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第二封密信

“陛下說,正因殿下與齊王情誼深厚,此事才必須由殿下來處置。”

蘇文倒並未因劉據的問題感到意外,反而意有所指的道,

“陛下還說,陛下如今已經看到了殿下文治武功的能耐,若再能妥善處置此事,未來繼位登基將再無阻礙。”

“繼位登基再無阻礙……”

蘇文的話令劉據陷入了沉默。

僅憑這句話,他便有理由懷疑劉徹已經知道了自己對安餘所做的事情,甚至可能已經猜到了自己的心思。

而劉徹讓蘇文將這番話帶給他。

則正是爲了給他一些動力,等同於主動“加錢”,讓他遵照劉徹的意願去處置此事……

“蘇侍郎,我父皇這究竟是什麼意思,可否請蘇侍郎爲我解釋一番?”

劉據心中已經有數,卻還是故意問道。

“殿下,這是皇家的事,老奴實在不便置喙,更不敢揣測聖意。”

蘇文卻躬下了身子,言語含糊的迴避了這個問題,不過臨了還是給了劉據一個滴水不漏的提示,

“殿下以爲陛下是什麼意思,陛下八成就是什麼意思。”

這隻老狐狸是人精中的人精。

對於聰明人而言,他這話看似什麼都沒有說,卻又什麼都已經說了。

現在的劉據自然不可能聽不懂,於是終於收起了心中的一絲僥倖心理,還了一禮道:

“有勞蘇侍郎了,請蘇侍郎轉告我父皇,我一定不會辜負他的期望。”

“既然如此,老奴就先進宮覆命去了。”

蘇文再次還禮,低着頭慢慢的退了出去,在劉據的一聲“郭振,送送蘇侍郎”中,帶着幾名侍從離開了博望苑。

待走到了博望苑大門外時,準備登上馬車時。

他終是回過頭來看了一眼大門上的匾額,目光上面那三個蒼勁有力的鎏金大字。

終於,皇室的子嗣,終歸都無法避免有這一遭吧?

如果當初陛下沒有將劉閎召回來,沒有將他封作天祿將軍,沒有賜予他一樣的宅院,宅院上的匾額也沒有與“博望苑”規格字體相同的“逐慕苑”三字,是不是就不會有這一天了?

畢竟當初劉閎在齊地的時候,便並未展現出任何野心。

並且與三皇子燕王劉旦、四皇子廣陵王劉胥相比,也一直是最低調、最乖順、最知書達理的皇子。

回想起數年前劉據不惜違抗劉徹的旨意,甚至不惜揹負害死弟弟的罪名,也非要冒險使用“手術”救下已經病入膏肓的劉閎,如今竟給人一種諷刺的感覺……

如果當初劉據沒有救下劉閎,劉閎就那麼死去,是不是也就不會有這一天了?

同時蘇文也知道,劉徹的決定是對的。

劉據若想順利繼位大統,並且在繼位之後地位穩固,便不能留下一個充滿野心、爲了得到皇位不擇手段的弟弟。

至於究竟要怎麼做,那就要看劉據的手段了。

而劉徹給他的旨意中,用了“妥善”二字,也同樣是給了他一些提示。

當年景帝雖然使用棋盤砸死過自己的堂弟,但平定“七王之亂”時,卻對諸多劉氏諸侯王手下留情,最終都給了他們自盡的機會。

而當今天子亦是如此,雖然不少劉姓諸侯王被推恩令,被奪了爵,亦有不少人獲罪,但也同樣都是畏罪自盡。

這便是劉徹的“妥善”,亦是仁君的仁慈。

不過這方面蘇文倒覺得根本不是問題。

任何人都看得出來,劉據早已今非昔比,正如劉徹說他已經看到了劉據文治武功的能耐一般……只要劉據下定決心,他便有能力將這件事辦的滴水不漏,甚至可能比劉徹所說的“妥善”更加“妥善”。

現在的問題只有一個,那就是劉據是否能夠下定這個決心。

江山易改稟性難移。

劉據骨子裡是一個很重感情的人,因此行事的時候容易感情用事,做出一些欠缺考慮、甚至不利於自己的決定。

作爲劉徹最親近的近侍,他知道的事情真相自然比其他臣子要多。

劉據曾因區區一個屈死的史婉君,親自下場誅殺魯國史家多人,最終給自己惹了一身騷,在民間得到了一個“戾太子”的諢名。

也曾因太子詹事遭受屈打而死,當街刺死劉徹親自任命的繡衣直指江充,引得朝野內外震動,使得劉徹對他失望透頂,最終丟了太子之位。

類似的例子蘇文還能夠列舉出很多。

其實在面對這些事情的時候,如果劉據能夠不那麼感情用事,靜下心來利用官場規則與謀略,同樣可以達到相同的目的,非但不需承擔任何後果,甚至在這些事情中一舉多得亦不是什麼難事……

同時蘇文心裡也清楚。

劉據對劉閎的情誼,僅是那次手術便可看出已勝過了一般的兄弟。

因此這次劉據究竟會如何處置此事,是否還會受到情感左右,做出一些不太明智的決定,依舊是一個未知數。

……

送走蘇文之後,劉據則在思考另外一個問題:

——【這封密信究竟是誰寫的?】

密信中不但提到了劉閎指使國相卜式與安餘勾結,在南越巫術的基礎上策劃了這場借壽儀式,希望藉此讓劉徹以爲壽命延長了二十年,激發他對劉據在西域功高蓋父的顧慮。

同時還揭露了劉閎近些年與朝中大臣、封疆大吏、甚至各路諸侯王暗通款曲的事情。

這些事情則起始於劉據被廢太子之後。

劉據被廢太子,朝野內外立刻便有人動起了心思,私下揣測接下來最有可能被劉徹立爲太子的人是誰。

最初許多人認爲最有希望的兩個人。

一個是擁有和“博望苑”相同規格的“逐慕苑”,同時自小就頗受劉徹寵愛、還被允許住在長安的劉閎。

另外一個則是目前最小的皇子,出自李氏的劉髆。

雖然劉髆的生母李夫人數年前便已病故,但卻並未蓋住李氏這些年正盛的風頭,李延年和李廣利兩人都是年奉與九卿相當的都尉,李廣利還在某種程度上相當於劉徹的喉舌,全權負責下鄉巡演之事。

就算李氏最不成器的李季,也在宮中做到了謁者,步入了劉徹近侍的行列。

不過世人並不知道,李氏的命運早已因劉據的出現發生了改變。否則早在數年前,李延年便會因李季在宮中胡作非爲受到牽連,導致兄弟二人共赴黃泉。

而李廣利到了這個時候也已經開始領兵,苦巴巴的帶着兵馬往返於西域,時常無功而返白白葬送漢家兒郎的性命,最終自己也難得善終。

而這一世。

除了李清兒如同史書中記載的那般,在生下劉髆之後第三年,便忽然因病去世之外,李氏三兄弟都安然無恙。

這完全得益於劉據給李廣利和李季帶來的震懾。

這兩個傢伙全然沒有因李氏爲劉徹誕下皇子就生出野心,一個老老實實做起了很有前途的主持人和編劇,另一個則明白自己這樣的人“出海不慎溺死”是多麼的簡單,又是多麼無足輕重,自朝鮮半島回來之後便夾起了尾巴做人,在宮中更是不敢有絲毫逾越。

然後,就在朝野內外揣測劉閎和劉髆誰將成爲太子,又該如何站隊的時候。

劉徹的一道旨意,爲他們指出了一條明路。

劉徹真是君無戲言,兌現了劉據當初前往朝鮮半島時的諾言,在劉髆纔剛滿三歲那一天,便將其封作昌邑王,命其即刻前去封地就國。

如此,最有希望成爲太子的人自然就只剩下了劉閎。

於是劉閎的逐慕苑立刻又門庭若市起來,國相卜式每日在門前婉言勸退的權貴與望族不計其數,就連他個人收到的私人禮物都拿到手軟。

送禮的目的,自然是希望卜式幫忙引薦,在政權更迭之前站隊劉閎,立下從龍之功。

有時候,腐化只在一念之差。

卜式的觀念逐漸發生了改變,開始頻頻勸說劉閎接受這些好意,否則這些好意亦有可能成爲惡意。

不知是卜式的勸諫起了作用,還是劉閎亦有了新的想法。

劉閎開始豢養門客,也開始私下接觸這些朝中大臣和封疆大吏,暗中聯絡起了一些諸侯王與地方豪門。

但在幾年之後。

任誰也沒有想到的是,因爲劉據在西域與匈奴之事上屢立奇功,居然又被劉徹復立了太子,並且擁有邊防漢軍與西域諸國的擁護,此時他的權力與地位無疑比被廢之前膨脹了許多倍。

這無疑給了劉閎當頭一棒,也同樣給了那些已經與劉閎捆綁在一起的人當頭一棒,令所有人都惴惴不安起來。

畢竟這干係到他們的核心利益。

雖然原本劉據最大的後臺,大將軍衛青已經因病去世,但劉據自己現在的影響力與聲望,便絲毫不亞於衛青,甚至比他還要更強。

然而已經生出了野心的劉閎又怎捨得放棄如今擁有的一切?

就算他捨得放棄,已經與他捆綁在一輛戰車上的人,還有這輛原本正在狂飆的戰車的慣性,也會推着他不得不繼續往前走。

於是最終,劉閎主導並策劃了這場欺君的借壽儀式……

這就是這封密信主要表述的秘辛。

只不過其中只明確提到了劉閎和卜式兩人,關於那些與其暗通款曲的人,則沒有一人被點名道姓。

“所以,是有人得知借壽儀式的計劃失敗,臨時反水舉報?”

“不過這個人知道借壽儀式的計劃,又知道這麼多私底下的事情,必定與劉閎的關係也極爲密切,應該是個核心人物。”

劉據暗自思酌,

“說起來,這些年劉閎一直住在逐慕苑,所做之事皆在劉徹的眼皮子底下進行,劉徹不可能沒有察覺纔是。”

“這應該纔是劉徹見到這封密信之後,甚至沒有經過查證便相信了心中的內容,第二日便命我妥善處置的原因,其實這一切從頭到尾都在劉徹的掌控之中,就算受騙,也只有那場借壽儀式騙到了他。”

“只是……”

“劉閎真的已經徹底改變,到了爲爭奪皇位不擇手段的地步了麼?”

劉據心中依舊存疑。

如果這封密信中還帶出了其他的人,那麼其中內容的可信度倒還更高一些。

畢竟僅是這場借壽儀式,便不是劉閎、卜式和安餘三人能夠完成的,甚至以劉閎目前的權力,恐怕都未必能讓那兩個負責劉徹飲食的膳夫甘心自我滅口。

而且種種跡象也已表明,還有人在這其中發揮了推動和配合的作用。

並且這個人或這些人的權勢地位肯定還不低,畢竟也不是誰都能夠跟隨劉徹參加封禪大典,也不是誰都能夠出入劉徹的行宮……

另外。

劉據始終記得一件事,當初是他讓劉閎盡力去爭奪太子之位的。

那時這個弟弟雖然尚且年幼,心智還不成熟,但在這件事上卻也是格外的努力,素來乖順的他甚至不惜受劉據指使屢次欺君……

心中想着這些。

劉據眼前又不自覺的浮現出了劉閎那張精緻中帶着些許稚氣的臉龐。

說起來,劉閎如今也已年過二十,心智也成熟了許多吧?

這次從西域回到長安,劉據還沒見過劉閎,劉閎也並未主動前來拜訪爲他接風,似是與他變得生分了許多。

不過回想當初他被廢太子,又到離開長安前往西域的時候。

劉閎也同樣沒有前來見他或是送他,甚至連個口信都沒有……若劉閎真有什麼改變,應該也是在那時就已經發生了。

而劉據絕不會相信,劉閎那時就已經發生了改變。

他懷疑劉閎也在下一盤棋,而且是從那時就已經擺好了棋盤,計算好了接下來的每一步的大棋……

正如此想着的時候。

“報!殿下!”

門外忽然傳來郭振的聲音。

“進來。”

劉據收回心緒,開口答應了一聲。

“方纔有神秘人將一塊裹着絹帛的石頭扔進博望苑牆內,中盾立刻衝出苑外抓捕,那人已經不知所蹤,只得將絹帛遞交了上來。”

郭振快步進入堂內,雙手呈上一樣東西,

“這絹帛上有字,似乎是一封信件,只是沒有署名……”

第527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467章 把大黃弩給我備上!第370章 金銀飾虎面玄鐵鎧!第138章 不孝女史婉君第459章 前車之鑑,碾在他心!第435章 他又去招惹龜茲做什麼?第313章 西福!西福!請子西福?第18章 軍士的天職第475章 能!(二合一)第474章 天大的捷報!(二合一)第312章 捉了幾個矮小野人第443章 我要匈奴人西遷,去做上帝之鞭第326章 天帝的神聖意志,你們至少應該是下戶!第493章 五部翕侯第30章 遲來十幾年的問候第1章 我必須被廢掉第448章 人家最怕匈奴人西遷了啦第263章 什麼特麼的叫特麼的驚喜!第379章 亂臣賊子當道,天子命苦啊!第272章 太子身邊都是什麼怪物?第535章 真羨慕三位嫂嫂第233章 難道劉閎不是裝的?!第257章 史上第一女神相第72章 回頭錢第129章 照死了打,打死了再生!第82章 不愧是據哥哥!第3章 父皇你糊塗啊第269章 日華宮 君子館第479章 舅父,請再裸絞我一次第151章 媽媽問我爲何跪着觀禮?第250章 父親若還是人,那便不行第56章 什麼市井無賴太子第238章 她簡直是我的福星!第326章 天帝的神聖意志,你們至少應該是下戶!第2章 難道他真是天才第424章 這就是鑿擊戰術!第14章 熊心豹子膽第154章 太子竟當衆鋸了自己?第189章 廢立太子之議第1章 我必須被廢掉第523章 盲生,我發現了華點!第324章 離天堂太遠,離大漢太近第350章 滾出長安,滾得越遠越好!第295章 若早有此等奇物,李廣就不用自盡了!第144章 表哥家中可有養犬?第186章 我抽死這個逆子第12章 大禹古河道第355章 哦他這該死的魅力啊第499章 漢人夫妻之間特有的猜謎遊戲第23章 你知不知道你在說些什麼第476章 我與我父皇之間的默契(二合一)第101章 大漢的牛皮癬!第109章 “高興”軍,出擊!【四更萬字求訂第205章 太子真乃神人也!第429章 東方賢弟快快站穩接旨!第69章 雖沒看懂,但大受震撼第535章 真羨慕三位嫂嫂第21章 莫壞我大計第495章 陛下有子如斯,真乃漢祚之幸!第504章 封禪疑雲第361章 父皇可曾見過轅門射戟?第221章 依漢律當判絞刑!第523章 盲生,我發現了華點!第270章 我準備竊玉偷香了第494章 給張湯和主父偃看座第30章 遲來十幾年的問候第268章 他心裡究竟還有沒有朕這個父皇?第227章 父皇,要怪你就怪母后吧第355章 哦他這該死的魅力啊第444章 不會是我知道的那個衛律吧?第498章 二龍不相見第436章 什麼叫做文明燈塔?第302章 朝鮮未動,奪爵先行!第276章 攪混我舟下的水怎會是小事?第406章 漢軍與匈奴相比,孰強孰弱?第204章 衛伉:殿下,我悟了!第400章 陰險!滴水不漏的陰險!第67章 入粟補官第536章 最終章 逆子,隨朕回家!第261章 兩千多年的代溝第61章 龍雀大環刀第271章 行刺太子?!第176章 你那是饞她的身子,你下賤!第354章 我怎麼又成了蘇六?第246章 她實在是太乾淨了第248章 你先別說話,朕在思考!第377章 “圈踢”方略第415章 民意不可違,大勢不可逆!第50章 你覺得太子如何?【首訂成績彙報】第55章 醫者不自醫第297章 難道這便是蠢人有蠢福?第373章 非獨女以色媚,而士宦亦有之第271章 行刺太子?!第222章 殿下的恩情,義妁來世再報!第357章 人造的心有靈犀第521章 劉閎沒有主心骨?第91章 我還能信任你麼?第183章 朕與你同在第1章 我必須被廢掉
第527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467章 把大黃弩給我備上!第370章 金銀飾虎面玄鐵鎧!第138章 不孝女史婉君第459章 前車之鑑,碾在他心!第435章 他又去招惹龜茲做什麼?第313章 西福!西福!請子西福?第18章 軍士的天職第475章 能!(二合一)第474章 天大的捷報!(二合一)第312章 捉了幾個矮小野人第443章 我要匈奴人西遷,去做上帝之鞭第326章 天帝的神聖意志,你們至少應該是下戶!第493章 五部翕侯第30章 遲來十幾年的問候第1章 我必須被廢掉第448章 人家最怕匈奴人西遷了啦第263章 什麼特麼的叫特麼的驚喜!第379章 亂臣賊子當道,天子命苦啊!第272章 太子身邊都是什麼怪物?第535章 真羨慕三位嫂嫂第233章 難道劉閎不是裝的?!第257章 史上第一女神相第72章 回頭錢第129章 照死了打,打死了再生!第82章 不愧是據哥哥!第3章 父皇你糊塗啊第269章 日華宮 君子館第479章 舅父,請再裸絞我一次第151章 媽媽問我爲何跪着觀禮?第250章 父親若還是人,那便不行第56章 什麼市井無賴太子第238章 她簡直是我的福星!第326章 天帝的神聖意志,你們至少應該是下戶!第2章 難道他真是天才第424章 這就是鑿擊戰術!第14章 熊心豹子膽第154章 太子竟當衆鋸了自己?第189章 廢立太子之議第1章 我必須被廢掉第523章 盲生,我發現了華點!第324章 離天堂太遠,離大漢太近第350章 滾出長安,滾得越遠越好!第295章 若早有此等奇物,李廣就不用自盡了!第144章 表哥家中可有養犬?第186章 我抽死這個逆子第12章 大禹古河道第355章 哦他這該死的魅力啊第499章 漢人夫妻之間特有的猜謎遊戲第23章 你知不知道你在說些什麼第476章 我與我父皇之間的默契(二合一)第101章 大漢的牛皮癬!第109章 “高興”軍,出擊!【四更萬字求訂第205章 太子真乃神人也!第429章 東方賢弟快快站穩接旨!第69章 雖沒看懂,但大受震撼第535章 真羨慕三位嫂嫂第21章 莫壞我大計第495章 陛下有子如斯,真乃漢祚之幸!第504章 封禪疑雲第361章 父皇可曾見過轅門射戟?第221章 依漢律當判絞刑!第523章 盲生,我發現了華點!第270章 我準備竊玉偷香了第494章 給張湯和主父偃看座第30章 遲來十幾年的問候第268章 他心裡究竟還有沒有朕這個父皇?第227章 父皇,要怪你就怪母后吧第355章 哦他這該死的魅力啊第444章 不會是我知道的那個衛律吧?第498章 二龍不相見第436章 什麼叫做文明燈塔?第302章 朝鮮未動,奪爵先行!第276章 攪混我舟下的水怎會是小事?第406章 漢軍與匈奴相比,孰強孰弱?第204章 衛伉:殿下,我悟了!第400章 陰險!滴水不漏的陰險!第67章 入粟補官第536章 最終章 逆子,隨朕回家!第261章 兩千多年的代溝第61章 龍雀大環刀第271章 行刺太子?!第176章 你那是饞她的身子,你下賤!第354章 我怎麼又成了蘇六?第246章 她實在是太乾淨了第248章 你先別說話,朕在思考!第377章 “圈踢”方略第415章 民意不可違,大勢不可逆!第50章 你覺得太子如何?【首訂成績彙報】第55章 醫者不自醫第297章 難道這便是蠢人有蠢福?第373章 非獨女以色媚,而士宦亦有之第271章 行刺太子?!第222章 殿下的恩情,義妁來世再報!第357章 人造的心有靈犀第521章 劉閎沒有主心骨?第91章 我還能信任你麼?第183章 朕與你同在第1章 我必須被廢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