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首秀

“修磚路?”楊侑疑惑道。

承天殿內,楊侑高高在上坐在王座之上,殿內大興城衆臣林立,這是楊侑第一次主持早朝。

骨儀恭敬道:“金城令郝瑗和延安郡郡守呂清都發來奏摺,想讓延安郡、金城郡修建磚道連通大興城。”

如今磚道巨大的作用已經凸顯,延安一戰和洛陽之戰中,磚道快捷的運兵和運送物質要比普通的泥路要快兩倍以上。

尤其使用四輪馬車,不但速度快,而且運載量超大。

“各位大人如何看!”楊侑將問題拋向衆臣。

“啓稟代王殿下,延安郡毗鄰上郡,需要修通的磚路不長耗費不大,但是金城郡遠在西北,途徑天水等郡,路途遙遠,恐怕難以修建。”崔毗伽皺眉道,他有點不看好修建到金城郡的道路。

崔毗伽話音剛落,新任的民部尚書李仁政接着道:“如今大興城支援洛陽大量的物質,同時三方臨敵財政困難,恐怕難以維持大規模的工程。”

現在已經不是去年了,那時候流民遍地,大興城需要安置大量的流民,這才大規模的修路。

但是現在大興城的用工的地方很多,勞動力甚至出現了緊張的局面。

李家灣,魚塘臺田正在緊張的動工,卻依然滿足不了需求。

洛陽之戰讓所有人見識了大興城的強悍,特種剿匪部隊更是威名赫赫,這些在洛陽衆人面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洛陽一旦開放,立即大批的洛陽顯貴,秘密派人在大興城購置家業,所有人都相信,如果天下還有一個安全的地方,那就只有一個地方,那就是京兆郡大興城。

魚塘臺田再次熱銷起來,據杜如晦稟報,七萬畝臺田已經賣出去四萬畝。賑災司又收益了一千二百萬貫,不過這些錢剛一到手,就立即被賑災司各種巨大的消耗抵消。

再加上洛陽開放,所有的作坊都在大肆招工,大興城勞動力已經出現在緊張的局面。

“李尚書此言差亦,如今磚道對於運輸的便捷已經是有目共睹,只要修通了到金城的道路,到時候大興城的軍隊就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到達金城,平定李軌逆賊的難度大大減少。”陰世師道。

現在李軌仗着地處偏遠,大勢擴張,已經到了必須加以遏制的程度了。

“杜如晦!”楊侑看向下方一個不顯眼的位置。

“微臣在!”杜如晦一身五品朝服出列,東宮侍讀乃是五品官員。

衆臣不由自主的看向杜如晦,此人乃是代王殿下一手發掘出來,主持賑災司,甚至可以說,大興城能夠又今曰繁華的局面,杜如晦功勞甚大,他能夠被代王殿下選中東宮侍讀,衆臣也不驚奇。

“賑災司如今可有能力承建這兩條磚道?”楊侑問道。

“如今磚道早已經成爲百姓出行不可缺少的通道,賑災司早有打算在關中地區修建一縱一橫,兩條磚道。”杜如晦沉聲道,

“敢問,杜侍讀兩條磚道分別通往哪裡?”骨儀問道。

杜如晦向骨儀行了一禮道:“在賑災司的規劃中,兩條磚道都以大興城爲中心,向東通往洛陽,西往隴西,北下雕陰,南抵川蜀。”

“哇!”

衆臣譁然,這可是驚天的工程呀!

楊侑點了點頭,說道:“磚路乃是我關中的興盛的基石,無論是商旅通往,還是軍隊到達,都能節省更多的時間,這些多處的時間能夠使我們能夠作出更多準備,將成爲大興城勝利籌碼。”

“各位大人想象一下,如果關中所有的郡縣都修通磚道,只要一個郡縣受到攻擊,那其他郡縣的援軍就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到達,牽一髮而動全身,大興城同時在其中劇中調配,整個關中將固若金湯。”

楊侑聲音高亢,描繪出一幅令人心動的畫面。

衆臣不由心神嚮往,代王不愧是代王,當他們還在糾結修不修的問題時候,代王已經想到了整個關中全通磚道的盛況。

“可那需要多少資金呀!”李仁政苦着臉道。

衆臣也是一陣的郝然,的確這個畫面看起來美好,真正實行起來困難重重。

楊侑乾笑一聲道:“當然這只是萬里長征第一部,如今不到一年的時間,大興城就同周邊的郡縣互通了磚路,相信要不了三年,整個目標一定能夠實現。”

“三年!”衆人點頭,接受這個論斷。

“不過,本王認爲目前最應該修通的是河東到臨汾的磚道。”楊侑話語一轉道。

“臨汾!”衆臣心中一動,那不是屈突通的領兵的目的地嗎?屈突通就是要在臨汾郡佈防,抵擋李淵的南下。

“如今河東郡已經修通磚路,我們只需要修通從河東郡到絳郡再修通道臨汾郡的磚道即可,李淵乃是關中最大的威脅。只有打退李淵的進攻才能保證關中的安全。”楊侑堅定地說道。

一直以來,大興城衆臣一致認爲,只有李密和李淵的能夠威脅關中,現在李密已經擊退,那就只剩下李淵了。

楊侑心底下對於李淵的一直沒有放鬆,熟知歷史的他當然知道了李淵集團的厲害,甚至他可以斷定屈突通根本不是李淵的對手。

最後羣臣商議,優先修建通往臨汾的磚道,然後兼顧通往延安郡。金城郡的磚道,至於通往南方的道路則放在了最後再考慮。

商議後磚路之後,整個朝堂又解決了幾個問題。

楊侑面對政務的時候,時而靜靜聆聽,時而發表自己的意見,關鍵時刻,做下決定,表現出來絕佳的政治能力,簡直比衛文升主持朝會時幹練很多。

衆臣心中稟然,手底下當然不敢馬虎,個個都兢兢業業。

“退朝!”王喜尖銳的聲音響起。

早朝結束。

“恭送代王殿下!”衆臣躬身行禮。

楊侑起身,回到內堂。

隨後,所有的朝臣退去,到各自的衙門處理公務,整個過程穩中有序,井然有條。

楊侑輕輕地鬆了一口氣,他的第一次首秀終於圓滿完成。(未完待續。)

第295章 速勝論第128章 洛陽驚恐第9章 賑災第22章 搶功勞第3章 四輪馬車第143章 沙盤第86章 剿滅第24章 月圓之夜,大興之巔第78章 女工第67章 霸氣迴歸第36章 代王金令初現第286章 亡羊補牢第280章 楊家沒有這個規矩第237章 兩軍對峙第250章 凱旋第134章 商議第56章 磚路聯盟第66章 代王三問第297章 北返第209章 後兵第116章 預支賦稅第65章 代王上青樓第217章 三道防線第207章 青黃不接第117章 野望第177章 噩耗第286章 亡羊補牢第137章 銀——行第165章 偷字的賊第64章 賽金花第223章 第三次防守命令第255章 不平靜的新年(三)第248章 醫治唐軍第68章 禁止買賣人口令第39章 倒黴的杜家父子第250章 凱旋第276章 城上城下第107章 燈火闌珊處第218章 多收三五斗第114章 興洛倉淪陷第33章 杜如晦第298章 行刺第141章 禮送出境第276章 城上城下第9章 賑災第304章 密議第208章 先禮第298章 行刺第274章 瓦崗困境第99章 長大了第72章 兩都制衡第262章 蝴蝶效應第159章 捷報第77章 虎賁第293章 邸報第301章 想幹什麼?第11章 以工代賑第267章 風暴來襲第180章 切除毒瘤第126章 抓起來了第230章 翟讓之死第255章 不平靜的新年(三)第124章 海洋之心第212章 昂貴的大興軍第165章 偷字的賊第304章 密議第121章 藕斷絲連第98章 蘋果樂園第48章 寶馬狂潮第210章 談判第26章 投桃報李第127章 李密入主瓦崗第296章 隔空對戰第41章 轟動大興第155章 楊吉兒紫禁漫遊記第134章 商議第276章 城上城下第62章 棉花第305章 困獸猶鬥第129章 風雨飄搖第38章 杜如晦出山第120章 秦時明月完成第158章 援兵第207章 青黃不接第212章 昂貴的大興軍第3章 四輪馬車第155章 楊吉兒紫禁漫遊記第43章 杜如晦新政第258章 楊廣之死第217章 三道防線第130章 主動出擊第78章 女工第227章 本草綱目完成第174章 天下震動第266章 風暴來襲後記一鮮花王子篇在新書可以免費看第35章 一秒掰彎第211章 勝負已分第43章 杜如晦新政第264章 溫情
第295章 速勝論第128章 洛陽驚恐第9章 賑災第22章 搶功勞第3章 四輪馬車第143章 沙盤第86章 剿滅第24章 月圓之夜,大興之巔第78章 女工第67章 霸氣迴歸第36章 代王金令初現第286章 亡羊補牢第280章 楊家沒有這個規矩第237章 兩軍對峙第250章 凱旋第134章 商議第56章 磚路聯盟第66章 代王三問第297章 北返第209章 後兵第116章 預支賦稅第65章 代王上青樓第217章 三道防線第207章 青黃不接第117章 野望第177章 噩耗第286章 亡羊補牢第137章 銀——行第165章 偷字的賊第64章 賽金花第223章 第三次防守命令第255章 不平靜的新年(三)第248章 醫治唐軍第68章 禁止買賣人口令第39章 倒黴的杜家父子第250章 凱旋第276章 城上城下第107章 燈火闌珊處第218章 多收三五斗第114章 興洛倉淪陷第33章 杜如晦第298章 行刺第141章 禮送出境第276章 城上城下第9章 賑災第304章 密議第208章 先禮第298章 行刺第274章 瓦崗困境第99章 長大了第72章 兩都制衡第262章 蝴蝶效應第159章 捷報第77章 虎賁第293章 邸報第301章 想幹什麼?第11章 以工代賑第267章 風暴來襲第180章 切除毒瘤第126章 抓起來了第230章 翟讓之死第255章 不平靜的新年(三)第124章 海洋之心第212章 昂貴的大興軍第165章 偷字的賊第304章 密議第121章 藕斷絲連第98章 蘋果樂園第48章 寶馬狂潮第210章 談判第26章 投桃報李第127章 李密入主瓦崗第296章 隔空對戰第41章 轟動大興第155章 楊吉兒紫禁漫遊記第134章 商議第276章 城上城下第62章 棉花第305章 困獸猶鬥第129章 風雨飄搖第38章 杜如晦出山第120章 秦時明月完成第158章 援兵第207章 青黃不接第212章 昂貴的大興軍第3章 四輪馬車第155章 楊吉兒紫禁漫遊記第43章 杜如晦新政第258章 楊廣之死第217章 三道防線第130章 主動出擊第78章 女工第227章 本草綱目完成第174章 天下震動第266章 風暴來襲後記一鮮花王子篇在新書可以免費看第35章 一秒掰彎第211章 勝負已分第43章 杜如晦新政第264章 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