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打着燈籠找自己

第137章 打着燈籠找自己

金陵城西水門,李節與劉義送劉英上船,三人站在船頭依依惜別,最後劉英更是拉着李節的手道:“節兒,我這一趟,還不知道什麼時候回來,你表哥就託付給你照顧了!”

“爹,你這話就不對了吧,我好歹也是表哥,應該是我照顧表弟纔對吧?”旁邊的劉義聽到父親的話卻有些不高興的道。

“你還表哥?”劉英卻是白了一眼兒子,“看看你表弟最近做的這些事情,有哪一件是你能做到的?而且你天天遊手好閒、不學無術,說不定哪天被人賣了都不知道,若沒有節兒盯着你,我纔不放心把你一個人扔在京城呢!”

劉義被老爹的一頓搶白噎的直翻白眼,沒想到老爹竟然這麼看自己,不過他對李節也是心服口服,別人不瞭解,他可是清楚的知道自己這個表弟的本事,換做任何一個人,恐怕都沒辦法從李善長的案子中保着家人脫身而出。

“舅舅,表哥這邊你放心吧,我爹孃那邊就拜託您了,另外讓他們保重身體,不用擔心我!”李節也是笑着開口道,他老家在濠州定遠縣,劉義則要去鳳陽,兩地本來就緊挨着。

“放心吧,我可能會在定遠多呆一段時間,畢竟鳳陽那邊可能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劉義這時也嘆了口氣道,如果不是沒有辦法,他也不想離開繁華的京城,鳳陽雖然號稱中京,而且還被朱元璋擴建,甚至遷移了不少富戶,但依然無法與京城相比。

時間不早了,劉英也要啓程動身,於是李節與劉義下了船,然後站在岸邊揮手爲對方送行,直到劉英的船消失在遠處的河道中,兩人在岸邊又站了好一會兒,這才轉身回城。

這次劉英離京,李節也並沒有什麼特別的話帶給父母,只是給他們買了不少的東西,託劉英帶回去,畢竟定遠縣是個小地方,有些東西也不容易買到,特別是笛兒,李節給她買了不少點心零食,只是劉英路上要走好幾天,也不知道在路上會不會壞掉?

“表哥,後天你就要去鐵冊軍報到了,有沒有什麼擔心的?”路上李節笑着劉義問道。

“當然擔心,那天沐晟的樣子你也見到了,我擔心自己的小身板進到軍中,都不夠他糟蹋的!”劉義一臉自怨自艾的表情道,想到要親自下場操練,他就感覺人生無望。

“哈哈~,表哥你也不要太悲觀了,你這麼年輕,操練一下就當是強健體魄了。”李節聞言也是大笑一聲道。

“說的倒輕鬆,要不你也去鐵冊軍操練幾天試試?”劉義撇了撇嘴道。

“我倒是想去,可我不夠資格啊!”李節再次笑道,別說李善長不在了,就算李善長活着,他這個庶出的孫子也沒資格去鐵冊軍,不過這樣也好,他和劉義估計是半斤八兩,進到軍中真操練的話,估計用不了幾天就能磨掉一層皮。

兄弟二人一路開着玩笑,先是回到義惠侯府,劉義回家準備後天去鐵冊軍,不過李節並沒有下馬車,因爲他還要進宮一趟,戶部那邊的交接已經完成的差不多了,他也要向朱元璋稟報一下。

當下李節乘着馬車進到皇城,然後步行來到暖閣示見,朱元璋也很快讓他進來,不過讓李節意外的是,暖閣中除了朱元璋外,竟然還有一個十分年輕的官員,只見對方大概二十歲左右,身穿翰林服,顯然是一位翰林學士,也就是說,對方最少也是進士出身,這讓李節也大爲驚訝,畢竟如此年輕的進士可十分少見。

“臣李節參見陛下!”李節打量了年輕翰林幾眼,隨即就向朱元璋行禮道。

“事情辦的怎麼樣了?”朱元璋依然是單刀直入的問道。

他這個人最討厭繞彎子,對大臣也是一樣,有什麼事就直說,比如之前有個大臣寫了一份上萬字的奏本,結果老朱看了一半還沒看出他想說什麼,氣得把就這個官員抓起來打了一頓,後來經過官員解釋後,他覺得官員說的有道理,於是又賞賜了對方。

“已經辦妥了,那些財物交由戶部接管,陸續會送到寧波那邊!”李節立刻回答道。

“辦的不錯!”朱元璋滿意的點了點頭,接着又十分隨意的指了指旁邊的年輕翰林介紹道,“他叫解縉,是前年的進士,現任翰林學士,你們年紀相仿,也都是朕的心腹,日後可以多親近一些!”

李節聽到解縉的名字也是心中一驚,當即擡頭打量着這位歷史上的解大學士,說起來解縉纔是真正的神童,五歲學詩文,七歲寫文章,十一歲就能過目不忘,十八歲就中瞭解元,次年就中進士,並且在同年成爲翰林學士,簡直就是古代讀書人最理想的人生。

可惜解縉的命運卻十分坎坷,可能是因爲他少年得志,性子有些傲,所以在官場上得罪了不少人,幾經起伏後,最後得到朱棣的重用,成爲內閣大學士之一,但後來還是因爲介入到朱棣幾個兒子的立儲之爭,最終被錦衣衛埋入雪中凍死,死的時候還不到五十歲。

想到解縉坎坷的一生,李節也暗自嘆息,不過還是笑着向解縉行禮道:“原來是解翰林,久仰大名!”

“李伴讀客氣了,在下對您也是仰慕已久,日後還請李伴讀多多指教!”解縉也十分鄭重的向李節還禮道,現在李節的傳奇事蹟早就傳遍了京城,解縉一向心高氣傲,很少服人,但是面對李節卻還是不敢託大。

“好了,你們兩個要客氣等下去再說!”這時朱元璋卻打斷了兩人,隨即又向李節問道,“你舅舅最近在幹什麼呢?”

“我舅舅?”李節聞言也是一愣,朱元璋怎麼會無緣無故的問起舅舅的情況?不過他還是如實回答道,“啓稟陛下,我舅舅今日他剛離開京城,準備回鳳陽老家休息一段時間。”

“他回老家幹什麼!”朱元璋聞言先是一愣,隨即又氣的一拍桌子道,他讓五公十侯歸鄉,其實就是效仿‘宋太祖杯酒釋兵權’,可劉英只是個安樂侯爺,根本一點兵權都沒有,所以在老朱看來,劉英在這個時候回去就是瞎湊熱鬧。

“這個……舅舅說他最近身體不太好,老家那邊的水土養人,所以想回鄉休息一段時間!”看到老朱生氣,李節急忙編了個瞎話。

李節知道老朱爲何生氣,只不過他也不想一想,之前殺了那麼多的公侯,京城中人人自危,爵位越高越害怕,劉英本來就不是什麼膽大的人,回老家避避風頭簡直太正常了,而且不僅是劉英,城中只要能走的勳貴都走了,剛纔他給劉英送行時,就遇到好幾撥勳貴離京的。

“胡說八道,鳳陽那窮地方養個屁人!”老朱卻是毫不留情的戳穿了李節的謊言,他就是在鳳陽長大的,如果鳳陽真的養人,他爹孃和兄弟姐妹就不會早早都死了,他自己更是窮的去做了和尚,後來四處流浪,說好聽點是化緣,說難聽點其實就是個要飯的。

李節也有些尷尬,不過他現在也習慣了,當即厚着臉皮道:“陛下,我舅舅他纔剛走,不知您有什麼事情,如果緊急的話,可以派人把舅舅叫回來。”

“當然要把他叫回來,他走了,鐵冊軍誰來管?”朱元璋說着就吩咐人,立刻快馬加鞭去追劉英。

“鐵冊軍?”李節這時卻一臉的不敢相信,過了好一會兒這才反應過來問道,“陛下要讓舅舅去擔任鐵冊軍的指揮使?”

“那是當然,朕考慮了許久,最後還是覺得你舅舅最適合擔任這個職位!”朱元璋依然餘怒未消的道。

李節聽到這裡也是哭笑不得,之前劉英四處託人打聽鐵冊軍的指揮使,卻沒想到他自己就是指揮使,這叫啥?賊喊捉賊?似乎有些不合適!大水衝了龍王廟?還是不太恰當!李節都不知道該怎麼形容這件大烏龍了!

“陛下,舅舅似乎並不擅長統兵,把鐵冊軍交給他統領,是不是有些不太妥當?”李節很快就再次道。

劉英雖然精明過人,但精明並不意味着有才幹,事實上劉英各方面都比較平庸,連義惠侯的爵位都是撿來的,以前也只是做過朱元璋的護衛,基本沒立過戰功,現在讓他統領一軍,簡直就是趕鴨子上架,以劉英懶散的性格,肯定也不願意接這種苦差事。

“他不會領兵,不是還有沐晟嗎,而且朕又沒打算讓鐵冊軍上戰場,讓他好好的替朕守着鐵冊軍就行了,這點小事都做不好的話,要他何用?”朱元璋聞言卻是臉色一板道。

朱元璋的話卻讓李節一下子醒悟過來,鐵冊軍本來就是一羣人質,鐵冊軍的指揮使,其實就是幫着朱元璋看守這些人質,根本不需要什麼才能,只要忠心就行,從這一點來看,劉英反而是最合適的人選。

不過李節很快對沐晟產生了巨大的同情,他可是以極大的熱情投身鐵冊軍,想要把鐵冊軍操練成一支精兵,可是不但朱元璋不支持,下面的世子估計也不會老實聽話,現在連他的頂頭上司,都是劉英這樣得過且過的人,整個鐵冊軍只靠他一個人的熱情,光是想想都感覺有些悲涼!

(本章完)

第388章 缺水危機第13章 世人都曉神仙好第821章 太子出京(上)第837章 親王逃亡記(上)第29章 多疑的老朱第541章 朱樉的家書第477章 處罰第237章 “大寶寶”朱標第600章 彈劾第4章 學習被砍的經驗第666章 叉力失之戰(下)第695章 西安城外第520章 朱允炆不見了第795章 周王朱橚第127章 折辱毛驤第251章 錦衣衛的消息第660章 前路被堵第440章 宗人府第140章 砸不碎的玻璃第756章 錦衣衛的進展第552章 削藩(上)第289章 倭國?女真人?第423章 蔣瓛的意見(下)第99章 遷島民入內陸?第206章 決戰高麗第220章 煩惱之源第425章 拆分計劃第730章 李節出海第692章 戰後第371章 朱棣的倭國見聞(下)第270章 婚期確定第810章 朱棣的安排(下)第346章 出遊第489章 突飛猛進第768章 送信第263章 探監第425章 拆分計劃第177章 想死也不容易第212章 悲慘的秦王妃第425章 拆分計劃第370章 朱棣的倭國見聞(中)第412章 朱孟熜快死了第39章 錦衣衛急報第435章 美洲的生意第380章 局勢不妙第207章 秦王朱樉第481章 相親(上)第70章 朱允熥算賬第329章 災民吳三七第604章 膽大包天第387章 朱允炆不正常第586章 與杜正的交鋒第295章 我姓朱第581章 證據第164章 朱棣發威第709章 威嚴?第613章 朱允炆的信第806章 我想去大洋洲!第182章 命苦的堂妹第486章 愛情讓人愚蠢第334章 被坑死的朱允炆第18章 無家一身輕第720章 工匠鬧事(上)第735章 好奇第556章 湯和的信第341章 麻將的傳播第831章 大明的改革第641章 蒸汽船作坊第421章 拆分錦衣衛第338章 一起去北京第83章 實話都沒人信第211章 朱樉的十大罪第42章 望遠鏡第667章 神火天降第801章 沐晟的捷報第737章 未來的趨勢第60章 忽悠朱允熥第709章 威嚴?第618章 抵達京城第117章 張定邊來了第308章 白銀與寶鈔第263章 探監第665章 叉力失之戰(中)第29章 多疑的老朱第775章 挖人第575章 大辦還是小辦第411章 松江好玩嗎第122章 公侯還鄉與鐵冊軍第203章 周王世子第496章 侍讀張信第555章 又見解縉第488章 我想見她第517章 封鎖京城(上)第670章 哈里勒的質疑第576章 幕後真兇第829章 大洋洲(中)第796章 諸王進京第108章 婆媳相見第474章 召回京城第304章 羅貫中辭行
第388章 缺水危機第13章 世人都曉神仙好第821章 太子出京(上)第837章 親王逃亡記(上)第29章 多疑的老朱第541章 朱樉的家書第477章 處罰第237章 “大寶寶”朱標第600章 彈劾第4章 學習被砍的經驗第666章 叉力失之戰(下)第695章 西安城外第520章 朱允炆不見了第795章 周王朱橚第127章 折辱毛驤第251章 錦衣衛的消息第660章 前路被堵第440章 宗人府第140章 砸不碎的玻璃第756章 錦衣衛的進展第552章 削藩(上)第289章 倭國?女真人?第423章 蔣瓛的意見(下)第99章 遷島民入內陸?第206章 決戰高麗第220章 煩惱之源第425章 拆分計劃第730章 李節出海第692章 戰後第371章 朱棣的倭國見聞(下)第270章 婚期確定第810章 朱棣的安排(下)第346章 出遊第489章 突飛猛進第768章 送信第263章 探監第425章 拆分計劃第177章 想死也不容易第212章 悲慘的秦王妃第425章 拆分計劃第370章 朱棣的倭國見聞(中)第412章 朱孟熜快死了第39章 錦衣衛急報第435章 美洲的生意第380章 局勢不妙第207章 秦王朱樉第481章 相親(上)第70章 朱允熥算賬第329章 災民吳三七第604章 膽大包天第387章 朱允炆不正常第586章 與杜正的交鋒第295章 我姓朱第581章 證據第164章 朱棣發威第709章 威嚴?第613章 朱允炆的信第806章 我想去大洋洲!第182章 命苦的堂妹第486章 愛情讓人愚蠢第334章 被坑死的朱允炆第18章 無家一身輕第720章 工匠鬧事(上)第735章 好奇第556章 湯和的信第341章 麻將的傳播第831章 大明的改革第641章 蒸汽船作坊第421章 拆分錦衣衛第338章 一起去北京第83章 實話都沒人信第211章 朱樉的十大罪第42章 望遠鏡第667章 神火天降第801章 沐晟的捷報第737章 未來的趨勢第60章 忽悠朱允熥第709章 威嚴?第618章 抵達京城第117章 張定邊來了第308章 白銀與寶鈔第263章 探監第665章 叉力失之戰(中)第29章 多疑的老朱第775章 挖人第575章 大辦還是小辦第411章 松江好玩嗎第122章 公侯還鄉與鐵冊軍第203章 周王世子第496章 侍讀張信第555章 又見解縉第488章 我想見她第517章 封鎖京城(上)第670章 哈里勒的質疑第576章 幕後真兇第829章 大洋洲(中)第796章 諸王進京第108章 婆媳相見第474章 召回京城第304章 羅貫中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