食糧的生產第303號 水底陽光第247號 橋第151號 單身曲藝第222號 精緻和詩意第100號 年代風尚第259號 花味第008號 可以清心第032號 高挑女士第326號 耳熱第214號 文化倒影第343號 緣第116號 濫觴第325號 懷恨隱忍補遺第197號 未來的精神生活第164號 困第022號 戀愛的技術第358號 燈光球場第181號 盛會觀想第327號 天羅地網第302號 神遊九重第147號 艱難進階路第226號 神之光第213號 大祭第299號 花兒第157號 爲善之困第087號 歷史迷第332號 劍九六千里第354號 信仰之根第344號 斷第025號 旋轉的時空之門第122號 無常第278號 祈禱終結第012號 生而爲人第092號 邦無道則隱第171號 俗務纏身第007號 珍藏第334號 泄氣第350號 虧第217號 天人第106號 驢的一生第035號 走出孤獨的方法第085號 蚊子的狂想第161號 男德學堂第016號 竹林因緣第289號 令人心驚的聲音第104號 論學第217號 天人第168號 坐在茅坑望星空第047號 女團第244號 豐腴第031號 吃食刻錄的時光第164號 辦事之難第278號 祈禱終結第311號 不祥的預感第202號 工匠第274號 葉之墜落第293號 偶然與必然第082號 省城之行第178號 粗線條的狂亂舞蹈第353號 謁廟第206號 祈禱和冥想第144號 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