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誰耍了誰

- -

見幾個人的目光都看着自己,老者的心裡微微一定,原本那些擔心似乎也不存在了。輕輕的嘆了口氣,老者沉聲道:“葉向高的事情不能在翻出來,不管是被別人殺的還是病死的,他在那個時候死是最合適的了。殺了葉向高的人,也不想和我們死戰,不過是想通過葉向高的死告訴我們,他已經知道是我們在背後了。”

幾個人對視了一眼,其中一個人有些遲疑的道:“大人,如果是那樣,那爲什麼不利用葉向高的死?只要查一查他的死,就能把殺人兇手找到,也能把幕後的人揪出來!”

緩緩的搖了搖頭,老者笑着道:“查葉志高?怎麼能查啊!一個致仕的大學士干涉朝政,這本就是不合規矩的事情,如果查到遼東的事情,那我們真的全都會被牽連上。所以老夫說,他死的是時候,那些人也不想和我們正是的決裂。這樣將葉向高弄死,就是一個平衡。”

坐在老者下首的那個人輕輕的嘆了口氣,沉聲道:“恩師,只是這樣遼東那條線不就斷了?這樣損失是不是大了些?”

輕輕的搖了搖頭,老者深深的嘆了口氣,沉聲道:“遼東那邊確實非常的可惜,可是現在斷了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這次熊廷弼的事情還沒有解決,朝廷又在遼東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勝利。沒有外部的壓力,這內部的很多事情就該拿到上面來了。”

周圍的人都是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看到他們茫然的樣子,老者苦笑着搖了搖頭,然後接着道:“現在皇帝登基已經半年了吧?不過是一個十六歲的少年天子,可是你們誰知道這位天子的脾氣?喜好?性格?”

在座的幾個人都茫然的搖了搖頭,再一次將目光看向了老者。

輕輕的搖了搖頭,老者嘆了口氣,然後沉聲道:“就是這樣老夫才擔心啊!你們看自從皇上登基,看似什麼都沒做,不過我們看看現在的朝堂和當年有了什麼不同。先從上面說,就從內閣開始。雖然當年方從哲是內閣首輔,可是我們在內閣裡有兩個大學士,一個顧慥,一個韓曠。至於劉一璟,雖然不是我們的人,可是和我們的人也差不多。再說六部尚書,我們分別有吏部尚書李汝華,工部尚書王林光,兵部尚書姚宗文以及禮部尚書孫如遊。我們老對手,他們不過掌握着刑部尚書官應震,戶部尚書吳亮嗣。”

看了衆人一眼,老者接着道:“你們再看現在,葉向高想要弄倒方從哲,結果方從哲是沒有了,可是出來一個孫承宗。然後就是熊廷弼的案子,我們什麼也沒得到,卻失去了一個顧慥,可謂賠了夫人又折兵。再說六部尚書,吏部尚書李汝華一早就致仕了,接替他的名義上是我們的人周嘉謨,可是實際上你們都知道,周嘉謨和我們不是一條線上的,我們合不來的。然後因爲葉向高,王林光也致仕了,接替他的是原本的遼東巡撫袁應泰。這個人我們都瞭解,他沒有黨派,現在我們在來看看。”

老者喝了一口酒,然後沉聲道“我們兩個內閣大學士,兩個六部尚書,然後是孫承宗那一面,一個內閣首輔大學士,一個都察院的左都御史,最後是我們老對手的那一面,兩個六部尚書。這樣就簡單的多了,看起來我們還是佔據着朝堂上的優勢地位,可是一旦這兩黨聯手,那麼我們就肯定不是對手。也就說,在短短的半年時間裡,我們就從原本絕對優勢的地位,變成了現在的這個樣子。”

聽了老者的話,周圍的人頓時倒吸了一口冷氣啊!看起來沒什麼變化,可是不知不覺間,整個朝堂上就成了三足鼎立的趨勢啊!三足鼎立和兩派相爭,聽起來似乎沒有什麼不同,可是真正的情況是大不一樣的。如果是兩派相爭,那麼只要弄倒另一方,那麼自己就可以獨霸獨霸朝堂,當然英明的皇帝是不會允許任何人這麼做的。

只是平衡兩派的關係,是一門非常高深的學問,如果陷入到兩派鬥爭之中,那麼就算是皇帝也很難再有精力顧及別的事情。可是三黨並立卻不一樣,只要其中兩黨爭得特別厲害,那就肯定會有一黨撿便宜。你們兩黨鬥得特別厲害,第三黨肯定不會看着不管,直接雪中送炭,那麼他們就會合二爲一。

見衆人的表情都嚴肅了起來,老者才緩緩的道:“現在的我們就像是三國時的曹魏,雖然勢力最大,可是卻敵不過那兩個黨派聯手。那兩個黨派就像是劉備和孫權,雖然有矛盾,可是在對付我們的時候,肯定會非常的一致。”深深的嘆了口氣,老者無奈的道:“僅僅是半年的時間,朝堂上就變成了這個樣子,雖然地方的勢力孫承宗那一邊還弱一點。可是明年就是禮圍了,只要主持一屆大考,那就門生故吏全都來了。

有人一口喝掉了杯中的酒,有些激憤的道:“怎麼會這樣?爲什麼會這樣?”

老者淡然的笑了笑,然後說道:“其實老夫開始也沒想明白,可是這次遼東的事情出了,老夫纔看出來一些。每一件事情的背後,似乎都有人在推着,他從不露面,從不直接站出來。總是在後面利用別人,因勢利導,所以我們一直忽視了他。”

所有人都摒住了呼吸,急迫的看着老者,只有一個人臉色陰沉的可怕,端着酒杯的手都在不斷的顫抖。將已經灑了一半的酒喝乾,那人伸手向上指了指,有些不敢置信的道:“你說的不會是他吧?”

老者緩緩的點了點頭,苦笑着搖了搖頭,然後頹然的說道:“我們都沒有在意他,都覺得一個沒有讀過書的年輕人懂什麼,可是就是這個年輕人,只用了半年的時間,就毀了我們這麼多年的苦心經營。”

那人苦笑着搖了搖頭,有些悲涼的道:“如果真的是他,那這次的事情可就麻煩了。”

老者喝了一口酒,緩緩的道:“如果真的是他,那麼這次遼東的大捷,帶來就不僅僅是一個大捷。外面的壓力沒有了,就該處理內部了。能夠任用孫承宗打一個這麼大的勝仗,能在半年的時間裡,在不知不覺間將朝堂上變了個樣子,我們還能做什麼?”

看到老者有些頹然,下面的人面面相覷,有人試探着問道:“會不會我們弄錯了?皇上剛剛登基半年,今年也不過剛剛十六歲,怎麼會有這樣的心智?”

緩緩的搖了搖頭,老者苦笑着道:“老夫也希望自己的想法是不對的,可是經過多次的推敲,老夫知道沒有錯,這些都是出自皇上的手筆。”

衆人對視了一眼,然後都緊張的看着老者,一個人沉聲問道:“那接下里,皇上還會做什麼?”

老者沉吟了片刻,有些遲疑的道:“皇上以前沒有什麼動作,一來是因爲剛剛登基,二來是因爲有外敵虎視眈眈。經過這次的事情,遼東的建奴幾年之內,沒有了在來攻打我們的實力。而通過這件事情,皇上的威望也是一時無兩,也就不存在什麼資歷不足的事情了。”

“那我們可以用老辦法啊!是在不行我們就風聞奏之,上書逼宮。”一個人眼中閃着異樣的光芒,決然的說道。

“當今皇上,成長的環境很複雜,從小就過着朝不保夕的日子。在鄭貴妃和李選侍這兩個女人間徘徊,不但成功的活了下來,還討得萬曆爺的歡心。在沒有冊封皇太子的時候,就已經先冊立了皇太孫。以前我們都小瞧他了,這位皇帝可是不簡單。老夫最近得到了一個消息,半年前,皇帝登基的當晚,就早紫禁城裡殺死了上千名宮女太監,動起手來絲毫的不手軟。”老者臉色很是不好看,一臉深沉的接着道:“你們不要忘了,當年開過時候的洪武皇帝是怎麼做的?現在皇帝沒有那麼做,未必就是沒有那種想法,不過是因爲沒有那個能力。”

剛剛那個第一個猜出天啓皇帝身份的人,此時也苦笑着搖了搖頭,沉聲道:“現在皇帝有了這個威望,也有了這個想法,那麼接下來肯定就會做,這第一件事情恐怕就是清洗朝堂。”

老者深以爲然的點了點頭,然後沉着臉說道:“沒錯,這恐怕就是皇上接下來的打算。可是老夫擔心的不是這個,如果皇帝來硬的,我們也有我們的辦法。只是。”

一邊那個人接口道:“只是皇上不會這麼做,能夠在我們都沒注意的時候,通過幾個人的升遷,改變了朝堂上的局勢。這樣一位皇上,絕對不會明着來的,那樣會讓他失了民心,失了天下士子的心。”

老者苦笑着道:“事情就出在這裡,皇上不會硬來,肯定也是因勢利導,如果真是這樣,我們就真的麻煩了。”

“難道我們就這樣等死嗎?要想一個辦法啊!”一個人猛地站了起來,有些急迫的說道。

第四百一十三章 有人要抓皇上第一百一十章 大朝會五第二百三十三章 談生意第三百七十七章 準備出征第一百三十六章 局勢三第三百六十二章 勢如破竹第三百五十六章 接頭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婚四第七章 君前第五百一十八章 撤軍第二百五十九章 大明朝的利益第一百四十四章 皇后第四百五十九章 轉變第二百四十四章 遼東的反映第三百五十六章 接頭第二百五十八章 回京城第一百五十九章 喝酒第二百八十一章 投降吧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靠譜的記憶第四百八十一章 機不可失第九十五章 廠衛第二百八十二章 山東和遼東第二百六十章 將在外第一百零四章 朝局第四十二章 內庫和人第二百八十四章 皇太極跑哪裡去了第二百八十六章 寧枉勿縱第二百七十一章 攻敵所必救第四十九章 讀聖賢書第一百二十七章 選定第二百三十九章 分兵第四百八十五章 沒死透第二百二十六章 籌備第四百四十六章 鹽政第三百四十四章 強大的水師第三百五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一十一章 拜師第三百六十章 二人擡第二百一十七章 夜襲第一百四十四章 皇后第三百七十八章 入貴州第四百七十三章 小鎮第一百九十七章 綁架第四百一十一章 任長樂第六十六章 送行第四百三十一章 御製大誥第一百五十八章 暮色第三百五十二章 朝議遼東第四百二十九章 城門第三百四十二章 袁應泰到靈璧第八十七章 遼東行第二百三十八章 造反了第四百二十七章 錦衣衛的刀第三百五十章 一份奏摺第一百七十二章 拼了第二百六十六章 滿桂第四百五十九章 轉變第三百一十五章 盧象升第二百七十九章 騎兵會戰第四百九十七章 騎兵對騎兵第三百三十六章 心第一百二十六章 夜宴第三百八十七章 武舉殿試第九十五章 廠衛第三百四十九章 三千五百萬兩白銀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婚一第四百五十八章 甘薯第一百零四章 朝局第七十三章 將軍第一百八十二章 勾心鬥角第兩百零五章 龍昌第四百六十五章 進去吧第四百七十二章 終於到了第一百二十四章 工部尚書第二百九十六章 駱思恭的準備第四百六十三章各自算計第三百四十章 孫傳庭和袁可立第三百七十五章 考狀元第五十九章 接着密謀第三百九十五章 還是錢的事第四百一十四章 皇上上公堂第四百七十三章 小鎮第四百六十八章 龍昌票號第三百九十五章 還是錢的事第一百六十一章 中計了第九十五章 廠衛第一百八十章 朝堂下的陰謀第三百零七章 真在這裡第四百三十二章 許顯純到了第一百五十一章 換位第六十一章 謀劃第五十九章 接着密謀第三百一十三章 桃花運第三百一十四章 古人談戀愛第八十九章 隆中對一第三百九十二章 血戰赤水第二百六十五章 喜峰口守將第四百四十六章 鹽政第七十六章 罷官第一百八十五章 聖心難測
第四百一十三章 有人要抓皇上第一百一十章 大朝會五第二百三十三章 談生意第三百七十七章 準備出征第一百三十六章 局勢三第三百六十二章 勢如破竹第三百五十六章 接頭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婚四第七章 君前第五百一十八章 撤軍第二百五十九章 大明朝的利益第一百四十四章 皇后第四百五十九章 轉變第二百四十四章 遼東的反映第三百五十六章 接頭第二百五十八章 回京城第一百五十九章 喝酒第二百八十一章 投降吧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靠譜的記憶第四百八十一章 機不可失第九十五章 廠衛第二百八十二章 山東和遼東第二百六十章 將在外第一百零四章 朝局第四十二章 內庫和人第二百八十四章 皇太極跑哪裡去了第二百八十六章 寧枉勿縱第二百七十一章 攻敵所必救第四十九章 讀聖賢書第一百二十七章 選定第二百三十九章 分兵第四百八十五章 沒死透第二百二十六章 籌備第四百四十六章 鹽政第三百四十四章 強大的水師第三百五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一十一章 拜師第三百六十章 二人擡第二百一十七章 夜襲第一百四十四章 皇后第三百七十八章 入貴州第四百七十三章 小鎮第一百九十七章 綁架第四百一十一章 任長樂第六十六章 送行第四百三十一章 御製大誥第一百五十八章 暮色第三百五十二章 朝議遼東第四百二十九章 城門第三百四十二章 袁應泰到靈璧第八十七章 遼東行第二百三十八章 造反了第四百二十七章 錦衣衛的刀第三百五十章 一份奏摺第一百七十二章 拼了第二百六十六章 滿桂第四百五十九章 轉變第三百一十五章 盧象升第二百七十九章 騎兵會戰第四百九十七章 騎兵對騎兵第三百三十六章 心第一百二十六章 夜宴第三百八十七章 武舉殿試第九十五章 廠衛第三百四十九章 三千五百萬兩白銀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婚一第四百五十八章 甘薯第一百零四章 朝局第七十三章 將軍第一百八十二章 勾心鬥角第兩百零五章 龍昌第四百六十五章 進去吧第四百七十二章 終於到了第一百二十四章 工部尚書第二百九十六章 駱思恭的準備第四百六十三章各自算計第三百四十章 孫傳庭和袁可立第三百七十五章 考狀元第五十九章 接着密謀第三百九十五章 還是錢的事第四百一十四章 皇上上公堂第四百七十三章 小鎮第四百六十八章 龍昌票號第三百九十五章 還是錢的事第一百六十一章 中計了第九十五章 廠衛第一百八十章 朝堂下的陰謀第三百零七章 真在這裡第四百三十二章 許顯純到了第一百五十一章 換位第六十一章 謀劃第五十九章 接着密謀第三百一十三章 桃花運第三百一十四章 古人談戀愛第八十九章 隆中對一第三百九十二章 血戰赤水第二百六十五章 喜峰口守將第四百四十六章 鹽政第七十六章 罷官第一百八十五章 聖心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