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功封之謀,後宮起風雲

張純一張嘴,袁傾城就想翻白眼,‘還真教官家給說中了,蠢蠢這貨成事不足,偏偏還特別愛搞事,我兒子趙興和趙盛才九歲,趙錦才四歲,着什麼急謀劃前程,再說,這事有官家操辦,咱們操哪門子心?’

不想,聽張純提起這茬,李琳和麻曉嬌都坐正了一些,只有葉詩韻跟她一樣漫不經心。

“你說的是皇子出閣一事吧?”李琳問。

皇子出閣是指皇子成年後離開皇宮,前往自己的府邸居住,同時獲得相應的封號、官職和權力,是皇室制度中的重要環節。

這個成年,不是說皇子真的成年,而是通常在皇子十歲以上(具體年齡因皇帝態度、皇子地位等有所差異),由朝廷安排出閣事宜。

——這也會因政治需要提前或延後。

放在別的趙宋王朝的皇帝那裡,皇子出閣時通常都會被授予王爵(如親王、郡王等),並賜予相應的封號(如“燕王”、“許王”等),這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

朝廷還會爲皇子修建或分配專門的府邸,作爲其出閣後的居所,府邸的規格根據爵位等級而定。

出閣後的皇子可能還會被授予一些榮譽性或實際性的官職,參與部分朝政(但趙宋王朝爲防皇子干政,實際權力通常受限),同時擁有自己的幕僚和下屬機構。

總之,對皇子而言,出閣標誌着從皇子身份向獨立宗室成員的轉變,是其政治地位確立的重要標誌;對朝廷來說,這一制度既體現了對皇室成員的優待,也通過規範皇子的居住和權力範圍維護了皇權的穩定。

趙俁絕對是趙宋王朝歷任皇帝中最特殊的存在。

他的特殊性,不僅在於他是趙宋王朝除了趙匡胤以外最偉大的皇帝,還在於他的兒子太多、女人也多。

這小男孩長到十歲,就開始發育了,甚至很快就會性成熟了。

而後宮中的女人這麼多,趙俁是能幹,可也肯定不能滿足數千個女人,她們中必然有慾求不滿的。

偏偏,趙俁這個人還很自私,喜歡把自己宮裡的女人上了先佔爲己有,進而已經跟自己宮裡的大多數女人發生過關係。

這萬一哪個趙俁上過的女人憋壞了,打起了皇子的主意,那不就造成皇室醜聞了嘛。

關鍵,涉及到自己的女人和自己的兒子,趙俁也不好處理。把他們弄死吧,畢竟一日夫妻百日恩、虎毒還不食子;要是不弄死他們吧,他們都給趙俁戴綠帽子了,這也太有損趙俁皇帝的威嚴了,萬一這事再傳出去,趙俁只怕會被人笑話上千年,甚至更久。

也正是因爲如此,有諫官建議,讓趙俁早一點放皇子出閣,爲了避免自己的兒子綠自己,自己再親手弄死自己的兒子,趙俁當即就同意了。

現在之所以還沒有實施,主要是因爲,趙俁的兒子實在太多,這要是都封王,都給修建專門的府邸,太不現實。

朝廷現在正在研究解決方案,只等方案研究好,就會讓年紀夠了的皇子出閣。

趙俁的庶長子趙衍,今年已經十一了,再過幾個月就十二了,不能再拖了,再拖下去,沒準會出事,所以,皇子出閣這件事不會拖得太久,最晚,年前就得辦。

而麻曉嬌的長子趙棣、葉詩韻的長子趙存、李琳的長子趙擎、張純的長子趙樘也全都超過十歲了,肯定是第一批出閣的皇子。

試問,做母親的,怎麼可能不爲自己兒子的前程擔憂?

這也就不怪張純會提議此事,以及李琳和麻曉嬌如此重視此事了。

倒是葉詩韻想得比較開。她想着,反正自己的兒子是皇帝的兒子,未來還能差得了?再說,這不還有自己嘛,最多自己給自己的兒子想點賺錢的主意,當個富家翁總歸沒問題,所以根本就不擔心。

關鍵,葉詩韻對自己兒子的未來也沒什麼期待,不像張純、李琳、麻曉嬌,希望自己的兒子從政、從軍、有出息。

麻曉嬌說:“官家皇子太多了,不可能全都封王,如果全都封王,不僅朝廷的財政壓力太大,這王爵也就不值錢了。”

葉詩韻說:“全都給建府邸,也不可能,皇城中哪有這麼多地方。”

張純說:“王位、府邸都是小事,皇帝的兒子,再差,也少不了一世榮華富貴,我所說的謀劃,是更重要的事。”

這回,就連袁傾城都坐不住了,她問:“什麼更重要的事?”

沒辦法,袁傾城的兒子趙興、趙盛就算這次不出閣,明年也肯定得出閣。

趙俁說的好聽,會將自己的兒子全都安排妥當,但畢竟趙俁的兒子那麼多,狼多肉少,也身爲人母,袁傾城怎能不爲自己的骨肉細細籌謀?

張純看了袁傾城一眼,似乎在說:“我可還沒消氣吶!”

但張純還是答道:“解除對皇子的限制。”

爲了防止皇子干政,趙宋王朝的歷任皇帝和大臣採取了一系列嚴格的限制措施:

皇子等宗室成員雖然年紀很小就可以封官、封爵,但大多是隻有官位、爵位名號而無具體實權的武官。即便能出席朝會,也被規定不準對朝廷大事、國家大事發表意見,只能作爲一種象徵存在,沒有參與討論的權利。

宋神宗規定,宗室子弟授官者,不可以在河北、河東、陝西及四川任職,因爲這些地方要麼靠近邊境,要麼容易形成割據,防止他們與地方勢力勾結。同時,宗室子弟不能擔任能夠帶兵的武官,也基本不可能任相——兩宋時期,僅有宋太宗八世孫趙汝愚擔任過宰相,但不久也遭到貶謫。

宋英宗之前,宗室子弟不能參加科舉考試,只能依靠朝廷授予的虛職生活。宋神宗時期雖允許他們參加科舉,但依然有諸多限制,其目的還是爲了防止他們通過科舉掌握過多權力,威脅皇權。

趙姓宗室在京城需由朝廷統一蓋房子,集中居住,不能隨意選擇居住地點。他們外出要申請,回來還要登記,並且中途在街上下馬都不行,違反制度會受到懲罰。此外,他們會客也受到嚴格限制,一般情況下不允許與朝中大臣、官員見面,除非得到批准。

通過這些措施,趙宋王朝有效地限制了皇子及宗室成員的權力,基本杜絕了他們干政和爭奪皇權的情況,維護了皇權的穩定。

但也正是因爲有這樣的規定,不僅造成了趙宋王朝的皇子及宗氏人才的大大浪費,還幾乎把他們當成囚徒一樣囚禁起來,關鍵,歷史上,金人南下時,還造成了史上最恥辱的靖康之恥。

張純要是說別的事,已經跟趙俁接上頭的袁傾城,真不感興趣,也真不會支持張純。但張純要解開皇子身上的枷鎖,還皇子自由,那身爲皇子母親的袁傾城,肯定得支持張純,畢竟,就像張純所說的,王位、府邸都是小事,但自由就不同了。她可不想自己的兒子一直被“囚禁”到死。

李琳一直都想讓自己的兒子從軍,替自己完成征戰沙場的夢想,所以肯定是最支持張純的。

李琳說:“此事我已與官家聊過,官家雖未明說,但我觀他也有放皇子出去歷練爲我大宋效力之意,只是朝中大臣堅決反對此事,官家纔沒有鬆口。”

麻曉嬌問:“那現在的問題是怎麼讓大臣同意此事?”

葉詩韻說:“皇子、宗氏如果從政、從軍、從商,肯定會跟大臣產生競爭,威脅到他們的利益,他們不會輕易點頭的。”

張純微微一笑:“容不得他們不同意。”

“此話怎講?”袁傾城問。

“由於官家皇子太多,按照以往制定的規定,根本無法安置這麼多皇子,他們總不能讓官家將生下的皇子掐死以及禁止官家繼續生皇子吧?”張純說。

別說趙俁可是有強大軍功的皇帝說一不二,就算趙俁是宋仁宗那樣的窩囊皇帝,大臣也不敢有這樣大逆不道的想法。

四女不約而同的點頭,認可了張純所說的。

“府邸就不說了,皇城沒這麼多地方就是沒這麼多地方,大臣最後只能妥協,允許皇子自己隨意選擇居住地點,這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

“真正棘手的是王位問題。”

“太平天國後期,尤其是洪秀全死以後,太平天國內部統治極其混亂,當時的統治者爲了拉攏人心,將大量關鍵將領都封爲王爺,導致王爺數量激增到了兩千七百位左右,出現了“王爺多如狗,爵爺滿街走”的特殊局面,這是特例,有特殊的歷史背景,就不提了。”

“除此之外,史上王爺最多的就是明朝。明朝建立後,朱元璋恢復了藩王制度,規定皇帝的兒子除繼承皇位者外,其餘都封親王,親王的兒子除繼承親王爵位者外,其餘都封郡王。這種制度使得明朝宗室成員數量不斷增加,王爺的數量也隨之增多。據記載,明朝一共出了八十七個親王、九百二十四個郡王。這些王爺給明朝的財政,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如果官家執意將自己的兒子全都封王,那麼其所帶來的財政壓力,絕對要遠遠超過明朝的王爺給明朝的財政帶來的壓力,關鍵,咱們大宋,封王也較爲謹慎,異姓王數量很少,親王數量更是相對有限,大臣肯定不願意看到官家把自己的兒子全都封王。”

“可不給皇子封王,又不符合我大宋的禮制。”

“而且,封親王,還是封郡王,也不好抉擇,總得有個評判標準吧?”

“既然如此,官家跟大臣就有得談,談好了,就有望解開皇子身上的枷鎖。”

四女聽言,眼睛一亮!

甚至就連葉詩韻都說:“展開講講。”

張純不無得意地說:“這是我給官家獻的解決這個難題的計策,參考的是清朝的封王政策,即:功封,及遞降襲爵。

這麼做的好處是:

一來,這能大大減少王爺的數量,減輕朝廷財政負擔。功封就意味着皇子們不能再僅憑出身坐享其成,得憑真本事掙爵位,有多大能力就享多大待遇。那些沒什麼功績的皇子,頂多封個低階爵位,不會像明朝那樣躺平也能佔着親王、郡王的俸祿,朝廷的錢能花在更實在的地方,比如軍餉、比如民生。

二來,這能激勵皇子上進。遞降襲爵就是說,父輩是親王,兒子若沒功績,可能就降爲郡王,再下一代沒本事,繼續往下降,直到成爲普通宗室。這樣一來,皇子們爲了保住家族地位,就得主動去做事——從政能治理地方,從軍能戍守邊疆,就算從商、治學,只要做出成績,朝廷認可了,就能憑功勞晉爵。久而久之,宗室裡能多出些有用的人才,不再是一羣只知享樂的閒人,這對我大宋來說是盤活了宗室資源。

三來,宗室實力強大了,也能平衡朝堂勢力。

官家很認可我的計策。”

頓了頓,張純又說:“現在的問題是,大臣雖然覺得我的計策不錯,他們也沒有更好的計策,但他們又不願意看到宗室崛起,搶奪他們手上的權力,所以不肯鬆口,此事就僵在這裡。”

李琳很乾脆地問:“你需要我們做什麼?”

張純直言不諱地說:“聯繫後宮妃嬪,讓她們說服自己孃家支持此策,跟她們陳述利害關係,說清楚這是大家都受益之事,只要有足夠多的官員支持此策,官家就能順勢解開皇子身上的枷鎖。”

“爲何不請官家或皇后下旨?”麻曉嬌問。

“解除皇子身上的限制,最受影響之人就是太子……”

趙宋王朝的歷任皇帝和大臣之所以如此限制皇子、宗室,原因之一就是免得皇子或者宗室中出現政治強人威脅到皇權。

所以,站在皇后鄭顯肅和太子趙壽的角度,肯定不願意解開其他皇子身上的枷鎖。

這樣一來,趙俁就不好親自出面來辦這件事了。

那她們幾個私底下去串聯此事,就是最優解。

等生米煮成熟飯,鄭顯肅也就不能再說什麼了,最多趙俁象徵性地收拾她們一頓,也就是了。

完美。

……

第二十二章 趙俁: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第七章 單刀直入第197章 西夏末路第102章 拿下穿越者任務進度:35第240章 血洗江南,替天行道第177章 耶律延禧:趙俁爲刀俎,我爲魚肉第146章 花石綱來了第250章 黃袍加身日,潰兵叩門時第九章 娶一送一第173章 打贏了,就得這麼談第236章 清君側第102章 拿下穿越者任務進度:35第246章 錦繡前程,宋江送禮第五十七章 不歡而散第237章 烽火燃江南,士紳乞天兵第99章 建中元年第四章 嶄露頭角第261章 新政定江南,北疆烽火漸第230章 夫妻夜話第221章 爭芳鬥豔第245章 分金大買市,全夥受招安第195章 征服女王第81章 奴婢李師師第九章 娶一送一第286章 鞍上胭脂燼第187章 趙俁的戰略定力第285章 今晚朕要打十個第92章 喜歡主動的李琳第246章 錦繡前程,宋江送禮第三十五章 目標:生下趙俁的庶長子第二十八章 蹴鞠第109章 宮闈科舉第95章 趙俁:愛卿生了個好女兒第八章 私定終身第129章 搞錢和減稅第278章 玉華策,御前賭江山第六十五章 鎖定勝局第72章 誰敢看(爲盟主“ 泥嵐軒真”加更)第103章 得到前小甜甜,得到後牛夫人?第196章 剛娶的皇后第三章 螳臂當車?第十二章 想當太后的張純第142章 李琳:女爲悅己者容第87章 趙俁:誰能支配我?第257章 汝妻妹吾自養之,汝勿慮也第93章 大婚第219章 硬上第三十六章 初吻沒了第六十章 皇位爭奪戰開啓第76章 張大謀士(首萬加更!)第286章 鞍上胭脂燼第162章 夢想成真,五女一起第192章 實在親戚第242章 野心勃勃的童貫第七章 單刀直入第二十一章 大膽騙我,我配合你第249章 廟堂碾草莽第69章 趙煦駕崩第145章 九龍奪嫡之局即成第六十一章 越來越有帝王之相第76章 張大謀士(首萬加更!)第280章 遼國又給趙俁送美人了第158章 趙俁遇刺第272章 張純又開始搞事了第181章 文妃也不想城中親人出事罷第100章 趙俁剛剛吹了個牛逼第四十七章 誰是第三者?第251章 這也算是一位皇后吧?第188章 北遼太后第二十四章 原來是調教第二十三章 分裂之始第五章 有驚無險第二十二章 趙俁: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第248章 美人有着落了第四十五章 連新手村都沒走出去第68章 李琳:我先委曲求全第274章 趙俁:我兒子出息了第74章 小樹不修不直溜,媳婦不修哏赳赳第277章 瓊林宴:趙佶狀元體驗卡第221章 爭芳鬥豔第212章 我大宋大臣的風骨第291章 粉黛離間計,宋遼金皇帝第207章 西夏亡第181章 文妃也不想城中親人出事罷第209章 天日照爾不照我第220章 八尺夫人第271章 鄭皇后的告白第三十二章 莘王可做宰相第170章 首戰告捷,先取一州第295章 權色交易第187章 趙俁的戰略定力第118章 收回所有皇權第247章 敕賜虎賁袍,丹書換征衣第103章 得到前小甜甜,得到後牛夫人?第三十二章 莘王可做宰相第292章 自毀江山,實屬活該第四章 嶄露頭角第198章 議和第288章 帝國新星
第二十二章 趙俁: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第七章 單刀直入第197章 西夏末路第102章 拿下穿越者任務進度:35第240章 血洗江南,替天行道第177章 耶律延禧:趙俁爲刀俎,我爲魚肉第146章 花石綱來了第250章 黃袍加身日,潰兵叩門時第九章 娶一送一第173章 打贏了,就得這麼談第236章 清君側第102章 拿下穿越者任務進度:35第246章 錦繡前程,宋江送禮第五十七章 不歡而散第237章 烽火燃江南,士紳乞天兵第99章 建中元年第四章 嶄露頭角第261章 新政定江南,北疆烽火漸第230章 夫妻夜話第221章 爭芳鬥豔第245章 分金大買市,全夥受招安第195章 征服女王第81章 奴婢李師師第九章 娶一送一第286章 鞍上胭脂燼第187章 趙俁的戰略定力第285章 今晚朕要打十個第92章 喜歡主動的李琳第246章 錦繡前程,宋江送禮第三十五章 目標:生下趙俁的庶長子第二十八章 蹴鞠第109章 宮闈科舉第95章 趙俁:愛卿生了個好女兒第八章 私定終身第129章 搞錢和減稅第278章 玉華策,御前賭江山第六十五章 鎖定勝局第72章 誰敢看(爲盟主“ 泥嵐軒真”加更)第103章 得到前小甜甜,得到後牛夫人?第196章 剛娶的皇后第三章 螳臂當車?第十二章 想當太后的張純第142章 李琳:女爲悅己者容第87章 趙俁:誰能支配我?第257章 汝妻妹吾自養之,汝勿慮也第93章 大婚第219章 硬上第三十六章 初吻沒了第六十章 皇位爭奪戰開啓第76章 張大謀士(首萬加更!)第286章 鞍上胭脂燼第162章 夢想成真,五女一起第192章 實在親戚第242章 野心勃勃的童貫第七章 單刀直入第二十一章 大膽騙我,我配合你第249章 廟堂碾草莽第69章 趙煦駕崩第145章 九龍奪嫡之局即成第六十一章 越來越有帝王之相第76章 張大謀士(首萬加更!)第280章 遼國又給趙俁送美人了第158章 趙俁遇刺第272章 張純又開始搞事了第181章 文妃也不想城中親人出事罷第100章 趙俁剛剛吹了個牛逼第四十七章 誰是第三者?第251章 這也算是一位皇后吧?第188章 北遼太后第二十四章 原來是調教第二十三章 分裂之始第五章 有驚無險第二十二章 趙俁: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第248章 美人有着落了第四十五章 連新手村都沒走出去第68章 李琳:我先委曲求全第274章 趙俁:我兒子出息了第74章 小樹不修不直溜,媳婦不修哏赳赳第277章 瓊林宴:趙佶狀元體驗卡第221章 爭芳鬥豔第212章 我大宋大臣的風骨第291章 粉黛離間計,宋遼金皇帝第207章 西夏亡第181章 文妃也不想城中親人出事罷第209章 天日照爾不照我第220章 八尺夫人第271章 鄭皇后的告白第三十二章 莘王可做宰相第170章 首戰告捷,先取一州第295章 權色交易第187章 趙俁的戰略定力第118章 收回所有皇權第247章 敕賜虎賁袍,丹書換征衣第103章 得到前小甜甜,得到後牛夫人?第三十二章 莘王可做宰相第292章 自毀江山,實屬活該第四章 嶄露頭角第198章 議和第288章 帝國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