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又要遷都?

第103章 又要遷都?

紫禁城東暖閣,朱元璋將錦衣衛的急報遞給兒子朱標,等朱標看完之後,他纔開口問道:“你怎麼看?”

“好事,沒想到李節還挺有本事,竟然說服了張定邊,還讓他們幫着找到倭寇的位置,而咱們只需要把陳理召回來,改善一下他的待遇,這簡直就是無本的買賣!”朱標這時眉飛色舞的大聲讚道,這麼一個有本事的女婿,他現在是越來越滿意了。

“好事倒是好事,只是……”朱元璋卻不像朱標那麼高興,反而露出了幾分憂慮。

“父親您在提心什麼?”朱標看到父親的臉色也立刻問道。

只見朱元璋卻是嘆了口氣這纔開口道:“陳友諒是我這輩子最大的對手,哪怕他都已經死了這麼多年了,卻依然還有張定邊這些人對他忠心耿耿,現在他們以功勞換取陳理回來,日後會不會還有什麼其它的打算?”

朱標聽到這裡也是暗自苦笑,自己老爹的疑心病又犯了,不過他還是耐心的勸解道:“父親,張定邊等人都已經那麼老了,就算是有心也無力,至於陳理此人,更是難成大器,連他父親陳友諒都敗在父親手中,更何況他了?”

聽到兒子的話,朱元璋也是眉毛一挑,當即也喜形於色道:“這話倒是真的,當初陳友諒的兵多將廣,在兵力上遠勝於我,卻還是被我擊敗,別說他兒子了,就算是他復生,恐怕也要再敗一次!”

朱元璋這話表面上是自誇,但其實也暴露了他心中對陳友諒的忌憚,哪怕都已經過去這麼多年了,可回想當初的鄱陽湖大戰時,他還禁不住有些後怕,那應該是他這輩子經歷的最爲兇險的一戰了。

“擬旨,召歸德侯陳理回京,另外再賜他一所宅院,薪俸也要按時發放,希望張定邊他們不要讓朕失望!”朱元璋終於做出決定道。

“父皇英明!”朱標聞言也是鬆了口氣,當即上前再次行禮道。

不過說到這裡時,朱標忽然又想到另外一件事,只見他猶豫了一下終於還是開口道:“父皇,兒臣聽說李存義父子已經被抓回京城,不知現在審的怎麼樣了?”

“你問這件事做什麼?”朱元璋聞言卻是一皺眉,自從他重啓胡惟庸案後,朱標就與他的意見相左,因此只要是和案子有關的事情,他都不願意和朱標商量。

“這個……”只見朱標再次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一咬牙道,“啓稟父皇,韓國公私下裡找到我,希望可以替李存義求情,求您看在他的面子上,放過……”

“呯~”沒等朱標把話說完,就被朱元璋一拍桌子怒聲打斷道,“他還有臉向朕求情?”

“父皇息怒!韓國公與李存義兄弟情深,爲他求情也是人之常情!”朱標就知道父親會生氣,當即也再次開口勸道。

“哼,早在十年前,朕就已經給過他機會了,可是你看他這十年來都做了什麼?到現在才又想起來求情,晚了!”朱元璋說到最後也氣的再次一拍桌子道。

“可是父親……”

朱標本還想再說些什麼,可是卻被朱元璋再次揮手打斷道:“好了,關於這件事你就不要管了,我自有打算!”

朱標聞言也有些無奈,他就知道父親會這麼說,不過說起來也怪李善長,如果不是他這麼不知進退的話,事情又何至於變成現在這副模樣?現在李存義被抓,他也終於慌了手腳,結果竟然找上自己,可惜現在這件事已經不是他能插手的了。

“對了,最近朝中有人提出遷都之議,你覺得怎麼樣?”朱元璋似乎怕朱標再糾纏不休,於是再次轉移話題道。

“遷都?”朱標聞言也露出一種十分複雜的神色。

說起遷都這件事,那可是由來已久,老朱祖籍在句榮,在這個時期也屬於金陵管轄,所以老朱也勉強算是金陵人,而且他當初正是靠着金陵發家的,可以說金陵簡直就是老朱的福地。

然而在大明建立後,老朱卻對金陵這個都城十分不滿意,甚至可以說是橫挑鼻子豎挑眼,最後甚至決定遷都到他的老家鳳陽,畢竟祖籍再好,但老家鳳陽纔是他從小生活的地方。

遷都鳳陽可不是老朱的一時心血來潮,甚至他也這麼做了,鳳陽雖然只是個小城,但老朱是皇帝,所以他讓人大修鳳陽城,而且還把天下的富戶遷到鳳陽,甚至連朱標也帶着一幫兄弟在鳳陽住了好幾年,可以說老朱爲遷都做好了十足的準備。

不過老朱還是太心急了,在修建鳳陽城時,因爲工期逼的太緊,導致徵發的勞役苦不堪言,最後更是發生了“厭鎮法”事件,也就是勞役們以厭鎮詛咒老朱,這件事對老朱的打擊很大,因爲元朝滅亡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勞役過重,這讓老朱也開始反思自己的錯誤。

當時深受朱元璋信任的劉伯溫也趁着這個機會,苦苦勸說朱元璋,最後終於讓他打消了遷都鳳陽的想法,不過劉伯溫也因此得罪了淮西勳貴們,畢竟他們大都支持將都城設在自己的老家,所以劉伯溫也十分明智的辭官回鄉,但後來的死因卻依然撲朔迷離。

“父皇,這好端端的怎麼又想到遷都了?”朱標沉思了好一會兒,這才小心翼翼的開口問道,上次遷都鳳陽就已經鬧的滿城風雨,所以這次他也極爲謹慎。

“糊塗!金陵雖好,但卻太過靠南,而我大明最大的威脅卻在北方,如果北方邊境發生戰爭,咱們最快也要半個月後才能收到消息,到時黃花菜都涼了!”朱元璋卻是直接道自己遷都的原因道。

朱標聞言也是一愣,相比上次遷都鳳陽,這次父親的遷都理由卻十分充足,因爲他也知道,南京最大的缺陷就是距離北方邊境太遠,不光是消息來往不便,甚至天長日久,難免會有北方邊軍坐大之危?

“那父皇您的意思是?”朱標這時的態度也發生了改變,因爲他知道父親這麼做也是爲自己考慮,以父親的威望,當然不怕北方邊軍造反,可等到他甚至是他的子孫登基,到時他們即沒有父親的能力,又沒有父親的威望,鞭長莫及之下,北方邊軍恐怕遲早會生出事端。

“這幾天我也仔細考慮了一下,北方的長安、洛陽、開封都曾經是一國之都,當初我也曾經去過,雖然因爲北方多年戰亂,這三城也早已經沒落,但底蘊還在,所以若是遷都的話,可以從這三城中選出一個!”朱元璋緩緩的將自己的想法講了出來。

“這三個倒都是不錯的選擇,不過總不能三個都選吧?”朱標先是點頭,隨後又有些爲難的道,他也感覺這三城各有優缺點,想要從中做出選擇也並非易事。

“當然不能三個都選,不過也不能過於草率,所以我打算先派人去三城看一看,如果可能的話,到時你就替我去一趟,看看哪個更合適做國都?”朱元璋說到最後時,語氣也變得柔和起來。

朱標也立刻明白了父親的心意,遷都本就是爲他和他的子孫們打算,所以父親讓自己親自去挑選,這即是給自己的一個考驗,也是讓他來決定遷都的地點。

“兒臣願往,不知父皇打算讓我什麼時候動身?”朱標當即答應道。

“這件事急不得,需要從長計議,而且前期我也會先派官員去巡查一番,最後纔會讓你親自前去!”朱元璋說到最後也露出一個柔和的笑容道。

然而朱元璋和朱標都不知道,如果李節在這裡的話,肯定會想辦法阻止他們,因爲朱標就是在巡視長安後,忽然染病而亡,而朱標一死,也把老朱的部署全都打亂了,朱允炆也在倉促之中被推上皇位,以他的性格,再加上黃子澄等人的鼓動,後來的靖難之役也就順理成章了。

(本章完)

第722章 宴請第441章 我不需要別人認可第149章 演一場戲第548章 規勸藍玉(上)第564章 監察院的問話第76章 殿下要害死潭王嗎?第68章 老朱打人啦!第815章 開火第707章 朱氏三兄弟第750章 美洲物產展覽會第787章 挑撥第768章 送信第519章 彌留之際第253章 押送朱樉第345章 有用的猶太人第711章 戰敗條約第714章 釋放人質第307章 驚見方孝儒第492章 南北榜案第235章 我不能說第512章 駕崩第784章 抓捕朱梓(中)第395章 一舉多得的好事第13章 世人都曉神仙好第507章 老朱的講述第789章 削藩(下)第60章 忽悠朱允熥第291章 不靠譜的小男生第1章 坑爹的穿越第471章 最後一頓第824章 登陸點(中)第638章 參觀第669章 使團回京第732章 李節的辦法(下)第254章 面對現實第731章 李節的辦法(上)第391章 公主要生了第673章 打敗你的人第24章 溼法顆粒火藥第221章 又見朱棣第751章 黃金與白銀第93章 倭寇來襲第266章 人約黃昏後第730章 李節出海第280章 主動爭取第690章 慘敗第568章 皇陵衛入城第510章 乾清宮外第235章 我不能說第707章 朱氏三兄弟第91章 牆頭草的兒子第128章 請假一天第209章 朱樉的病第113章 收屍第606章 示警第533章 感人師生情第702章 探望(上)第27章 紙包彈第825章 登陸點(下)第278章 周掌櫃第353章 存款與放貸第792章 開端第60章 忽悠朱允熥第478章 寶慶公主第173章 一堂課第333章 下雪吃火鍋第605章 去鳳陽第721章 工匠鬧事(下)第605章 去鳳陽第205章 人口過盛怎麼辦?第87章 下手真狠第667章 神火天降第526章 妃嬪殉葬?第217章 蒲城的狐狸尾巴第718章 私下接觸(下)第330章 是否出城?第516章 病重第677章 虛實第462章 投筆從戎第218章 李節的懷疑第460章 安南之變(下)第100章 卑鄙無恥?我認了!第593章 證據確鑿第173章 一堂課第680章 決戰(下)第791章 王爺去哪兒?第393章 老朱取名第774章 迎接朱棣第41章 “苦命”父子第607章 自殺的守將第491章 推遲一年的科舉第143章 純火器部隊第816章 好的開端第144章 調戲朱玉寧第462章 投筆從戎第778章 絕境求生第696章 偉大的貴族第402章 求真書院分院第509章 隱憂第14章 固執的李祝
第722章 宴請第441章 我不需要別人認可第149章 演一場戲第548章 規勸藍玉(上)第564章 監察院的問話第76章 殿下要害死潭王嗎?第68章 老朱打人啦!第815章 開火第707章 朱氏三兄弟第750章 美洲物產展覽會第787章 挑撥第768章 送信第519章 彌留之際第253章 押送朱樉第345章 有用的猶太人第711章 戰敗條約第714章 釋放人質第307章 驚見方孝儒第492章 南北榜案第235章 我不能說第512章 駕崩第784章 抓捕朱梓(中)第395章 一舉多得的好事第13章 世人都曉神仙好第507章 老朱的講述第789章 削藩(下)第60章 忽悠朱允熥第291章 不靠譜的小男生第1章 坑爹的穿越第471章 最後一頓第824章 登陸點(中)第638章 參觀第669章 使團回京第732章 李節的辦法(下)第254章 面對現實第731章 李節的辦法(上)第391章 公主要生了第673章 打敗你的人第24章 溼法顆粒火藥第221章 又見朱棣第751章 黃金與白銀第93章 倭寇來襲第266章 人約黃昏後第730章 李節出海第280章 主動爭取第690章 慘敗第568章 皇陵衛入城第510章 乾清宮外第235章 我不能說第707章 朱氏三兄弟第91章 牆頭草的兒子第128章 請假一天第209章 朱樉的病第113章 收屍第606章 示警第533章 感人師生情第702章 探望(上)第27章 紙包彈第825章 登陸點(下)第278章 周掌櫃第353章 存款與放貸第792章 開端第60章 忽悠朱允熥第478章 寶慶公主第173章 一堂課第333章 下雪吃火鍋第605章 去鳳陽第721章 工匠鬧事(下)第605章 去鳳陽第205章 人口過盛怎麼辦?第87章 下手真狠第667章 神火天降第526章 妃嬪殉葬?第217章 蒲城的狐狸尾巴第718章 私下接觸(下)第330章 是否出城?第516章 病重第677章 虛實第462章 投筆從戎第218章 李節的懷疑第460章 安南之變(下)第100章 卑鄙無恥?我認了!第593章 證據確鑿第173章 一堂課第680章 決戰(下)第791章 王爺去哪兒?第393章 老朱取名第774章 迎接朱棣第41章 “苦命”父子第607章 自殺的守將第491章 推遲一年的科舉第143章 純火器部隊第816章 好的開端第144章 調戲朱玉寧第462章 投筆從戎第778章 絕境求生第696章 偉大的貴族第402章 求真書院分院第509章 隱憂第14章 固執的李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