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存款與放貸

第353章 存款與放貸

銀行的放貸與存款業務在同一天開放,並且還在北京城各處張貼告示,以便讓更多的人知道,這個消息也很引起了巨大的轟動,特別是對於一些做生意的人來說,更是極爲震撼。

做生意的人,難免會遇到一些資金週轉不開的情況,而遇到這種情況,他們也只能借錢,借錢一般只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找自己的親戚朋友借,這也是生意人爲什麼那麼在意人情關係的原因,畢竟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用到對方?

不過有時候大家都缺錢,找親戚朋友借錢可能會借不到,而這時就要用到第二個辦法,那就是找錢莊借錢,只不過錢莊放貸的利息可是極高,哪怕借的時間不長,也需要付出一筆不小的利息,因此不到萬不得已,很少會有人去錢莊借錢。

可是沒想到現在銀行竟然也開始放貸,而且放貸的利息極低,一年的利息也不到一分,要知道就算以前他們找親戚朋友借錢,每年付的利息也不止一分,可以說銀行以這麼低的利息放貸,在他們看來簡直就像是做慈善一般。

李節之所以定這麼低的利息,當然不是爲了做慈善,而是銀行與私人的錢莊不同,錢莊放貸主要是爲了掙錢,所以利息當然是越高越好,但銀行卻是官方的機構,放貸並不僅僅是爲了掙錢,另外還是要促進商業的發展,所以利息不能定的太高,而且一分的利息其實已經不算低了,後世的貸款利息一年也才百分之五左右。

除了放貸外,存款這個業務也同樣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特別是那些富人,爲了藏錢,他們家中都需要有專門的庫房,但就算是這樣,依然無法避免飛賊的覬覦,有些住在城外的富戶地主,更可能引來一些土匪的關注,到時可就不僅僅是丟錢,而是全家老小的性命都可能丟掉。

所以爲了藏家,許多有錢人也是費盡了心思,比如有人在家中挖了廕庇的地窖,甚至直接把錢箱埋在地下,更有人直接把錢換成銀子,然後把銀子融成一個大銀塊,最小的也有上百斤,一般人根本搬不動,自然也不怕被偷。

當然也有人覺得家裡不安全,於是只能把錢送到錢莊存放,畢竟錢莊的庫房更加安全,而且就算被盜了,也是錢莊承擔損失,當然這也有一定的危險,那就是萬一錢莊不講信用,或是直接倒閉了,存在裡面的錢就有取不出來的危險。

不過現在他們卻有了一個新的選擇,那就是銀行,誰都知道銀行是官府開辦的,而且這一個月以來,也讓他們看到了銀行背後雄厚的財力,最重要的是,以前他們把錢存到錢莊,每年還要付一筆不菲的保管費用,可是現在存到銀行卻是免費的,這簡直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也許是放貸和存款的業務實在太優惠了,反而嚇到了不少人,所以剛開始的時候,竟然一連幾天都沒有人上門做這方面的業務,不過就在第五天的時候,終於還是有商人忍不住登門借貸。

第一個借貸的是個木材商人,以北城的兩間店鋪做抵押,貸了一千貫銅錢,而在驗證了兩間店鋪的地契與房契後,銀行也十分痛快的發放了貸款。

值得一提的是,李節事後查了一下這個木材商人,發現他之所以缺錢,主要就是之前屯積了大批的木材,準備在北京城修建時大賺一筆,卻沒想到水泥出來後,導致木材的需求大減,使得他也賠了不少錢,連生意上的週轉都有問題了。

不過無論什麼原因,這個木材商人成功的貸到錢後,而且合同上的利息也的確很低,這個消息立刻在商人的圈子中傳了開來,很快就又有人上銀行貸款,結果發現銀行的貸款不但利息低,而且還十分的方便快捷,簡直比錢莊強太多了。

在這種情況下,越來越多的人跑來銀行辦理貸款,而且還出現了一種情況,就是這些人辦理貸款時,竟然願意接受新寶鈔代替銅錢,這可是一個好現象,說明商人們已經開始自動的接受寶鈔。

其實出現這種情況也很正常,寶鈔相比銅錢更易攜帶,而且也更適合商業之間的交易,之前只是出於對寶鈔信用的懷疑,所以商人才不願意持有寶鈔,現在寶鈔的信用已經建立起來了,體會到寶鈔好處的商人自然也願意使用。

相比放貸的業務,存款的業務卻是發展緩慢,畢竟從別人手裡借錢與把自己的錢交給別人是完全不同的情況,銀行雖然樹立起一定的信用,但畢竟時間還太短,許多人都不放心把錢交給銀行保管。

對於這種情況,李節也只能用了一點手段,剛開始他就說動朱標,讓他命令官員把自己家中的錢財存到銀行中,而且他自己帶頭,把東宮的私財也存到銀行裡,如此一來,官員們也沒有辦法,哪怕是象徵性的也得存一點錢。

不過這些還不夠,李節還暗中僱人演戲,將銀行中的財物擡出來,在大街上走了一圈送到銀行裡裝作存錢,反正別人也分不清真假。

人都有從衆的心理,在看到有人開始往銀行裡存錢後,特別是連太子都帶頭往銀行裡存錢,使得一些人也終於放棄了戒心,一開始只是少量的存錢,存個幾天再取出來,主要是試探一下銀行的安全性,後來發現沒有問題後,也終於有人開始放心的存錢。

也就在這時,李節也趁熱打鐵的再次放出一個消息,太津那邊開設了銀行的分行,而且兩地的銀行可以實現異地存取,也就是說,你在北京這邊的銀行存了錢,可以到太津那邊的分行把錢取出來。

千萬不要小看了這個舉措,對於古人來說,錢財的轉移需要冒着極大的風險,畢竟古代不但交通不便,而且道路上也不太平,哪怕是僱傭專門的鏢局也同樣有一定的危險性,當初羅貫中帶着大批的錢財回蘇州,還是請李節幫助派了幾個護衛纔敢上路。

哪怕現在的新寶鈔便於攜帶,但出門依然有很大的風險,不過現在銀行能夠異地存取,也就可以避開大部分的危險,使得商人不必帶錢財上路,當然現在太津離北京很近,但依然有很大的意見,因爲誰也不知道銀行會不會把分行開到其它城市?

“姐夫,一個月內,我們放出貸款共一百零六萬七千貫,收到存款八十七萬三千貫,除了大伯與官員們的七萬多貫存款外,大部分都是北京的商人所存,另外月初放出去的短期貸款,也很快就要收回了,到時說不定能達到一個收支平衡!”朱雪晴拿着賬本向李節彙報道。

“不錯不錯,短短一個月時間,能做到這一步也相當不容易了!”李節一臉感慨的道,這一個月爲了銀行的事,他和朱雪晴都是操碎了心,別的不說,眼前的朱雪晴就比之前瘦了一圈,臉色也有些憔悴。

“姐夫也不要高興的太早了,銀行的信用樹立起來後,第一個月來存錢的人可能會多一些,但第二個月肯定會下降,畢竟誰也不會有那麼多的錢存進來。”朱雪晴這時卻有些擔心的道。

“那可不一定,現在來存錢的主要是那些有錢的商人與官員,但除了他們,還有一個巨大的人羣沒有來銀行存錢呢。”李節笑呵呵的開口道。

“什麼人?”朱雪晴愣了一下才開口問道,她雖然能在銀行的事上幫上李節,但有時也跟不上李節的思路。

“當然是那些普通的百姓了,比如那些經常來銀行把寶鈔換成銅錢的民夫!”李節再次一笑道。

“普通百姓能有什麼錢?”朱雪晴幾乎是本能的叫道,不是她看不起百姓,而是在她的印象中,絕大部分百姓也只能勉強餬口,根本不可能存下什麼錢來。

“一個普通百姓當然沒什麼錢,但正所謂積少成多,天下有錢人畢竟是少數,絕大部分都是普通人,他們每人的錢不多,但就算是每人存個幾十文,加起來也是一筆巨大的數字!”李節再次一笑解釋道。

後世的馬雲再怎麼有錢,也無法與所有淘寶用戶的錢財相比,銀行並不僅僅是爲權貴富人服務的,同樣也是爲了普通人服務的,事實上相比富人,普通人家中的錢財更不安全,哪怕只是丟了幾十文銅錢,也足以讓一個普通家庭心疼上許久,甚至因此吃不上飯。

朱雪晴聰明絕頂,聽到李節的話也立刻反應過來,當即點頭道:“我明白了,不過我們該怎麼做呢,相比那些商人,普通百姓對錢財更加敏感,想要讓他們把手中僅有的一點錢財存到銀行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

“這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爲此我也考慮了許久,不過巧合的是,前幾天北京城出了一件事,剛好可以讓我們利用一下!”李節再次得意的一笑道,他現在已經體會到大資本的好處了,再加上他又是太子的女婿,想要做一些事情簡直太容易了,難怪後世的資本能把普通人玩弄於鼓掌之上!

(本章完)

第285章 朱允熥的異常第433章 蒸汽機的實用第346章 出遊第628章 朱棣的信第511章 臨終叮囑第150章 出征第547章 缺口第12章 趕出府門第530章 逃出京城第285章 朱允熥的異常第480章 帝王的晚年第58章 再差能差的過我?第306章 小情侶鬧矛盾第624章 首航(中)第282章 婚前綜合症第569章 戶部問話第683章 求和?第255章 胡家出事了第822章 太子出京(下)第384章 孫女拜見皇爺爺!第199章 橫死者不入祖墳第681章 退兵?第346章 出遊第481章 相親(上)第791章 王爺去哪兒?第246章 寫而優則仕第114章 殺手鐗第240章 書院中的爆炸第604章 膽大包天第194章 英雄遲暮第830章 大洋洲(下)第394章 遷富戶入京第685章 沙哈魯投降第793章 寧王朱權第42章 望遠鏡第553章 削藩(下)第692章 戰後第348章 皇帝只值一百文?第527章 你聽錯了第166章 明船之災第257章 一切有我第402章 求真書院分院第72章 老朱認錯(求推薦收藏)第440章 宗人府第683章 求和?第844章 二十年後(下)第183章 歷史上的“敏敏郡主”第811章 又一次送行第169章 肯定沒好事第353章 存款與放貸第47章 渾天說與地心說第364章 銀行疑案(中)第329章 災民吳三七第586章 與杜正的交鋒第769章 跟着我吧第723章 燕王發媳婦?第537章 軟禁?第830章 大洋洲(下)第757章 湘王朱柏第117章 張定邊來了第689章 援軍到了第792章 開端第286章 駙馬不好當第83章 實話都沒人信第526章 妃嬪殉葬?第185章 武學第614章 武學的爭鬥第591章 進書房的人第843章 二十年後(中)第56章 錯誤的教育第159章 開城中的暗流第755章 又一批戰俘第285章 朱允熥的異常第387章 朱允炆不正常第721章 工匠鬧事(下)第86章 你在和朕講條件?第195章 籌備中的武學第807章 制定計劃第365章 銀行疑案(下)第173章 一堂課第540章 家事第258章 李節後院起火第50章 爲科學獻身第410章 進度第140章 砸不碎的玻璃第799章 國事家事第269章 上元夜(下)第403章 蒸汽機第612章 高級的棋子第168章 鄭夢周死了第612章 高級的棋子第530章 逃出京城第302章 寧王朱權第337章 學者與商人第643章 瘸子帖木兒第547章 缺口第231章 起死回生第290章 朱允熥的去向第498章 文風第627章 禮物
第285章 朱允熥的異常第433章 蒸汽機的實用第346章 出遊第628章 朱棣的信第511章 臨終叮囑第150章 出征第547章 缺口第12章 趕出府門第530章 逃出京城第285章 朱允熥的異常第480章 帝王的晚年第58章 再差能差的過我?第306章 小情侶鬧矛盾第624章 首航(中)第282章 婚前綜合症第569章 戶部問話第683章 求和?第255章 胡家出事了第822章 太子出京(下)第384章 孫女拜見皇爺爺!第199章 橫死者不入祖墳第681章 退兵?第346章 出遊第481章 相親(上)第791章 王爺去哪兒?第246章 寫而優則仕第114章 殺手鐗第240章 書院中的爆炸第604章 膽大包天第194章 英雄遲暮第830章 大洋洲(下)第394章 遷富戶入京第685章 沙哈魯投降第793章 寧王朱權第42章 望遠鏡第553章 削藩(下)第692章 戰後第348章 皇帝只值一百文?第527章 你聽錯了第166章 明船之災第257章 一切有我第402章 求真書院分院第72章 老朱認錯(求推薦收藏)第440章 宗人府第683章 求和?第844章 二十年後(下)第183章 歷史上的“敏敏郡主”第811章 又一次送行第169章 肯定沒好事第353章 存款與放貸第47章 渾天說與地心說第364章 銀行疑案(中)第329章 災民吳三七第586章 與杜正的交鋒第769章 跟着我吧第723章 燕王發媳婦?第537章 軟禁?第830章 大洋洲(下)第757章 湘王朱柏第117章 張定邊來了第689章 援軍到了第792章 開端第286章 駙馬不好當第83章 實話都沒人信第526章 妃嬪殉葬?第185章 武學第614章 武學的爭鬥第591章 進書房的人第843章 二十年後(中)第56章 錯誤的教育第159章 開城中的暗流第755章 又一批戰俘第285章 朱允熥的異常第387章 朱允炆不正常第721章 工匠鬧事(下)第86章 你在和朕講條件?第195章 籌備中的武學第807章 制定計劃第365章 銀行疑案(下)第173章 一堂課第540章 家事第258章 李節後院起火第50章 爲科學獻身第410章 進度第140章 砸不碎的玻璃第799章 國事家事第269章 上元夜(下)第403章 蒸汽機第612章 高級的棋子第168章 鄭夢周死了第612章 高級的棋子第530章 逃出京城第302章 寧王朱權第337章 學者與商人第643章 瘸子帖木兒第547章 缺口第231章 起死回生第290章 朱允熥的去向第498章 文風第627章 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