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教導隊

諸葛均和黃月英走到院外,見到院外情景也被震驚。

一大羣流民跪在院外,足有上百人之多。其中大多數是老弱婦孺,他們衣衫襤褸,面黃肌瘦,真是慘不忍睹。

原來,這些天,諸葛家招募人手,也收留了一些流民,陸陸續續有人聞訊來投奔,消息傳到了這羣流民耳中,就一起前來。

在家丁們的阻止下,他們就跪在院外苦求,見了兩人,知道是主事的人來了,更是哭喊聲一片。

一對中年夫婦跪着上前兩步,拉着兩個不滿十歲的孩子,哀求到:“好心的老爺、奶奶,請收留我們吧,我們什麼都能幹,不要工錢,給口吃的就行。”

見兩人沒說話,他們又說到:“實在不行,請收下這兩個可憐的孩子吧,讓他們伺候家裡的少爺、小姐,他們很懂事的,不要工錢,給口吃的就行,求你們了。”說着,連連叩頭。

好心的黃月英,早已淚流滿面,剛要彎腰去攙扶他們,諸葛軍一把將她拉住,拽到院子裡。

黃月英有些驚詫的望着他說到:“小均,你這是?”

諸葛均放開她的手,說到:“你是不是要收留他們?”

黃月英點點頭,說到:“以咱們家的收入,收下他們沒問題,可以安排他們做些雜事。他們太可憐了。”

他搖搖頭說到:“嫂子,你想過沒有,現在到處是戰亂、災民無數,如果你收留了他們,明天就會有成千上萬的災民涌向這裡,你怎麼辦?”

黃月英也清醒過來,說到:“那怎麼辦,小均,你想個辦法幫助他們,實在是太可憐了。”

他安慰她道:“別急,我有辦法。”說完,向外走去,黃月英跟在後面。

諸葛均對災民們說到:“衆位鄉親,我很同情大家的遭遇,可是以我一家的力量解決不了大家的困難。我有一個辦法,可以解決你們的問題。”說着,停頓了一下。衆流民都望着他。

他見他們都集中了注意力,接着說到:“當今劉皇叔爲人仗義仁慈,他一定會收留你們的,我會派人帶你們去找他,路上的吃食我會發給你們。”流民們見狀也只好接受了。

黃月英給諸葛亮修書一封,由李四和幾個家丁帶着一些糧食將流民們帶走了。

送走了流民,來到黃月英房中,他問她現在一共收購了多少糧食。她說現在不好收購,一共只有470石。

諸葛均說到:“現在二哥在劉皇叔那裡,還未得到真正的信任。雖然劉皇叔仗義,會安置災民的,可是咱們送去災民還是會令二哥爲難,這樣,咱們拿出300石糧食,再看你叔父能拿出多少石,就抵香皂貨款,由他派人給二哥送去,路上費用咱們來出。”

黃月英滿意地看着小叔子,覺得他越來越成熟了。

處理完這一切,回到自己房中,想起可憐的災民,他不禁滿腔悲憤。三國演義時間跨度近100年,該死的軍閥混戰,嚴重破壞了社會生產力,給千百萬人民帶來了災難。要想實現和平,就只有消滅軍閥勢力,統一國家。自己沒有這個能力,就只有幫助其中一支力量。從三國中描寫的來看,劉備也許是個不錯的選擇。諸葛亮也是個治世的能臣,何況他還是自己的二哥。

如果選擇幫助劉備,必須要發生赤壁大戰。只有赤壁大戰的結果,纔給劉備帶來發展的戰略空間。自己目前能做的就是發展自己的力量,待赤壁大戰後,再幫助諸葛亮。自己都能穿越,歷史的走向究竟怎麼樣,只能到時再說了。

主意定了,心情也豁然開朗。

諸葛均沒有軍事經驗,但他認爲沒有天生的軍事天才,歷史上真正優秀的軍事大家,大部分都不是學軍事出身的。後世開國領袖的事蹟人人皆知。就連諸葛亮也不是軍人出身。戰爭經驗要靠戰爭實踐積累。

諸葛均將從影視劇中看到的,從各種小說資料中學到的東西,整理成了一套方法,進行實踐,在摸索中提高。

他從招募的人員中挑選了30名素質較好的青壯,開始了訓練,一方面摸索經驗,一方面爲自己培養第一批骨幹。他仿照後世的叫法,稱呼爲教導隊。

按照自己大學時參加軍訓學來的作息制度,教導隊開始了訓練。

每七天休息一天。

每天早晨,10公里越野,從開始的空手,到腿上綁沙袋,直到扛上圓木。逐漸升級。

上午是技能訓練,下午是戰術訓練,晚上還要學習文化。諸葛軍幾乎全程與他們在一起,增進了瞭解,加深了情感。

他將教導隊分爲三個小隊,一隊練習長槍,二隊練習劈刀,三隊練習弓箭。

他訓練時要求弓手只練習射的遠和準,長槍手只訓練刺得狠和準,劈刀手只訓練快和準。每個人只訓練一招。配合起來卻威力極大。

他認爲軍隊不靠個人勇武力量,而要靠集體的配合取勝。例如五個不會武功的長槍兵,配上一個只會射箭的弓手,他這個劍術高手就應付不了。

訓練缺少武器。諸葛軍打算自己研製,就招募了一些工匠。但是這需要時間,前期的武器如何解決,他還是比較頭疼。

這天早晨,剛吃完早飯,家裡來了客人,見到他們,諸葛軍心裡鬱悶,隨即又高興起來。

第236章 諸葛均的家事第272章 還施彼身第122章 重新洗牌(一)第304章 模糊處理第232章 新武器開發第343章 舞林交鋒(二)第350章 這就是實力第125章 重新洗牌(五)第107章 謀國之戰(六)第165章 總參謀長第176章 我是大唐人第59章 強敵出現第144章 諸葛瑾來了第341章 上海大世界第370章 葉小梅的安排第136章 先發制人第131章 陰謀加陰謀第229章 韓遂的選擇第172章 旗袍和高跟鞋第332章 平壤戰役(十)第320章 呆笨的戰術第44章 諸葛瑾的憤怒第166章 好事連連第91章 煤炭和鐵皮爐子第239章 諸葛亮脫困第336章 出巡上海第72章 諸葛亮失算第197章 準備出兵第47章 玻璃拍賣會(二)第111章 民主推舉(二)第37章 馬超來訪(二)第250章 電力和蒸汽機第179章 血戰突圍(二)第158章 坑爹的冊封第198章 以馬超的名義第112章 新國家新氣象第264章 真正的危機第259章 大唐鐵路第296章 統一倭奴第15章 ,邂逅孫尚香第339章 新來的工程師(二)第36章 馬超來訪(一)第82章 戈壁血戰(一)第218章 將計就計第19章 新式傢俱第214章 斬首行動第208章 諜報戰爭(三)第10章 大管家黃月英第83章 戈壁血戰(二)第222章 送上門的藉口(一)第261章 反唐聯盟第17章 大戰前夕第139章 曹操約見第104章 謀國之戰(三)第187章 移風易俗第284章 鐵甲戰船第283章 孫權來訪第304章 模糊處理第104章 謀國之戰(三)第164章 軍事與科技第22章 長阪坡無戰事第88章 做客北羌第150章 我要換二哥第59章 強敵出現第208章 諜報戰爭(三)第139章 曹操約見第33章 各方反應第315章 上海血戰(三)第52章 誰在背後第82章 戈壁血戰(一)第67章 諸葛亮的替身第25章 諸葛均受傷第171章 技術換人第355章 大唐爲何示好第8章 教導隊第138章 荀彧的心結(二)第176章 我是大唐人第159章 將計就計第291章 諸葛均休假第239章 諸葛亮脫困第263章 惡夢的警示第62章 諸葛均的傲骨(一)第351章 東吳的忌憚第272章 還施彼身第152章 營救計劃第265章 銀行和國債第76章 化解仇恨第365章 孫尚香來了第242章 諸葛均震怒第29章 大喬小喬第71章 白衣三少第195章 特戰對決(一)第158章 坑爹的冊封第239章 諸葛亮脫困第339章 新來的工程師(二)第298章 櫻花綻放(一)第231章 我的喬兒第48章 拍賣經營權第327章 平壤戰役(五)第327章 平壤戰役(五)
第236章 諸葛均的家事第272章 還施彼身第122章 重新洗牌(一)第304章 模糊處理第232章 新武器開發第343章 舞林交鋒(二)第350章 這就是實力第125章 重新洗牌(五)第107章 謀國之戰(六)第165章 總參謀長第176章 我是大唐人第59章 強敵出現第144章 諸葛瑾來了第341章 上海大世界第370章 葉小梅的安排第136章 先發制人第131章 陰謀加陰謀第229章 韓遂的選擇第172章 旗袍和高跟鞋第332章 平壤戰役(十)第320章 呆笨的戰術第44章 諸葛瑾的憤怒第166章 好事連連第91章 煤炭和鐵皮爐子第239章 諸葛亮脫困第336章 出巡上海第72章 諸葛亮失算第197章 準備出兵第47章 玻璃拍賣會(二)第111章 民主推舉(二)第37章 馬超來訪(二)第250章 電力和蒸汽機第179章 血戰突圍(二)第158章 坑爹的冊封第198章 以馬超的名義第112章 新國家新氣象第264章 真正的危機第259章 大唐鐵路第296章 統一倭奴第15章 ,邂逅孫尚香第339章 新來的工程師(二)第36章 馬超來訪(一)第82章 戈壁血戰(一)第218章 將計就計第19章 新式傢俱第214章 斬首行動第208章 諜報戰爭(三)第10章 大管家黃月英第83章 戈壁血戰(二)第222章 送上門的藉口(一)第261章 反唐聯盟第17章 大戰前夕第139章 曹操約見第104章 謀國之戰(三)第187章 移風易俗第284章 鐵甲戰船第283章 孫權來訪第304章 模糊處理第104章 謀國之戰(三)第164章 軍事與科技第22章 長阪坡無戰事第88章 做客北羌第150章 我要換二哥第59章 強敵出現第208章 諜報戰爭(三)第139章 曹操約見第33章 各方反應第315章 上海血戰(三)第52章 誰在背後第82章 戈壁血戰(一)第67章 諸葛亮的替身第25章 諸葛均受傷第171章 技術換人第355章 大唐爲何示好第8章 教導隊第138章 荀彧的心結(二)第176章 我是大唐人第159章 將計就計第291章 諸葛均休假第239章 諸葛亮脫困第263章 惡夢的警示第62章 諸葛均的傲骨(一)第351章 東吳的忌憚第272章 還施彼身第152章 營救計劃第265章 銀行和國債第76章 化解仇恨第365章 孫尚香來了第242章 諸葛均震怒第29章 大喬小喬第71章 白衣三少第195章 特戰對決(一)第158章 坑爹的冊封第239章 諸葛亮脫困第339章 新來的工程師(二)第298章 櫻花綻放(一)第231章 我的喬兒第48章 拍賣經營權第327章 平壤戰役(五)第327章 平壤戰役(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