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要不乾脆別堵了

第11章 要不乾脆別堵了

汲仁聞言沉默了片刻,隨後面露尷尬之色:

“不敢隱瞞殿下,下官從未參與過治水,對治理水患之事不能說是毫無建樹,只能說是一竅不通。”

“因此接到陛下旨意時,下官也疑惑了許久。”

“後來再細想,或許是因爲家兄汲黯多年前曾參與過瓠子決口的搶修,如今家兄體弱多病難堪重任,陛下才臨時想到了下官。”

說到這裡,大概是怕劉據嫌他拖後腿,汲仁又施了一禮態度誠懇的表態:

“下官雖不通治水之時,但有一顆赤誠之心,此行任憑殿下調遣,殿下便是命下官跳進大河以肉身堵塞決口,下官也絕無二話!”

“汲郎中言重了。”

劉據笑了笑,心說這次是因爲我舉薦了你,接着又問,“不知當年令兄搶修瓠子決口的事,汲郎中知道多少?”

“殿下,下官可以暢所欲言麼?”

汲仁聞言面色微變,有些遲疑,但更多的還是殷切。

對於劉據這個太子的仁恕溫謹,汲仁早有耳聞並心生嚮往,只可惜此前沒有投靠的機會。

哪怕前些日子經過遣散門客的事,在衛青和衛子夫的及時補救之下,也並未產生太多的負面影響。

而現在汲仁好不容易見到了劉據。

又在初次見面時就被劉據邀請共乘一輛馬車,如此殊榮怎能不令他受寵若驚?

加之劉據與他交談也是這麼的平易隨和,汲仁只感覺遇上了真正的明主,恨不得立刻把心臟都掏出來呈上。

劉據一聽這話就立刻意識到,當年汲黯治水可能還真有其他不能公開的秘辛。

當即微微頷首:“自然可以,今日你我在這輛馬車裡說的話,不會有第三個人知道。”

“大漢有殿下這樣的太子,國之甚幸,民之甚幸。”

汲仁當場在狹窄的馬車裡行跪拜之禮,被劉據扶起之後,才正色說道,

“實不相瞞,家兄曾與下官私下說過,當年治水之事被陛下擱置,共有幾大緣故:”

“首先,是決口水勢湍急。”

“用來堵塞決口的巨石剛投進去就會被衝開,等到好不容易堵上時,又有其他的河堤出現決口,首尾往往兩難相顧;”

“其次,是當地以丞相田蚡爲首的當地世家豪強阻撓。”

“瓠子決口在南堤,大河南岸多爲百姓田地,而以田氏爲首的世家豪強的田地祖產則在北岸。”

“南堤決口,河水向南傾瀉,北岸非但不受影響,還比決口之前更加安穩。”

“而一旦堵上決口,北岸便也要時刻面臨決口的風險,因此他們極力阻難治水;”

“再次,也是最爲重要的,便是陛下的苦衷。”

“那時正值陛下繼位之初,雖竇太皇太后雖薨,竇氏外戚失勢,但王太后依舊健在,田蚡貴爲國舅,田氏權勢崇高。”

“陛下既信鬼神,又尊孝道,還需顧忌朝堂局勢。”

“因此不得不做出妥協,順應田蚡之言叫停治水。”

“再後來田蚡與王太后相繼辭世,漢匈之爭卻愈演愈烈,大漢國庫內帑時常入不敷出,陛下就更無心關注水患,因此才一拖再拖。”

“殿下,這就是下官從家兄那裡聽來相關瓠子決口的事情。”

“至於其中的曲折是非,不過是家兄一家之言,下官亦不能保證準確無誤,還請殿下親自定奪。”

聽了這番話,劉據逐漸陷入了沉思。

這通分析倒是給他打開了一個新的視角,讓他對這段歷史有了一個全新角度的認識。

前面兩點緣故不必多言,那就是擺在明面上的事情,史書也有提及。

重點就是最後一點,相關劉徹的苦衷。

不得不承認,汲黯的說法不無道理。

劉徹可能不是不想治水,也不是不明白水患的危害,否則當年瓠子決口剛發生的時候,又怎會立刻派汲黯與鄭當時前往治理。

更不會在距今四年後,派出汲仁和郭昌之後,又親臨現場指揮,不惜一切代價治水。

劉徹可能什麼都知道。

只是哪怕是貴爲天子的他,也不是想做什麼就能做什麼的。

外戚、權臣、國庫、外敵都有可能成爲他的掣肘,作爲大漢的掌舵人,方方面面他都必須通盤考慮,一點漏算便可能滿盤皆崩。

而治理黃河水患,所用的人力物力必定十分龐大,足以牽動局勢…… 想到這裡,劉據好像明白了什麼,心中的信念更加堅定:

“媽的,別說我沒這麼大的腦子,就算有也不去受那個委屈!”

“孤家寡人有什麼好,輕鬆點活着不好麼?”

“我必須讓劉徹把我給廢了,那皇位誰愛要誰要去,反正我絕對不要。”

……

數日後。

劉據終於抵達東郡濮陽。

此時隨行的人馬已經增加到了五千多,因爲劉據舉薦的另一個人郭昌也已經在中途與他會合,並且帶了五千步卒前來協助。

郭昌這個人也不簡單。

他曾以校尉身份隨衛青攻打匈奴,立下不少戰功,如今官拜太中大夫。

劉據對這個人很放心,有衛青那層關係在,郭昌自然是毋庸置疑的自己人,定會全力支持他的工作。

對於劉據的到來。

東郡郡守陳虢和濮陽縣令章諒不可謂不上心。

非但親自出城迎接,還準備了熱烈的歡迎儀式,並且提前徵發了轄區內的徭役。

就這麼幾天的功夫,已經給劉據湊出了三萬的役夫。

這是具有封建特色的歲役制度,每個成年男子每年都有一到三個月的服役義務。

國家安定時主要以修建宮殿、城牆、道路、水利爲主,戰亂時則需參與防禦、巡邏、戰鬥等活動。

而且,不但不給工錢,有時甚至還得自備工具、兵器和乾糧。

所以當地的百姓還真就未必真心歡迎他的到來,除非他真能帶領大夥治好水患……

如此在濮陽城內安頓好後。

劉據倒也還算比較負責,第一時間就叫陳虢和章諒帶自己前往決口的河道附近查看現狀。

等到了現場。

他立刻就明白四年後劉徹爲什麼得動用幾十萬役夫,耗舉國之力才能堵住決口了。

因爲經過近二十年的放任不管。

這裡南堤的決口水流湍急不說,而且已經不止一處。

寬的地方甚至達到了二十幾丈,放眼望去已是一片汪洋,決口中殘存的堤壩就像一座座小孤島。

“這還怎麼堵,神仙來了也堵不住吧?”

於是當着衆人的面,劉據故意大聲說道,“要我說,乾脆就別堵了,大禹治水時曾說過堵不如疏,咱們乾脆把北堤也扒了算了。”

“如此河水向北岸也傾瀉過去,大河被分了流,水位自會下降,南岸的水患也可得到緩解。”

“說不定自此便可一勞永逸。”

此話一出。

在場衆人無一不是面色大變。

陳虢和章諒面面相覷。

心中暗想,堵不如疏是這麼理解的麼?

都說當今太子仁恕溫謹,體恤百姓,今日一見,竟是如此昏庸無能之輩?

汲仁嚇得上前苦苦勸諫:

“太子殿下三思,如今南岸已有十六郡受災,若再扒了北堤,河水涌入北岸奔流入海,不知又有多少郡縣受災,屆時南北皆爲災區,必將又是一場生靈塗炭啊!”

“殿下,治水之事尚需從長計議,萬不可衝動行事。”

郭昌也是忍不住抱拳請命。

唯有持節隨行的廷尉史杜周則冷眼旁觀,輕聲對身後的親信道:

“將太子剛纔說的話一字不差記錄下來,我要上書如實呈報聖上。”

第260章 兒臣絕不將就第313章 西福!西福!請子西福?第156章 劉徹:難道神仙臉上那雙招子是瞎了第81章 矯制大害!【五更求首訂】第391章 殺降不算,竟還有屠城的事?!第115章 這纔是真正的材官將軍!第213章 怎麼就還形成逆子鐵三角了?第332章 這纔是真正意義上的滅國!第278章 我們只是研究了一夜方技第108章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第330章 消失的金日磾!第125章 我衛青的外甥果然都不是俗物!第79章 南疆無事!【第三更】第169章 劉徹:奇淫巧技,不過如此!第262章 大名鼎鼎廣川王第239章 老奴就這一條命,殿下看着辦吧第279章 神他麼“剝奪政治權利終身”!第388章 怎會是漢軍?!第144章 表哥家中可有養犬?第172章 太子最終會便宜了哪家的女兒?第228章 給朕醒悟吧,逆子!第307章 才四個月大就封王?第327章 他們還得謝謝大漢呢第431章 朕想起來了第352章 這回太子之位必是保不住了!第267章 匹夫速更,夜不能寐!第127章 山呼萬歲,肥水不流外人田!第460章 眉清目秀的騾子第488章 二位將軍有信心麼?第440章 衛青的死期第514章 河豚毒素!第199章 劉據的完整童年?第478章 你倒是宣詔啊?第513章 藏得最深的反間計?第303章 一羣戴罪立功加兩個顧命大臣,朕就不信還看不住你!第378章 我吸進去的第一口氣便自帶侯爵的芳香氣息第515章 出人預料的答案!第107章 母后,你得支棱起來啊!第436章 什麼叫做文明燈塔?第406章 漢軍與匈奴相比,孰強孰弱?第160章 狂熱!第280章 我的仁恕寬厚之名,誠不欺天下!第243章 說不定你也有機會成爲儒聖第480章 召劉據回京,朕想念他了第71章 細作司馬遷第293章 對症下藥的欺君第370章 金銀飾虎面玄鐵鎧!第312章 捉了幾個矮小野人第340章 直指繡衣使者!第473章 不許退!退者死!(二合一)第448章 人家最怕匈奴人西遷了啦第441章 漠南漠北,再無匈奴,嶺東嶺西,皆爲漢土!第520章 啊呀,朕現在病了第377章 “圈踢”方略第470章 請加大力度(二合一四千字)第384章 約法三章第48章 禽獸不如的蟲豸第288章 此事便如同懷才,如何能夠瞞得住?第480章 召劉據回京,朕想念他了第189章 廢立太子之議第137章 還有什麼是太子不會的?【三更萬字第524章 孝敬給父皇一個天大的驚喜!第498章 二龍不相見第382章 這展開爲何似曾相識?第308章 這些人是攪屎棍,那誰是屎第528章 天下可以亂,劉據必須死!第425章 我不死難辭其咎!第179章 事情你來做,黑鍋我來背第274章 我祝你們長命百歲第455章 縱情一戰吧,舅父第42章 誰爆誰金幣第250章 父親若還是人,那便不行第516章 要不要加錢?第342章 鞭笞第153章 司馬遷:我燒起來了!第84章 朕有一位老友第315章 我最大的優點就是從不過河拆橋第53章 下官承受不起第118章 交鋒即是結束!第522章 以身入局,把事搞大第364章 乃舅可是奉旨欺君!第484章 壓力給到霍光第161章 連我都是謠棍,劉徹又將如何應對?第390章 請王上以大局爲重!第360章 生子如此,夫復何求!第516章 要不要加錢?第372章 這就是我給你的底氣!第518章 【巫蠱之禍20】第415章 民意不可違,大勢不可逆!第154章 太子竟當衆鋸了自己?第365章 衛青,朕就說你老了,你可服老?第57章 柴胡不叫柴胡第116章 你放什麼狗屁,乃翁在意!第27章 我郭昌也有心眼第365章 衛青,朕就說你老了,你可服老?第482章 暴風雨即將來臨第209章 傳下去,太史公司馬遷是抄襲狗!第160章 狂熱!第280章 我的仁恕寬厚之名,誠不欺天下!第406章 漢軍與匈奴相比,孰強孰弱?
第260章 兒臣絕不將就第313章 西福!西福!請子西福?第156章 劉徹:難道神仙臉上那雙招子是瞎了第81章 矯制大害!【五更求首訂】第391章 殺降不算,竟還有屠城的事?!第115章 這纔是真正的材官將軍!第213章 怎麼就還形成逆子鐵三角了?第332章 這纔是真正意義上的滅國!第278章 我們只是研究了一夜方技第108章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第330章 消失的金日磾!第125章 我衛青的外甥果然都不是俗物!第79章 南疆無事!【第三更】第169章 劉徹:奇淫巧技,不過如此!第262章 大名鼎鼎廣川王第239章 老奴就這一條命,殿下看着辦吧第279章 神他麼“剝奪政治權利終身”!第388章 怎會是漢軍?!第144章 表哥家中可有養犬?第172章 太子最終會便宜了哪家的女兒?第228章 給朕醒悟吧,逆子!第307章 才四個月大就封王?第327章 他們還得謝謝大漢呢第431章 朕想起來了第352章 這回太子之位必是保不住了!第267章 匹夫速更,夜不能寐!第127章 山呼萬歲,肥水不流外人田!第460章 眉清目秀的騾子第488章 二位將軍有信心麼?第440章 衛青的死期第514章 河豚毒素!第199章 劉據的完整童年?第478章 你倒是宣詔啊?第513章 藏得最深的反間計?第303章 一羣戴罪立功加兩個顧命大臣,朕就不信還看不住你!第378章 我吸進去的第一口氣便自帶侯爵的芳香氣息第515章 出人預料的答案!第107章 母后,你得支棱起來啊!第436章 什麼叫做文明燈塔?第406章 漢軍與匈奴相比,孰強孰弱?第160章 狂熱!第280章 我的仁恕寬厚之名,誠不欺天下!第243章 說不定你也有機會成爲儒聖第480章 召劉據回京,朕想念他了第71章 細作司馬遷第293章 對症下藥的欺君第370章 金銀飾虎面玄鐵鎧!第312章 捉了幾個矮小野人第340章 直指繡衣使者!第473章 不許退!退者死!(二合一)第448章 人家最怕匈奴人西遷了啦第441章 漠南漠北,再無匈奴,嶺東嶺西,皆爲漢土!第520章 啊呀,朕現在病了第377章 “圈踢”方略第470章 請加大力度(二合一四千字)第384章 約法三章第48章 禽獸不如的蟲豸第288章 此事便如同懷才,如何能夠瞞得住?第480章 召劉據回京,朕想念他了第189章 廢立太子之議第137章 還有什麼是太子不會的?【三更萬字第524章 孝敬給父皇一個天大的驚喜!第498章 二龍不相見第382章 這展開爲何似曾相識?第308章 這些人是攪屎棍,那誰是屎第528章 天下可以亂,劉據必須死!第425章 我不死難辭其咎!第179章 事情你來做,黑鍋我來背第274章 我祝你們長命百歲第455章 縱情一戰吧,舅父第42章 誰爆誰金幣第250章 父親若還是人,那便不行第516章 要不要加錢?第342章 鞭笞第153章 司馬遷:我燒起來了!第84章 朕有一位老友第315章 我最大的優點就是從不過河拆橋第53章 下官承受不起第118章 交鋒即是結束!第522章 以身入局,把事搞大第364章 乃舅可是奉旨欺君!第484章 壓力給到霍光第161章 連我都是謠棍,劉徹又將如何應對?第390章 請王上以大局爲重!第360章 生子如此,夫復何求!第516章 要不要加錢?第372章 這就是我給你的底氣!第518章 【巫蠱之禍20】第415章 民意不可違,大勢不可逆!第154章 太子竟當衆鋸了自己?第365章 衛青,朕就說你老了,你可服老?第57章 柴胡不叫柴胡第116章 你放什麼狗屁,乃翁在意!第27章 我郭昌也有心眼第365章 衛青,朕就說你老了,你可服老?第482章 暴風雨即將來臨第209章 傳下去,太史公司馬遷是抄襲狗!第160章 狂熱!第280章 我的仁恕寬厚之名,誠不欺天下!第406章 漢軍與匈奴相比,孰強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