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四前方的明寧城內,此時已經聚集了四十萬神炎大軍。
仗打到這一步,被連克七軍的神炎人不可能還一直那麼蠢的讓他們各個擊破。
當然如果不是孔笙預料到了這一結果,並且提前放棄進攻明寧以西和寶新以東諸城,恐怕這明寧城現在也調集不了這麼多大軍。
畢竟調動各城軍馬這種事,沒有上級的提前安排,下面各支軍馬的主帥且不說有沒有這個意識,即便有,也很難協調起來。
林四的原計劃是繼續推進的,原本明寧城的十幾萬神炎大軍不可能抵抗得了他手頭上的龍燕大軍。
這座堅城本來很可能會被他趁勢一鼓而下,到時候向西的另外六座中小城池同樣可以一舉攻陷。
他手上的人馬,已經空前強大。
隊伍之中又多了一名來自碧瀾的天境高手齊景,除此之外破境已經已經多達五十多位,極境更是不下千人,總兵力高達三十多萬。
但是沒辦法,現在他只能停下繼續前進的腳步。
因爲前方明寧城內的神炎大軍數量比他們更多,高手比他們更強。
城內的四十萬神炎大軍之中,天境足有三人,破境多達七十人。
在得知對方的兵力數量之後,林四依舊進行了第一次攻城,但很快就不得不暫時退卻了下來。
這次退兵,其實算是刻意的。
縱然林四有撕開防護罩的手段,他也根本殺不進城,因爲守城方的神炎大軍比他們還強,仗着城頭上的防禦工事,他強攻只是找死。
明寧城以東是重重山林,林四原本提前在山林內挖下了許多陷阱,做了許多佈置,打算誘敵深入,引着敵軍出城大舉追殺他們。
進入山林之後,他的佈置便能起到極大作用。
到時候有心算無心之下,龍燕大軍回過頭來四面掩殺,甚至可以將敵軍大股先頭部隊殲滅在城外的山林內。
然而,他這一打算最終卻落空了。
城內的守軍並沒有中計,神炎的主將樓海很是沉穩,從一開始就做出了固守姿態。
他現在彷彿根本就沒打算剿滅前方的三十萬龍燕大軍,而是將他們擋在明寧城以東就算完事。
一時間,衆人變得一籌莫展起來。
雙方的兵力有着不小差距,正面對決他們根本就不是對手。而對方根本就不輕舉冒進,這令他們一時間無法可想。
而在東面的五千裡之外,姜戎與慕哲平所率領的三十餘萬大軍也遭遇到了同樣的情況。
東面的寶新城內同樣聚集起了三十七萬神炎大軍,如同一道鐵閘擋在了他們面前。
無論明寧城還是寶新城,都是可堪與庫寧城伊平城相比的大型城池,對方拒城而守,他們完全就攻不進去。
而相反,他們後方只是山林以及先前打下的幾座小城。
一旦對方穩定局面後大舉反撲,他們反而會被對方一路反殺回去。
一時間,東西兩面的四支大軍形成了對峙局面。
如果說先前庫寧城大軍打退神炎大軍,打下伊平城,還只是偷了個空子,在後方埋下了一枚釘子的話。那現在他們連破數城,集結起兩支大軍之後,就再也無法讓人等閒視之了。
這兩支龍燕大軍已經在不知不覺間壯大了起來,而神炎帝國在中路戰線的局勢也變得不再明朗。
不過,神炎方面並沒有因此而感到驚慌。
這一切本就在孔笙的預料之中,現在兩處戰場,都是神炎方面佔據着明顯優勢。庫寧城的這兩路大軍遲早會被剿滅,他們終歸改變不了大局。
但在龍燕這邊看來,就完全不是這樣了。
消息很快傳回了龍燕後方,民衆自然是一片歡騰,庫寧城守軍已經漸漸成爲許多龍燕民衆心中的一支奇蹟之師。
不光最初打了幾場勝仗,後面更是連戰連捷,爲一片頹靡的局面注入了強大的活力。人們無不期盼着他們能再次創造更大的奇蹟。
然而,他們並不知道這兩支龍燕大軍的實際指揮是林四和慕哲平,更不知這兩路大軍其實都算是假傳軍令自作主張。
燕高揚笑不出來了。
儘管因爲庫寧城守軍的異軍突起,原本不利的中路局面得到了很大改觀。
而因爲林慕二人的活躍,神炎爲了剿滅這兩支龍燕大軍,不得不暫時放棄了對周邊許多城池的進攻。這在無形中,也極大減輕了他這位龍燕中路戰線總指揮的壓力。
他周圍的許多中下層軍官以及普通士卒,最近都因爲前線的捷報而變得士氣高昂了許多。
但他卻高興不起來。
因爲這些勝利,並不是在他的指揮之下取得的。
在第一次得知庫寧城大軍收復各城時,他確實傳下了命令,讓各城配合姜戎等人。
但別忘了,他當時是讓姜戎等人去收復失地的。
WWW▪ttКan▪¢ o
姜戎和沙承運等人在慕哲平和林四的帶領下,沒有繼續收復什麼失地,反而攻向了前線,甚至帶走了前線各城的大批守軍。
這一切,都和他之前的預計不符。
這也就算了,關鍵這些軍事行動,事前姜戎和沙承運等人完全就沒有上報給他這位總指揮。
姜戎沒有提前上報,在得到他的批准之後再行動,原因很簡單,時機不等人,這一來一回的請示時間他們耽誤不起。
但這不是燕高揚需要考慮的,如果下方各路領兵的將軍都像姜戎這麼‘有主見’,那他這個總指揮還有什麼存在的意義?
每個人都自作主張,下方豈非要亂成一鍋粥?
這完全就是沒把他放在眼底。
尤其,這兩路大軍的實際指揮竟然是林四和慕哲平這兩個外人……
這內情,龍燕民衆和神炎方面甚至都還不清楚,畢竟沒有人去大肆宣揚,但他這位龍燕方面的中路總指揮卻不可能也被矇在鼓裡。
得知這一點之後,他心內更是震怒不已。
龍燕的軍隊,怎麼能就這樣輕易交到外人手中?豈不知軍隊乃國之利器嗎?
不過這一切念頭,他都沒有在眼前的軍事會議上表露出分毫。
無論如何,現在的好形勢,是林四慕哲平和姜戎等人一手打出來的。現在全龍燕的民衆都視庫寧城衆人爲救國英雄,他們的風頭一時間無人能及,如果這時候他跳出來唱反調……
面前這些將軍和高手們倒是不會說什麼,但一旦傳出去,那他龍燕二王子在全國民衆的眼中,立刻就會變成一個心胸狹隘,目光短淺,不顧大局的人。
這對他的將來,是極度不利的。
另一方面,林四等人的勝利也確實是他迫切需要的,他早就被神炎大軍壓得喘不過氣來了。
臺下許多人正在熱烈討論着那兩支大軍。
除了連綿不斷此起彼伏的讚歎之外,還有對於下一步的討論。
“我們應該要支援他們了,眼下那兩路大軍情勢很不利。”發話的人,是龍燕鎮北將軍秋昱,他的父親正是去年聖山之戰時,龍燕王國領隊天境後期的秋文成。
眼下秋文成並不在此,不過秋昱本人同樣不能讓人忽視。
現年四十的他,從軍已經二十五年,立下過許多戰功。而之前他就一直在龍燕北面駐紮,這場歷經大半年的大戰,他算是親歷了全過程。
他在軍中的威望頗高,他一發話,頓時便得到了許多人的響應。
“是啊!如果無人支援,他們之前打下的戰果,可能會白白被浪費掉。”虎牙將軍賀陽也贊同道。
他和秋昱已經有了十幾年的同袍之義了,自然是第一個支持他。
“不錯,必須要派人去策應他們了。之前他們一直都沒有遇到敵人大股部隊,所以才能順風順水……”
一時間,衆人紛紛請戰。
燕高揚面色不變,但心內卻是暗怒不已。
雖然這場舉國大戰,他們這些人聚在一起算是衆志成城。但在大戰前,秋昱並不是他這個陣營的。
他和他的父親秋文成,都是燕高揚的大王兄燕恪禮那個陣營的人。
燕恪禮長於政事,不善帶兵,這場大戰他並沒有被派到前線,而是留在後方。至於燕高揚,他此前便有了十年從軍經歷,故此秋昱等人現在纔會在他帳下聽命。
現在的龍燕國王年富力強,並未立下太子,不過在許多大臣看來,寬厚愛民的大王子燕恪禮將來繼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然而並不代表燕高揚就沒有人支持,他畢竟是二王子,下一任王位沒有被人坐上之前,他一直都還是有機會的。
他當然也有支持者,也有心腹,而現在他作爲中路戰線的總指揮,這會議上,自然不乏這些人。
不需要他使眼色暗示,立即便有人跳出來反駁秋昱了。
“你們說得倒是輕巧,派遣援兵策應他們,問題是我們哪裡來的兵?”輕車將軍陶明冷冷哼道。
安遠將軍尚逸幽幽道:“開戰至今,哪裡不是形勢吃緊?現在根本就無兵可派,一旦抽調其餘兵馬,被神炎人趁虛而入,造成全線大潰敗,你們擔得起這罪責嗎?別忘了,我們身後萬里,便是國都!”
他們的話,立即招來了賀陽等人的怒目而視。
而不等衆人開口,秋昱便擺了擺手止住了他們。
他環顧了衆人一圈,隨後沉聲道:“我們有兵!”
“兵從何來?”平南將軍關瑞輕瞟了他一眼。
“明寧城和寶新城的數十萬神炎大軍,是從哪裡來的?”秋昱反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