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以工代賑

輕輕的將奏摺放下,楊侑緩緩起身,原本愉快的神情開始消失,取之而代的是一種憂愁的神情。

“沒有人願意背井離鄉,寄人籬下,百姓流離失所,所求的不過是一口活命的飯,大興地區的百姓在心仁厚,遇到受災的百姓,也是盡力救助。本王既憐憫流民的苦難,又慶幸擁有這樣善良的大興百姓,並以擁有這樣的百姓爲榮。”

“代王殿下憐惜百姓,實在是大興之福。”衛文升恭賀道。

他不知道摺子裡的內容,只是習慣性的搶先出手,以免落了先機。

楊侑點了點頭,繼續道:“本王既要賑濟災民,又不能寒了這些善良百姓的心,經過晝夜憂慮,終於相處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哦!官員們的好奇心提了起來,一個年僅十三歲的小孩子能有什麼辦法,別看平時官員們對楊侑恭敬有加,但心中對他並沒有多少敬畏,畢竟他的年紀在那放着。

“以工代賑。”楊侑斬釘截鐵的說道。

以工代賑這個詞大臣們並不陌生,以工代賑起源於周代,文字最早記載見於《禮記》一書,《禮記·月令》篇中有“季春之月,發倉廩,賜貧窮,振乏絕”的記載。《漢書·食貨志》載有“虛郡國倉廩以振貧”。《後漢書·質帝紀》有“方春戒節,賑濟乏厄”的記載。從此可以看出,從東漢開始,改“振”爲“賑”。

縱觀以前的扶貧賑災,所採取的措施主要有減賦、免徵、平糶、賑濟、借貸、安輯、撫卹等。減賦、免徵,即減免稅收;平祟,即在災年平價調撥賣出糧食;賑濟包括糧賑、錢賑、物賑、粥賑和工賑。

但是這些賑災一般都是在受災地區進行,大興地區是大量災民進入,怎麼進行以工代賑?

望着大臣們迷茫的眼神,楊侑不由得得意起來,說道:“再過不久,就是大興百姓服徭役的時候,歷年來大興百姓一直對服徭役苦不堪言,不願意服徭役,而如今大量的流民進入大興地區,所求的也不過是一口飽飯,爲了。

說道這裡楊侑頓了頓,看向地下的大臣,已經有不少大臣明白了,隋朝的徭役一直很繁重,而大興地區的百姓多富裕,大半不願意服徭役。

“代王殿下的意思是今年要免除大興地區的徭役,讓這些流民代替大興百姓服徭役。”骨儀裝模作樣的驚奇道。

其實他上這道奏摺就是要給楊侑解圍,故意不直接點明,也有考驗楊侑的意思。果然楊侑並沒有讓他失望,毫不客氣的將這份創意佔爲己有,來增添自己的威信。

也許所有人都知道怎麼回事,沒有人會說出來,傳到百姓中,大家感謝的是代王殿下的仁義。

“骨大人所言甚是。不過並不是免除徭役,而是納錢代役,畢竟我們大興潘庫已經沒錢了,我們還要養活那麼多的災民。不過,本王保證,在三年之內一定免除大興地區的徭役。”楊侑道。

“可是大隋律規定六十歲的老人可以納錢代役,現在全部都允許納錢代役,沒有先例呀!”一個滿頭白髮的禮部官員出列道。

話音剛落,就被所有周圍的官員所鄙視,不允許全部納錢代役,那供養流民的錢你出呀!多一個人出錢那就多養活一個流民,難道你還想最後戶部出錢,下個月集體去喝西北風呀!這個禮部官員看到周圍人臉色也知道自己說錯了,灰溜溜的溜回隊伍中去了。

“這件事就這樣定了,如果皇爺爺怪罪的話,本王一力承擔,”楊侑揮揮手,大義凌然道。

“臣等誓於代王殿下共進退。”衛文升帶頭,所有官員集體附和道。

“這次服徭役,一共就要修建五條水渠,疏通大興城外的護城河。兩萬多流民根本幹不了多久。”蘇升皺眉道,蘇升是大興縣令,知道今年服徭役的工程量。

“不如趁機把大興的官道好好的修一下,這幾年大興的官道已經損壞的很厲害。”平紅貴趁機要求平整官道

最近他一直在負責四輪馬車,四輪馬車對路況要求很高,要是修好官道,四輪馬車一定會熱銷,到時候就是工部肯定會日進斗金,翻身的機會就來了。

永豐倉可以加快速度修建了。

萬年縣內還有幾座橋要修。

本府的縣衙要翻修了。

........

不知不覺中,衆官員才發現大興地區還有那麼多的事情要辦。如果將這些事情全部幹完,流民就是趕到明年也完不成。

不過他們每說一項,顏君成的臉色就黑了一分,納錢代役肯定不會多收,估計一個月就會用完,這麼多的工程到最後還是要戶部埋單。

“啓稟代王殿下,賑濟流民事關江山社稷,老臣懇請代王總領賑災事宜。”衛文升一臉鄭重道。

“請代王殿下總領賑災事宜。”所有大臣都請命道

原來在古代做善事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想要當個善人,平時修個橋、鋪個路,救濟一下孤兒寡母就差不多了,但是如果你想救濟災民,一個不小心就扣你一個收買人心的罪名。

楊侑也知道自己這一次是避不可避了,這個擔子只能由他來抗。

骨儀看着前方的衛文升,心中暗罵老不死的,雖然沒有直接的證據表明這是衛文升在佈局,但是代王殿下一旦側重流民的事宜,勢必無暇顧及朝堂的事物,這樣一來,整個朝堂又是他的天下。不過,骨儀並不在意,代王殿下已經開始醒悟,衛文升又能掌權幾年呢。

第146章 我們是來存錢的第236章 兩面夾擊第116章 預支賦稅第207章 青黃不接第159章 逆轉第292章 帝王生涯第159章 逆轉第171章 決戰(下)第137章 銀——行第237章 兩軍對峙第184章 爭分奪秒第29章 君臣衝突第5章 人形圖章第40章 賜你金令第241章 奪帥第207章 青黃不接第97章 多方異動第246章 戰後餘波第24章 月圓之夜,大興之巔第243章 兵敗如山倒第154章 紫禁城第80章 大雪第141章 禮送出境第53章 選擇第248章 醫治唐軍第259章 楊廣之死(二)第186章 拒絕第231章 各方反響第248章 醫治唐軍第243章 兵敗如山倒第168章 醫學聖地第6章 寶馬牌第267章 風暴來襲第134章 商議第278章 援助洛陽第127章 夜思第47章 爲了誰第199章 捷報第288章 逆天的李二第86章 剿滅第54章 救生與死訊第263章 皇上駕崩了第216章 玩砸了第70章 平息第154章 紫禁城第15章 真正的寶藏第209章 後兵第43章 杜如晦新政第69章 流言第259章 楊廣之死(二)第298章 行刺第218章 多收三五斗第106章 衛明月第9章 賑災第114章 興洛倉淪陷第267章 風暴來襲第194章 李靖第31章 許磚家第62章 棉花第231章 各方反響第66章 代王三問第194章 李靖第191章 流言真假第278章 援助洛陽第155章 楊吉兒紫禁漫遊記第240章 決戰前夜第198章 奪權第213章 第一次防守命令第85章 攻陷山寨第72章 兩都制衡新書已發紫禁大帝請各位書友支持一下第201章 首秀第81章 燕家父子第88章 推銷淨土第100章 關中無盜匪第249章 大清洗第42章 最公正的審判第117章 野望第158章 援兵第205章 退婚第306章 朔方初戰第23章 幸運的許鐸第229章 鬥米恩,升米仇第126章 抓起來了第288章 逆天的李二第159章 捷報第163章 名醫雲集第170章 決戰第130章 主動出擊第1章 我是隋恭帝第284章 聯姻第119章 財富盛宴第74章 扶風太守第132章 流言再起第4章 脫毛的孔雀不如雞第229章 鬥米恩,升米仇第215章 塵緣未了第25章 陸家第188章 財富神話和戰事應書友'花捲卷小姐'的要求爭取加快速度
第146章 我們是來存錢的第236章 兩面夾擊第116章 預支賦稅第207章 青黃不接第159章 逆轉第292章 帝王生涯第159章 逆轉第171章 決戰(下)第137章 銀——行第237章 兩軍對峙第184章 爭分奪秒第29章 君臣衝突第5章 人形圖章第40章 賜你金令第241章 奪帥第207章 青黃不接第97章 多方異動第246章 戰後餘波第24章 月圓之夜,大興之巔第243章 兵敗如山倒第154章 紫禁城第80章 大雪第141章 禮送出境第53章 選擇第248章 醫治唐軍第259章 楊廣之死(二)第186章 拒絕第231章 各方反響第248章 醫治唐軍第243章 兵敗如山倒第168章 醫學聖地第6章 寶馬牌第267章 風暴來襲第134章 商議第278章 援助洛陽第127章 夜思第47章 爲了誰第199章 捷報第288章 逆天的李二第86章 剿滅第54章 救生與死訊第263章 皇上駕崩了第216章 玩砸了第70章 平息第154章 紫禁城第15章 真正的寶藏第209章 後兵第43章 杜如晦新政第69章 流言第259章 楊廣之死(二)第298章 行刺第218章 多收三五斗第106章 衛明月第9章 賑災第114章 興洛倉淪陷第267章 風暴來襲第194章 李靖第31章 許磚家第62章 棉花第231章 各方反響第66章 代王三問第194章 李靖第191章 流言真假第278章 援助洛陽第155章 楊吉兒紫禁漫遊記第240章 決戰前夜第198章 奪權第213章 第一次防守命令第85章 攻陷山寨第72章 兩都制衡新書已發紫禁大帝請各位書友支持一下第201章 首秀第81章 燕家父子第88章 推銷淨土第100章 關中無盜匪第249章 大清洗第42章 最公正的審判第117章 野望第158章 援兵第205章 退婚第306章 朔方初戰第23章 幸運的許鐸第229章 鬥米恩,升米仇第126章 抓起來了第288章 逆天的李二第159章 捷報第163章 名醫雲集第170章 決戰第130章 主動出擊第1章 我是隋恭帝第284章 聯姻第119章 財富盛宴第74章 扶風太守第132章 流言再起第4章 脫毛的孔雀不如雞第229章 鬥米恩,升米仇第215章 塵緣未了第25章 陸家第188章 財富神話和戰事應書友'花捲卷小姐'的要求爭取加快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