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天津變太津

第228章 天津變太津

“我要走海路回去!”朱標的話一出口,大殿中的朱棣與李節也全都是臉色一變,兩人都沒想到朱標找他們來,竟然宣佈了這麼一個讓人震驚的消息。

“太好了,我也正準備乘船去高麗,大哥可以順道去高麗看一看!”朱棣第一個反應過來,當即一拍大腿興奮的道。

“可是……按照我們之前的計劃,不是應該從運河坐船回去嗎,怎麼殿下忽然想走海路了?”李節這時卻一臉糾結的問道。

其實李節知道朱標爲什麼要走海路,因爲他和蒲城郡主不約而同的判定,北平府更適合做爲國都,這讓朱標也終於心動,所以纔想出海,爲的就是要親身體驗一下海運的情況,這樣更利於他日後的判斷。

不過朱標畢竟是太子,出海則有一定的危險性,畢竟誰也不敢保證海上會遇到什麼危險,李節身爲太子的屬官,這時應該勸他以安全爲重,不應該以身涉險纔對,所以李節纔會感到糾結。

“走運河與出海不都是乘船嗎,有什麼區別?”朱棣卻是一拍李節強詞奪理道,他那麼辛苦纔打下高麗,若是不借機向大哥炫耀一下,豈不是像錦衣夜行一般?

“可是……”

李節本來還想再勸,不過卻被朱標打斷道:“好了,我知道你是擔心安全的問題,可是你以前從寧波出海到高麗,四弟從大直沽出海也去了高麗,不是都沒有出過問題嗎?而且你以前也和我說過,只要沿着海岸走,海運還是十分安全的,所以我想走海路也沒什麼問題。”

看到朱標心意已決,李節也沒有辦法,只得點頭同意,朱棣這時拉着朱標興奮的聊起自己在高麗的經歷,極力推薦他順路去一趟高麗。

其實就算朱棣不說,朱標也想去高麗一趟,並不僅僅是因爲朱棣,而是大明接下來就要正式開始對石見銀礦的開採計劃,高麗則是整個計劃最重要的跳板,所以他也想親眼看一看高麗的情況。

朱標很快就將更改回程路線的事宣佈下去,雖然引起了一些東宮屬官的反對,但卻還是被朱標壓了下去,朱標這個人外柔內剛,平時看起來笑呵呵的挺好說話,但他要是真的做出決定,九頭牛都別想拉回來,有時連老朱都得讓步,現在老朱不在這裡,旁邊又有朱棣一直攛掇,李節的態度也模棱兩可,其它大臣再怎麼勸也沒用。

幾天之後,朱標與朱棣兄弟二人共同率領着隊伍離開了北平府,走的時候燕王妃也親自前來相送,朱棣也和妻子依依惜別,一向大大咧咧的他,竟然在與燕王妃分別時眼圈都紅了,由此也可見他們夫妻二人的感情之深。

“大哥,父皇啥什麼把高麗分封給我,到時我也好把全家都接過去,給你們騰出北平府用來遷都?”朱棣與王妃告別後神情低落,隨即找到朱標問道。

“好好的燕王不做,你真打算去高麗做高麗王啊?”朱標聞言也不禁取笑道。

大明的王爺也是分等級的,比如等級最高的就是親王,一般封號都是一個字,比如燕王、周王、秦王等,而次一級的則是郡王,一般是親王的兒子,比如高陽郡王、懷恩郡王等等,至於像高麗王這些屬國的國王,雖然不好比較,但一般來說,身份上肯定不及親王尊貴,畢竟親王可是皇帝的親兒子。

“區區一個名號而已,我纔不在乎!”朱棣卻是一臉不屑的道,燕王的封號再好,那也是靠他爹賞賜的,當然高麗也是他靠着老朱給的兵馬打下來的,但至少他自己也出了不少的力。

“行吧,等我回去問問父皇。”朱標無奈的搖了搖頭,朱棣從小就不是個安分守己的人,以前他還擔心朱棣長大後會闖禍,卻沒想到他把精力都放在打仗這方面,對於其它方面根本不計較,光是這點就比其它兄弟要強。

北平府到大直沽只有一天的路程,李節上次去高麗時,並沒有來大直沽,不過他卻知道這個時期的大直沽遠不是後世的天津,大明也只是在這裡駐紮了一衛水軍,用於防備海上的敵人,可以說大直沽只是一座軍事堡壘,根本算不上一座城市。

不過當李節他們來到這裡時,卻驚訝的發現,大直沽的的碼頭上,竟然停靠着不少船隻,不僅僅是朝廷的運糧船,另外還有一些民用的船隻,碼頭上也有不少苦力幹活,他們都是附近的村民,藉着農閒來這裡掙幾天外快。

港口的繁華也吸引了一些小商販前來做生意,吆喝聲此起彼伏,他們最喜歡船上下來的客人,因爲這些人出手大方,買東西從來不還價。

“大直沽還挺熱鬧的啊?”朱標站在水軍營寨的高樓上打量着碼頭上的景色道。

“也是最近才熱鬧起來的,主要是那些運糧船來了,同時也帶來了不少的商船,他們需要在碼頭裝卸貨物,另外還會購買一些用品,自然也吸引了周圍的村民前來,估計用不了多久,這裡就會形成一個熱鬧的城鎮。”朱棣這時也有些感慨的道。

他第一次來大直沽時,這裡的碼頭可是冷冷清清,除了水軍的將士根本見不到其它人,可是第二次從高麗回來時,這裡就已經完全變了個樣。

“若是北平府成爲都城,這裡肯定會形成一個大城!”李節這時也接口道,後世的天津也曾經輝煌一時,一度號稱北上廣津,雖然後來經濟有些沒落了,但依然是國內有名的大城市。

“若這裡真成了一座大城,再叫大直沽就感覺有些不好聽了,不如咱們把這裡改個名字怎麼樣,畢竟這裡要形成城鎮,也得有個正式的名字。”朱棣這時眼睛一亮道,不得不說歷史的慣性相當大,後世天津這個名字就是朱棣給起的。

“李節,你覺得叫什麼名字好?”朱標聞言也贊同的點了點頭,隨即又向李節問道。

“我?這個……要不還是太子您來賜名吧。”李節猶豫了一下再次道,雖然他很想按照自己的習慣把這裡叫做天津,但天津本意是天子經過的渡口,當初朱棣造反經過這裡,所以纔有了這個名字,可現在朱標只是太子,朱棣更是沒有半點反心,再叫天津就不合適了。

“我最怕取名字了,當初給玉寧他們幾個取名字時,就把我難爲的頭髮都白了幾根!”朱標卻搖了搖頭道,隨後又看向朱棣,畢竟是他的提議,所以他把這個球又踢給了朱棣。

“這個好辦,大哥你從這裡第一次出海,意義十分重大,所以我覺得可以取名爲太津,大哥你覺得怎麼樣?”朱棣眉飛色舞的再次提議道。

旁邊的李節聞言差點笑噴,看來朱棣的思路還真是和歷史上一模一樣,只不過天津直接降了一級變成了太子經過的渡口。

“好名字,沒想到四弟你還有這份本事!”朱標卻沒有李節的思想包袱,反而覺得太津這個名字十分貼切,當即也拍板道。

旁邊的李節聞言也無語了,既然朱標都這麼說了,看來天津變太津已經成爲定局了,不過這樣也好,朱標都已經開始給北平府周圍地區命名了,由此可見,他心中已經將北平府選定爲遷都的唯一地點。

想到這裡,李節也終於鬆了口氣,當初老朱已經說了,要把遷都這件事交給朱標來處理,這即是對他的考驗,也是對他的信任,現在朱標選擇了北平府,老朱那邊應該也不會反對,接下來自己只需要保證朱標健健康康的回到京城就行了。

(本章完)

第679章 決戰(中)第300章 倭國的戰爭第583章 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第481章 相親(上)第726章 堅強的兀魯伯第574章 破案了?第43章 地球儀(求推薦收藏)第603章 引入競爭第696章 偉大的貴族第161章 開城之亂(中)第99章 遷島民入內陸?第103章 又要遷都?第777章 楊家突變(下)第322章 滅門案真相(上)第561章 實用第304章 羅貫中辭行第279章 活字印刷第326章 災民營(下)第178章 海運搞起來第168章 鄭夢周死了第661章 掙扎前行的使團第743章 黃二與狗頭金(中)第846章 大結局(下)第799章 國事家事第311章 受打擊的朱玉寧第776章 楊家突變(上)第312章 計劃完成第665章 叉力失之戰(中)第185章 武學第698章 路上的交談第324章 罪犯不值得同情第71章 風雨欲來第169章 肯定沒好事第723章 燕王發媳婦?第533章 感人師生情第478章 寶慶公主第423章 蔣瓛的意見(下)第723章 燕王發媳婦?第160章 開城之亂(上)第298章 挑明態度第524章 藏匿中的朱允炆(二合一章節)第229章 回京第297章 舊病復發的馮勝第31章 詹事府左司諫第411章 松江好玩嗎第737章 未來的趨勢第31章 詹事府左司諫第459章 安南之變(中)第556章 湯和的信第224章 居庸關第22章 火藥威力不足第626章 鋼鐵第508章 權力的限制與平衡第306章 小情侶鬧矛盾第428章 部落的友好度第365章 銀行疑案(下)第286章 駙馬不好當第578章 吏部侍郎孫會第467章 有刺客第637章 叔侄密談(下)第702章 探望(上)第314章 滅門慘案第19章 一屋子天潢貴胄第824章 登陸點(中)第145章 第二次離京第479章 聯姻第840章 問題解決第561章 實用第635章 朱棣與蒸汽船第219章 心理陰影第246章 寫而優則仕第461章 缺官員第345章 有用的猶太人第50章 爲科學獻身第636章 叔侄密談(上)第178章 海運搞起來第642章 四叔你在害怕?第439章 暫代左宗正第805章 沐家的處置第277章 朱家子孫怎能不行?第726章 堅強的兀魯伯第646章 逃亡(上)第427章 又是美洲第726章 堅強的兀魯伯第362章 這牆有點奇怪第807章 制定計劃第612章 高級的棋子第316章 蒙對了?第141章 大場面鬥拐第258章 李節後院起火第628章 朱棣的信第698章 路上的交談第529章 陽謀第276章 知識產權第284章 一月不出門的李節第356章 公主有喜了第574章 破案了?第687章 焦灼的戰事第152章 更大的支持第630章 朱雪晴的提醒
第679章 決戰(中)第300章 倭國的戰爭第583章 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第481章 相親(上)第726章 堅強的兀魯伯第574章 破案了?第43章 地球儀(求推薦收藏)第603章 引入競爭第696章 偉大的貴族第161章 開城之亂(中)第99章 遷島民入內陸?第103章 又要遷都?第777章 楊家突變(下)第322章 滅門案真相(上)第561章 實用第304章 羅貫中辭行第279章 活字印刷第326章 災民營(下)第178章 海運搞起來第168章 鄭夢周死了第661章 掙扎前行的使團第743章 黃二與狗頭金(中)第846章 大結局(下)第799章 國事家事第311章 受打擊的朱玉寧第776章 楊家突變(上)第312章 計劃完成第665章 叉力失之戰(中)第185章 武學第698章 路上的交談第324章 罪犯不值得同情第71章 風雨欲來第169章 肯定沒好事第723章 燕王發媳婦?第533章 感人師生情第478章 寶慶公主第423章 蔣瓛的意見(下)第723章 燕王發媳婦?第160章 開城之亂(上)第298章 挑明態度第524章 藏匿中的朱允炆(二合一章節)第229章 回京第297章 舊病復發的馮勝第31章 詹事府左司諫第411章 松江好玩嗎第737章 未來的趨勢第31章 詹事府左司諫第459章 安南之變(中)第556章 湯和的信第224章 居庸關第22章 火藥威力不足第626章 鋼鐵第508章 權力的限制與平衡第306章 小情侶鬧矛盾第428章 部落的友好度第365章 銀行疑案(下)第286章 駙馬不好當第578章 吏部侍郎孫會第467章 有刺客第637章 叔侄密談(下)第702章 探望(上)第314章 滅門慘案第19章 一屋子天潢貴胄第824章 登陸點(中)第145章 第二次離京第479章 聯姻第840章 問題解決第561章 實用第635章 朱棣與蒸汽船第219章 心理陰影第246章 寫而優則仕第461章 缺官員第345章 有用的猶太人第50章 爲科學獻身第636章 叔侄密談(上)第178章 海運搞起來第642章 四叔你在害怕?第439章 暫代左宗正第805章 沐家的處置第277章 朱家子孫怎能不行?第726章 堅強的兀魯伯第646章 逃亡(上)第427章 又是美洲第726章 堅強的兀魯伯第362章 這牆有點奇怪第807章 制定計劃第612章 高級的棋子第316章 蒙對了?第141章 大場面鬥拐第258章 李節後院起火第628章 朱棣的信第698章 路上的交談第529章 陽謀第276章 知識產權第284章 一月不出門的李節第356章 公主有喜了第574章 破案了?第687章 焦灼的戰事第152章 更大的支持第630章 朱雪晴的提醒