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早朝

等到合浦公主離開,魏朝才獻媚的道:“陛下對公主真之疼愛有加,足可以做天下人的表率。”

沒有理會魏朝的拍馬之言,泰昌皇帝皺着眉頭問道:“不要說這些朕交代你的事情辦的怎麼樣了?

用力的點了點頭,魏朝小心翼翼的道:“回陛下,辦妥了。”

“很好,那些靠向皇太后的人呢?”天啓皇帝緊緊的盯着魏朝,面容冷峻的問道。

“那些人奴才已經整理好了,陛下是不是要過目?”魏朝講一個冊子拿了出來,雙手託了起來。

“不必了,這些人你來掌管。”天啓皇帝揮了揮手,這些事情自己是不屑於管的。自己關心的只有李選侍,只要將她的爪牙拔掉就可以了。至於那些跑到皇太后那裡準備養老的,自己自然不會過問太多。

一天前,天啓對魏朝下了命令,除了嚴查清洗宮內外,還要秘密的幹掉忠於李選侍的太監宮女。此時魏朝既然這麼說,想來任務是完成了。

“陛下,該上朝了。”一個老太監來到天啓皇帝的身邊,對天啓皇帝小聲的道。這個太監叫做陳洪,是東廠剛剛挑出來伺候天啓皇帝的,或者說是天啓皇帝自己欽點了的。沒有什麼特殊的原因,因爲這個陳洪是一個高手。

在後世,無數的小說影視都提到了一些高手,甚至還有絕世的《葵花寶典》。兩天前,天啓皇帝忽然想起了這件事情,就將王安找了來問了一下。

沒想到還真有,這位陳洪就是宮裡武功最高的太監,修煉的乃是硬氣功和鷹爪功還有鐵砂掌。雖然對沒有《葵花寶典》這樣的武學秘籍很失望,可是能找到這樣的一個人,天啓已經很高興了。便將他掉到了自己的身邊,不但可以保護自己的安全,而且還能向他學幾招。

這個陳洪當年乃是家道中落,只有六歲的他餓暈在了路邊,沒想到醒了之後就成了太監。雖然怒不可遏,可是也沒有辦法了只能進宮了。

來到了皇宮之後,有了很多時間,就有將家裡的功夫練了起來。因爲皇宮中也有很多武學典籍,這一練就是四十年,自然將功夫練到了深不可測。

天啓皇帝可是親眼見過,這個陳洪能夠一掌將牆壁打一個洞,要是打在人的身上肯定只有一個下場。好在經過幾十年的時間,這個陳洪對皇帝的忠心已經和邪教徒差不多了,不然天啓皇帝還真的不敢用。

看了一眼陳洪,輕輕的點了點頭,雖然不願意去,可是也沒辦法,畢竟已經三天了,剛登基就不上朝有些不好意思。

來到乾清宮的時候,所有的大臣都已經等在這裡了,看着下面跪着的大臣,天啓皇帝的心裡還是有一陣激動。

“有本早奏,無本退朝。”隨着陳洪的喊聲,早朝開始了,不過很快天啓皇帝實際上第一次早朝的好心情就沒了。

無數的瑣事,無數的煩心事全都對着天啓皇帝來了,最後將目光落在了內閣首輔大臣方從哲的身上。此時天啓皇帝已經感覺出似乎有些不對勁了,這些傢伙怎麼回事?這些小事本不應該拿到這裡來議論,都是應該有內閣大學士來辦的而後纔是自己批紅。至於每天的上朝,都是討論一些大的事情,可是現在是怎麼回事?

再看下面一副老神在在方從哲,天啓皇帝的心裡頓時就覺得奇怪了,這是要做什麼?

忽然天啓皇帝想起了昨天的一道摺子,是左光斗上的摺子,此時他才明白是怎麼回事。這些天一直忙着整頓宮內的事情,竟然忘記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論功行賞。對於這些幫助我登上皇帝位置的人,自然要給他們獎賞,讓他們獲得他們想要的。

“這些事情就交給內閣處理吧!朕剛剛登基,很多事情還不太明白。可是有一件事朕明白,那就是有功者賞,有過者罰。內閣儘快弄出一個章程來,這次的事情,功過獎懲,然後儘快的發下去。”看着下面的大臣乖乖的閉上了嘴,天啓皇帝知道自己的話說道他們心裡去了,拿這些小事煩自己,就是想讓自己回去翻摺子。相信上了請賞摺子的肯定不止左光斗一人,只是天啓皇帝還沒有看而已。

時間就這樣的緩緩的過去了,三天後,內閣拿出了一個獎賞的章程,應該是獎勵的章程。在這次一的事件裡,大臣們基本都是有功的,畢竟有過的是**的那位。

輕輕的敲着桌子,看着面前的摺子靜靜的沉思,摺子上的獎賞只有二十幾人。數量上倒是很合適,可是這些人天啓皇帝有些不滿意。不禁慢慢的陷入了沉思,提到明末,提到天啓一朝,最出名的就只有一件事那就是黨爭。

因爲楊漣在移宮案之中的功勞,天啓帝開始寵信東林黨,將萬曆後期被貶的東陵黨全部起復。隨着東林黨的黨首葉志高成爲內閣首輔大臣,東林黨基本掌握了朝廷。而原本與東林黨爭鬥的齊浙楚黨,因爲方從哲的離開,整體上陷入了被動。這就導致了,齊浙楚黨投靠了魏忠賢,成爲閹黨。

在接下來的鬥爭中,東林黨最終沒有鬥過閹黨,對着楊漣等七君子的死,東林黨徹底敗下陣來。可是等到崇禎登基,東陵黨再一次開始了掌權之路,這些滿嘴仁義道德東林黨,讓崇禎相信天下的官員都是讀聖賢書,都是不貪污的好官。

可是等到滿清入關,這些大臣又在做什麼?他們投降、通敵、賣國。

在明末,黨爭幾乎成了朝堂上的主要事情,說是執政意見的爭執,實際上說是地方利益的爭執來的更恰當。

東林黨代表的是東南那些大地主和大商人的利益,這些人大部分都是地方豪強,他們兼併土地,走私,進行海上貿易。可以說每個家族都是富得流油,可是他們卻總想着不交稅,於是東林黨就每日鼓吹重農抑商,藏富於民。

其實這個時代的皇帝對重農抑商的理解是錯誤的,重農抑商不代表着重徵農稅,而少收甚至不收商稅。這些東林當人篡改了這條理論,根據他們的說法,農業纔是國家賦稅的主要來源,要重徵,而商人的地位低下,要少收稅。

第三百六十一章 兩萬對十萬第四百八十一章 機不可失第一百二十一章 笑四笑第四百零九章 各自的盤算第十七章 計劃第二百八十九章 都到了第八十七章 遼東行第二百四十四章 遼東的反映第八十四章 熊府第三百零五章 孫承宗回來了第三百五十六章 接頭第四百八十章 早朝奏對第四百二十八章 東廠的刀第五十九章 接着密謀第四百零六章 傳說中的陳圓圓第九十章 隆中對二第四百四十四章 抄家第四百三十四章 萬事俱備第二百七十三章 攻城之戰第三百三十章 新火器第四百零三章 南京第一百六十六章 誰耍了誰第三百三十七章 欽差大臣第九十五章 廠衛第一百四十四章 皇后第二百四十八章 遵化城內的兩種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納采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皇后第五十八章 密謀第五百零四章 希望第二百四十四章 遼東的反映第四百二十八章 東廠的刀第三百五十章 一份奏摺第二百七十一章 攻敵所必救第一百九十八章 引蛇出洞第四百四十一章 全體總動員第十七章 計劃第三百三十八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一百九十二章 後顧之憂第四十九章 讀聖賢書第九十一章 隆中對三第二百五十章 遵化第四百九十五章 地道第一百九十六章 大清洗第二百二十四章 一個月第一百五十五章 交戰第二百六十四章 聖旨來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綁架第四百四十一章 全體總動員第八十二章 信第三百三十九章 因由第八十四章 熊府第三百五十一章 錯綜複雜第九十七章 抵京第六十九章 京營第二百六十五章 喜峰口守將第三章 登基大典第四十二章 內庫和人第五百零一章 火炮焚城第四百五十一章 駱思恭站起來第八十六章 策論第三百七十七章 準備出征第四百七十八章 謠言四起第三十章 憤怒第五十三章 籌建第三百四十六章 改軍制第六十一章 謀劃第一百三十章 採納第三百九十七章 微服私訪第四十九章 讀聖賢書第四百八十一章 機不可失第三十二章 博弈第四百零九章 各自的盤算第三百一十八章 十四的月亮第一百零三章 老狐狸第二百七十章 草原春秋第三百五十三章 改制第三百一十五章 盧象升第五十二章 預料之外的人第四百八十一章 機不可失第四百六十章 宋代皇室第二百五十章 遵化第四百二十八章 東廠的刀第八十二章 信第三百一十章 天啓皇帝的希望第三百一十五章 盧象升第四百二十五章 秦淮河第四百五十七章 居然能吃第三百五十五章 蔣幹盜書第二百九十五章 明火執杖第二百九十二章 河道總督第二百六十一章 兵進遵化第三百五十三章 改制第二百四十七章 兵情第五百零二章 血戰第四百八十二章 殺機第九十三章 隆中對五第二百零七章 登聞鼓第一百九十六章 大清洗第五百零七章 無妄之災
第三百六十一章 兩萬對十萬第四百八十一章 機不可失第一百二十一章 笑四笑第四百零九章 各自的盤算第十七章 計劃第二百八十九章 都到了第八十七章 遼東行第二百四十四章 遼東的反映第八十四章 熊府第三百零五章 孫承宗回來了第三百五十六章 接頭第四百八十章 早朝奏對第四百二十八章 東廠的刀第五十九章 接着密謀第四百零六章 傳說中的陳圓圓第九十章 隆中對二第四百四十四章 抄家第四百三十四章 萬事俱備第二百七十三章 攻城之戰第三百三十章 新火器第四百零三章 南京第一百六十六章 誰耍了誰第三百三十七章 欽差大臣第九十五章 廠衛第一百四十四章 皇后第二百四十八章 遵化城內的兩種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納采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皇后第五十八章 密謀第五百零四章 希望第二百四十四章 遼東的反映第四百二十八章 東廠的刀第三百五十章 一份奏摺第二百七十一章 攻敵所必救第一百九十八章 引蛇出洞第四百四十一章 全體總動員第十七章 計劃第三百三十八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一百九十二章 後顧之憂第四十九章 讀聖賢書第九十一章 隆中對三第二百五十章 遵化第四百九十五章 地道第一百九十六章 大清洗第二百二十四章 一個月第一百五十五章 交戰第二百六十四章 聖旨來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綁架第四百四十一章 全體總動員第八十二章 信第三百三十九章 因由第八十四章 熊府第三百五十一章 錯綜複雜第九十七章 抵京第六十九章 京營第二百六十五章 喜峰口守將第三章 登基大典第四十二章 內庫和人第五百零一章 火炮焚城第四百五十一章 駱思恭站起來第八十六章 策論第三百七十七章 準備出征第四百七十八章 謠言四起第三十章 憤怒第五十三章 籌建第三百四十六章 改軍制第六十一章 謀劃第一百三十章 採納第三百九十七章 微服私訪第四十九章 讀聖賢書第四百八十一章 機不可失第三十二章 博弈第四百零九章 各自的盤算第三百一十八章 十四的月亮第一百零三章 老狐狸第二百七十章 草原春秋第三百五十三章 改制第三百一十五章 盧象升第五十二章 預料之外的人第四百八十一章 機不可失第四百六十章 宋代皇室第二百五十章 遵化第四百二十八章 東廠的刀第八十二章 信第三百一十章 天啓皇帝的希望第三百一十五章 盧象升第四百二十五章 秦淮河第四百五十七章 居然能吃第三百五十五章 蔣幹盜書第二百九十五章 明火執杖第二百九十二章 河道總督第二百六十一章 兵進遵化第三百五十三章 改制第二百四十七章 兵情第五百零二章 血戰第四百八十二章 殺機第九十三章 隆中對五第二百零七章 登聞鼓第一百九十六章 大清洗第五百零七章 無妄之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