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意外的大戰(二)

面對近十萬敵人的進攻,本來只有7萬多人的聯軍就力量不足,但是營救劉循是必須的,諸葛均說到:“就叫姜浩去吧,咱們還有五萬人多人,完全可以對付北匈奴人。”馬超就叫姜浩帶着他的部隊走了。

馬超和李坤見諸葛均這麼有信心,就問他如何迎敵。諸葛均說到:“時間來不及商量了,你們兩位負責東西兩面,只要堅守住就行了。正面就交給我負責。”

馬超說到:“五弟,我們不熟悉你的打法。這仗就交給你指揮吧。”李坤也說道:“行,五弟,你大膽指揮,我們都聽你的。”

諸葛均知道現在不是客氣的時候,他說道:“你們只要保住東西兩面陣型不亂,我就有辦法將敵人打退。如果有什麼變化,我會派人通知你們。”兩人各自去了。

這時,在不斷的箭雨下,北匈奴人付出了許多死傷後,終於衝到了陣前,陣前的聯軍遊騎紛紛逃走了,露出了一個千人的長槍陣。

北匈奴人的騎兵開始還感到高興,認爲騎兵對付步兵是小菜一碟。等到他們衝到近前才發現,自己錯了。

前兩排長槍兵將兩排足有兩丈長的長矛一端抵在地上,雙手將長槍成40度角,迎向來敵的方向,騎兵們收不住來勢,紛紛撞向槍尖,翻倒在地,阻住了後面的騎兵。這時,後排的長槍兵上前幾步,向前刺去。

這時,北匈奴人的騎兵們才發現,自己的武器太短,夠不着敵人。而且敵人的長槍是配合着突刺的,個自爲戰的騎兵們根本擋不住這樣的進攻,紛紛被刺倒在地。

排成六排的長槍兵們,每人刺出三槍,就退下去,後排的上前繼續突刺,交替進行,保存體力。他們前面的敵人的屍體鋪滿了一地。

北匈奴人的將領們見前面與敵人膠着了,十分高興,催動了後面的四個萬人隊一起涌上,想一舉擊潰敵人。這時北匈奴人前面上不去,後面又涌上來,擠成了一個密集的人疙瘩。

這時,長弓手開始拋射,箭雨越過正在交戰的雙方士兵,飛向北匈奴人的後隊。拋石機也開始打擊匈奴人的後隊。

在後面擁擠的匈奴人的後隊 ,面對着從天而降的箭雨和石彈,避無可避,死傷慘重。他們承受不住這樣的打擊,開始後退了。

一個萬人長拼死衝殺在前,面對前面的殺人機器,無可奈何,只能寄希望於大批的士兵上來,用人海戰術衝亂長槍兵的陣型。他奮力躲過倆條刺來的長槍,退後幾步,回頭招呼後續部隊,可是這一看,更是欲哭無淚——後面除了大片的死屍,其他人都掉頭跑了。

北匈奴人的將領們見正面的敵人太過妖孽,於是分兵攻擊聯軍的兩翼。這下更給了遠程武器發揮的空間,尤其是長弓手們不停地將箭雨射向北匈奴人聚集的地方,大量殺傷着北匈奴人。他們都不敢再一起聚集了,那裡還有集羣攻擊的能力?

北匈奴人終於開始撤退了。諸葛均見敵人開始撤退,立即拿出了殺手鐗——鐵浮屠出動了。

鐵浮屠又被稱爲鐵浮圖,浮屠是鐵塔的意思,屬於具裝重騎兵,即人馬俱披重型盔甲,對敵陣發起衝擊的騎兵。南宋時大金國太子金兀朮曾經訓練過一支3000人的鐵浮屠,戰功赫赫。

鐵浮屠是富人的武器。主要是重型盔甲太過昂貴,加上每人配備的兩匹汗血馬,全鐵製的兵器,幾乎是黃金等身。就連人和馬的飯食和馬料都是精選的。

訓練一個鐵浮屠的費用可以養活50個普通騎兵。大金國傾全國之力也就訓練了3000名鐵浮屠。諸葛均也是咬着牙訓練了600名鐵浮屠,編成了一個營。

鐵浮屠在作戰前,士兵都不穿盔甲,不拿兵器,由一匹馬託着。另一匹馬也空着,就是爲了節省體力。直到要發起衝鋒時才裝備起來。

諸葛均的鐵浮屠裝備的盔甲是80斤中的明光鎧,這還不算,外面還套上他研製的皮甲,也有20斤重,頭盔是全鐵製的,只露出兩隻眼睛,這樣的裝備,在大漢朝獨一無二,基本上是刀槍不入了。馬匹身上也是雙層鎧甲,防護力極強。

鐵浮屠發起集團衝鋒,就像一羣坦克,幾乎無人能當。唯一的缺陷就是對於人和馬的體力消耗太大,只能持續攻擊一刻鐘。因此只能是用於衝陣時使用。

眼見敵人後退了,諸葛均命令拋石機和長弓部隊延伸射擊,打擊敵人後方,鐵浮屠發起集團衝鋒。同時通知馬超和李坤全線進攻。

鐵浮屠在早已被遠程武器打得四分五裂的敵人騎兵中橫衝直撞,殺得敵人人仰馬翻。然後直撲敵人的中軍。

這時,在敵人中軍前面,還有兩個萬人隊沒有使用,他們全力反撲過來。聯軍的50000騎兵緊跟着鐵浮屠猛撲過來。兩軍就像兩股鐵流猛烈地衝撞在一起。

北匈奴人的騎兵們也都是勇敢的戰士,他們奮力拼殺,可是他們的刀槍砍在鐵浮屠身上,毫無用處,而鐵浮屠的刀槍收割的卻是他們的生命。這樣的結果不是他們心理上能夠接受的,他們開始害怕了。

這時長弓營上來了,不停地擊打敵人的後隊,使他們無法增援正在與聯軍交戰的部隊。敵人終於抵擋不住了,開始潰散了,他們的潰散又衝亂了後面的部隊,最終導致了全軍的潰散。

北匈奴人的將領們現在已經無法阻止部隊的潰散了,士兵們的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就是逃,離那些可怕的敵人越遠越好。

聯軍士氣高漲,痛打落水狗。

伊寧城南,劉循的軍隊遇到烏孫的軍隊後,大將雷銅經驗豐富,立即命令留下500騎兵監視伊寧城裡的烏孫軍隊,自己帶着主力列陣迎擊烏孫援軍。

兩軍對陣後,雷銅親自上前叫陣,他的意圖是拖延時間,等待援軍。

雷銅手持金背大砍刀,威風凜凜地對着對面的敵陣喝道:“我是益州大將雷銅,哪個不怕死的敢上來迎戰?”

對面過來一個年輕將領,手持一把三股鋼叉,縱馬山前迎戰。雷銅不知對方虛實,先試探着過了兩招,發現敵方就是個渣,於是向他面門虛晃一招,刀頭下沉,砍在馬頭之上,然後趁他慌亂之際,一刀將其砍死。

敵方沉寂了一下,又出來了一箇中年將領,與雷銅交戰。

尹寧城頭,大將軍元宗見援軍到來,建議開城出戰,從背後襲擊益州的軍隊。

元彌有些猶豫。元宗說到:“現在聯軍正與北匈奴人交戰,他們抽不出身來增援城外的益州軍,咱們可以夾擊他們,目的不是要消滅他們,只是把咱們的援軍接進城來,增強防守的力量。聯軍與北匈奴人無論勝敗,勝者也會元氣大傷,咱們就能守住城池,等待援軍。

再者,他們是長途奔襲,攜帶的糧草輜重一定不多,耗也耗死他們。待會兒出城後,我多派信使到各地求援。我相信一定能堅持到解圍的那一天。”

元彌見他說得有理,不再猶豫,說到:“就按照你的計策辦吧。小心點,現在烏孫國離不開你。”

元宗感激地說道:“我王放心,元宗去了。”轉身去調集部隊去了。

元宗調集了城中能動用的全部騎兵,共計6500人,來到南門,打開城門,放下吊橋,就要衝出城去。

城外負責觀察的哨兵用望遠鏡發現了城門口的動靜,報告了統領。統領立即按照事先的預案,將500騎兵分爲三隊,將他們從焉耆國防軍學來的三段射運用起來。

元宗指揮着烏孫的軍隊衝向城外,剛剛出了大門洞,迎面飛來了近200支利箭,一下子將衝出去的十幾個騎兵射倒了,人和馬的死屍阻住了其餘騎兵的道路。元宗下令搬開死屍,幾十個騎兵下馬去搬運死屍。

這時,又是一波箭雨飛來,將他們大部分打倒了。箭雨一bobo地永不停歇,烏孫的軍隊無法通過狹窄的門洞,竟然衝不出去。

烏孫軍隊裝備的盔甲單薄,士兵們無法穿過密集的箭雨。元宗見衝不出去,只好下令士兵們去拆百姓家的門板,臨時當做盾牌。

辦法到是不錯,可是時間卻耽擱了很長,當他們頂着門板終於衝出了城門,形式已經變了。姜浩的騎兵中已經分出了5000人馬增援過來了,再出去沒有任何意義了。

元宗只好帶人退了回來。這一番折騰白白損失了200多人馬。

姜浩趕到劉循身邊時,雷銅已經接連斬殺了烏孫的四員大將了。仍然在那裡耀武揚威。

烏孫援軍見敵人的援軍到了,本來就決心不大的統軍將領,心生退意,下令撤退了。

姜浩心裡惦記着城北的主戰場,讓劉循繼續圍城,他帶人返回城北。

當姜浩心急火燎地趕到城北時,不禁大跌眼鏡。5萬多人的聯軍,竟然擊潰了10萬北匈奴的大軍。斬殺了三萬多人,俘虜了5萬多人,活捉了5個萬夫長。只有敵軍副將帶着一萬多人,逃回了北匈奴!

這時,李坤帶着自己的騎兵和諸葛均的一個長弓營,繼續追殲北匈奴的軍隊,並乘勝收取北烏孫的領土。其他四虎又返回了伊寧城下。

當聯軍又回到伊寧城下時,元彌和元宗見援軍沒了,強大的北匈奴的軍隊也完了。不等聯軍勸降,打開城門投降了。

幾天以後,西域的局勢已經穩定了。烏孫各地在元彌的親自勸降下,全部投降了。其它目標也全部達到,西域正式瓜分完畢。

按照約定,大軍啓程進軍漢中。諸葛均派甘易隨聯軍行動,自己留下整理戰後的攤子。

西北五虎在西域的行動,引起了所有軍閥勢力的重視。

消息傳到了在許昌的曹操耳中,他也不禁大吃一驚。

第120章 杜歌的陰謀第31章 營救諸葛亮第206章 諜報戰爭(一)第199章 兵發玉門關第208章 諜報戰爭(三)第1章 風流死法第336章 出巡上海第92章 風雲突變第254章 匈奴問題(二)第337章 上海造船廠第101章 麗仙兒的故事(二)第75章 生死時刻(三)第143章 拜見岳父母(四)第245章 兵圍長安第343章 舞林交鋒(二)第162章 各方反應第336章 出巡上海第286章 軍火販子的信用第128章 說服敦煌第87章 西北五虎第118章 國家公民第272章 還施彼身第226章 駱駝城夜戰第302章 櫻花綻放(五)第299章 櫻花綻放(二)第127章 諸葛亮脫身第77章 大婚進行曲第55章 張唯的選擇第150章 我要換二哥第27章 兄弟相逢第154章 三個諸葛亮第83章 戈壁血戰(二)第214章 斬首行動第15章 ,邂逅孫尚香第7章 走一步看一步第67章 諸葛亮的替身第259章 大唐鐵路第243章 神人黃月英第126章 新武器的威力第70章 諸葛亮的疑問第52章 誰在背後第127章 諸葛亮脫身第249章 諸葛亮出山第47章 玻璃拍賣會(二)第131章 陰謀加陰謀第121章 馬匪又現第36章 馬超來訪(一)第75章 生死時刻(三)第78章 房地產開發第92章 風雲突變第159章 將計就計第161章 意外的大戰(二)第140章 拜見岳父母(一)第101章 麗仙兒的故事(二)第43章 工廠遇襲第159章 將計就計第261章 反唐聯盟第29章 大喬小喬第264章 真正的危機第203章 韓遂偷營(一)第44章 諸葛瑾的憤怒第40章 誰家美女如畫第187章 移風易俗第37章 馬超來訪(二)第280章 劉備的選擇第193章 北上天山第338章 新來的工程師第140章 拜見岳父母(一)第5章 黃小婉第83章 戈壁血戰(二)第153章 掉包計實施第237章 諸葛亮的提議第271章 廖洪返鄉第279章 法正出使荊州第4章 肥皂和香皂第143章 拜見岳父母(四)第84章 戈壁血戰(三)第204章 韓遂偷營(二)第23章 玻璃和乳罩第295章 統一倭奴國(一)第365章 孫尚香來了第153章 掉包計實施第283章 孫權來訪第268章 平壤保衛戰第75章 生死時刻(三)第212章 營救行動第268章 平壤保衛戰第223章 送上門的藉口(二)第152章 營救計劃第174章 鐵血唐軍(一)第300章 櫻花綻放(三)第128章 說服敦煌第367章 倭寇的刺殺第268章 平壤保衛戰第337章 上海造船廠第159章 將計就計第20章 又見孫尚香第315章 上海血戰(三)第168章 軍事學院第308章 邪惡的計劃(一)
第120章 杜歌的陰謀第31章 營救諸葛亮第206章 諜報戰爭(一)第199章 兵發玉門關第208章 諜報戰爭(三)第1章 風流死法第336章 出巡上海第92章 風雲突變第254章 匈奴問題(二)第337章 上海造船廠第101章 麗仙兒的故事(二)第75章 生死時刻(三)第143章 拜見岳父母(四)第245章 兵圍長安第343章 舞林交鋒(二)第162章 各方反應第336章 出巡上海第286章 軍火販子的信用第128章 說服敦煌第87章 西北五虎第118章 國家公民第272章 還施彼身第226章 駱駝城夜戰第302章 櫻花綻放(五)第299章 櫻花綻放(二)第127章 諸葛亮脫身第77章 大婚進行曲第55章 張唯的選擇第150章 我要換二哥第27章 兄弟相逢第154章 三個諸葛亮第83章 戈壁血戰(二)第214章 斬首行動第15章 ,邂逅孫尚香第7章 走一步看一步第67章 諸葛亮的替身第259章 大唐鐵路第243章 神人黃月英第126章 新武器的威力第70章 諸葛亮的疑問第52章 誰在背後第127章 諸葛亮脫身第249章 諸葛亮出山第47章 玻璃拍賣會(二)第131章 陰謀加陰謀第121章 馬匪又現第36章 馬超來訪(一)第75章 生死時刻(三)第78章 房地產開發第92章 風雲突變第159章 將計就計第161章 意外的大戰(二)第140章 拜見岳父母(一)第101章 麗仙兒的故事(二)第43章 工廠遇襲第159章 將計就計第261章 反唐聯盟第29章 大喬小喬第264章 真正的危機第203章 韓遂偷營(一)第44章 諸葛瑾的憤怒第40章 誰家美女如畫第187章 移風易俗第37章 馬超來訪(二)第280章 劉備的選擇第193章 北上天山第338章 新來的工程師第140章 拜見岳父母(一)第5章 黃小婉第83章 戈壁血戰(二)第153章 掉包計實施第237章 諸葛亮的提議第271章 廖洪返鄉第279章 法正出使荊州第4章 肥皂和香皂第143章 拜見岳父母(四)第84章 戈壁血戰(三)第204章 韓遂偷營(二)第23章 玻璃和乳罩第295章 統一倭奴國(一)第365章 孫尚香來了第153章 掉包計實施第283章 孫權來訪第268章 平壤保衛戰第75章 生死時刻(三)第212章 營救行動第268章 平壤保衛戰第223章 送上門的藉口(二)第152章 營救計劃第174章 鐵血唐軍(一)第300章 櫻花綻放(三)第128章 說服敦煌第367章 倭寇的刺殺第268章 平壤保衛戰第337章 上海造船廠第159章 將計就計第20章 又見孫尚香第315章 上海血戰(三)第168章 軍事學院第308章 邪惡的計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